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教堂
21663900000015

第15章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朗香教堂的白色幻象盘旋在欧圣母院朗香村之上,从13世纪以来,这里就是朝圣的地方。教堂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出生于瑞士的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里程碑式的人物,其设计作品显示了同时代的绘画与雕塑到建筑的概念转换,在其努力变革并逃离历史风格束缚的过程中,建筑和其他视觉艺术共享了进入抽象的旅程。朗香教堂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脱离了理性主义,转到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祈祷室的外形像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兰斯大教堂

这是一座从公元13世纪便动手修建的教堂。在其3段式构造的教堂正面,高高矗立着2座左右对称的尖塔。每当夕阳西下时,整座教堂便沐浴在金黄色的光辉之中。遍布教堂外墙的花纹及雕像也非常美丽动人。特别是正面中央大门右侧的四尊立像,更是哥特式建筑鼎盛时期的杰作。此外,仍然是正面部分的作品《微笑的天使》《玛丽亚的侍从》《圣约瑟夫》等,也全都是优秀作品。由于建筑的平面图是经过严格计算过的,所以,达到了近乎完美无瑕的左右对称。

在教堂的一角,有一座背后竖有军旗的圣女贞德塑像。她在奥尔良解放后,激励胆小的查理七世勇敢地前往兰斯,并在这里完成了加冕仪式。当然,加冕时贞德也在现场。翌年,她在贡比涅被捕,并被送往鲁昂。1431年,年仅19岁的贞德被处以火刑。据说,在贞德被押期间,当时的国王未曾做过任何营救她的努力。

公元498年圣诞节,圣雷米主教在兰斯主持了法兰克第一个国王克罗维的受洗仪式。以后这里成为历代国王加冕、证明法国王室合法权力的圣地,先后有25位国王在此加冕。唯一例外的是,自封为皇帝的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

为纪念圣雷米主教为克罗维受洗,兰斯从1211年开始建造大教堂,1241年落成。和兰斯大教堂一起成为历代国王举行加冕仪式的地方还有圣雷米教堂和圣雷米修道院。从1991年起,这三座建筑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兰斯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同属哥特式教堂建筑,但其雄浑的建筑形态和建筑尺度都在巴黎圣母院之上。大教堂既是兰斯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法国最美丽壮观的教堂之一。

大教堂前有一个开阔的广场,由于城中并无高大的建筑,教堂更有拔地而起的气势。兰斯大教堂的建筑结构就像巴赫的康塔塔,在飞拱柱烘托的教堂顶部,密集而细长的大小尖塔重重叠叠,浑厚繁复的石头合唱层层递进,直上云霄,绵无尽头。

整个大教堂就像一座博物馆,教堂内外布满了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雕塑,共有雕塑2302尊,这些雕塑一直到13世纪末才告完成。

阳光照射到教堂正面三座拱门上,拱门门洞斜面上一层层的尖券布满了雕塑,这些雕塑和拱门上方的雕塑沉浸在强烈的明暗对比之中,随着光影的移动而变化,它们如同是被上帝之手借助阳光雕刻出来的一般。

教堂大门正面的北侧有一尊名为“微笑天使”的雕像,由于雕像神情甜美,造型极为生动,现在已经成为兰斯城的象征,被称为“兰斯的微笑”。我到达兰斯的时候,正值教堂的外立面进行维修,“微笑天使”被脚手架遮挡,细心的主人特地在脚手架外面立了一块指示牌,上面贴着“微笑天使”的大幅照片,以飨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教堂内部,除了圣徒的雕塑之外,更多的是一组组完整的圣经故事雕塑。环绕着正门有一组雕塑以时间顺序,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排列,如同连环画一般展现了耶稣诞生前后的故事。

兰斯大教堂内部要比在室外明亮温暖得多,教堂中舱长138.5米,高38米,修长的束柱共分三层,巍峨壮观。沉重的石头在建筑师的配置之下,于华丽中显出轻巧、明快的韵律。

圣母礼拜堂里有一尊不为人注意的圣女贞德塑像,塑像背后竖有军旗。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圣女贞德带领法军解除了英军结束对奥尔良的围困,1429年7月17日,法国王太子查理在兰斯大教堂被立为王。在天主教堂中为平民建立塑像的例子并不多见,由此不难看出圣女贞德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现在,每年6月初的周末,兰斯人都会举办盛大的节日来纪念她。

祭坛左侧的墙壁上镶嵌着一架巨大的管风琴,这是一架17世纪的管风琴,有6800多根管子。紧靠着管风琴,是一架15世纪的报时钟。每到正点,报时钟就会由木偶小人演绎圣母玛利亚到埃及的故事。

大教堂内的座椅也极有特色,座椅下部有一方藤条编制成的靠垫。这是专为祷告而作的精巧设计。只要把座位上层的坐垫翻起,信徒就可以十分方便地跪在下层的靠垫上,为心中的天主祈祷了。

在一次大战中,由于德军炮火的猛烈袭击,兰斯的很多建筑遭到严重的破坏。兰斯大教堂珍贵的花窗由于事先被主教遣人拆下,得到了保护,但是其余三分之二的花窗还是无法避免被战火摧毁的命运。葡萄园主和香槟酒商为后来的重建慷慨解囊,出资赞助修建了彩绘玻璃、大时钟、排钟和中门雕塑。作为回报,大教堂的彩绘花窗上出现了极为写实的葡萄种植、收获和酿造的图案。在教堂内部的柱头上还以葡萄藤蔓和叶子来装饰,处处体现出了香槟之乡的烙印。

大教堂巨大的玫瑰花窗承接着阳光,光芒透过斑斓的花窗照射到教堂内部,像时针一样在墙面、廊柱和座位之间移动,浮动着奇丽的色彩。在阳光照不到的教堂深处,有着挥之不去的阴影、摇曳不定的烛光和沉默的祈祷者。

大教堂北侧的玫瑰花窗被设计成时钟样式,在最上端12点的位置是上帝创造人类,11点的位置是亚当遇见夏娃……12个格子依次展现了创世纪的故事。兰斯大教堂的花窗汇聚了不同时期的作品,有13世纪的大玫瑰花窗,也有一战之后现代主义绘画特征的彩绘玻璃,1974年,大教堂更是邀请著名画家夏加尔设计了圣母礼拜堂的花窗图案,漂浮的人物造型、稚拙的绘画风格为大教堂增添了新的魅力。

奥古斯特·罗丹面对兰斯大教堂曾经发出这样的赞叹:“浮士德想必配得上得到住在这座杰作的门内、房里、窗前、影中的特许;这一杰作的壮丽使这条街、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更加完美。”

不难想见国王当年建造这座教堂,是何等地希望建成一座见证法兰克王朝世代相传的永久建筑。多少荣耀功勋,多少枯骨残骸已经随着帝制一起灰飞烟灭,只留下这宏伟的历史陈迹,唯有发黑的石头雕像日复一日地从高处俯瞰着广场上的芸芸众生。

圣丹尼大教堂

圣丹尼大教堂是一座歌特式教堂,位于巴黎市北部的圣丹尼郊区,它原本是一所修道院所属的教堂,但自1966年始,它成为了一所大主教教堂。

在罗马帝国的尾期,现在的圣丹尼市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高卢—罗马墓园。公元4世纪,现在的圣丹尼大教堂所在地是一个陵墓。随后的公元5世纪,圣女日内维吾买下了此地及周边地区并主持建造了一座教堂。该教堂随后又两度扩建。

公元630年左右,人们将第一位巴黎主教圣人丹尼的遗体下葬至此。公元750年左右的卡洛林王朝的法兰克国王贝攀三世又在此处建立了另一所庙宇。随后的六百多年里,该圣所又被多次修缮添建。在12世纪,苏格修道院长建议当时的国王,卡贝先王朝的第五个国王路易六世和随后继位的路易七世将卡洛林王朝时期所建的教堂拆除,然后在原址建造一座歌特式教堂。多亏了苏格,圣丹尼修道院才变得极为重要,修道院所属教堂圣丹尼大教堂也就成了当时的皇家陵园。

自卡贝先王朝的创始人于革·卡贝起,圣丹尼大教堂就成为了君主制下的法兰西的帝王陵园,于革·卡贝亦是当时圣丹尼修道院的俗家修道院长,他经常利用宗教的力量来强固他初生的卡贝先王朝。

1291年8月22日,教皇尼古拉四世颁布谕旨,特赋予圣丹尼的信徒不受任何惩罚的特权。也就是说任何圣丹尼的信徒即使犯了错(罪)也不会受到惩罚,除了圣丹尼的教会首领,任何其他人都不可以惩罚犯错者,并且圣丹尼教会首领惩罚犯错者之前并不需要上奏教皇求得准许。

每次战事起,法国国王都要来到圣丹尼大教堂所属的修道院求得神佑并请走圣带,以期许神明能保佑法兰西取得胜利。1576年在教会之战期间,新教教徒和天主教教徒在此进行了一场非常激烈的战争,1593年,亨利四世在此公开宣布弃决新教。

179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圣丹尼大教堂中所有国王王后的墓室被毁,他们的遗体被拖出墓室并被集体埋葬于一个大坟头下。1805年,拿破仑主持修复了圣丹尼大教堂。他的这次修复,在圣丹尼大教堂的修复史上是第一次,此后对于圣丹尼大教堂的大大小小的修复还先后有多次,从复辟的皇朝直至今日。1816年,复辟皇朝的国王路易十八颁旨重修皇族墓室。随后,波旁王朝先君被找回的骸骨又被重新放回圣丹尼大教堂的地下墓室中。

1840年,圣丹尼大教堂作为第一批受保护历史建筑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册。后又由于圣丹尼主管教区的建立,1966年圣丹尼修道院教堂被晋升改称为“圣丹尼大主教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