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教堂
21663900000010

第10章 布尔日大教堂

布尔日大教堂位于巴黎南部大约200千米远的地方,始建于1195年,历时60多年才完工。与沙特尔大教堂一样是第一批哥特式建筑,属于同种风格建筑中的佼佼者。与沙特尔大教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布尔日教堂是风格独特的、典型法国哥特式建筑的起点。唱诗班的席位于1214年完成,中心广场于1225—1250年之间建成,但西面的正面建筑直到13世纪70年代才告竣工。北面的塔楼于1505年倒塌,1542年又得以重建。

教堂设计风格简朴,两个侧面的走廊、两个回廊,没有教堂的十字型翼部。据说这种建筑风格的灵感来自于巴黎的兰斯大教堂,但教堂的内部与兰斯教堂的风格迥然相异。中心广场的面积几乎同沙特大教堂的一样大,15米宽,37米高。但是拱廊的高度达20米,这比沙特尔大教堂的高度要高出6米,因此在视觉上收到了更好的效果。由于没有十字型翼部,广场的空间获得了侧面的透视效果和紧凑感。

第一个回廊的天花板的高度是21.3米,第二个是93米。两个回廊天花板高度的不同使得第二个回廊也能像第一个那样修建三拱式拱廊和天窗。第一个回廊、小型化处理第二个回廊和中心广场的空间构成了独特的金字塔空间形式。大门上粘贴的图画是“最后的审判”的主题画。其后右侧大门上的是“圣艾蒂安”主题画,左侧的是“圣母玛丽亚”的主题画。当地下室还处于建筑中时,还没有制定修建后殿的计划。当地下室完成后,后殿也随之建成。因此后殿很小,并且建筑在地下室的基座上。

布尔日大教堂尤以其设计协调和比例均衡而让人称羡不已,它的门楣,雕塑和彩色玻璃窗特别引人注目,不仅仅具有建筑上的美观性,大教堂的存在同样显示了法国基督教的权力性。

大教堂坐落在一个花团锦簇的花园中,厅堂的四周环绕着间隔整齐的高大扶壁,格外引人注目,看起来仿佛是在腾飞跳跃。在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中,布尔日大教堂堪称其中的典范。

保尔教堂

保尔教堂始建于1787年,是当时为了取代方济各会教堂(赤脚修士的教堂)由该市建筑大师约翰·安德烈亚斯·李卜哈特所设计的。1833年,这座雄伟的古典砂岩教堂终于落成。

15年之后,于1848年,德国第一届自由选举的议会在这里召开了制宪会议。参加这次制宪会议的人数逾两千人次。会议制定了德国第一部民主宪法,共包括59条法令。1944年,保罗大教堂被炸毁。作为该市最早的建筑物之一及新民主政体的象征,它又得以重建。今天,德国出版业设立的和平奖以及歌德奖的颁奖仪式式都在这个教堂里举行。平时它供游客参观游览。

慕尼黑圣母教堂

慕尼黑圣母教堂位于德国慕尼黑市中心圣母广场1号,是该市最大的教堂,天主教慕尼黑—弗莱辛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慕尼黑的重要地标性建筑和受欢迎的游览胜地。

今天,座堂和新市政厅仍然支配着市中心,其钟楼从任何方向都能看到。因为慕尼黑市规定,禁止建造任何超过100米的建筑物。南面的钟楼可以攀登,俯瞰城市全景,以及阿尔卑斯山。

这座教堂建于12世纪,以顶替一座更老的教堂。

圣母教堂用红砖建造,建造工程持续了20年。其样式属于晚期哥特式风格,由于没有太多的装饰,而显得十分庄重。这座教堂长109米,宽40米,双塔高达99米,其中一座比另一座高12厘米。教堂内部能容纳2万人。

阿桑教堂

阿桑教堂的正式名称是内波穆克圣若翰教堂,是德国慕尼黑的一座教堂,建于1733年到1746年,由阿桑兄弟建造,作为私人教堂使用。由于市民的反对,兄弟被迫将教堂向公众开放,虽然他们继续承担建筑的所有费用。

阿桑教堂是巴伐利亚晚期巴洛克建筑或洛可可建筑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其右侧是建于1733年的阿桑宅邸,左侧是建于1771年的神父楼。装饰华丽的正立面描绘波希米亚圣徒内波穆克圣若翰的事迹。教堂的天花板装饰着华丽的绘画和金饰。

铁阿提纳教堂

铁阿提纳教堂(TheatinerChurchSt.Kajetan)是德国慕尼黑的一座教堂,由巴伐利亚选帝侯FerdinandMaria和HenrietteAdelaideofSavoy夫妇建于1663年到1690年,以庆祝1662年期待已久的王室继承人,王子马克西米利安二世Emanuel的出生。

这座教堂为意大利巴洛克式,模仿了罗马的圣·安德烈大教堂(Sant"AndreadellaValle),由意大利建筑师AgostinoBarelli设计。1690年,他的接任者EnricoZuccalli在原计划之外增建了一对71米高的穹顶双塔。洛可可式样的正立面直到1768年才由FranoisdeCuvilles完成。其地中海外观和黄色色彩成为该市著名的标志,并对德国南部巴洛克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教堂内部采用繁复的灰泥装饰,由于其亮白的色彩而感觉非常明亮。小教堂内有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夫妇的坟墓。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

闻名于世的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在被炸毁59年后得以重建,2005年10月30日,德累斯顿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圣母大教堂重建落成典礼”,包括德国总统、总理、英国王室代表等政要在内的10万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始建于1726年,采用了圆形拱顶、砂岩拼建等前所未有的建筑方式,是由木匠大师奥尔格·贝尔主持设计修建的,历时17年方才建成。圣母大教堂高95米,规模巨大,精巧华丽,是西方新式教堂建筑的代表作,是这座古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德累斯顿最亮丽的风景,有许多音乐大师和艺术大师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二战末期,圣母大教堂在英美空军的轰炸下化为废墟,仅剩下13米高的一截残壁,这是战争给德累斯顿人们带来的永远的伤痛。德国统一后,在英美等国家的捐款支持下,德国决定重建圣母大教堂,从1994年开始,重建工作耗时11年,花费1.79亿欧元。重建后的教堂基本按照原样修建,许多遗物都被精心保留下来,并成为教堂建设原料的一部分。

不管重建的教堂能否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从德累斯顿圣母教堂的重建过程中人们所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向往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正如德国一位政治家所说,战争、破坏、杀戮不应该成为历史的最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