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中册)
21662400000082

第82章 耳鼻咽喉科(1)

§§§第一节耳的症状与疾病

1.为什么会耳痛

耳痛是常见症状,原因很多,但有的人耳痛可能是某种严重疾病的先兆,应引起警惕。

耳痛就其病因来源可分为三种:

(1)病变在耳部,即耳朵本身的毛病如耳郭、耳道、鼓膜、中耳的炎症、外伤、特异性感染(结核,梅毒)及肿瘤等。这种原因引起的耳痛诊断容易,但只占耳痛病人的50%左右。

(2)病变在耳外引起的神经反射性耳痛。能引起耳部痛觉的有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第2、3颈椎神经节段的诸多分支神经。这些神经还管理支配着其他器官和组织的感觉,如三叉神经的下颌支分出耳颞神经分布到耳屏,外耳道前、上壁和部分耳郭皮肤,三叉神经同时又有大量分支管理牙齿、牙周组织、颞颌关节等部位,当这些组织发生炎症、肿瘤等疾病时,可以通过三叉神经耳颞支出现反射性耳痛。其他如腭、咽部手术,外伤、溃疡、癌症、常见的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可经舌咽神经发生反射性耳痛。一般来说这类耳痛,经过仔细检查80%以上可查明病因。

(3)神经性耳痛,系病毒感染或风湿引起的神经炎,可引起较重的神经痛,如耳带状疱疹。舌咽神经痛引起的耳痛可使病人彻夜不眠,其他如白血病、贫血、冠心病、糖尿病、梅毒、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多发性硬化、痛风、重金属中毒等都可以引起程度不同的神经性耳痛。

耳痛是一种症状,本身并无恶果,但它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如癌症的先兆,应提高警惕,细找原因,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2.为什么有时感冒会引起耳痛

伤风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然而部分病人在感冒中会引起耳痛,故不可轻视。

感冒性耳痛有反射性和并发耳部炎症性两种。前者因感冒引起咽部急性炎症,刺激舌咽神经,经其鼓室神经支反射到耳部引起耳痛。特点多为一侧性,随着咽部炎症的消退,耳痛也会接着消失,无多大危害。后者却提示感冒已并发急性中耳炎,应及时检查。感冒时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逆行而上,引起急性中耳炎症,所以感冒时发现耳痛要及时检查,以排除并发中耳炎。万一发现中耳有炎症,必须尽早赶在鼓膜尚未穿孔前治好,否则后果严重。

一般来说,反射性耳痛不必做特殊处理,若疼痛较甚时可酌情内服止痛片。而对中耳急性炎症性疼痛则需全身应用抗生素。鼓膜未穿孔时可在耳内滴用1%~2%的酚甘油,耳痛严重者也可服用止痛片。治愈后多数无明显不良后果。

3.为什么会耳痒?怎么办

耳痒是外耳皮肤感觉神经受到微弱刺激后出现的使人产生搔耳、挖耳欲望的感觉,是一种可以由多种耳部或全身疾病引起的常见症状。它可突然发生,也可间歇或持续发作。

常见耳痒的原因可以是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湿疹样皮炎、外耳道霉菌感染;老年性搔痒症常有阵发性耳奇痒,耳道壁干燥萎缩,往往有糖尿病存在。此外,耳郭冻伤、虫叮咬、慢性肝、胆、肾疾病、维生素缺乏及肿瘤等均可引起轻重不等的耳痒。

耳痒的处理原则是:(1)除去耳内耵聍(耳屎);(2)根据病因选用消炎、抗菌、激素、抗过敏的耳内制剂;(3)严禁挖耳,剧痒时可涂用止痒剂如硼酸酒精等;(4)及时治疗全身疾病,酌情使用镇静剂;(5)渗液较多时可用硼氯液湿敷。

4.为什么不要贸然挖耳屎

耳屎或耳垢医学上称为耳耵聍,是外耳道皮下耵聍腺的分泌物,一般是黏稠的液体,受到外界影响及体液关系而变成薄片或细腻状,留存在耳道内。当张口、吞咽、运动等动作时,耵聍会自动脱出耳道。当耳道狭窄或耵聍粘成团块(医学上称耵聍栓塞)时,耵聍便会较长时间留在耳道内,保护外耳道皮肤不受损伤。由于它有一定黏性,能粘住入耳的尘埃、病菌、微生物,也间接保护了鼓膜,而且耵聍有苦味,小虫入耳尝到这种特殊苦味会自动退出,避免了对机体的侵扰。

然而,耵聍也给人们带来不少麻烦,过多的耵聍能刺激外耳道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引起奇痒,会诱使人们挖耳,一不小心会引起感染发炎或引起耳疖而产生剧痛,更有少许因不慎引起鼓膜外伤性穿孔而继发化脓性中耳炎。分泌过盛引起的油质耵聍往往伴有腋臭给社交带来不便,过多积聚的耵聍引起栓塞还会影响听力。在洗澡、游泳时若不慎被水浸湿泡大,可引起耵聍膨胀,浸润皮肤引起弥漫性外耳道炎,个别甚至压迫面神经引起麻痹。如压迫鼓膜可引起耳痛、耳鸣、眩晕;刺激外耳道后壁的迷走神经耳支,可引起反射性咳嗽。

不要贸然挖耳屎,一旦需要挖取耵聍时最好叫专科医师进行,在良好的照明下,用特制的小钩把耳屎掏出,或用3%~5%苏打水或1%酚甘油滴耳,等耵聍软化后取出。外耳道有炎症者应先控制炎症,3~4天后再处理耵聍,取出后有利外耳道引流,可使外耳道炎症早日消退。近来有报道理发后用不洁工具掏耳感染上性病的,所以不要小看挖耳这一小事,贸然挖耳屎也会导致疾病,影响健康。

5.为什么有的人常常会耳鸣

耳鸣最常见的原因是连接耳朵和咽喉的耳咽管阻塞。当中耳中的氧气被血液吸收时,压力下降,耳鼓膜收缩,刺激了内耳中的听觉细胞。此外,大音量的噪声能够对内耳中的毛细胞造成损伤,内耳毛细胞负责触发大脑的神经冲动,音量特大的声响会折断这些细胞的末端,但当声响消失后,它们会继续发送脉冲,大约24小时后,这些末端会重新长出来。然而长时间高音量环境能够对前庭耳蜗神经构成损害,而且是不可逆的,从而造成永久性耳鸣或听力损失。

6.耳鸣怎么办

一旦发生耳鸣,必须尽可能找到导致耳鸣的原因,去医院做耳部全面检查及全身检查,特别应注意脑部疾病。高频耳鸣如蝉鸣、铃声,可能系老年性聋及爆震性聋。梅尼埃病(美尼尔综合征)耳鸣多为低频。多数耳鸣病人日久能习以为常,慢慢适应,不觉其苦,严重者可妨碍生活和工作。

耳鸣的治疗原则是:(1)对因治疗;(2)多做解释工作,消除疑虑;(3)严重者可酌情给予镇静剂;(4)使用掩蔽法,可通俗地理解成“以毒攻毒”,即用类似耳鸣的频率声音以掩蔽其耳鸣,但也只能缓解;(5)应用血管扩张剂,如敏使朗、氟桂利嗪(西比灵)、金纳多等;(6)中药辨证施治;(7)针灸治疗。

7.耳聋怎么分类?怎么衡量耳聋的程度

所谓耳聋,就是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功能异常所致的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

耳聋可分为三类,即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及混合性聋。以上三类耳聋是从发病的部位或根据聋的性质来分的。耳聋也有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两类。前者又称遗传性聋;后者又可分为传染病性聋、药物中毒性聋、外伤性聋(噪声损伤)、突发性聋、老年性聋等。如果幼年时耳聋,可发生聋哑症。

那么怎么来区别衡量聋的程度呢?计算听力损失的单位叫分贝,轻度聋的听力损失不超过30分贝(门诊环境可以听清3米内的一般问话);中度聋在30~60分贝之间(1米内能听清);重度聋在60~90分贝之间(面谈也听不清);若听力损失超过90分贝为全聋。

如已有听力障碍,应定期复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与康复措施,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8.为什么会发生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一般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损失。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与高脂血症、耳部微循环障碍(耳蜗血供进行性阻断)、缺乏维生素D、噪声刺激等有关。

我国学者还发现,老年性耳聋与缺铁的关系密切。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一旦缺乏,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致红细胞变硬,抢劫柔软性的红细胞很难挤进毛细血管,造成毛细胞的营养不足而导致听力减退乃至全聋。另一方面由于内耳的血管是脑血管(椎基底血管)的分支,十分细小、娇嫩,微血管因老年而使内径逐渐变窄,使耳部微循环慢慢中断,内耳毛细胞便由此而死亡,使听力丧失。补充铁剂后,可以扩张微血管,软化红细胞,保证耳部的血液供应,听力可有改善。为防治老年性耳聋,日常生活中应多吃些富含铁质的食物,同时补充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或维生素C片剂,也可促进铁质的吸收。

老年人由于户外活动减少和吸收功能障碍等因素,可导致体内维生素D含量不足,引起双侧进行性耳蜗性耳聋。噪声刺激是现代文明社会遇到的新问题,也是促进老年性耳聋病因之一。所以老年人应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并尽可能避免噪声刺激。

9.怎么延缓听力衰老

随着社会老龄化,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缓听力衰老是重要方面之一。如果说“眼花”、“白内障”尚可用眼镜或手术矫治,然而老年聋目前仍无好办法,因此延缓听力衰老尤其显得重要。

老年聋发展很慢,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会发生明显的耳聋,它只是在部分老年人中发生。这与个体差异、环境、营养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如何延缓老年聋,防止听力衰老?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纠正高血压或低血压,以改善脑部、内耳的血流供应,防止血管硬化加重。

(2)适当锻炼身体。如散步、慢跑、做操等,可改善周身的血液循环。

(3)注意合理饮食,控制饮食,少吃糖、甜食和油腻食物,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

(4)不喝酒、不吸烟,多饮茶,保持充足的睡眠,做到劳逸适度,保持良好的心境,避免接触噪声。

(5)进行耳垂按摩,每日2次,每次每侧36次。口服维生素A、B2、E及血管扩张剂如氟桂利嗪(西比灵)等。

(6)慎用或不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奎宁等。

对部分老人来说,耳聋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加以改善,但如果其听力损失在80分贝以上时,则戴助听器效果不佳。这是因为老年聋并非完全由于听觉器官本身的衰老造成,还有整个大脑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反应迟钝的原因存在。

10.耳朵为什么会突然聋了?怎么办

多种疾病均可导致突然耳聋。但突发性耳聋则专指发生于一瞬间或最多不超过48小时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数一侧耳聋,偶也有双耳同时皆聋的,病人往往没有任何先兆,有的在睡眠中醒来突然发生。较为公认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病毒感染使内耳微循环发生障碍。

(2)血管病变受凉、发热、疲劳、精神激动、过敏及内分泌失调等,均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生内耳血液循环障碍。

(3)园窗膜破裂剧咳、喷嚏、便秘等引起的内耳淋巴压力突然上升,使园窗膜破裂,引起突发性耳聋。该病多见于中年人,听力突然下降,约50%病人伴有耳鸣,耳内闷胀、重听;37%~68%病人伴有眩晕。一般说眩晕越厉害,预后越差,后遗症也越多。

突发性耳聋发生后切勿过分紧张与惊慌,但必须及早诊治,发病1周内诊治者大部分可治愈,后遗症也少;延续1周治愈率下降30%,1个月后更难治愈。故特别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1.怎么预防药物中毒性耳聋

因使用过链霉素、庆大霉素、奎宁、新霉素等耳毒性抗生素等药物导致的耳聋称为药物中毒性耳聋。这一类耳聋一旦发生,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防止滥用耳毒性药物是预防的根本措施。

(1)慎用耳毒性药物,严格限制耳毒性药物的临床应用。必须用耳毒性药物时,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以小量、多次方法给药。在应用此类抗生素期间,同时给予维生素A和复合维生素B类药物,能起到保护神经系统,产生抗毒性作用。

(2)应用耳毒性药物前,有过敏体质的病人或家族中有药物中毒性耳聋病人的应主动告诉医生,以给医生用药时参考。

(3)应用此类药期间,应严密观察听力变化情况,如有耳鸣、口周麻木等耳毒征象时要立即停药,并采用多种补救措施。

(4)用药剂量应尽量小,用药期限要尽量短,只要病情好转,就要及时减量或停药。

(5)已经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者,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试用助听放大设备。

12.中老年耳聋者怎么验配助听器

正确使用和佩戴助听器,能使耳聋的中老年人提高听力;反之如果佩戴不当,反而因噪声的刺激加重耳聋。中老年人怎么选购助听器呢?

(1)佩戴前最好请医生仔细检查,弄清耳聋的性质及程度。

(2)根据个人情况能“定配”专用助听器更好;如果没条件“定配”,则应挑选那些声音放大后,清楚、不失真、无杂音的助听器。助听器的调节档要多,除有高、中、低音调节外,若有音频的调节更好。同时还要注意售后服务、维修方便、电池易配等条件。轻度耳聋者可选购小功率助听器,中度耳聋者选购中功率助听器,重度耳聋者选购大功率助听器。

(3)选购助听器最好能让本人亲自试听,了解是否适用。听力矫正比视力矫正要复杂些,需有一个适应过程。

(4)单耳聋达一定程度应佩戴。双耳聋若程度不一致,助听器应佩戴在耳聋重的一侧;若一耳全聋,另一耳相对好一些,则应戴在耳聋较轻的一侧;若双耳均重度聋,可双耳均戴,也可交替使用,以防听力疲劳。

(5)中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佩戴助听器时,由于大脑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的反应迟钝,使之不能用正常的速度来感受和理解语言,可能效果不太满意,选购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13.鼓膜不破的中耳炎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一般人以为,中耳炎一定是鼓膜烂破、出脓。其实还有一种鼓膜不破的中耳炎。虽然鼓膜不破,但其对听力的影响并不亚于某些鼓膜穿孔的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也棘手,有些病例还是鼻咽癌的早期耳部症状之一。近年来,这类中耳炎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成为致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医学上将这类鼓膜不破的中耳炎统称为卡他性中耳炎(又称非化脓性中耳炎),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有的鼓室内有积液,又称分泌性中耳炎。约70%的病人有感冒史,常诉耳闷阻塞感,听力减退,自听过强和耳鸣。若中耳负压严重者还可有耳痛和眩晕。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迁延难愈,最终影响听力。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排除中耳积液。

(1)全身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炎症,使用抗炎药控制感染;鼻塞时避免用力吸鼻,否则鼻咽负压可使中耳病变加重。

(2)恢复咽鼓管功能鼻内滴1%麻黄碱(麻黄素)等黏膜血管收缩剂(一般不超过1周),多做吞咽动作,无急性感染者可定期做捏鼻吹张或去医院进行咽鼓管吹张,以便改善咽鼓管通畅度。

(3)中耳积液排除法可实行鼓膜穿刺、鼓膜切开、鼓膜插管引流等小手术。另一方面用药物内服以减少中耳积液产生,如激素、山莨菪碱(654-2)片或颠茄合剂等。

(4)去除病灶积极治疗咽、扁桃体、鼻及鼻窦等附近的慢性炎症。

预防感冒或一旦发生积液后治疗对本病极为重要。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对单侧有中耳积液的病人一定要去检查鼻咽部,以早期排除癌肿可能。

14.为什么感冒时最好外出不要乘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