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
21661100000072

第72章 第一侠义奇女传(26)

斯时德昭请行赏战功,乃国家所当行正务。德昭乃爱重战功兵将,以奖劝为国之心。不意太宗多疑而变颜,以恶应之。是以德昭自觉惭惧,忧愤自刭,不得其死,亦一疑字。不论父子君臣兄弟,一疑字不忍不省,未有不做出相仇,失欢失爱,两相祸危之事也。复至德芳、光美二王,皆不得死,观太宗之立心亦见险矣。杜太后以妇人之见,命太祖曰:“天下虽儿马上辛苦所得,然汝弟兄四人,均同手足,倘儿逝世后,将大位传与光义,待光义后传之光美,待光美后传与汝子德昭,儿且准依。”当日太祖乃系胸襟大度帝王,一闻母命,唯唯准依。后果至太祖病重不起时,依杜太后命,犹曰:“光义,此事好为之。”是托以江山之语。不料光义入问太祖之病,烛影之下,遂报宋太祖驾崩,是诚千古疑案也。为父开基,本当嫡子继立,因妇人不知大节,以兄弟手足亲情,而疏间其父子传绍,非出于礼之大典。依太后之请,将位传之弟光义,而光义应当百年后,以太祖之心为心,复当依命传之光美,后光美不愿为君,即当传位于御侄德昭,方见公天下之心,方不负太祖依母命以存友爱。奈何光义听信赵普奸谄之言,公然传之己子,是上负太后太祖之心,下失臣民之义。原其心一私于己,不以太祖为念。赵普迎媚国君,以固爵位,是具君臣之罪,难辞其责也。

却说宋太祖平服南唐班师之日,又值太皇太后寿诞八旬之日,太祖吩咐,传旨王子王孙、妃后、文武王亲大臣,与太后庆祝千秋。王亲国戚文武纷纷送献礼祝。天子大排御宴,文武百官俱得赏赐。是日君臣畅叙,庆闹纷繁。各宫的娘娘下及妃嫔晋祝。一连三天。高王爷是当今国戚,不免一家王姑及刘夫人同进内宫上寿。太后见女儿外孙媳同来,不胜喜悦,留宫一月,方放他婆媳回王府。闲言少叙。不知太祖何日传位,下回分解。

§§§第五十三回

病痈疽太祖驾崩

失统绪晋王依诏

诗曰:

开基匪易守基难,十八年劳马上间。

有子何用传大弟,误遵母命送江山。

话说宋太祖自领诺太后传位与二弟光义,不觉又过三年,太后年已八旬又三,一病不起,崩于内寝。太祖兄弟哭泣服丧,文武百官挂孝素服,安葬皇陵。不多细述。

其时只有北汉主刘钧未下,然太祖自胜南唐后,仍不以北汉河东为意。为人不劳即逸,太祖自即位后,前十年不离盔甲马上,自十年后,不征伐者数载,年近五旬了,沉溺于逸暇中,不记黄石公之劝勉,以为文有军师、赵普等,武有高、曹、潘、王诸人,只是深宫闲暇,不念前劳,粉黛三千,金钗十二,椒房尽是娉婷,宫院群妆国色。贵为天子,六宫承恩,群争望幸,其中巫峡自荐,雅意逢迎,自然将一个英明猛勇君王,晚年迷得如痴似醉。今日在东宫把盏联欢,明日又在西宫围炉开瓮,于是捧兕承槽,御杯漱醪,奋髯踑踞,枕曲藉糟,恍然而醒,又兀然而醉。太祖自此以酒色相继,昼夜不辍,龙颜从此渐觉消减。苗军师看着圣上与前马上时大变,即面奏曰:“洞房清宫,名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名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名曰腐肠之药。今陛下越女在前,齐姬在后,纵欲于曲房隐闲之中,此甘餐毒药,恐伤圣体,大失天下所望。况青宫尚稚,未能强立,求陛下自爱。”

奈太祖原素性不羁。未御极时,本是一个新丰市上英雄,今闻军师所谏,理之明知者,口虽嘉纳之,然不能舍此二事而行。苗军师只得叹息而已,亦无奈之何。

未几酒兴倍浓,美色愈加。有等奸臣邀宠,又假青万选,奏以豫北竹叶,剂南鸟程,由是远方来贡者不绝于路,一时浮议鼎沸。岂知酒毒非常,太祖大醉,入房醒来,忽觉身体发热,如炙一般。早起召太医诊脉,皆以关脉浮数,恐主发痈疽病,是宜用败毒等方。苗军师急入宫求见问候,并力谏主上以所病皆因酒毒所发,必须专心服药,方能奏效。自此须当切戒,以培龙体。当日太祖自知病深,故勉强戒过酒数天。奈五盏不交,终觉三浆难溃,欲登大饭之山,必先入酒泉之郡。故世俗所云,凡人嗜酒日久,肚里定省酒瘾之患,此后纵欲,戒之不能,实乃真的。当日太祖强忍戒不上七八天,便粒食不沾口。细想酒虽有害,但撤去不用,又饔餐难下箸,以此终日不食,岂不要饿死了,倒不如少用些酒以节为高。讵知初时少饮,原来好酒之汉,见了佳酿,那能忍口,不免由少而多,至八九分醉意,方能住手。此是举世之人皆然,迥非太祖一人偏好也。然天子之贵,岂乏药饵以退其病,惟功不能补过,非关服药罔效的。

又半月之后,龙背上突起发个毒疽,不问而知,为背痈了。至病势日增,饮食不进,太祖渐渐日夜昏迷。举朝文武大臣,已知主上山崩期日近,独有御弟二王爷光义,心中暗喜登基之期已近。前因寿州不思救驾,太祖欲治罪时刻,惊惧在心,今见太祖染此恶疽,遂即放下忧心。当初杜太后有旨,命太祖将大位传己,故心安了。

此日太祖自知将危,传语晋王二弟,汝其勉之,以承朕志。光义含泪揖奏曰:“我主病势虽深,只宜安静调养,勿要劳心。至于国家重器,则万岁之后,即有德昭侄儿,弟焉敢妄为,恐于后人议论。陛下须当酌之。”太祖曰:“不然,德昭年尚十一,幼稚无知。况初时太后有嘱朕以大位付汝,朕当时一诺唯承之。朕遵母命,汝遵朕旨,还有何人后议?朕观汝龙行虎步,他日必为太平天子。德昭儿年轻,当善遇之。再有四件大事,朕未能全得,尔当成全之,亦朕为尔佐弼之谋也。第一者河东之地未平服,不可不取。第二者山后杨业父子英雄智略,萃于一门,须当厚聘之,以大用。第三者朕征服南唐时,半途中遇一张齐贤,此人有大才,可当宰相之任。当时吾不收用之,特留与尔作相。此人得任宰相,大有益于国者。太行山一将名呼延赞,英雄忠勇可用,是文武得人也。须当记此四事,朕死无恨。”当时光义揖拜受命。宋后曰:“二王叔接继江山,将吾母子置于何所?”太祖曰:“非此无安置汝母子,今二王叔接继,何异于朕,必能共保富贵,不需忧也。”太祖再唤其子,德昭当时下跪,流泪满面。太祖言:“为君不易,今依太后命,传位与二王叔登基,仍是一家骨亲,长保富贵,不需忧虑也。”德昭含泪依旨,叩谢起来。母子仍坐侧。

此夕太祖昏沉睡去,梦见陈希夷立御床前,揖拜毕,与他握手曰:“山人特来与陛下一别,从此回天,以了俗世了。”太祖凄然下泪曰:“可有延缓朕之寿命否?”陈抟曰:“此数已定。陛下原五纪外之寿数,理合就此回位,不需伤情也。当初受困南唐时,皆中毒水,虽蒙神水救回,余患尚留肠胃,故黄石公临别时早知陛下有此毒患,故以危言恳旨,当戒酒色。不料陛下于此二者全躭,所以引余毒发疽,难以救拔。今山人别去,且等候陛下龙驾,三天后再会。”语毕,大袖一拂,向天而去。原来陈抟老祖前曾受太祖封以华山为睡仙恩典,故于三天前来报知。当日太祖醒来病加沉重,自知不起,急召光义弟及德昭王子入宫,戚然吩咐一番,言声不响,气息不继,嘘嘘呼吸。按史上有批点,光义问候太祖之时,并无太祖妻儿在旁,宫监远隔,但闻太祖言呼:“光义,汝早当为之。”云云,烛照一室,红光摇影,已报驾崩,是千古疑案,事之不明也。

太祖一崩,宋后皇子御弟等大哭。传召众大臣文武,人人悲泣,诏颁天下,开丧挂孝,禁绝鼓乐。葬毕,光义登基。昭示中外,议于明年正月改宋国号,大赦天下,赠宋后为开宝王后,迁至西宫,进封皇御侄德昭为八大王,宠遇特隆。王妃顾氏进封皇后。苗从善、高王爷、曹彬、王全斌、潘美一班前辈功臣皆已极品,不能再升,只加俸禄而已。其余五少阳将,由侯爵晋封为公爵,五少阴将,加封五郡王。只有高平王妹丈高怀德功劳浩大,进加九锡。郑印,念他所立功,又父有功被误杀了,复加九锡。余者皆加三级,或一命之荣不等,不再烦表。

当日宋太宗自即位后,注意用兵,以承太祖威武之志。一日谓群臣曰:“河东辽下皆吾敌国,先帝驾崩之时,以河东之地必取,山后杨家父子,聘他来朝,不然反为北汉刘钧所用,非我利也。且太行山有勇将呼延赞,可聘收用之。再命人往金陵访张齐贤,回朝大用。”

旨下,即着君保速赴太行山招取呼延赞,又差冯茂复往金陵访取张齐贤,令高君佩往山后延聘杨家父子。先着工部尚书符彦卿,督修造无佞府,以待杨家一门来投居住。再令高王爷训练三军,以待下河东征伐北汉。再敕郑印各路催粮。各政令一一皆施行。再令高王爷依太祖遗制。河东征服刘钧,再敌北辽之事,已有南北两宋之书,不必复赘矣。

太祖英明神武,开基不过享国十七年,却不得后嗣接继,依妇人之见耳。迨后,太宗光义虽听赵普谄言,立子窃位,但其心已欲之,不待赵普唆惑。及至第九传高宗于金兵起难之后,方是太祖嫡嗣复承大统。

今三下南唐李景称臣,年年纳贡,岁岁来朝,不敢稍萌异志,东南一带自此承平,不复见兵戈扰攘,四民集业,海不扬波,皆藉太祖延将用命之力,以安黎庶也。按史,宋太祖自三十六岁登基,在位一十七年,五十三而崩,史之实据也。有七律诗咏之曰:

耿耿陈桥见帝星,宏开宋运际光明。

干戈指处狼姻灭,士马驱乘宇宙清。

雪夜访求谋国计,酒杯消释建封宁。

专征一念安天下,西海苍生仰太平。

(校点者:于枚 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