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艺术大全集
21660200000060

第60章 辩论(2)

欧西德:能。

苏格拉底:虚伪算什么呢?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偷盗呢?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侮辱他人呢?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偷袭敌人呢?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自相矛盾了吧?

欧西德:不正只可对敌,不可对友。

苏格拉底:假如有一将军见其军队士气颓废,他便欺骗他们说,救兵将到了,他们因此胜利,这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小孩生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很甜。小孩因此吃了药保住了命,这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你说不正只可对敌,不可对友,可现在呢?

欧西德……

在这里,苏格拉底便抽丝拔茧,一步步说出欧西德逻辑上的错误,最终使对方无言以对,最后使其信服。

生活中,在某些场合,你不妨运用此方法讲明道理,不怕对方不服。

1921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哈默听说前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鼓励吸收外资,想把生意做到苏联的大市场。他想,目前苏联最需要的是消灭饥荒,要得到大量的粮食,而此时美国正值粮食大丰收之际,大米是每一百斤35.24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往市场出售。苏联盛产毛皮和宝石,这些正是美国市场急需的,如果能交换双方的产品岂不妙哉?哈默打定主意,便来到了苏联。

哈默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早晨,就被召到列宁的办公室,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谈话。粮食问题谈完以后,列宁对哈默说:

“先生,你对苏联有兴趣吗?”

哈默听后缄默不语。

由于西方对苏联经济有偏见,作了许多恶意宣传,使许多人把苏联看成可怕的怪物。在苏联经商或投资办企业,被视为比登天还难。常言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哈默虽做了大胆的探险者,但对在苏联投资办企业一事还是心存顾虑。

列宁看透了哈默的心事。于是,他讲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

“我们实行新的政策,就是要挖掘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欢迎所有的朋友到这里投资,并给予优惠。我可以保证你们不受损害。”

哈默还是不语。

列宁看出他还是心存疑虑,便继续发动心理攻势:“你放心,除此之外我们还为你们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列宁看出他还不放心,就索性把话说得一清二楚:“我们都明白,我们必须说明白,保证我们有利可图,商人不是慈善家,除非觉得可以赚钱,要不然没人会投资了,你说对吧,哈默先生?”

就这样,列宁终于说服了哈默,不久之后,哈默便在苏联投资。

列宁对哈默的不解和疑惑,逐层分析,各个击破,使得哈默解除疑虑,最终在苏联投资。

用这种方法,首先,你要明白“剥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而后便不能偏离它。也就是说,你每一步都是为最后的目的服务的,无关紧要的话不说。其次,在“剥”的过程中要有层次,即要循序渐进,前后相继,中间不能有脱节,否则就给人一种勉强的感觉。

首先,你要明白“剥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而后便不能偏离它。也就是说,你每一步都是为最后的目的服务的,无关紧要的话不说。其次,在“剥”的过程中要有层次,即要循序渐进,前后相继,中间不能有脱节,否则就给人一种勉强的感觉。

增添感染听众的语言说服力

辩论者直接面对的是对手和听众,利用感情情绪影响对方、感染听众,往往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感情情绪有诸多手段,或慷慨激昂,以壮声色;或和风细雨,以情喻理;或义正词严,以正压邪;或稳如泰山,以静制动;或声色俱厉,以威震慑。抑扬顿挫的音调,恰当变化的节奏,适时调整的表情,都能起到情绪感染的良好作用。只要平时在辩论过程中时时留心,注意培养,你就能掌握这一手段。

辩论中的感情表现有以下几种方式:

1.声情并茂

1974年,中国刚进入联合国不久,随着中国在世界上政治地位的日益提高,有的大国敌视,有的小国不安。针对这种问题,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布:中国不做超级大国,现在不做,将来也永远不做。邓小平的讲话,赢得第三世界普遍的同情和支持,使中国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威望。邓小平的讲话,内容固然重要,而他饱满的政治激情和庄重练达的政治家风度,也为他的讲话增色不少,起到了强烈的感染听众的作用。

2.和声细语

辩论的情绪感染,不能总是千篇一律的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要因人因地而异,对象不同,情感色彩也要不同,境况变化,情感色彩也要随之变化。同志、朋友、亲人之间也时常发生辩论,这种辩论应当在亲切、友好、融洽的气氛中以商讨的口气进行,应避免伤害彼此间感情的唇枪舌剑。

1955年亚非国家在万隆举行会议,与会代表团从各自利益出发互相驳斥,久久不能达成协议。周恩来总理针对这种情况,迅速整理自己的思路,以委婉的语气在大会上侃侃而谈。他说:“我们不是来争吵的,我们是来求同的,既然我们有许多共同语言,我们何不就我们共同的地方取得一致意见,而保留我们各自的分歧呢?”他高屋建瓴的思想境界深深折服了与会代表,他和风细雨的语言,温润地浇开了大家心中共同的壁垒。与会代表求同存异,很快就共同的利益达成了一致意见。周恩来总理也由此以杰出的外交家和政治家而享誉海外。

3.怒形于外

辩论中,辩论双方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气度。既有礼尚往来的大家气度,如齐宣王辩不过孟子,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又有在刀光剑影中夹杂的猛士风度。这时论辩者的感情色彩更为重要。如,唐雎与秦王之辩,如果唐雎不以死相威胁,没有愤怒地按剑而起,秦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屈服的,唐雎的情感色彩在他和秦王论辩的胜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彭真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匈牙利共产党代表大会。会上,受苏联指使的各国共产党,争相发言,展开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指责、谩骂和攻击。各国代表攻击了中国4个小时。轮到中国代表发言,彭真昂然走向讲台,不用讲稿,义正词严地讲道:“按照兄弟党平等的原则,你们讲了4个小时,我也要讲4个小时,一分钟不多,一分钟也不能少。”他严正申明了中国共产党历来的立场,回击了各国代表对中国的攻击和污蔑,使正义得到伸张,国威得以维护,连苏联代表也对彭真暗加赞赏。

愤怒,并不总是不利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控制并理智地运用它,变不利为有利。

4.情绪感染

情绪感染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充分打动主持人、评委、听众甚至对方,使他们在心理上与自己趋同。辩论者的情绪感染,应该以对等为基础,不能把情绪感染变成气势相压。尤其在现在的规则性论辩中更应如此。

除了要注意感情表达外,在辩论中还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1)以理服人

辩论就是辩论双方极力维护己方观点,击退对方思想。辩论的过程,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辩论要获得成功,要言之成理,以理服人是重要的原则。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必须具备两点,这也是辩论说理的先决条件,一是理由要真实;二是理由和论断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前者必须是后者的充分条件,从理由的真实必然地推出论断的真实。推断的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密。而且整个论证过程要言诚理真,以理服人。

①利害要明

春秋时“烛之武退秦师”一事就是烛之武向秦穆公晓以利害,使秦穆公听了他的一番道理,心悦诚服,于是私下和郑国订立盟约,撤兵而去。

烛之武游说成功的原因,就是他透彻地向秦穆公阐述了秦郑两国利害相连的关系。郑亡,晋得利而强。晋强秦弱,晋又将有图秦之举。这样,秦军助晋亡郑就是自取其祸了。烛之武并没有直言让秦穆公撤军,在以充足的理由把利害说得明明白白之后,一句“唯君图之”,决断权就交给了秦穆公。利害既明,其行自顺,秦军扬长而去,秦晋联盟破裂,郑国转危为安。可见强秦并不可怕,只要抓住其弱点,晓以利害,不难说服。

②是非要清

辩论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道理总是有错有对,没有正确就显不出错误,不指出错误就辨不出正确。辩论者在辩论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要害,说明自己正确的地方,表明他人错误的所在,把正确和错误确凿地摆在对方的面前,使对方能够明辨是非。是非一明,对方自然会接受你方的正确观点。

战国时,李斯谏秦王逐客成功的原因,就是李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逐客就是否定客卿为秦立下的不朽之功,就是把兵器借给敌寇和送粮给强盗,秦国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危机。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深中肯綮,明辨是非,使秦王恍然大悟,收回成命,最后,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可见要想让秦王收回逐客令,关键是要让他弄清是非。

③明辨真相

维护真理,揭露伪饰,坚持事实,明辨真相,是辩论应坚持的重要原则,不仅适用于对敌斗争,也适用于法庭辩护。我们用以下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时,江青企图以她特殊的身份来把她的反革命罪行掩盖。她说:“逮捕审判我,就是丑化毛泽东。”公诉人江华用事实驳斥了江青的狡辩:1974年7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上说:“她(江青)不代表我,她代表她自己。总而言之代表她自己。”1974年12月23日,毛泽东主席严肃指出:“江青,一,不要出风头,二,不要乱批东西;三,不要参加组织政府。你们看她有没有野心,我看有。”1974年底,毛泽东主席又说:“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洪文当委员长,她自己做党的主席。”1975年初,毛泽东主席说:“我死了以后,她会闹事。”公诉人江华以毛泽东三番五次对江青的揭露批评,有力地证实了江青反党篡权、阴谋做当代女皇的野心,从政治上辨清了毛泽东和江青的实际关系。

(2)情理交融

情理紧密相连,密切相关,辩论者的思想感情要对表达自己的主场观点有帮助。

俗话常说,入情入理,通情达理,理贵圆,情贵真。只有理圆情真,情理交融,才能征服别人的心。

①理寓情中,情至理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以理喻人,很难服人;以情动人,人为之倾倒。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康生大搞极左路线,一大批同志蒙冤受整,党中央很快发现并纠正了极左倾向。除了澄清是非,毛泽东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延安大礼堂向这些同志公开致歉。会议一开始,毛泽东同志首先代表党中央承担了责任,脱帽肃立,会场充满唏嘘声。毛泽东同志本

来要讲一番勉励大家的话,要大家放下思想包袱,重新以火热的情怀投入革命斗争。但面对这种局面,他该如何讲话呢?他捧着帽子低沉地说:“看来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这个帽子戴不起来了!”一句语重情长的话,似春风一样立即传遍了会场。霎时会场掌声雷动,长久的掌声像春雷一样扫除了积压在每个同志心头上的阴霾,会场即刻振作起来,在活跃的气氛中毛泽东成功地完成了讲话。

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情的作用,毕竟情不能代替理,但也不能过分贬低情的作用,理在情中,情感常常也在说理。如果毛泽东不先以情动人,改变会场的环境气氛,达到领袖和同志间的心声交流,那么,无论他怎样说理,恐怕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虽然是短短一句话,但却反映了毛泽东的智慧和水平。

②情能达理,情至理成

1956年苏共二十二大上,赫鲁晓夫作反斯大林的报告。他指出了斯大林的许多错误,如,二战中轻敌,贻误军机;肃反扩大,杀人过多;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等。这时,下面传上来一张纸条,上写:“当斯大林做这些事时,你在哪里?”的确,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赫鲁晓夫自1939年起就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身居高位,他岂能不知斯大林的所作所为?为什么在斯大林死后数年,他才宣扬他的错误呢?赫鲁晓夫当众读了这张纸条,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大声发问:“这是谁写的纸条,请站起来!”连问数声,无人敢应。赫鲁晓夫即以诙谐的语气回答:“当时我就在你坐的那个地方。”按照赫鲁晓夫的一贯作风,一定会严加查究这张纸条,从列席会议的数千人中查张纸条,对克格勃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人们都为写这张纸条的人捏把汗。但此后赫氏一直置之不问。赫氏一生,后人微词颇多,但此一举却为人称道。赫氏以不言之情,公开地向纸条的主人和与会的同志表明了他对苏共党内政治生活的态度。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赫氏并未正面回答而是迂回说理,以情动人。

③情感驱动,真情打动

要想引导初次见面的朋友说话,首先,必须让对方心情愉快。关于这点,最好的榜样就是电视台或电台的优秀节目主持人。人们总以为他们是谈话的高手,事实上,他们比一般人强的也只不过是懂得如何运用心理战术,使谈话对象心情愉快而已。以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倪萍为例,她就常常能在说话时让听众、观众产生共鸣,使他们身临其境。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在受到这类感动时,都会乐意诚恳地回答对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是她用真情打动了观众。

经常人的行为,不是理智造成的,而是情感造成的,或者说是由外界的思想或建议激发你的情感造成的。情感是行为的动力,人们一切活动的完成也都需要有情感的参与。

人们行为的这些特点启示我们:只要能吸引被说服者,打动被说服者,使他对你产生好感,就可以使被劝说者照你的思想去思考,心甘情愿地去接受你的建议,改变自己原来的态度。因而,要说服人,首先,必须赢得对方的好感,以此成功地改变对方的态度,“推销”你的观点。假如对方心有不平,对你印象恶劣,你就是说得天花乱坠,也难以让人信服。我们应该明白人人都有健全的头脑,不会轻而易举地被说服。虽然我们不能从思想上强迫别人同意我们的见解,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情感导向说服他们。实际上这种效果往往比通过辩论强制别人同意你的观点更有效,因为此时,双方在感情上更接近了,也更容易沟通。

辩论的目的,就是用一切必要的理论或思维手段维护自己的思想,击破对方的观点,博得听众的认可。

引出对方谬论再反驳

辩论并不是直来直去,有时也要用一些迂回曲折的方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可以使用引蛇出洞的方法,通过诱导对方,制造一些矛盾,使对方提出有利于自己的结论。比如,对街头募捐者或是保险的拉保人,一开口便说“不”的人,当时的心情一定不太好,所以,他们不能简单回答“好”。这种心理障碍不但使人说出“不”字,而且也使人全身都呈现拒绝对方的姿态。实际上,当嘴里说出“不”时,人体的肌肉、神经、内分泌腺都会呈现紧张的状态。这样的感觉,许多人都深有体会。

相反,如果答以“是”时,身体的生理机构自然会轻松起来,会变成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状态。所以,解除心理障碍,把对方僵硬的态度变成和谐,就可以将对方的心理准备朝“是”的方向修正了。从而,轻而易举地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