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当时的老板是美国人,头脑相当灵光。他一见杨乃武,就感到此人大有利用价值,因这场官司轰动全国,使得杨乃武极具新闻价值,若能将他留在报馆,必定奇货可居。于是,那美国老板便力邀杨乃武加盟报馆,充当新闻编辑。杨乃武历经磨难,本不想再抛头露面,无奈盛情难却,只得勉强答应了下来。
这杨乃武本是举人出身,又长期帮人家打官司,文笔相当不错,在报馆里不到半个月便可独当一面,深得主笔欣赏。加上这“杨乃武”三字的广告效益,使得《申报》的发行量成倍猛增,喜得那美国老板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可哪里晓得,不出3个月,杨乃武便闯下了一桩大祸。
这是由一篇文章引起的。那天,杨乃武收到一份英国报纸的记者写来的文章,说是大清驻英法公使郭嵩焘在伦敦请人画像时丑态百出,要求画师将他官帽后的花翎画入。杨乃武看到后,也是一时开心,竟大笔一挥将此文编发见报。可哪里晓得,这篇文章竟是英国一小报记者愚人节时瞎造的,完全没有这一回事。偏偏登这篇文章的那份《申报》给郭嵩焘本人看到了,这下好了,合该杨乃武倒霉,那郭嵩焘见报勃然大怒,当即从英国请了一位著名的律师,专程赶往上海,要与《申报》打官司,要报馆交出编辑和作者。
这一下,《申报》的美国老板慌了,他与杨乃武私交不错,况且杨乃武是自己聘用的,若是将杨乃武交出,不但对杨乃武不利,就是对自己也不利。于是,他连夜找杨乃武,给了他300元光洋,要他连夜逃出上海。杨乃武本是惊弓之鸟,闻听此事不由得魂飞魄散,连随身行李都顾不上收拾,便匆匆忙忙逃出《申报》馆,回余杭老家去了。
第二天,那美国老板双管齐下,一方面在报上刊登了大幅致歉启事,承认报道失实,诚意向郭嵩焘认错;另一方面又花重金请来了英国驻上海的领事,要他出面说情。那郭嵩焘见报考馆已登报认错,编辑已吓得逃之夭夭,见自己目的已经达到,便看在英国领事的面上,放弃了这场诉讼。
杨乃武惊了一场,真是百感交集。事后,虽然报馆数次来函邀他回去重操旧业,可是,杨乃武却“吃了秤砣铁了心”,再也不愿意踏是非之地了。
夺竹山重进牢房
在杨乃武蒙冤期间,余杭县城有几个无赖总认为此次铁案难翻,杨乃武必死无疑。于是,几个人一商量,竟将杨家的十几亩毛竹山统统霸占了去。杨乃武回到家乡,发觉自家的山地被无赖霸占,心中大怒。但经历了漫长的官司及《申报》风波的他性情大为改变,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便托人出面去要回山地,言语十分婉转。可哪晓得那几个无赖见杨乃武自己没有出面,误认为杨乃武吃官司吃怕了,已经软弱可欺。于是便串通一气反咬杨乃武恶语伤人,并扬言要去衙门告他。杨乃武火了,他想息事宁人,谁知道人家却要爬到他头上来拉屎了,这口气他怎么忍得下去。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当即提笔写了状纸,告到了县衙门。
新上任的余杭知县看了状纸颇感为难,因为双方都不是好对付之人,他沉思良久,想出了一个主意,将此桩案子移至杭州知府处理,自己推得一干二净。
再说那个杭州知府也是新上任的,他一见“杨乃武”的名字就气得咬牙切齿,因为他的几位官场友好均因杨乃武一案遭到了革职。如今,杨乃武落到了他的手上,他存心要好好地刁难一番,为革职的朋友出一口恶气。当然,这知府也晓得杨乃武并非等闲之辈,所以装出一副公正的样子,细细盘问了一通,然后便以“事实不清,收案待审”为由,将杨乃武关进监狱。
杨乃武重入牢房,心中气愤异常,但又无法可想,那知府用的是“软刀子”,那“收案待审”说得堂堂皇皇,毫无空子可抓,无奈,只得强忍火气等候审理。可哪里晓得,一连3天过去了却丝毫动静也没有,杨乃武晓得不对了,这知府一定是在刁难他了。于是,他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主意,买通了看守他的狱卒,托那狱卒每天早上去买一根油条。买来的油条杨乃武并不去吃它,而是将油条偷偷地放在干燥的墙角头,上面还用一些破棉花胎盖好。就这样,一连十几天过去了,那十几根油条全部变得十分干燥,那些盖在油条上的破棉花也变得油渍斑斑。
这天晚上,机会来了。一个狱卒坐在杨乃武的牢房前吸旱烟,吸完后,他将烟锅中的烟灰“笃笃笃”地敲在地上,自己掸掸屁股走了。杨乃武一看,烟灰中尚还有不少火星,故待狱卒一走,他当即将火星挑进了牢房,放到那油渍斑斑的棉花胎上,“呼呼……”地轻轻吹了起来。火很快被引着了,杨乃武马上拿出了那十余根干燥的油条,一根根地点着,并把它们抛到栅栏四周,不一会,大火便烧断了栅栏。等到狱卒们发现起火匆匆赶来,那大火早已透天,狱中的犯人逃得踪影全无。闻讯赶来的杭州知府急得双脚直跳,当即下令兵分两路,一路去捕捉犯人,一路留下来救火。两路兵马七手八脚地忙了一夜,那大火总算扑灭。可是,逃走的犯人却连一个都未能抓到。
第二天,那杭州知府不由望着那被大火夷为平地的监狱发呆。这下完了,这是杭州唯一的一所监狱呀,如今烧了监狱跑了犯人,如何向上面交代呀?
正在这时,有衙役来报,说是杨乃武投案来了。那知府顿感奇怪,人家逃脱牢笼巴不得走得远远,可这杨乃武为何会来投案?他理不出头绪,当即召见杨乃武,询问实情。他疑虑地问道:“杨乃武,人家都远走高飞,你为何重投罗网?”杨乃武一听,不由哈哈大笑:“大人差矣,乃武并无犯罪,无非是遵大人所命等候审理。若是我真的远走高飞,不是没罪也变成有罪了吗。”
那知府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又问道:“杨乃武,那昨天晚上又是怎么回事?”
杨乃武双手一拱:“禀大人,昨夜乃武从睡梦中惊醒,见一帮江洋大盗放火劫狱,救他们的几个喽罗。因大火逼人,生死关头我不得不离开监狱,今天火灭了,我重新回来等候大人审理我那件案子。”
那知府听后一言不发,暗暗佩服这杨乃武果然厉害,说得全都带刺,看来不好再难为他了。再说,自己只得按照杨乃武的说法上报,反正这监狱中是关有几个强盗。想到这里,那知府便将这场大火推到了江洋大盗身上,然后,重新审理乃武的那场官司。这一次,知府处理得十分爽快,将那十几亩毛竹山重新判回给杨乃武,而那几个无赖,却每人挨到了五十大板。
就这样,杨乃武再次赢得了官司。
中国最会做官的人——从穷书生做到大总统
从晚清进入民国的大人物中,徐世昌算是地位很高的一号要角。在晚清位极人臣,做到军机大臣,太傅衔太保,进入民国,做过袁世凯的“国务卿”(内阁总理),最后居然成了民国大总统。可是细想起来,此公虽然一路大官做上去,但好像什么事也没做过。他参与过袁世凯小站练兵,但兵不是他练的;他做过清朝第一任的巡警部尚书,但警察也不是他办的;他做过东三省的总督,好像除了让自家的宦囊鼓了好些之外,没留下什么政绩。至于在民国做总统,本是傀儡,姑且不论,给袁世凯做国务卿,连主子要做皇帝,都没帮什么忙。这样的人,你说他好吧,没做什么好事,你说他坏吧,也没什么坏事他是祸首,就是官运亨通,挡都挡不住。
不过,徐世昌的官运在入仕之初,并不那么好。虽然金榜题名,而且入了翰林,但一连八、九年,却连一个外放学官的机会都没有。清朝的翰林,有黑红两分,红翰林,可以上天入地,上天则到皇帝身边“上行走”,沾着皇家的仙气,皇帝的恩典,福分自然小不了。入地则是外放学官,做主考或者学政,收一堆弟子门生,和弟子门生的孝敬,当下可以享用,日后可以援引。而黑翰林则两下都不沾,既上不了天,也下不了地,干在京师苦熬,除了同乡同年的地方官进京的时候可以打打秋风之外,自己也许还可以混个饱肚子,家人仆役未免吃不上穿不上的,袍褂都时常要进当铺,用的时候再赎出来。不用说,徐世昌就是这样一个黑翰林。
终于,徐世昌熬不下去了。甲午战败之后,袁世凯接替胡燏棻在小站练兵,邀请徐世昌来帮忙,徐居然欣然从命,到新建陆军营务处公干。那时节,翰林属于清望之职,科举金字塔塔尖上的人,黑翰林固然穷点,但去军营谋事还是绝无仅有的稀罕事,像徐世昌这样的正式翰林,即便是外放做地方官,都算是丢人,自降身价。
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徐世昌做了。事实证明,这一步,他走对了。徐世昌日后的功名利禄,都在于他做了这么一个当时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选择。事实上,徐世昌的仕途蹭蹬,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上头没靠山,而毅然投身小站,意味着他买了官场潜力无限的绩优股,对于袁世凯来说,尚未发迹的他,有一个翰林来做幕僚,对提高自己的身价,无疑有莫大的好处;对于徐世昌而言,一可以解决经济困难,二算是压宝,搏一下,总比困死在翰林院要强,事实证明,他的运气很好,这一宝压下去,以后的富贵荣华居然全有了。
实际上,徐世昌是个很会做官的人,自从跟对了人之后,官运亨通。庚子以后,袁世凯一跃成为继李鸿章之后中国政坛的台柱,徐世昌也随之进入最高层,时而尚书,时而总督,时而军机大臣,最奇妙的是,1908年西太后和光绪相继去世之后,满族亲贵要当家作主,排挤袁世凯出局,但徐世昌却得以保全,不仅如此,他还在后来的皇族内阁中担任仅有的两个协理大臣(副总理)中的一个,要知道,在这个内阁中,满打满算,汉人才四个,而徐世昌是地位最高的一个。
会做官的人都喜欢做官,自从庚子以后,清朝实行新政,徐世昌要缺、肥缺一个接一个,巡警部、邮传部、东三省总督,内阁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的时候,还趁乱从清廷拿到了太傅衔太保的名义,不仅在实际上而且在名义上达到了清朝官员的最顶点。清帝逊位,作为太傅衔的太保,总不好意思马上做民国的官,闲了下来,跑到青岛跟一班遗老遗少混在一起,做了若干台诗钟,未及两年,终于熬不住了,袁世凯改国务总理为国务卿,请徐世昌出山,徐世昌食指大动。然而他真心做遗老的弟弟徐世光看不过去,出来横挡,苦劝兄长不能为袁氏之官,辜负清朝的皇恩。哥俩熬了一夜,弟弟哭,哥哥也哭,哭到天亮,哥哥还是上了火车,不久成了袁世凯的国务卿。袁世凯的大儿子和一群幸臣,发起洪宪帝制,徐世昌自恃身价,没有积极响应,帝制成,袁世凯尊徐世昌为“嵩山四友”,说是不好意思让老朋友称臣。徐世昌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很是不爽,对人言道:所谓嵩山四友,就是永不叙用。他明白,官瘾极大的他,从此在袁朝想做个弼马温亦不可得矣。
好在袁世凯的帝制很短命,在此后的军阀争斗中,徐世昌凭自家多年练就的身段和功夫,最终做上了民国大总统。
晚清号称士官三杰之一的吴禄贞曾经这样评价徐世昌的左右(时徐为东三省总督):“议论皆文明,样子皆标致,救东事则不足,坏事则有余。”(注:东事即指东北边疆之危机)其实,有什么样的幕僚,就有什么样的东家。在中国,就是这样的人,才官运亨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成事不是他的创意,败事也不是他的首恶。功夫都在“样子”上,至少在上级看来,这种人的模样和做派总是那么可爱,老成稳重,静若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