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可采用观测方法来考察“黑箱”。具体做法是,在“黑箱”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观测其刺激(输入)和反应(输出),取得刺激和反应变化的数据。为了使“黑箱”的特性充分显示,有时可有目的地对被试者施加一组典型的测试信号(如改变刺激呈现的时距),再观察其功能与行为变化,以便从中获取研究对象的有关信息,并将所获信息作为认识“黑箱”的依据。
第三,利用观测取得的有关刺激与反应的数据,结合对“黑箱”的原有知识,建立起有关“黑箱”的模型,如动态模型、数学模型、框图模型等。然后,依据模型研究结果,对“黑箱”(即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和机理作出某种推测,对“黑箱”的未来行为作出某些预测。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思路与“黑箱”方法所提倡的战略思想是吻合的。认知心理学家以各种形式将刺激作用于被试者(输入),观测被试者的行为反应(输出)特征,并利用观测所获得的数据对人内部的心理过程或结构作出某种推测。这里就包含了考察“黑箱”与阐明“黑箱”等基本思想。因此,现代认知心理学所取得的大量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借用了“黑箱”方法才取得的。所以,“心理”研究中,用“黑箱”的基本思想来分析、处理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不可否认,“黑箱”方法与其他方法一样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由于它只凭借心理系统的外部功能特性和行为方式来推测心理系统的内在机理,而心理系统的外部功能与内部结构、过程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所以运用“黑箱”方法从心理系统的功能特性推测其内部结构、过程时常会出现错误。因此“黑箱”方法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取长补短,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四、功能模拟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
所谓功能模拟,就是在未弄清或不必弄清原型(即研究对象)内部结构的条件下,仅以功能相似为基础,用模型来再现原型功能的研究方法。
模型与原型之间的功能相似可分为两种:功能同构和功能同态。前者指模型与原型之间在输入、输出及其相互关系方面有某种一一对应关系;后者则指用简化的功能模型来模拟原型的功能。由于要做到功能完全同构是困难的,所以在科学研究中多数采用功能同态模型。
功能模型具有不追求模型的结构与原型相同这一特点,因而能克服结构模拟中所碰到的种种困难。对于心理现象的物质载体——大脑那样复杂的大系统,其内部结构难以复制,显然难于运用结构模拟方法来再现人脑的功能。而运用功能模拟方法则可在未弄清人脑内部结构的条件下,建立有关对象的技术模型,用模型来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并通过对模型的实验研究,来揭示原型的特点和属性,推断其过程、结构和机理,预测其未来行为。可见,功能模拟能为研究心理现象的内在机理提供新的思路。
从现状看,功能模拟方法在“心理”研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功能模拟方法有助于认识心理系统的内在机制。一般说来,每当我们在模拟道路上取得某种成就时,这种新成就可以反过来启发和推进对心理系统本身的研究和认识。这是因为,通过功能模拟建立起来的新的技术模型既能模拟心理原型的部分功能,又能作为心理原型的研究工具,反过来对心理原型的特点、结构、活动机制进行模拟分析。例如,纽厄尔和西蒙(1956)利用编制的计算机模型——“LT”研究“问题解决”取得初步成功后,不少心理学研究者纷纷运用功能模拟方法建立了不少心理模型,并借助模型认识原型本身,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较为典型的是费根鲍姆建成的“EPAM”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学习系统,能再认也能建立新的图式。通过对系统的研究,反过来有助于了解学习与记忆方面的许多特征,如加工一个组块所需的时间;学习材料的意义对学习所需时间的影响作用;符号相似性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学习材料的难度与学习者的策略对学习的影响;学习时的系列位置效应等等。此外,为研究人脑联想记忆的机制,20世纪60年代末勒格尼塔、黑格斯等制成了“全息联想模型”;70年代初考诺尼制成了“线性联想记忆模型”;80年代初黑顿等制成了“并行联想记忆模型”;80年代末平井制成了“联想处理模型”。这些模型均能给联想特征及其产生机制以一定解释。可见,通过模型来研究原型尽管是间接的,但在直接研究原型有困难的情况下,研究模型对于认识原型确能起到一种桥梁作用。
其次,功能模拟方法有助于检验、修正心理学假说。根据经验事实,通过合理的逻辑加工所形成的旨在反映心理活动内在机制的心理假说,在功能模拟的思路尚未提出之前,是难以被检验与修正的。而现在,只要遵循功能模拟原则,将心理学假说所反映的实质性内容转化为功能同态模型——计算机程序,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就能对假说进行一定程度的检验、修正。尽管这种检验、修正并不能使假说最终转化为成熟的心理学理论,但能为假说向理论转化创造条件。
功能模拟方法已为认识心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然而,由于功能模拟仅以不同质的系统之间的部分功能相似为基础,因而模型并不等同于原型,模型体现出的部分功能特征并不等效于原型的相应功能。既然如此,以模拟结果来认识原型,其逻辑前提并不充分,其结论只是一种间接性推测。
五、反馈控制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
一切自动系统在内外诸因素的作用下,往往不能稳定地保持或达到所需要的状态。为此,必须对系统施加一定作用,这种作用称之为“控制作用”。实施控制的重要形式是“反馈”。所谓“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通过一定通道返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再输入和输出施加影响的过程。利用“反馈”对系统实施控制,即为“反馈控制”方法。
反馈控制方法在工程技术领域内早已为众人所知,但在心理学研究中却很少有人自觉地加以运用。其实,反馈控制方法运用于心理学研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心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控系统。它一方面使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另一方面它又主动地利用这种变化,以调整对环境的作用方式,使自身处于相对稳定与最佳状态。这就是说,反馈控制是心理系统维持最佳状态的基本方式。如一个人在进行随意活动时,只有知道动作的结果,才能调节它的准确性;学习过程中,只有知道学习结果方能使学习得到改进和提高。可见,有许多心理现象必须依靠“反馈”来控制。既然在心理系统中反馈控制机制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要认识这种机制,就必然借助于反馈控制方法。
以笔者之见,运用反馈控制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运用反馈控制方法能对某些心理现象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例如,任何创造性思维活动最初均由外部信息的输入所引起,即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接着须将信息贮存于大脑(即记忆),同时又要选择性地提取大脑中原先贮存的内部信息(即与思维课题有关的知识经验)。然后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变换,形成新概念或新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对外界作出反应(即输出信息)。在信息的正常流通中,由于反馈信息的存在,对思维活动过程进行有目的的适时调节与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思维活动状态,实现思维效果的最优化。可见,用反馈控制观点来解释创造性思维活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具体地了解思维活动的规律。此外,如生理心理学中的“反射环”概念、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效应”、视觉心理学中的“瞳孔光量控制”等都体现了反馈控制机制,因而运用反馈控制方法才能对它们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其二,运用反馈控制方法有助于发现新的心理现象,提示新的心理规律。例如,在达明与詹姆斯创导下,许多情绪心理学家自觉地将反馈控制概念运用于情绪研究。现在发现,人为地表现某种面部表情能导致与其相应的情绪体验的产生或增强,这种人为表现的面部表情对情绪体验具有反馈效应的观点,称为“面部反馈假说”。尽管这一假说在心理学界颇有争议,但该假说已注意到面部表情与情绪体验之间的反馈效应,因而为利用面部表情的反馈效应调控情绪体验提供了一种可能。诚然,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学习与记忆研究恐怕更能体现反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学习与记忆的效率取决于信息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各加工环节和由反应器→环境→感受器所构成的反馈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要提高学习、记忆效率必须注重学习、记忆中的反馈环节。目前一些研究者在学习与记忆的具体研究中虽然尚未自觉地运用反馈控制方法,但他们的某些研究思路却在一定程度上与反馈控制思想相一致。例如,后摄抑制、尝试背诵之类的研究实质上是在探索学习、记忆过程中的反馈机制,并试图利用反馈机制来提高学习效率。
既然“反馈控制”是自控的心理系统客观存在的调节机制,那么在心理现象的研究中,自觉地运用反馈控制思路,必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对已发现的心理现象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以求深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新的研究课题,确立新的研究方向,发现新的心理现象,揭示新的心理机制。
六、模糊数学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
1965年,查德发表了“Fuzzy sets”(模糊集合或弗晰集合)的有关论文,从此在当代科学前沿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模糊数学。
(1)模糊数学的方法论意义
现实中,一事物之所以是它自己而不是别的事物,我们之所以容易识别某一事物并将其归属于某一集合,这是因为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相比具有特殊的内在质的差异和界限的明晰性。经典集合论正是从物质的“非此及彼”的明晰性这个侧面对现实世界作一定程度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