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哲学
21656900000034

第34章 言语论(2)

以上分析使我们了解到三种假说其实并不矛盾,彼此间具有相兼相容的条件。因为各自仅强调了个体言语发展中的某一侧面(或因素):“先天生成说”强调的是言语发展的基础,即个体语言的成熟有其特定的生理基础和天赋条件;“言语的认知发展说”强调的是言语发展的动因,即儿童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作用下掌握的认知规律是促成言语形成的根本原因;“言语模仿说”强调的是言语发展的形式,即儿童在父母(或其他成人)的言语示范中,凭借模仿,通过逐字逐句地掌握语词和语法,最终走向言语成熟。由此可见,如把三种假说合而为一,则能形成一种相对完整的“言语发展学说”。因为,个体言语的成熟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它既取决于内在的天赋因素(如特定的生理结构与先天的潜在条件),又取决于人际环境对个体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第二节言语反映与表达

言语作为主体反映的特殊对象,与有形物体反映相比,更具抽象、复杂性。从本质上讲,言语是人脑在语词的刺激作用下,借助于第二信号系统,所进行的一种极为复杂的认知活动。这种认知活动既包括反映对象——语篇的解义过程,也包括语义到语篇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涉及人际间因言语反映所引起的互动效应。因此,即使我们避开言语交往中的人际因素,单就个体对言语的反映及表达而言,就已相当复杂。以至心理学与哲学尽管联手探索时日已久,但迄今为止仍无法形成一种合理、完整的解说。为此,笔者依据认知心理学提供的材料,对言语反映与表达这一心理学与哲学的共同关注点,作一试探性阐述。

一、言语反映

如前所述,当我们用感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时,便能接受到事物的各种刺激,刺激经形式与能量转化通过神经传递到达大脑,形成感知觉以及具体事物的映象。所以,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而言语活动中的感知对象则不同,言语活动感知的是词。词是对第一信号系统的无数信号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条件刺激物,它并不单纯地以视觉的、听觉的或动觉的刺激作用于人脑,除声、形之外,还有它所固有的意义。因此,言语活动反映的是以抽象信号为主要对象的一种间接性反映,正因为如此,言语的感知有其特殊的途径与内在机制。

从言语所反映的材料的结构来看,其最小单位是词,词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形和音是词的物质外壳,义是词所指称的事物或状态。词同时还具词法和句法特征,可以组成词组也可以充当句子的某种成分。因此,只有在正确地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了词及其词法、句法,才能接受言语所代表的义。

所以,言语活动的职能是揭露语言的意义,即语义。其过程有一个从词汇、语句到语篇逐步扩展的过程。据鲁利亚研究,对词汇的理解是语言的基础,一个正常的人接受语词刺激后,即会在大脑中浮现出与该词有关的可供选择的若干词义,与此同时,与该词无关的次要的词义便会受到抑制。词义的这种选择是语言理解的重要特征,也是正常人处于觉醒状态时词义检索的基本特点。至于人脑中词汇的检索系统及其检索过程究竟怎样的,目前仅提出了几种假说,较为典型的就是笔者在“命题表征”一节所介绍的几种理论模型。这些模型既是知识的表征单位,也是词汇理解的检索系统。

当然,语言理解中,更为重要的是对语句、语篇的理解。因为言语反映中,他人语言的完整意思寓于语句、语篇之中。目前对语句、语篇的心理加工过程尚未形成较为完整、合理的理论模型。但语句、语篇的理解必然有一个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逐步提取语句的含义,进而弄清语篇的意图和思想的过程则是无可置疑的。其中既要运用语言知识(如语法、句法等以及上下文关系),更需借助于长期积累的关于世界的知识、经验。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贮藏的知识体系中,“故事语法”和“脚本”对理解语法具有特殊意义。故事语法是人脑中保存的故事结构的表征(或称故事图式),是故事结构的一般知识。故事图式一旦形成,它能加速或延缓对言语材料的理解速度,因而它是影响言语反映的一个重要因素。“脚本”则是实践与处理日常事件的一般程序,最早由香克和阿伯尔桑所指出。“脚本”一旦形成之后,人们在言语交往中往往会根据头脑中关于事件进行的标准顺序,去补充和预测所获得的言语信息。对于与脚本有关但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件,人们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对于脚本中的常见事件,只需要根据“脚本”去推测,就能够迅速地加以理解。总之,言语反映要依据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多种形式的知识经验。主体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接受与加工获得的言语信息,通过推理建立材料之间的联系,补充所缺少的信息,最后达到对言语材料的合理理解。正因为如此,由于个体状态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处语境不同,面对同一言语材料获得的反映会有较大差异。

言语反映包括感知和理解两个环节,而两者是相互交织,彼此促进的。感知是理解的必要前提,在感知过程所提供的言语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深入展开理解过程,正确的感知有利于正确的理解。相反,理解能加速或制约言语的再感知过程。因为,作为思维成果的理解会渗透到言语材料的每一次感知中。人际间的言语对答虽然双方语言并不完全标准,但理解却能辨别偏离标准的语音。书面语言感知同样如此,无论是词形辨认还是阅读速度,无不受理解所制约。林赛与诺尔曼提出的“材料驱动”和“概念驱动”有助于说明言语感知和言语理解之间的互动关系。言语交往中,概念驱动常造成对行将出现的材料(词、短语、句子等)的预测,使分析、理解过程得以顺利进行;材料驱动则提供据以预料的具体对象,并对预测错误加以纠正。主体认知系统中的这两种加工方式相互协调、共同配合,使言语这种特殊对象得以正确反映。

二、言语表达

言语反映与言语表达是言语活动中的两个侧面,两者在内在机制上是彼此相逆的转换过程。言语反映的基本模式是从语篇→语义,而言语的表达则是从语义→语篇。如以信息论的观点看,言语反映是信息的译码过程,言语表达则是信息的编码过程。至于人脑如何将语义(思想)转换成语篇,并将这种思想的物质外壳以音和形的方式表达出来,历来受人们所关注。20世纪初,冯特借助于思辨提出了言语发展的“阶段理论”。以他之见,言语发生中首先要产生心理的完形或观念,然后将它们组织成在逻辑上或语法上相互关联的部分(如主语与谓语),进而扩充为按层次组织起来的句子结构,最后产生完整的语篇,并控制发音进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了“生成转换文法”。他认为,人脑生成语句要遵循二条句法规则,即“短语结构文法”与“转换文法”。如对一个句子进行结构分析,便能发现句子结构服从于一定规则。例如,An old man saved a dying cat.(一个老人救了一只快死的猫),该句子(用S表示)可分为一个名词短语(用NP表示)“An old man”和一个动词短语(用VP表示)“Saved a dying cat”。名词短词又可分为一个冠词(用Art表示)“The”或“An”,加上一个名词子短语(NPi)组成。名词子短词可继续分解为形容词(用ADTs表示)和一个名词(用N表示)。而动词短语可分解为一个动词(用V表示)和一个名词短语(NP),其中名词短词同样可分解为冠词、形容词和名词。如概括句子结构分析,便可形成以下的句子分析树:

乔姆斯基认为,大多数句子都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只是修饰名词的形容词可以有几个也可以只有一个,正因为句子的各个元素(词)的排列遵循共同的规则,这说明“短语结构文法”也是人脑生成语句的基本规则。换言之,依据“短语结构文法”,人脑能将语义(思想)转换成相应的句子。除了句子之外,乔姆斯基也注意到“同一语义可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而“同一语句也可表示不同的语义”现象。例如,同一语义的主动语态句型能转换成同义的被动语态句型或疑问句型。尽管它们的句型结构不同,但句法有联系。为此,乔姆斯基认为句子间存在某种转换关系。这种转换遵循“转换规则”,即对已生成的简单的、主动的、肯定的和陈述的核心句中的某些成分进行改组或重排,以产生出被动的、否定的或疑问的句子等。以这种规则生成的各类句子与人的知觉单位相适应,容易为交往者所感知和理解,使人际间的信息沟通成为可能。由此可见,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文法”虽然仅是一种假说,但在说明句子生成方面确有较强的解释性,并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心智操作的深层结构及多层面的生成和转换,这大大促进了人类对言语产生机制的认识步伐。

此后,不少学者就言语的生成与表达也提出了许多假设。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言语的生成与表达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构造阶段,确定欲表达的思想;第二,转换阶段,将思想转换成言语信息;第三,执行阶段,将言语信息展现为口语或书面形式。1973年,心理语言学家弗朗琴根据言语失误研究,将言语产生与表达设想为七个阶段,即选择欲表达的意思;设计表达意图的句法结构;将内容词插入句法结构,并指定词的词法形态;选择恰当的功能词,进行词素变化;给出词、句的音素表征;编码音素,并选择运动要求;执行运动要求,发出言语语句。至1980年,马蒂斯又将言语的生成和表达归纳为四个阶段,即选择要表达的意思;将所选意义分配到一定的句法结构中;产生语言,使字句获得语言形式;将语言表征编辑成一系列动作指令,并支配发音器官运动,发出句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