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哲学
21656900000024

第24章 智能论(6)

与乐观派相反,悲观派对智能模拟的前景看得比较暗淡。特别是2O世纪7O年代以来,某些原来热心于智能模拟研究的科学家,反过来对智能模拟的发展前景发表了许多悲观的言论。他们依据目前智能模拟的理论与技术所存在的困难与障碍,从科学技术、心理学、哲学等方面提出了许多责难。美国哲学家德列费斯早在1965年就嘲笑智能模拟的研究成果,并断言人们不可能编制出能真正模拟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程序。萨瑟兰也认为,智能模拟除了在信息传递速度和储存速率优于人脑之外,在其他方面(如加工类型、适应性等)远不如人脑。因此,卢克斯断言,试图要从理论上证明机器模拟人的精神是不可能的。部分学者甚至认为,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之间毫无相同之处。作为思维主体的人,其脑活动有物理层次、化学层次、生理层次、心理层次与社会层次,就此而言,恐怕电脑永远不可能具有同人一样的智能。还有的学者从现象学的立场出发,将人类的智能特性加以神秘化。梅伯里就认为,心理学概念的内容不能从一种场合转用于另一场合,这些概念根本不适用于机器人。古尔德认为:“人诚然制造了会游戏的机器但这样的机器无论多么完善,所具有的‘游戏’的概念不会超过现金出纳装置所具有的‘诚实’的概念,尽管这种装置能永远进行正确的出纳。”魏森包姆在《计算机的能力和人类的理智》一书中也警告说:科学不能明确解释人的精神,用科学支配全人类的精神是危险的。前苏联的某些学者甚至以明显的政治倾向看待智能模拟问题,对智能模拟横加指责,称模拟智能研究是一种反动的伪科学。这种以哲学代替科学的思想倾向在一定范围内抑制了智能模拟的发展势头。

对于悲观论者的种种言论,笔者认为要加以辩证分析。首先应承认,悲观论中包含有合理成分。至少他们看到了当前智能模拟研究中存在的诸多困难与障碍,给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敲了警钟。但悲观论者的错误在于,他们只看到人类认识的有限性而忽视了人类认识的无限性。根据人类的诸多智能被成功物化为机器智能这一事实,我们可以预料,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类出于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需要,必然会加速智能的物化,其结果智能模拟的界限将会不断发生变化,今天无法模拟的智能或形式化的智能因素,将来可能被模拟或形式化。1999年6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借助活的蚂蟥神经细胞已初步制成一台生物计算机。据悉,该计算机能利用蚂蟥神经细胞的自我组织功能来进行信息处理,而不像普通电子计算机那样通过预编程序的办法。由于活的神经细胞具有自我组织信息甚至自我思考能力,因此将其与现代电子计算机结合后,将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的“智能”。诚然,目前的生物计算机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但科学家相信,他们最终能研制出在硅片上生长的神经细胞以及将该硅片与现代计算机芯片结合的技术,制造出接近人脑工作方式的计算机。可以预料,生物计算机的发展必然能使智能模拟发生突破性进展。所以智能模拟在功能上会不断向智能原型——人脑接近,其发展前景无限广阔,任何对智能模拟持悲观的论点都是不可取的。

由此可见,关于智能模拟的未来发展的争辩,无论是“乐观派”还是“悲观派”都有片面性。我们既要看到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本质区别,因而不能像“乐观派”那样无限夸大模拟智能的功能,甚至得出“机器将统治人类”的荒谬结论;同时也应看到机器智能正以极快的速度向人脑原型逐渐逼近的趋势,因而不能像“悲观派”那样无限夸大智能模拟中存在的困难与障碍,完全否认模拟人类高级智能的可能性。所以,只有从实际事实出发,以辩证的思路来分析智能模拟的未来,才能取得相对正确的预测。

四、智能模拟的价值

人能主宰世界,是因为人具有其他一切动物所不及的高级智能,而且这种智能正随着实践的发展在发展。既然如此,人何以要竭尽全力模拟自身的“智能”,并将智能赋予机器呢?智能模拟研究其价值究竟何在?以笔者之见,智能模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智能模拟能使人类智能获得必要的补充。智能模拟通常是指人的智能在机器中的再现,但它不是人类智能的简单复制,而是人类智能某些属性的延长和加强。因此,智能模拟能扩大人脑原型中的一些特殊功能,这是人所不及的。由于人受自身体力及内外因素的干扰,要长时间连续、稳定工作非常困难,超长时间工作是不可能的。同时,随着人类研究领域的扩大与深化,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工作环境也日益复杂化。如果没有相应的智能机协助,人类就无法正常工作,而那些严重危害人体的特殊环境(如高温、高压、深水、外层空间、强辐射等),人类根本无法直接进入,此时智能机却可大显身手。

其次,由于受生理条件的限制,人在接收、处理、保存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方面十分有限。人接受信息的速度比较慢,有人估计每秒钟仅能接受十个二进制位的信息或十个左右的字符。而记住信息的准确性也不够高,尤其不易记住那些没有规律的复杂数据,并需要反复的记忆才能保持着一些重要的数据。人对相似的信息不易分辨,往往会互相混淆,造成判断错误。在信息的储存与提取方面,尽管从理论上讲,人的一生可储存多达五亿本书的信息量,但由于信息在人脑中要发生质变与量变,致使人脑在一生中实际所存储的知识信息大受所限。即使储藏在大脑中的信息在提取时,也会因种种干扰而无法提取或提取速度甚慢。正因为人类智能具有这些特征,致使人脑无法判定和操纵高速运动的对象与过程,无法存放大量信息,也无法正确无误地快速提供信息。相反,智能机却能在很短时间内,存放与处理大量信息,并能及时提取被储存的信息,解决与各种对象的控制过程有关的逻辑问题。而未被提取的信息则能随时修改和清除,或无限期的保存与复制。可见,智能机在某些方面确能弥补人类智能的不足,帮助人类更好地胜任各项工作。因而,国外有些学者把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之间的配合比作生物学上的“共生关系”,这也正是人类热衷于研究与拓展“智能模拟”领域的主要原因。

第三,智能模拟研究有利于揭开“人类智能”产生的奥秘。众所周知,人类的大脑创造了科学技术,但科学技术至今不能很好地解释大脑的活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人脑是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要彻底揭开智能的活动规律,就必须彻底了解人脑。然而,人脑是生物进化的最高成果,其结构极为复杂,以至美国哈佛大学的哈贝尔认为其复杂程度“在整个宇宙中没有什么已知的东西可与之比拟”。所以,科学家普遍认为当代科学背景根本无法从生理、生化机制上揭开智能的活动规律。当然,从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人类曾运用解剖等传统方法研究了人脑,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解剖将人脑这一高度系统化的整体加以分解,其结果使活脑变成死脑,无法真正了解大脑智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其二,探索自然奥秘不仅需有一定的物质手段,还须将研究成果置于实验室条件下反复加以检验,从而辨别其真伪。然而,智能活动的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却很难用客观的物质手段进行精确地检验,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类智能探索的研究进程。艰难与挫折不得不使人类为揭开智能的奥秘寻找新的途径。1948年,随着控制论的“黑箱”理论的建立,“功能模拟”给人类以很大启发,随即以电子计算机模拟智能逐渐成为研究人类智能的必要补充。这是因为,利用电子计算机能把人的某些智能活动物化,有效地替代人脑的部分功能,并通过研究智能模拟活动反过来了解被模拟的原型——人脑,达到间接地认识智能活动规律的目的。同时,电子计算机能将部分智能形式化、符号化,并将其进行自动运算和处理,得出准确答案。使人类的某些认识成果转化成可以进行定量研究与检验的形式,从而使智能成了可以精确定量研究的科学。可见,智能模拟实现了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开辟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身的新途径。所以,有的学者(如多兰)预测:在若干年内,关于智能研究的主要信息流不是来自“脑科学”,而是来自机器智能领域。当然,人类智能研究与机器智能研究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事实证明,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两者的研究正在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尽管两者的侧重和方法不同,但却涉及一个根本的目的和内容,这就是揭示智能的本质并促进人类智能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今后智能模拟每前进一大步,既改变我们对机器的看法,也改变我们对思维的看法。所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明斯基说:“正如进化论改变我们对生物的看法一样,人工智能也将改变我们对脑的看法。”

第四,智能模拟说明,智能并不神秘莫测,而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物质运动形式。从物质结构与运动形式来看,人脑与电脑显然是不同的。但在工作机制方面,两者却有类似性,即人脑是一个以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而电脑也是以物质(硬件)和能量(电源)为基础的信息处理系统。尤其是,电脑成功地模拟人脑部分智能的事实说明,人脑与电脑在质的区别中有联系和统一。两者统一的客观基础是智能的物质过程,两者统一的共同机制是对信息的处理与加工。这以隐喻的形式揭示了作为人类本质特征的智能仍是以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物质运动形式。从而雄辩地证实了智能的物质属性和物质过程,也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有力地驳斥了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