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程程访问
21628000000023

第23章 巩汉林——东北纯爷们儿(1)

巩汉林 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

2009年春节晚会上,我们又见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著名笑星巩汉林。

他和黄宏等人合作的小品《黄豆黄》,说出了老百姓对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自豪与骄傲,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说起来,从1990年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算起,这已经是巩汉林第18次参加央视春晚了。对他来说,春晚究竟意味着什么?是鲜花和掌声,还是责任和压力?在现在很多明星承受不住压力而纷纷告别春晚的时候,他为什么还在默默地坚持?带着好奇,我们在北京巩汉林的家里采访了他。

精彩对话:

程程:非常荣幸走到您家里来。

巩汉林:没有没有,您客气。

程程:这里是视听室,您在这里看过自己春晚的小品?

巩汉林:看过,就是在这里看的,是儿子给我录下来之后,到这个房间来看的,因为我在那现场直播嘛。

程程:那这次你在舞台上的时候,夫人金珠在哪儿呢?

巩汉林:在家啊。

程程:儿子也在看着?

巩汉林:对,都在家看着。我不光给全国人民演,也给家里人演。

程程:回来的时候他们迎接你吗?

巩汉林:那肯定迎接啊,然后主要是说节目好不好,一般来说我一演完他们就会给我发一条短信,第一时间就告诉我了。只要我一出来,一上车的时候,反正每次都是这样。春节之前电话啊短信啊都特别多,特别是节目演完了之后。但是我最关注的还是我太太,她对我的评价永远都是好。

程程:我觉得您特别不容易,我们在家里吃着喝着聊着,看着你在上头演着,没有在家过年的氛围哦。

巩汉林:这个习惯了。我习惯了,家里面也习惯了,包括朋友都习惯了。似乎好像是你要是不在那一时刻在电视台,你要是在家,大家反倒是不习惯了。

程程:因为大家都接受了。

巩汉林:什么都怕时间长,时间长了好像都变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很自然的他们都进入到那个里边的氛围去了。

巩汉林的小品《黄豆黄》最终获得了观众最喜爱的语言类节目二等奖,而一等奖颁给了赵本山、小沈阳的《不差钱》。

不得不承认,2009年春晚火了小沈阳和刘谦这两位春晚新人,作为前辈的巩汉林又怎样看待自己这个二等奖,怎样看待小沈阳的迅速蹿红呢?

程程:《黄豆黄》给评了一个二等奖,那您自己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吗?

巩汉林:我认为公众评比应该还是客观公正的。我们的节目就是演给观众看的,观众满意到什么程度那是观众决定。那我要是想说我要特等奖,那可能吗?也不太现实。正视现实是比较重要的。人的心态应该和观众结合在一起。我自己希望拿好的作品给观众,至于观众接受不接受是人家的自由。

程程:您对小沈阳的大火会怎么看?

巩汉林:他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只不过以前是没有机会。这次这个机会是央视和他师傅给了他的,我认为小沈阳他自己也会感觉到这一点。包括前年去年他师傅也想推他,当时也是时机不成熟。那么今年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再有呢,他也是十几岁就在舞台上摸爬滚打的,一个演员如果离开舞台,他就不会有表演经验。也是他的举手投足他的自信都来源于之前的所有的演出。

无数场演出决定了他一旦有机会,就会露出头角,事实也是这样的。我们倒是想看小沈阳以后会怎样尽心尽力地表演,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这个是最重要的。

程程:然后我们一直也在看,小沈阳的节目都有雷同,不知道他能走多远。

巩汉林:就要看他个人努力了,也要看他师傅怎么继续锻造他。我是想,演员是不愿意离开舞台的,演员是希望给观众带来惊喜的。我希望年轻人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说实在话,我们这些活跃在舞台上的人来说,这么多年是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同时呢,可能也会给一部分观众带来审美的疲劳,大家也更希望看到新的面孔。只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个舞台,真的很难登上去。就是很难有像小沈阳这样机会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小沈阳他会继续努力的,同时他师傅也会严格地要求他。

小沈阳的师傅赵本山,正是巩汉林在全国舞台上第一次亮相的搭档。1988年,由辽宁台录制、央视播出的小品《如此竞争》,让巩汉林和赵本山第一次进入了全国观众的视线。巩汉林扮演一个一口唐山话的卖十三香的小贩,赵本山扮演一个算命的瞎子,两个有点猥琐的小人物被他们演得活灵活现,让全国观众第一次领略了东北小品的搞笑魅力。

巩汉林:本来找的不是我,是另外的一个演员。但是那个演员不会说唐山话,另外这个演员长得又胖,不像小贩,不像卖十三香的。找到我,我就说脑子里就有这么一个形象,我又会说唐山话。到市场又看看小贩是怎么卖的,所以一下子就进入到这个状态了。其实我和本山对《十三香》的时候,我们没有对几次词儿。他到我家去了两个半天,我到剧场我们对了两个晚上,然后就演出了。

程程:出来效果特别好。

巩汉林:对对,关键我觉得是剧本特别好,两个演员对剧本的把握很准。

小品《如此竞争》的成功,让巩汉林和赵本山从此走上了全国的舞台。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两人先后都成了著名的笑星、春晚的常客,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乐。更难得的是,巩汉林参加了近20次春晚,每次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让观众记忆深刻。

程程:你看你之前演过的那么多个小品,你觉得最满意的是哪一个?

巩汉林:我个人觉得呢,从起步讲是《十三香》;从辉煌角度讲呢,是《打工奇遇》。

(《打工奇遇》片段)

说到《打工奇遇》,说到巩汉林的小品,就不能不提一位老太太——赵丽蓉。

这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喜剧老太太,跟巩汉林两个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可谓是珠联璧合,他们是公认的“最佳舞台母子”,而在舞台下,两个人也是情同母子,巩汉林干脆就管赵丽蓉叫妈。当年老太太去世之后,巩汉林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伤心。

巩汉林:一开始我不敢看,怕看到之后想到当年。后来我就逐渐逐渐接受了,开始想看,喜欢看。一看到赵老师,就想到很多有趣的事儿。

程程:我们觉得你叫妈怎么就叫得这么顺口,而且从你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真的就像儿子跟母亲这种感觉。

巩汉林:我想说的是,你们没有跟赵老师接触,如果你们也跟赵老师接触了,你们也会觉得没有障碍。我们之间的状态很自然,就像水到渠成一样,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没有刻意地如何如何,就很自然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觉得也是缘分吧。

(赵丽蓉一段)

对这一段母子缘分,巩汉林非常珍惜,同时也在这位赵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闪光的东西。1999年,在已经身患癌症的情况下,赵丽蓉老师仍然坚持参加了春晚的演出,给千家万户送去了欢笑,而此时,作为搭档,更作为“儿子”,巩汉林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担心。

巩汉林:我最担心的就是她身体状况不行,比如说她的腿上有伤,每次演出的时候我都是在这个方面有所担心。有时候她在表演过程中,金珠帮她一下扶她一下,都是起这个作用的,怕老人家在舞台上有闪失。

不管是跟赵丽蓉合作的小品,还是其他的作品,巩汉林扮演的大多都是瘦瘦小小的南方小男人的形象,以至于一开始很多人都以为他就是一个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