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穷养儿子富养女
21596200000015

第15章 从摇篮到熟女的过程

成长是连续的,在某些方面它也许会慢下来,但绝不会停滞不前。你的小公主正走在人生的哪段路程上?你给予她的支持、信任、理解有多少?这段路途让她快乐吗?在赶路的同时她有没有错过路边的好风景?你是她的引路人吗?如果她选择的路线跟你不一样,你会怎么办?

1、关注我、帮助我:从出生到7岁

“我5岁的女儿已经能背将近百首古诗了。”

“我家菲菲才4岁,她已经能讲很多故事了。”

“我的宝贝5个月了,有时我抱着她照镜子,她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然后把可爱的小脑袋转过来看着我。”

“露西2岁了,她喜欢热闹,每次有客人进来,她都会飞跑出去表示欢迎,还时常向客人自我介绍‘我叫露西,希望大家喜欢我哦’。”

“静晓简直就是个‘小问号’,总爱问一些不可思议的问题,上次她竟然问我她是怎么生出来的,真是让我没办法回答她。”

从出生到7岁这段时间里,女孩的成长任务主要是身体的发育。在这一阶段,女孩将要学会走路、说话、思考,这也为她今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说起这一阶段的小女孩,很多父母都会感到非常自豪,总有着说不完的话。

的确,在这一阶段,由于出色的语言和记忆天赋,女孩确实表现得比男孩要优秀,但正因如此,父母更容易犯教育错误。为了让女儿在起跑线上表现得更加出色,不惜花重金为女儿报各种辅导班—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女孩子在1011岁时才会有理性的思维,如果在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时就强迫她们去理解事物,只会打击家长的积极性并加重孩子的负担。父母们的做法已经有悖女孩的成长规律了。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女孩是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在她小的时候,她往往为了博得父母的喜欢而努力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比如背诗歌给父母听、学儿歌和舞蹈为父母和他人表演…当女孩长大后,很多女孩子很可能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很容易地取得成绩,用成绩来博得父母的喜爱。当小时候与长大后的落差过大时,脆弱的小女孩就会感觉到无法接受,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也正是很多女孩子小时候性格开朗、聪明伶俐,长大后反而形成内向、自卑的最主要原因。

在这一年龄阶段,女孩喜欢的东西会有很多,如漂亮的头花、不同款式的衣服、各种各样的毛绒玩具…但父母不能为她们提供过多的选择,因为选择太多,她们反而会感到无所适从。

你可以问女儿:“宝贝,晚饭想吃馒头,还是想吃包子?”女儿会很快做出决定,但是如果你这样问女孩:“你晚饭想吃点什么?”她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对于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的人来说太难了,她们还没有理性思维的能力,需要父母替她们做决定,如果父母在做决定时态度和蔼而又坚决,是很容易赢得女儿的合作的,这样会使她有安全感,因为她知道父母在关注她。

当女孩躺在摇篮里的时候,她们用哭闹表示她们需要更多的关心。4岁以后,女孩的哭泣则可能隐藏了更多的因素。但不管怎样,女孩的需要是不能被忽略的:她们需要父母把她们从潮湿的母体过渡到现实中来,需要父母温暖的怀抱、看护人稳定的呵护、有节奏的家庭生活、适合年龄的活动和玩具、适度的自由和家长们为她们做出的恰当的决定。最根本的是,她们需要家长们倾听她们内心深处的声音,通过家长的关爱和帮助,获得希望、力量、勇气、理解、同情和友善。

无论如何,这一阶段是女孩的身体变强时期,也是她们的心理奠定期、精神奠基期和人格形成期。她们要学会走路、说话、思维、表达自己的意愿,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身体、社会和情感的基础。她们遵循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开始寻求各种联系。她们开始学会以一种符合她们年龄的方式去关心别人,同时也希望获得别人的关心。她从父母的身上学会了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把注意力渐渐扩展到周围的环境中。

2、我无所不能:8—12岁

8—12岁的女孩,开始从梦幻般的世界里走出来,惊喜地发现自己是一个独立体。这时候,她的大脑额叶生长的速度几乎和婴儿期一样快,这使她能更好地学会新技术、吸收新观点、掌握新的能力去思考、争论。她是生机勃勃的。她不再害怕分离和孤独,但是迫切地想要跟这个世界建立联系。

对女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不再神秘。一本名为《女孩的内心》的书中这样描述一个岁女孩的内心世界:

记得9岁的时候,有一次我走在环绕公园的围墙上,想到自己9岁了真好,而且无所谓自己是不是永远9岁。

我正在思考着这个世界…

我记起曾经拥有过的一种真正快乐的感觉,一种可以征服世界的自

信…我感到安全和镇定。

我有过一种感觉,我可以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即使这意味着我将形单影只。我知道我可以征服这个世界,我可以做到!

这可能是女孩的最佳时期。所有的事情都是新鲜的,精彩的世界在召唤着她。它们将在女孩今后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一时期女孩所经历的关系、亲情、体育运动、美术和音乐活动以及一些理论知识会在她以后的生活中保持,而这个时期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以后做不好也是很可能的。

对于父母来说,8岁之前的女孩是很容易管教的,因为她不问所以、毫不挑剔地依恋和绝对相信父母的智慧和权威。但8岁之后,小女孩不再相信父母总是对的,她开始怀疑父母的见解和意见,有时,她甚至怀疑老师的答案、怀疑一切她所能接触到但并不了解的事情。而这一切也让女孩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但是事情也有糟糕的一面。这一时期,女孩的荷尔蒙开始“作祟”,使得她很容易从自信的高端跌落下来。那些不为成人察觉的精神创伤可能会让女孩做恶梦,并给她带来难以弥补的恶劣影响。家长们必须指导女孩,使她们信任自己的内心的声音和思考的能力。

她的理性思维能力逐渐形成,开始能够很好地理解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时的小女孩开始学会“讨价还价”了。

“妈妈,我现在玩一会儿,没有完成的学习任务明天上午再完成,好吗?”“妈妈,如果我这周末多做一次饭,下个周末就可以不做饭了,到时候我就可以去奶奶家玩了。”

但是,小公主们在这个阶段也对自己的责任明晰起来,她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们是会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但她们时常也会抱有两种这样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另一方面仍然依赖父母为她们做事情。她们挣扎于好与坏之间。因此,这时,她们需要父母的宽容和不断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这一阶段,父母一个都不能缺席。一个合格的父亲会成为女孩心目中的英雄。女孩渴望受到父亲的关注,并希望自己能够符合父亲的期望。如果父亲过于严厉、垄断、冷漠,女孩就会感到失望—甚至有报道说,她们的青春期会因此而提前到来;而拥有开放心态、愿意同女孩分享情感的父亲会使女儿更坚强、更有竞争力、更少神经质,并且像鲜花一样绽放。

尽管这时候做母亲往往会感到失望,因为女孩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她不愿意做家务,不再与母亲保持亲密的关系:她像男孩子一样热衷于探索世界,甚至还带有一些阳刚之气,她开始在亲近父亲的同时,有意无意地与母亲疏远,但是当女孩遭遇挫折时,母亲仍然是她的感情支持—如果母女关系一开始就呈现健康的状态,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

3、谁都无法理解我:13—17岁

在这之前,女孩常常用哭来表达她们感情上或身体上的痛苦,比如尿布湿了、饿了、冷了,或者是孤独了,女孩都会哭。这时,由于女孩还不会表达,父母总会去耐心地寻找原因,直到婴儿不哭不闹为止。

可是,当我们可爱的女儿进入了青春期,她们哭闹的原因也复杂起来,有时是因为她需要父母的关注,有时是她感觉父母不再爱她了,有时还可能是因为她与小伙伴之间发生了误会等。于是突然之间,父母们会发现:曾经那么活泼开朗的女儿变得闷闷不乐、喜怒无常、神神秘秘、情绪波动大,还有一些自恋。那个甜蜜的小公主变得刁蛮任性,成了家里“最难对付”的人。女孩开始变得不再喜欢与父母合作,她们有时甚至会像小男孩那样跟父母对着干。这时,女孩的父母开始疑惑了:“我的女儿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呢?”

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女孩越来越不听话,而是她们长大了,她们有了自我意识。她有一颗脆弱而骄傲的心: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自尊,为一点小事就感觉受到伤害;一方面又经常陷入矛盾中,举棋不定,还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她开始忧郁、敏感、闷闷不乐,我说什么她都烦。”

“她总是觉得自己胖。事实上她是班里最瘦的那个。该怎么劝说她,让她多吃点东西呢?”

“她开始变得尖酸刻薄,觉得我是一个来自地狱的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似乎没有任何共同的地方。想当初,3岁的她是多么可爱啊!”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这可真是一段喜忧参半、难捱的时光—我们的小公主能不能顺利渡过这段“阵痛”时期,成长为一个快乐、自信的现代女性?

很少有家长能够清晰地回忆起自己那段混乱、迷茫的青春期。也很少有人敢说,他在那个时候曾经非常幸福。甚至,当我们经过岁月的洗礼而拥有成熟的思维后,都在试图同那段岁月中所弥漫的不安感觉保持距离。然而,我们的女孩正在经历我们试图要忘掉或粉饰的一切,她们的心里充满了疑问:为什么我的身体会有变化?我会变得难看吗?我会变胖吗?别人会怎么看我?我应该怎么办?我应该说出心里话吗?这会不会打乱我的关系?他们喜欢我吗?

月经初潮是女孩的成人仪式。在美国,女孩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2.5岁,今天中国女孩的平均初潮年龄则是13岁左右,但相当一部分十一二岁就来了。这标志着女孩告别童年时代,进入有责任感、成熟的女性时期。然而这种变化并不那么简单。女孩们对此的看法是不同的,有人觉得自豪而甜蜜,有人认为这不算什么,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件羞耻的事。这正是家长们担心的:女孩会怎么看待这种变化?她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变化?聪明的家长会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提早将这些“公开的秘密”告诉女孩,告诉她这件事的意义,以及做好相应的身体和物质上的准备。

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小女孩很容易搭上早恋这班列车。

这时,父母不能用暴力的手段去阻止女儿,但他们必须向女儿灌输正确的恋爱观。

妈妈知道正在读初三的女儿恋爱了,她没有指责女儿,而是跟女儿讲起了自己的那段往事:

妈妈像你这样大的时候也谈过恋爱,那时你姥姥刚刚去世,我特别希望有人能疼爱我,于是,我便把感情交给了一个比我大很多的男人的手中。但后来我才发现,这个男人竟然有妻子和孩子。

我当时很伤心,几乎到了绝望的境地,学习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

“后来怎样呢?”女儿迫不及待地问。

“后来,我碰到了你爸爸。他从外地转校过来,成了我的同桌。他开朗、乐于帮助人,在听说了我的事情后,他不但没有嘲笑我,反而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妈妈沉浸在甜美的回忆中,“他把我从绝望的边缘拉回来。后来,我们一起考上大学,然后毕业结婚,有了你。”

“爸爸太棒了!”女儿赞叹地说。

“是啊,我也这么认为。你觉得赵子航怎么样?”

女儿脸红了,“我觉得他很帅。”

“亲爱的,给你一个建议:跟他设立一个时间期限—譬如考上大学,如果那个时候你还是这么认为,那么你不妨开始一段美丽的爱情。在这之前,你可以跟他做很好的朋友。”

女儿点点头,她觉得妈妈说的很有道理。她的这段恋情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很快女孩就发现,她心中的白马王子远没有爸爸那么宽容、真诚,这不是她想要的感情。于是,她从这段青涩的爱情里走了出来。

对于陷入爱河的女儿来讲,父母的理解就是对她最大的支持。这位妈妈没有将自己放在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将那些理想化的东西交给女儿去实现,而是打开心扉,用自己的经历去衡量女儿的处境,教会女儿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会分辨幻想和现实。

这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做到的。有些家长认为“爱情猛于虎也”,一味地责骂坠入爱河的女孩;有些家长则向孩子灌输“爱情可耻”的思想。

这样做的后果是,女孩为自己的行为陷入深深的自责,产生自卑情绪,或者产生逆反心理,做出更加“出格”的事。

总之,青春期是女孩人生中非比寻常的时期。在这段时期,荷尔蒙开始用它的循环周期影响女孩,它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女孩的生活,给她们带来心理和生理上“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段时间的女孩经常会陷入迷茫,她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并为此感到害怕。她们因此而容易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如果家长们能够给予女孩足够的理解、支持、关心和耐心,鼓励她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女孩就会找到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平衡,顺利地渡过这段危险期。

4、找寻自我:17—20岁

“今天女儿参加了她的成年仪式。她开始觉得曾经的忧郁很搞笑,甚至现在不能理解当时的烦恼。”

“我们都觉得慧慧应该读师范类院校,可是她不喜欢当老师。她为自己选择了新闻系,我们尊重她的选择。”

“邵利交了一个男朋友。小伙子不错,跟她爸爸有点像。”

女儿毕业了,可是她不想回到她长大的城市,她想出去走走。”

女孩终于走过了那段迷茫、莽撞、无所适从的青春期,正在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成熟女人。站在我们面前的女孩,已经没有了婴儿时期胖嘟嘟的脸庞,没有了童年时代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告别了青春期忧郁的眼神,她活泼而不失安静,细腻又不乏大度,她带着成年女子特有的微笑和风度,开始了自己新的历程。

心理学家们把这时期叫做“寻找自我”阶段—从选择自己喜欢的穿着风格、选择交往的朋友,到选择自己要从事的职业,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女孩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

然而,让家长真正放手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他们关注着女孩的一举一动,比如选择工作或男朋友。他们利用自己的经验对女孩进行指导,更有甚者,试图尽一切可能替女孩规划今后的生活。

然而,家长们发现,他们的建议并不经常被采用。这些关心反而可能引起女孩的反感。因此,不管家长们预先决定怎样对待她,这个时候女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偏好和行为。

我们的教育并不能让女孩完全按照我们自己的描绘去发展,而只能引导她们进入符合自己自然本性的角色中去。这是女孩学会自立的阶段,她的自立,就是相信并听从自己的内在智慧。女孩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它会告诉女孩她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需要什么,怎么去做。这就是女孩的内在指导系统,它将指引女孩去感受和思考。女孩感受和思考得越多,她适应生活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家长们包办或控制了女孩的思想,女孩就会感到失落、烦躁和没有目标。

如果家长依然不肯放手,只会让女儿更加叛逆,甚至跟父母出现“代沟”。

女儿跟妈妈一样高了,突然有一天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为什么眼前的这个人总爱对我发号施令?为什么他们什么事都要管?现在我和这个女人一样高了,我已经到了可以自己决定想做什么事的时候了。”其实,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一旦开始意识到自己和成人一样高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应该拥有与成人一样的特权了。

一个女孩子想去上寄宿学校,不过还在和父母的争执阶段,父母当然不大愿意跟自己生活了快20年的小丫头“分居”。一天,女孩终于忍受不了父母的“管制”和唠叨,一个人跑到寄宿学校去参观考察。在学校餐厅吃午饭的时候,一个学生问她为什么要上寄宿学校,她回答:“为了远离我的父母。”

她刚说完,另外一个女孩子也赞同地说:“这也是我上寄宿学校的原因!”

“我也是!”有一个女孩笑着说。

这简直太让人惊奇了!”第四个女孩大声说,“原来我们都讨厌自己的父母啊!”

突然,因为“逃离”父母的话题,她们变得更亲密了,觉得自己都属于一群勇敢独立,不再需要听命于父母的个体。

是的,女孩们的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但是却让父母难以接受。而实际上,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们更需要家长的呵护,甚至在未来的许多年里,都还是需要父母的,不仅如此,她更需要即使在她表现得不再需要父母的时候,作为父母也必须尽到家长的职责。

尽管她认为自己已经不再依赖父母,但父母依然应该一如既往地关心她照顾她,这是多么让父母气愤和沮丧的事情啊!她们一方面不断地索取,另一方面还不领父母的情。是到女孩走出家长庇护的时候了,相信她们,把决定权交给她们,给她们勇气去战胜挫折,女孩就能安定、自信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