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与养生保健
2155400000047

第47章 从疾病易治与难治说起

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疾病有各种各样;但是其中的共同特征,就是:有的是可治之症,是可以治疗的,并且是比较容易治疗;但有的疾病,是难以治疗。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时候,不仅是讨论到了,而且还归纳概括出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并且举了几个例子,说明患者是怎样的情形,才说他的疾病是可治之症;他的疾病是可以治疗的;他的疾病是容易治疗的;他的疾病是难以治疗等。

1.易治与难治

黄帝指出,人们看中医治病,一般说来,中医大夫在给患病者治病的时候,一开始,首先要诊察患病者的形体(或曰看看身体如何)、神气和面的五色泽枯的变化,脉象的盛衰,其疾病的新久,然后对症下药,进行及时的治疗,切不可耽误时日。

中医大夫一看,患病者气盛形也盛,气虚形也虚,是可治之症。患病者的面色,润泽而鲜明,其疾病是容易治痊愈的。一诊脉,或曰一摸脉,患病者其脉顺四时,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其疾病是可治疗的。患病者,其脉来柔软而滑利,是胃气的现象,疾病容易治疗,必须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治疗。但是病患者,其形气不相称,如形盛气衰,气盛形衰,这样的疾病难以治疗。病患者,其面的颜色晦暗枯槁,疾病难以治愈。患病者,其脉实而坚硬,乃是疾病更为严重。

2.脉与四时相反则相克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指出:中医大夫应该懂得和知道:患病者,凡是其脉与四时相反;则是反映或曰表现出:乃是疾病到了不可治疗的地步。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医大夫必须审查疾病在发展变化中的四种不易治疗的情况,非常有必要向病者加以解释和说明清楚。

脉与四时相反,不好,其具体内容,就是集中表现在:春天见到肺脉,不好!为什么呢?乃是金克木;因为春木秋金。夏天见到肾脉,不好!为什么呢?乃是水克火;因为冬水夏火。秋天见到心脉,不好!为什么呢?乃是火克金;因为秋金夏火。冬天见到脾脉,不好!为什么呢?乃是土克水;因为冬水,长夏土。

总而言之,这些脉象来时皆悬绝无根,或沉涩不起,这就叫做与四时相反的脉象,不好!

逆四时,其具体内容,就是指:五脏的脉形不能随着时令而表现在外,而是在春夏阳气生旺的季节,反见沉涩的脉象;在秋冬阳气收藏的季节,反见浮大的脉象。再加上前面说的,就叫做逆四时。

脉证相反,其具体内容,就是指:热病脉宜洪大,但反而沉静;泄泻脉应沉小,但反而浮大;脱血脉应芤虚,但反而实强;病在中是内伤脉应虚,但反而坚实;病在外是病邪盛于外,正气急起抗邪,脉应实,但反而不实坚,这些都是脉证相反,正气乏,都属于难治之症。

以上所说的全部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日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