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与养生保健
2155400000015

第15章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离不开“五谷”

1.五谷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日常生活中食用的“主食”和“副食”;所谓“主食”,就是指繁多复杂的各种各样粮食,或曰“五谷杂粮”;而所谓“副食”,就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繁多复杂的各种各样的肉类(其中当然亦包括水产鱼在内)、菜蔬或曰蔬菜、水果、禽蛋,等等。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不仅是说到了人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离不开“五谷”,而且还归纳概括出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并且是以“五谷”为例子,阐述了五谷入口入胃,经过消化吸收后,转化成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五谷是怎样营养全身的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不仅是谈论到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归纳概括出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指出: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主食”,离不开“五谷”;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一部分精微之气(营养物质)输散到“五脏”中的肝脏;然后接着再由肝继续将精微之气(营养物质)进行营养或曰滋养于筋。

“五谷杂粮”,入口入胃,经过消化吸收,转化成为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亦就是说有一部分精微之气,注入于“五脏”中的心脏;然后接着,再由心将精气(营养物质)营养或曰滋养于血脉。

人体或曰人体内的血气流行在经脉之中,而到达于肺;而肺又将血气输送到全身百脉中去,最后将精气(营养物质)送到皮毛。

皮毛和经脉的精气(营养物质)汇合后,则又还流归入于脉,脉中精微(营养物质)之气,通过或曰经过不断变化,周流于四脏。

总之,以上所说的正常的生理活动,都要取决于人体或曰体内其气血阴阳的平衡。

那么,人体或曰人体内,其气血阴阳的平衡,则主要表现在:其气口的脉搏变化上,气口的脉搏,可以判断疾病的死生。水液人胃以后,游溢布散其精气,上行输送于脾,经脾对精微(营养物质)的布散转输,上归于肺,肺主清肃而司治节,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如此则水精(营养物质)四布,外而布散皮毛,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并能合于四时寒暑的变易和五脏阴阳的变化,揆测变化规律,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生理现象。

总之,以上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