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快捷记忆法
2152600000039

第39章 快捷记忆的运用:记忆带来创造无限(2)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今西方崛起的心理学流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由于它以人为小心,研究心理动力、动机理论,提出需要层次,讲究人的心理健康,尤其强调个人创造潜能的发掘、识别和施展,对近现代传统心理学中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是一个有力的挑战,在企业管理、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心理治疗等方面赢得了世界声誉。

人类虽然能够登上月球、遨游太空。但是对自身却不甚了解。人类如果能审视自己,那么,就会发现在平常自卑的大洋下面,淹没着一座巨大的创造潜力的冰山,假如把这座冰山的能量发掘出来,它就可以冲破一切硬壳,让创造的果实展现出来。

三、“思维”远上白云间,它能改变世界

大潮一般汹涌着的当代信息流,在人类社会面前咆哮着,奔腾着走过;它正在魔幻似的更新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使社会的整个的知识系统经历着激烈的动荡。在人们头脑中,原先几十年、十几年相对稳定的形象,在迅速地被信息激增所推拥着的立体化变革不断摧毁,以往那种极容易保持的个体与环境的心理平衡状态被破坏了。我们面临着新的审视和选择。

我们赖以生存的智慧星球,正在这一伟大变革的悄然推进中沉思、激动,一轮又一轮学习的浪潮在不断地沸腾着,翻滚着。这一革命的风暴,不会给这个人类生存的小小球面留下一丝死角。

除非我们的思维已经死亡,否则,面对这场迟早必将到来的风暴,就不能不从智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思维模型是否同信息革命的要求相适应,与快捷记忆相吻合。

如果我们的思维模型和行为方式,不能准确地描绘信息化的社会形象,并与之相适应,就会失却存在的真实,失却与社会同步前进的机会,失却通过记忆学习和行动改变世界的机会。

这种改变是脱胎换骨式的。面对巨大的变革趋势,我们必须重新安排自身的思维模型和人生姿态,更新传统的只关注“按部就班”的学习记忆方式,培养迅速适应客观环境巨变的重新学习的战略。

但是思维模型和方式的转变对个人来说又是何其困难,因为我们已被“旧习”包围了以致几乎窒息创造力的程度。

1、永不凋谢的思维之花

中国古代有一个《瞽者窃钱》的故事。瞽者,就是瞎子的别称。有一次,一个瞎子和一个小贩同住在一家旅店。瞎子偷了小贩五千文钱,第二天早晨二人争吵起来,告到官府。县官立即对他俩进行审讯。县官问小贩:“你的钱有什么记号?”小贩说:“这是日常使用的东西。哪里有什么记号!”县官又问瞎子,瞎子说:“有记号,我的钱是字对着字,背对着背穿起来的。”一查,果真如此。可是小贩不服,县官又让瞎子把手伸出来,两手满是青绿色的铜锈。县官于是断定,瞎子的钱是他用手摸索了一夜穿成的,于是责罚了瞎子,让小贩把钱拿走了。这位县官面对瞎子和小贩的口供和物证,经过一番思索和判断,最终正确地解释了事情的真象,揭示了钱与满手青绿色铜锈的联系。

像这种思索和判断的心理活动过程就叫做思维。

思维是思索与判断的过程。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思维定义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并且通过这种认识,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

当我们早晨起来,推开窗户,看见窗外湿淋淋的地面,我们往往会这么想:“夜里肯定下雨了!”

当我们抬头看见树枝上一只鸟儿,马上便会想到鸟儿的一些特点:会展翅飞翔,会叫出声来。

这些心里的推断过程都是思维。思维过程是人们认识外界事物的高级阶段。思维同感觉、知觉等心理过程一样,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所不同的是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并揭示事物与现象之间各种内在联系。具体地说,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1)思维有间接性。感觉和知觉只能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思维则总是通过某种媒介来反映客观事实,即借助于已有的记忆材料、知识经验去认识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某军港停泊着许多苏军舰艇,气氛平和,一片寂静。突然某个军官报称有紧急军情。原来他发现港湾海面上的海鸟明显增加,再观察发现是海底鱼群大量游到海面将海鸟招引来的。于是他断定,海底一定有德军潜艇来袭,不然海底鱼群不会上浮。苏军将领根据这一报告,立即命令所有舰艇离港。继而封锁海港,最终重创德军潜艇。苏军在这场海战中的胜利依靠了这位军官见微知着的思维判断,他根据海底鱼群上浮海面,间接地推断出海底有潜艇的情况。

(2)思维还有概括性。感觉和知觉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的事物;而思维则能形成对外界事物的概括认识。我们可以根据大量的已知事实,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舍去各个事物的个别特点,抽出其共同特性,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人们看到,每当暴风雨到来之前,泥鳅都会跳出水面,于是便总结了“泥鳅跳水来风暴”的谚语。

人们发现蚊子的一只眼中有50只小眼,家蝇的一只眼中有400只小眼,凤蝶的一只眼中有17000只小眼,蜻蜓的一只眼中则有20000只小眼……由此推出结论:昆虫眼睛都是由许多小眼组合成的“复眼”。

像这种思考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称为“枚举法”。枚举法就充分运用和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科学发展过程中许多定理推论、发明发现的得出都有赖于思维的概括性。

2、思维的心智操作方式多样

为了提出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人在思维活动中进行着各种心智操作,即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的心智操作主要有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系统化。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个别方面和个别属性,并加以认识的过程。综合则是指把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结合成为某个整体的过程。

福尔摩斯是一位天才的侦探,他之所以能侦破疑案,就是因为他善于分析和综合,善于从一个环节去推论“整个链条”。

当福尔摩斯初见华生时,一眼就看出了他刚去过阿富汗。华生莫名其妙,福尔摩斯说:“我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这位先生具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但却是一副军人的气概,那么,显见他是个军医。他是刚从热带地区回来,因为他脸色黝黑,但是从他手腕间黑白分明的皮肤看来,这并不是他原来的肤色。他面容憔悴,这就清楚地说明他是久病初愈而又历尽了艰苦的人。他左臀受过伤,现在动作起来还有些僵硬不便,试问,一个英国的军医在热带地区历尽艰苦,并且臂部负过伤,这能在什么地方呢?自然只有在阿富汗。”

福尔摩斯经过一连串的推理思考,分析了华生的各种特征,又将推理综合起来,历时不到一秒钟,便脱口说出华生是从阿富汗来的。这种超人的推理能力令人佩服。

(二)比较

比较是确定事物间相同与不同之处的过程。为了确实地肯定事物之间的异同点,首先必须对被比较事物加以分析,这同时又是综合的过程。所以,分析和综合是比较的基础,比较是分析和综合的统一表现。比较在人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比较,才有鉴别,人认识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比较实现的,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一天,达尔文的好友地质学家赖尔到伦敦郊区拜访达尔文。达尔文先陪他打猎,随后与他共进晚餐。他们打猎归来用餐时,家人连续送来的两道菜都是烤鸭,达尔文莫名其妙,家人解释说:“第一道菜是用买来的家鸭做的,第二道菜是用先生们猎获的野鸭做的。”这句话引起了两人的兴趣,赖尔说野鸭的味道胜过家鸭,而达尔文却对野鸭与家鸭的生理特点更有兴趣,他兴致勃勃地说:“家鸭依赖主人,养尊处优,所以就肥,野鸭要到处觅食,终日奔波,因而就瘦。一个像肥胖的绅士,一个像干瘦的农民。”说着,达尔文用餐刀剖开了鸭子,举着鸭的骨头说:“它们的骨骼也一样。野鸭的腿骨和脚骨不及家鸭重,因为家鸭走路机会多,所以发达,但是家鸭几乎不会飞,用翅膀的时候很少,所以它的翅膀远不如野鸭坚强有力,总是不用,也就退化了…”

这一顿饭几乎成了达尔文的一次实验,他抓住吃烤鸭的机会,对家鸭和野鸭作了对比,加深了对二者的认识。

(三)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分离出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概括是将抽象出的事物共有的本质特征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上去的过程。抽象和概括实质上是在比较基础上进行的更高级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有一个捕鸟者,很熟悉鸟的习性。有一次,他在湖边张了一张大网,许多鸟钻进去索食,被他轻轻一兜即全部收入网中。可是网里的鸟受惊一齐振翅高飞,竟把网顶上了天空。捕鸟者却不慌不忙地坐在地上歇息起来,有人着急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去追呢?”捕鸟者说:“天快黑了,鸟就要各自回巢,它们要各奔东西乱飞,网一定会掉下来。”果然,天近黄昏,众鸟乱飞,网便坠了下来,结果是捕鸟者满载而归。

捕鸟者通过自己长期的经验,抽象出鸟在黄昏时要飞回巢的习性,从而在这一次捕鸟过程中得到应用。捕鸟者的思维就是进行了抽象和概括。相同的道理,在我们学习记忆中只有常进行抽象和概括,才能使学业大有长进。

(四)具体化

具体化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将人们对事物的一般认识,应用到相应的个别事物上去。例如,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这样一条规律: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而锡是一种金属,那么就可以推断出锡可以导电这一事实。

举个实例来说明具体化的过程:一战期间,德国炮兵以很大射角发射一颗炮弹,本应落在20公里处,然而却意外地发现它落在40公里处。人们大为惊讶,经过分析得知,由于射角大,炮弹进入了稀薄的高空大气层,那里阻力小,所以炮弹射程增加了20公里。由此认识到炮弹飞过空气稀薄的大气层可以增加速度,延长飞行距离。德国人应用这个原理设计出了超远程大炮,这种大炮发射的炮弹能在平流层中飞行两分钟,大大延伸了射程。1918年,德军在一战中轰击巴黎使用了300多颗远程炮弹,射程在115公里。

(五)系统化

系统化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事物,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通过这种“分类”和“归纳”,使对象的各组成部分彼此发生一定的联系,构成一定的序列。

例如,我们掌握了许多“词”,根据这些“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等,这是分类。分类是一种概括。在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再概括,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是“实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等都是“虚词”,而“实词”和“虚词”又都是“词”。这个思维过程就是系统化,其结果是在头脑中建立起“词”的类别系统。

又如,我们根据生物的三界分类系统,可以把“生物”分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类,再把其中的“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而“脊椎动物”又可以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这是一种分析过程,其结果是在头脑中建立起“生物”的类别系统。

系统化是建立类别系统的过程。作为一种思维操作,系统化可以是一种连续的、多重的概括,也可以是一种连续的、多重的分析。前一种情况,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转化过程;后一种情况,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转化过程。可见,系统化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操作,它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等所有的思维操作联系着。

系统化是一种特殊的分类,一种多重的、连续的分类。分类必须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否则就会出现分类系统混乱,产生错误的概念。例如,当学生把“生活在水里”看作是鱼的本质属性时,就会错误地认为”鲸也属鱼类”。

系统化有助于人们对所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取和运用,是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时必须经历的一种思维过程。

3、了解思维的品质特征

人的思维活动有其共同的规律,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思维能力品质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虽然有先天的素质基础,但主要还在于后天的训练。不同的思维能力品质产生不同的思维效率。思维能力品质正是学习者所要发展的目标。

(一)思维的深刻性

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思维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于是在人脑里产生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产生了概括。由于概括,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在联系,认识了事物的规律性。个体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深刻的差异。思维的深刻性集中地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

(二)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它的特点包括:一是思维起点灵活,即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而灵活地作出“综合的分析”;三是概括迁移能力强,运用规律的自觉性高;四是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大;五是思维的结果往往是多种的、合理而灵活的结论,这种结果不仅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

(三)思维的独创性

首先,思维的独创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它是在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独特地和新颖地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任何创造、发明、革新、发现等实践活动,都是与思维的独创性联系在一起的。其次,思维的独创性突出地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独特性,它具有个性的特点,自觉而独立地操纵条件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系、层次和交结点;二是发散性,它能从某一给定的信息中,产生出多种多样的信息,即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的答案、结论、方案或假设等等,可见其活动方式的复杂性和结构的复杂性;三是新颖性,它的结果,不论是概念、理解、假设、方案或是结论,都包含着新的因素,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新颖程度是思维独创性的最重要的指标,但是这种新颖性,不是脱离实际的、荒唐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的。

(四)思维的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