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堂课
21490300000024

第24章 企业文化——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1)

一个缺少文化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网站也将是一个缺少灵气、无法大量凝聚人气的网站。我们提倡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不要在口号上,而要在行动上。

——马云

第十七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创业关键字:竞争力团队意识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人有一样东西是平等的,就是一天都有24小时。不快乐地工作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马云

阿里巴巴在2000年就推出了名为“独孤九剑”的价值观体系。“独孤九剑”的价值观体系,包括群策群力、教学相长、质量、简易、激情、开放、创新、专注、服务与尊重。而现在,公司又将这九条精炼成目前仍在使用的“六脉神剑”。阿里巴巴正是在这种认识的高度下不断地完善其企业文化建设。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员工就是企业的内部客户,必须先服务好员工,让他们有良好的情绪,让他们一想到工作就觉得开心、快乐、喜悦,愿意并且能够在企业的平台上不断成长,在工作中获得超越工作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他们才能把这种使命感与情感传递给客户。客户在接触到这种情绪与情感时,他们才会相信企业的广告、宣言或承诺中所言非虚。

“亚洲最佳雇主”联邦快递亚洲区总裁说过:“我们要照顾好员工,他们就会照顾好客户,进而照顾好我们的利润。”

快乐工作是马云和阿里巴巴团队一直在努力营造的核心文化。

在马云看来,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包括一份满意的薪水和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包括在企业中快乐地工作。事实上,马云曾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中强调,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就是员工,不快乐地工作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马云要求自己的员工“上班像疯子,下班笑眯眯”,而不是把工作当成负担,每天像个苦行僧一样活着。用他的话说,“没有笑脸的公司是痛苦的。”

在阿里巴巴,一个员工的业绩再好,如果其价值观考核不合格,那么也不能获得加薪、奖金、晋升,甚至有可能被辞退。事实上,所有公司都说自己重视价值观,但像阿里巴巴这样把价值观考核与收益紧密挂钩的还真很少见。

马云和阿里巴巴一直主张:企业文化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要挂在墙上,而是要印在员工的心中;不依靠任何大张旗鼓的宣传,而是于细节处以点点滴滴的影响,浸润每一个员工。比如,关心员工的生活起居,策划员工的集体婚礼、趣味运动会、单身舞会等。

在企业内部,马云经常会笑容可掬地走到某员工的身旁,拍着他的肩膀倾听工作中的难题。这种领导方式不但不会让你感到很唐突,又能及时了解工作中的难题。马云微笑着说:“在阿里巴巴,员工可以穿旱冰鞋上班,也可以随时来我办公室,总之一定要让员工爽。”“压力是自己的,不应传染给员工。我一直和我的同事说,没有笑脸的公司其实是很痛苦的公司。我最喜欢猪八戒的幽默,他是取经团队的润滑剂,西天取经再苦再累,一笑也就过了。我们公司的LOGO就是一个笑脸。”

马云为员工所做的不仅得到了员工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马云曾获得“2005CCTV中国年度十大雇主”的称号。以下是马云获奖后的感言:

我是“2004年度中国经济十大人物”之一,我们今年再次被“中国十大雇主公司”提名……我们希望在3~5年之内成为“全球十大雇主公司”,我们希望在5年内成为年轻人最希望加入的公司。今年获得这个奖的提名让我无比高兴,我们两年前提出这个目标的时候感觉路还很长,所以说你提出了目标并付出了努力,还是有机会的。

可见,不要认为做个成功的商人就应该是严肃的、冷酷的、不苟言笑的。其实不然,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还要“微笑”,微笑着面对生活、面对战场、面对你的敌人!笑也是一种走向成功的武器。

然而,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不是一件易事。成功的企业都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的落实,而不仅仅作为墙壁上的口号,像那样流于形式,是一点作用也不会起的。

阿里巴巴每年至少要把1/5的精力和财力用在改善员工办公环境和员工培养上。阿里巴巴人事部经理陈莉告诉记者,阿里巴巴对员工的工作时间没有严格的打卡要求,只要完成工作任务随便什么时候上下班。作为IT业,研发性的工作用脑量大,员工处于紧张繁忙的状态。提供优雅一点的工作环境,可以让员工心情舒畅,开心工作。这可能就是一般企业人才流动率高达10%~15%,而阿里巴巴连续数年的跳槽率仍然能控制在3.3%的根本原因。

可以看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正如马云所说,那些失败的企业,整个屋子里都充满铜臭味。当一个企业领导人满脑子都是美元、人民币的时候,他说话时肯定满嘴是钱,那他的企业就不会走得远。

作为一个部门管理者,与做职员时的唯一区别就是,当你管理一个部门的同时,与部门人员共同构成了一个团队,部门主管作为团队领导者需要建立团队文化,合理分工,领导大家去完成团队目标。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团队氛围需要营建,但不能强加。一个部门也是一个团队,必然存在团队文化的要求。一个团队文化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这涉及到大家对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审美观等一系列问题的改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俗话说“三代才能出贵族”,贵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群人在各方面的一整套标准,但在不同人群间不存在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能否适应和接受的问题。这需要在文化的冲突中找到解决之道,首先要理解原有文化,吸纳其中好的地方,再将其他企业文化好的部分结合进来,以促进组织氛围的改善,达到提升组织文化的目的。

二、管理人员对待下属不能加入个人好恶,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员工才能信服。有时管理者在一些小事上无意中加入自己的好恶,而自己并未注意,这些小事日积月累就会成为明显的不公。

三、管理人员对下属要有充分的了解,知人善任。人力资源的一个含义即下属的能力就是资源,作为管理者要充分发挥下属的资源优势,避免资源浪费,这样即可避免自己直接面对一线操作,把时间投入到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上去。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这样的话:“你可以把我的工厂、设备、资金全部夺去,只要保留我的组织和人员,几年后我仍将是钢铁大王。”卡内基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文字:“这里安葬着一个人,他最擅长把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组织到为他服务管理机构之中。”卡内基的成功在于善用比自己强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更需要有敢于和善于使用强者的胆量和能力。

四、注意沟通方式的有效性。沟通的目的不仅仅是信息的单向传递,而是一个信息往复传递最终达成一致的过程。沟通的表现方式在企业中由于文化差异往往不同,作为管理者需要深入掌握企业的沟通语言特点,从而明确沟通信息,保证沟通信息的有效性。

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总裁戴维·奥格尔维有个习惯:每次一有新经理上任,他都要送他们一件礼品——木娃娃。这件礼品意味隽永:大娃娃里有个中娃娃,中娃娃里有个小娃娃,小娃娃里有一张字条:“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小的人,我们公司就会变成一个矮人国,侏儒成群。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高大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前一句话正与从大娃娃到中娃娃再到小娃娃的次序吻合,后一句话正以小娃娃到中娃娃再到大娃娃的次序吻合,聪明的经理一看就明白了。

五、注意观察下属异常情况,消灭事态于萌芽中。一名员工存在不满时,往往会有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比如上班迟到、工作中出现更多的失误、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等,这时需要认真地与员工做一次谈话,了解背后的原因。如果等员工做出了决定,提出了辞职信,这时做工作往往已经太迟了。

由此可见,良好的工作氛围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文化建设。没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就不会有长久的“财”。年轻的创业者要时刻记住:把金钱作为拼命追逐的对象,不是经营企业的全部,企业是一种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作者寄语

经营企业要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一定要用心。正如“家和万事兴”,员工和则企业兴。

在自我反省中长大

你还年轻,80年代的人还需要摔打,不管做任何事,更要从主观原因检讨自我。

——马云

反省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创业既然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创业者就难免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犯错误。反省,正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前提。对创业者来说,反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有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备自我反省的精神,决定了创业者能不能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能不能改正所犯的错误,是否能够不断地学到新东西。

事实上,对于那些正在创业路上的人来说,失败和挫折难免让他们失去前进的勇气。对此,马云却说出了他的一些想法,马云说:“反省其实是创业者的一种学习能力。”因为创业既然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创业者就难免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犯错误。特别是创业失败后,那些企业者通常都会自我检讨——没有经验,职责不明,缺乏管理,总是有很多很多缺点,然而这些其实都不是关键,每个公司从小到大都是要经历这些过程。创业者要检讨的是为什么团队没有很好的组织起来不断学习,为什么不能很快适应变化的市场和客户,自己在团队的角色是不是相应发挥了,影响其他人了。这样的创业失败仍将是再次创业的一个很高起点。

当然,失败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创业者也不例外。如果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也许只是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挫折,却从来不反省自己的错误,放弃自己的预定目标,那么这样的创业者最好不要创业,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因此,反省就非常必要,而且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此,马云告诫创业者,他说:“对创业者来说,反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有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备自我反省的精神,决定了创业者能不能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能不能改正所犯的错误,是否能够不断地学到新东西,它是决定着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马云多次强调自我反省对于创业者的作用,马云谈到:“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我们所接触到的创业者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都非常善于学习,非常勇于进行自我反省。高德康做波司登,经常“晚上睡不着,想心事。常常半夜里醒过来一身冷汗。”高德康何许人也?江苏常熟白茆镇山泾村的一个农民。高德康曾经这样描述他的创业经历:那时候高德康做裁缝,组织了一个缝纫组,靠给上海一家服装厂加工服装赚钱,每天要从村里往返上海购买原料,递送成品。“从村里到上海南市区的蓬莱公园,有100公里路。我骑自行车每天要跑个来回,骑了几次车就不行了。于是我就挤公共汽车,背着重重的货包挤上去,再挤下来,累得满头大汗。因为我挤车也是在上班时间,车挤得不得了。我背着货包好不容易挤上去,车上的人闻到我一身臭汗,就把我推下来,有一次把我的腰都扭伤了。有时候他们还要骂一句,你这个乡下人,乡巴佬。神气得不得了……可是包重呀,你把我推下来,我怎么办?那个时候我是哭也哭不得,我想那些人一点都不理解我。有时甚至考虑还要不要和上海人做生意?但是不去上海,家里就没有活干,吃不上饭。只能上,乖乖地上。做生意龙门要跳,狗洞要钻,没办法的,只能受点委屈。”在这种情况下,高德康睡不着觉,后来他的事业做大了,波司登已经成为了中国羽绒服第一品牌,自己也变成了千万、亿万富翁了,却仍然常常睡不着觉。

高德康总是在反省自己,为了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他还特意跑到北大、清华上了一年学。他说:“我总是在听人家讲,听了以后抓住要害,再在实践中去检验,到最后看结果,看到底是不是真的。”高德康只有小学文化,而他现在最大的爱好竟然是看书。“时间再紧张,学习也不能马虎。平时很少有时间去看书,有的时候在飞机上看看。在这种学习时间很少的情况下,每个月一定要集中3天时间。集中3天学了之后,把自己的思路理顺。作为一个领导来说,不一定整天忙得不得了的领导就是好领导,你必须把思路理顺,用一种思维的状态来考虑这个企业的发展。”

高德康作为一个山沟里的农民、上海人嘴巴里的乡巴佬,最后却能让上海人抢着购买自己的羽绒服,把上海人的钞票大把大把地揣进自己的兜里,原因何在?现在你明白了吧!

作为一个创业者,遭遇挫折、碰上低潮都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时候,反省能力和自我反省精神能够很好地帮助你渡过难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对创业者来说,问题不是一日三省吾身、四省吾身,而是应该时时刻刻警醒、反省自己,唯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我们将自我反省的能力放在最后,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它是有关创业者素质的最不重要的一项。相反,我们认为创业者需要的是综合素质,每一项素质都很重要,不可偏废。缺少哪一项素质,将来都必然影响事业的发展。有些素质是天生的,但大多数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善。如果你能够从现在做起,时刻督促自己,培养自己的素质,你的创业成功一定指日可待。

遭遇挫折,关键还是必须正视自己的错误,善于反省的创业者可借此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如果创业者能够不断反思自己所处的境况,并努力地寻找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悟到失败的教训和不完美的根源,并能全力以赴去改变,这样创业者就可以脱胎换骨,成为能够巧妙运用能力与思想,直至获得成功的智者。

相反,没有这种深刻的反省和感悟,创业者常常会因为疑虑困惑而停滞不前,甚至不肯迈出一小步。创业者只知道一直等待,不敢前进,好像前面是万丈深渊似的,不愿意全力以赴,更不会破釜沉舟,因为创业者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要想创业成功,创业者只有弄明白如何改进以后,才会充满力量,可以不依赖外界的力量塑造创业者自己,激发出创业者潜在的天赋和资源,成就光辉的未来;创业者才会在最恶劣的情况下,坚信一定会有出路,一定会有机会使创业者从失败转向成功。一个学会了反省的创业者,世界上再没有任何艰难险阻可以妨碍他走上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