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21489500000026

第26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是反映一个主体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活动所导致的对主体财务方面现实状况影响的会计分支,属于财务会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于财务会计系统应依据所属大系统的不同分为企业会计系统和公共信息会计系统,相应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也应区分为企业内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系统和公共信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系统。企业内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操作规范是企业内部事务,应由企业自行规定,本书以后的讨论均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公共信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系统的目的是向社会经济系统提供信息,必须符合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要,所以,本书第九、第十这两章讨论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是建立在公共信息会计理论基础上的,是公共信息会计理论在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核算上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基础理论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基础理论的含义

在上一章中,我们将会计理论分成基本理论和完整的概念框架两部分,同时又认为完整的概念框架具体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狭义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或称财务会计准则理论)和财务会计实务概念框架(或称财务会计应用理论)。进行这样的区分可以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将通常认为的狭义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一步与会计基本理论和财务会计实务理论联系起来,改变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工作有些脱节的认识。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上,三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财务会计准则理论对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是基础性的、间接的、更为稳定的。所谓基础性的是指这两部分的理论为财务会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和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基点和思路。作为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任何理论上的一点突破都会引起会计应用理论和实务操作的深刻而全面的变革。例如,关于会计本质的研究从过去的“工具观”和“技术观”转到“信息系统观”后,会计理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就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了以财务会计目标为起点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理论探索,并最终形成了现代财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体系。所谓间接的是指这两部分理论并不能直接形成财务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而要通过财务会计应用理论成为制定财务会计准则的指导。间接性表现为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会计实务中需要一个过渡性的环节,需要进行针对具体经济业务的分析和实用性的拟合验证,需要解决不同经济业务所存在的各类特殊问题,也就需要进行很长时间的应用理论研究。例如早在1961年和1962年穆尼茨及其合作者就提出建立一套逻辑框架来推导会计原则的理论研究思路,并形成了《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广义会计原则》的研究文献,但却被当时的会计规范制定机构否决,直到197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并确认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后,穆尼茨的思想才被重新接受。再例如公允作为会计原则早已成为会计学界的共识,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计量的唯一合理属性的观念也早已提出,但到目前为止所有国家制定的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还只能是过渡性的,距离实现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乃至所有会计对象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为这需要寻求各种不同对象确立公允价值时所面临的各种不尽一致的问题。所谓更为稳定的是指这两部分的理论成果相对于不同的会计对象和经济业务来说变化很小,不会因所面对的经济业务的不同而在表述和基本观点上有很大差异。例如关于会计对象的理论,不论是何种交易,其所产生的能够影响主体财务情况的各种信息就是关于该项交易的会计处理对象。再例如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理论,不论要反映何种交易的会计信息,都必须保证这些信息是及时的,充分可靠,明晰可比的。

财务会计应用理论对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是直接的,其具体内容也要适应不同的对象和经济业务而在表述上有所差异,甚至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和业务而予以具体的定义。例如关于会计要素的构成研究直接决定了财务会计报表的结构,也就影响着财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工作。再如关于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研究直接为会计记账时间的选择和记录金额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具体运用到不同的对象和经济业务中又会有不尽相同的具体形式,甚至呈现为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讲,虽然会计要素的构成没有变化,但其具体内容确有相当差异,同样是属于让渡资金使用权所取得的利息,在金融企业被认定为营业收入,而在工商企业却被认定为利得。再如收入的确认规则也会因为不同的业务而有细微的变化,形成在生产过程中确认、在生产完成后确认、在销售时确认、在收款时确认等多种具体方法,以适应各种业务的自身特点。

综上所述,本章在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时,为了避免过多地与前文已全面介绍过的公共信息会计理论重复,将具有更为稳定性的基本理论和准则理论结合起来,称为基础理论。因为这部分内容完全适用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无需再进一步予以论证,只需将之套用过来即可,所以本节后两个问题就是这样处理的。而衍生金融工具应用理论却必须依据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业务流程及其引起的主体财务情况变化具体研究其要素构成和定义,要素的具体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方法等内容,需要在本章中单列一节予以研究。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基本理论

固然,没有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出现是不会产生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也就谈不上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和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了。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就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而言,会计理论界和准则制定机构的反应是较为迅速的。20世纪80年代后先后出现了远期利率协议、远期交易综合协议等新的远期合约品种,使得传统的远期工具市场再度焕发勃勃生机。①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作出迅速反应,于1984年8月发布第80号财务会计准则———远期合约的会计处理。之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和准则制定发布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系列的准则相继出台,到20世纪90年代末已经形成了虽有过渡性质但也比较完备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披露准则体系了。相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等会计理论新领域来说,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可以说是反应神速的。例如虽然企业雇用员工的经济业务早已出现,并且早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理论研究者们就已发现在社会经济增长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人力资源的作用,并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甚至在很多试点企业设计,试运行了人力资源会计制度,但是,直到今天,即使承认人力资源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的最宝贵的资源,也没有催生出人力资源会计准则。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准则也未能提出,甚至都没有被列入近期需要制定的准则的目录中。是什么原因促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迅速出台?即使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理论上的争论,也要出台哪怕是过渡性的准则,这是为什么?当然可以有多种理由来解释这种情况: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发展迅速;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面临巨大风险;期权定价模型的提出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扫清了障碍等等。但笔者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莫过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所具有的“双刃剑”性质,以及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报告粉饰的可能性极大。从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本身来看,衍生金融工具所具有的高风险、高收益特征,既能避险保值又会带来巨大风险的现实,使得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企业处在一个极不确定的财务情况中。为了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急需会计信息的对外提供,这就促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产生并迅速发展。从提供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会计信息的企业来看,企业因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所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可能面临的损失并不对等,而且也并非来自同一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企业在进行相关信息报告时可以对信息按照自己的需要予以“剪裁”,只披露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而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粉饰报告,这促使社会经济管理和监控机构急需对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财务信息披露作出规范。正是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生产模式下,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得不加快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步伐,试图通过完善会计准则来保证企业合理报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信息。问题是,通过准则规范企业内部会计行为并不能消除企业内部会计系统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操纵会计报告的动机,也就无法保证企业会计系统提供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信息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受到传统会计理论的局限,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财务会计信息经常只能作为“表外项目”,而不能在会计报表中得到反映,也就不能形成相关而可靠的信息传递给企业利益相关者。这种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的不对称,使得投资者不能从客观上评价企业,作出最优决策。往往还由于“羊群效应”,造成金融市场不规则地大幅度动荡,不能形成“帕雷托最优均衡”,造成资源的浪费。如加州奥兰治里县破产、巴林银行的倒闭、住友商社巨额亏损等等,几乎都与衍生金融工具面临巨大风险而又得不到充分披露,导致信息的占有与使用不对称有关;而安然公司的财务丑闻等案件也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些公司利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粉饰财务报告的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才提出应该彻底转换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将公共会计信息报告寄托于企业内部会计系统的错误理念,建立公共信息会计理论和工作系统,实现公共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实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可靠披露。

①叶永刚:《衍生金融工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