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班组长
21488400000009

第9章 主抓高效生产:有效安排,合理掌控(2)

(4)设备是否正常;

(5)工艺条件和作业标准是否得到遵守。

3.现场巡检。班组成员进入到正常的生产状态后,班组长都要进行不定时的现场巡检,以随时把握现场各种变化点,预见性地发现问题。对员工的异常行为和现场的异常状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质量和进度是巡检的重点。

4.技术指导和业务改善等。在巡检后,利用机动时间对业务不熟练的班组成员进行技术指导,对某些难题进行业务改善,促进业绩提升。工作中如需要其他部门或本组成员之外的人的协助,还需进行外部协调。

三、班后

班后的工作重点是总结一天工作,填写相关报表,记录生产、质量、员工的出勤、效率及其他工作的结果和相关信息,以便为下一轮工作计划提供参考。做好与下一个班组的交接是班后的重要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班组的很多工作是利用班后业余时间来完成的,例如与组员的沟通、作业改进方案的设计、统计工作、季度总结等,也有很多工作穿插在以上具体环节里,如员工激励、技术和管理创新等。

班组长一日工作内容展示的是例行的工作程序,现代班组由于权力的扩大以及管理环境的变化,其主导工作远不止于此。从全面的班组工作来看,班组管理还包括组织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成本控制、创新管理、员工情绪管理、激励管理等。都需要班组长用心来做,才能促使班组管理升级。

作为一个基层班组的带头人,班组长如果不懂得这些管理的知识,不会运用管理的工具,在日常班组管理中,事无大小,亲力亲为,就会使班组长陷入日常繁杂的班务工作中,班组长不像是一位管理者,更像是班组的“奴役”。如果班组长能明白管理就是一个“借力”的过程,就不会出现自己劳心劳力甚至出力不讨好的情况。因而,管理知识是班组长必须要学习的,而且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其含义,并且指导实践。

召开高效班前会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班前会是班组一天工作的开始,一天的工作怎么做,怎么分工配合、协同作战、事前筹划和合理安排至关重要。

有的人认为班前会不过是提醒一下而已,可开可不开,开了也就那样,不开照样生产。这样的认识可是大错特错了。别看班前会小,但班前会却是最实用、最有效率的会议。班前会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提示的作用,而是对当前生产的全面布置和准备,可以说当班生产的效率如何,与班前会的效果密切相关。

班前会是一个系统交流的机会,主要讲昨天的问题、今天的任务。班组长充分利用每天班前会的机会,把事前筹划好的工作,结合接班时的实际状况,向全员布置,能降低沟通成本,使大家上岗时的目标明确,减少时间浪费和效率损失。

班前会也是一个传达信息,保持良好沟通的机会。一线员工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班前会是向员工传递企业信息的重要正式渠道。

每天召开班前会的习惯能让班组的成员产生一种集体观念,能进一步地确认自己的当班任务,对于完成生产任务、做好班组成员之间的配合都非常重要。

班前会是一个很好的“说教”场所,利用每天的班前会扶正压邪,寓员工教育与说教之中,能使大家逐步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班组长要善于利用班前会这个机会,持之以恒地进行员工教育,良好的工作习惯由个人到群体、积少成多,就会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组风气,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土壤。

最好的班组长是不会放过班前会这样的好机会开展班组的生产安排和教育的,最好的班组长会高效地利用班前会达到营造班组工作气氛、进行班组工作安排、教育指导班组成员、传达和晓谕企业命令的目的。

要做最好的班组长,开好班前会,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齐唱厂歌、朗读经营理念

根据企业要求,由值班员领唱厂歌、领读企业经营理念。如果企业没有要求,则可以不进行。班组长可以根据阶段性工作的重点,设计相关的内容由值日者领读。

二、分享个人情感

由值日员工与大家分享个人的工作经验、心得体会、自我反省、工作建议等。要求值日员工主题明确、表达完整,至少要分享2~3分钟,避免“一句话分享”仓促了事、简单应付。让员工轮流主持班前会,给予员工总结经验、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机会,这是班组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意识、集体观念和班组凝聚力。

三、工作总结

由班前会主持者请出班组长讲话。班组长首先要对头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没有未完成的任务,有没有未达到的目标,有没有事故和异常,现场有哪些变化点,以及上述情形带给班组长的工作感悟等。

在总结时,要避免诸如:“大家的表现不错”之类的大而空的话,尽可能具体到人,具体到事,有根据地进行表扬和批评。

四、工作安排

安排今天的工作是班前会的重点内容,包括:今天的生产计划、工作目标、任务分配、人员调配等。布置工作时要清楚明确,不要含糊其辞造成混淆,讲到具体员工的工作安排时要注视对方,确认对方的反应,确保对方理解到位。

五、工作要求

根据昨天的情况和今天的安排,班组长应该明确提出对大家的要求和期望,包括:时间的要求、工作质量的要求、工作配合的要求、遵守纪律的要求,及时联络的要求等。

六、企业相关信息

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在必要的时候向大家传递企业的相关信息,能使员工了解大局,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工作要求。企业的相关信息包括:市场和行业动态、客户要求、企业经营状况等。

七、特别联络事项

班前会结束之前,不要忘记问一句:“请问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如果有,就请其出来补充说明一下。如果没有,即可宣布结束班前会。

八、高效召开班前会的技巧

一个好的班前会是全班所有人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热情的会议,班组长切不要唱独角戏,而要发动全班所有人都积极参与,调动全班成员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做好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出班前会的重要作用,不要让班前会流于形式,应该让班前会具有实际的、实用的功能。所以,采用班前会的轮值制不失为一个高妙的办法。

在班前会上要整队、点名、确认出勤。这也是班前会的一项重要的功能。确认出勤,不仅可以准确地考核员工的出勤率,对于当班生产任务的安排也意义重大。该点名时要点名,人少时可采用全员呼应式的点名,人多时应该由班组长等骨干自行确认本组人员到会情况,主管向班组长呼应式确认,并大声说出出勤确认结果。

班前会时间短、内容多,布置工作要清楚、下达任务要准确,要使全员理解到位,尽量采用要点化的表达方法,一、二、三……一条一条列清楚。班前会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动态、生产信息、质量信息、安全状况、工作纪律等事项。当然并不是每天都要面面俱到,而是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确定当天要讲的内容主体。

班前会要突出重点,内容要多样化,要有新意,不能每天都是只讲问题、只骂人。要讲问题,更要指方向;要批评,更要表扬;要质量、产量,更要关心、爱护和帮助。

做好生产前准备

班组长作为班组生产的核心,在生产作业活动开展前。必须带领全体班组成员做好以下生产准备工作:

一、技术准备

1.准备好图纸、工艺标准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如机械制造的产品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劳动定额与材料消耗定额资料等,要做到齐全、完整、配套。

2.组织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研究图纸、熟悉工艺、掌握各项技术要领。

3.落实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明确检验方法,准备好检验工具,并提前做好预检验。

二、物资准备

1.把所需的各种工具、量具、模具、刀具、辅助工具等工装和工位器具准备齐全,送到班组的工作现场,按规定摆放在指定位置。

2.检查调整好生产设备,使其保证达到满足生产工艺所要求的技术状态,活动设备还要提前在生产施工现场摆放好。

3.按生产作业计划要求和使用先后顺序,把所需物资和坯料、油料等如数送到班组的作业现场,放在指定位置,并进行抽查,看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4.疏通水、电、路、信,保证其使用正常。

三、组织准备

1.按作业计划要求,做好人员配备,保证班组工种之间、工序之间人力匹配,并搞好人员培训、岗位练兵、人员分工、明确职责等工作。

2.确定生产班次,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班组长的任务,规定统计报表和原始记录的传递路线与时间等。

四、现场秩序和现场环境

1.现场秩序包括劳动纪律、工作作风、人员面貌和素质等内容。管理的目的就是,一方面要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按企业的规定从事工作,另一方面要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维护这种秩序。具体需要准备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人人都能遵章守纪;

(2)没有萎靡不振的现象,人人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所有员工都能自觉地参与各种准备活动;

(4)员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和要求,不会妨碍他人;

(5)对于新产品、新技术,员工能学习和掌握工作要点,熟知重点作业内容。

2.现场环境包括现场的温度、湿度、污染、噪音和安全等内容。管理的目的就是一方面要确保员工能够在现场愉快地工作,另一方面要使产品和设备符合具体要求。现场环境管理通常需要准备的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点检各种环境指标检测器具的有效性,并记录显示的数据。第二,当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确认处理结果。

管控人员工位,快速切换生产

一、管控人员工位

对于班组人员流动的状态,班组长一定要了然于胸,而班组人员动态看板则是一个很好地了解人员变动情况的方法,当然,它并不是所有的班组都需要的,比如流水线作业的班组就没必要,因为流水线上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谁在谁不在,一看岗位就非常清楚。班组人员流动状态看板主要适合于在离散型工厂里工作的班组使用,如IQC物料组、动力班、实验班等。

当员工离开岗位时,班组长必须安排员工顶替该工位的作业,如果无人可安排,则必须自己顶替员工的工作,以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对于临时离开岗位的员工一定要求他们向班组长提出口头申请,同时,离开岗位的员工要卸下操作证,佩戴离岗证。对于顶岗位者的工作,班组长要多加留心。

在多品种少量生产型企业中,生产线每天可能要进行几次的产品切换,即当某一个产品完成时需要转换另一个产品的生产,这就是生产中常说的“换位”,也叫产品切换。

在进行产品切换时,不仅仅是切换产品间零件的不同部分,还包括不同产品的生产条件和规格,比如装配方法、检验规格以及生产用的各种工具、夹具、计量仪器等。

二、产品生产切换的方法

一般生产现场的产品生产切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休克转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