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班组长
21488400000020

第20章 有效管理设备:维护利用,高效低耗(2)

对使用了不合格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必须重新评价其对品质的影响程度,并根据这个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通知品质部门,对库存成品重新进行评价,防止品质事故的发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现场人员只关注设备能否修好,对以前的产品却往往忘记处理,最后酿成品质事故。

根据实际情况,保养设备

王海函处在石油天然气公司的一线生产岗位,虽然不是设备专业人员,但这九年当中,一直在公司的两大生产班组(库区班和码头班)担当班长一职,所以对公司的所有设备非常熟悉,在工具的管理保养上也摸索出一定的经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维护好设备是一个企业安全生产和保护企业生产力的前提,所以作为企业的每位领导和员工都必须重视。而硬件设备在长期的运转过程中除了自然寿命损耗外,更多是要受到风化、腐蚀、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果对这些因素置若罔闻,任其发展的话,设备的故障和隐患会大大增加,给生产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公司目前的技术、设施及人力资源无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设备预警系统,所以也就无法去识别、分析、评估设备的预故障,唯一的办法是通过一套完整的日常保养、维护机制去预防和减少设备的故障,延长设备寿命。

公司由于地处海岛海边口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风化、腐蚀、气候等不利因素强于正常企业,这给保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缺乏对设备非常精通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给设备的保养维护又增加了难度。但公司在全体主管领导和生产班组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不断提炼,克服种种困难,经过几年下来,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公司的、行之有效的保养维护机制,这不但确保了公司的设备完好和安全生产,而且为以后进一步推进设备保养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加强计划

制订计划是保养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而计划的周密性和详细性是做好保养工作的关键。班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五结合方针”:生产设备部计划和班组计划相结合;长期保养计划(每年)、中期保养计划(每月)、短期保养计划(每天)相结合;全年零星保养为基础,春秋集中保养为重点相结合;每台设备外部保养、内部保养、定期运转检查相结合;外单位保运工保养和班员保养相结合。制订了“两全计划”:公司每台设备全部要保养,不遗漏任何设备;每台设备具体保养的内容要全,并且确立了设备保养结果的标准:部件齐、声音正、马力足、仪表灵、外表亮、资料全。

二、施行责任牌制度

对公司的主要设备上责任牌,把设备保养落实到班组、落实到每位班员。除了检修外,其他的日常维护保养,运转检查,隐患发现等都由责任人来完成;假如责任人解决不了的,由责任班组来解决,班组解决不了的,最后上报到生产设备部进行解决。

三、施行“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十字作业方针

(一)清洁

公司的大多数设备都是处于室外,风吹雨打再所难免,为了保持每台设备天天比较清洁,班组采用了:

1.值班责任人用布和水对设备擦洗;

2.班组定期施行卫生日,进行大扫除;

3.对所有电动阀和部分设备罩上防雨罩;

4.班员每次巡检时,自带工具对设备外表进行擦洗;

5.对阀杆上“氯油”,使之保持光亮度。

(二)紧固和调整

对于设备的紧固和调整,采用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特别对震动设备,如泵、输油臂等的地脚螺丝和转动机构螺丝,应根据设备使用的频率认真进行检查,然后记录下时间及情况,以此来计算出紧固周期。如对码头的三台输油臂进行紧固:

1.由于输油臂内外臂转动机构处螺丝所处位置比较特殊,一般工具无法做好紧固,所以班组到公司外面制做专用工具。

2.班组先确定定期紧固周期为3个月,到时后进行紧固,如发现个别螺丝有松动现象,就把下一次的定期周期提前。

3.经过这几年的反复检查、测试,三台输油臂的周期为半年左右。

(三)润滑

润滑油是设备的血液,具有减小磨损,降低温升,形成密封,防止生锈和冲洗的作用,所以润滑油的种类和量及质必须控制到位。班组做法:

1.专门制定一本润滑加注本,根据每台设备的说明书记录下设备润滑油的种类、加注的量和理论周期。

2.查记录本,对到期的设备进行加注,并且在润滑本上记录下加注的详细情况。

3.要不定期对润滑油的质和量进行检查,根据润滑油的颜色、粘度和数量等来确定是否必须更换和调整理论周期。

4.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班组平时还跟踪设备,利用感观手段,在其运行进程中:听其声,观其型,感其温,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排除。

(四)防腐

防腐是工作量最大,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班组全员参与,根据计划,抓住时机,做到:第一步,用布或铁砂皮除尘;第二步,除锈,除锈后为了避免再次生锈,必须马上上一层防锈漆,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上两层防锈漆;第三步,等防锈漆干了后,再上外表油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上两层油漆;同时对螺母的防腐,主要是在每个螺母上涂上锂基脂,再用PVC管套上。

四、做好台账

台账工作不但是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一,而且也为以后更好进行设备保养打好了基础。班组对所做过的每项保养工作内容不但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做到字迹端正、不涂、不改,而且使每台设备分类、分样进行记录,有些重要的设备保养维护还用复式记录,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和清楚性。有时为了符合客观具体情况,班组长还自行设计记录本进行补充,做到保养记录的详尽性。

五、设备的外部保养注入人性化特点

1.从管理角度讲,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但能给员工带来好心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好心情能提高工作效率。班组保养工作主要通过设备外部颜色美观和悦目来体现这一人性化管理原则。除了油气行业对一些管线、设备颜色有标准规定外,其他的辅助设施可采用能令大多数班员悦目、美观及环保型的颜色,不断改善工作环境。

2.在班组建设当中也融入保养内容。当班组开展竞技比赛活动时,经常性以保养内容为载体,比如进行安装盘根比赛、解体阀门比赛等,不但丰富了工作内容,激励了员工兴趣,而且提高了保养技术。

六、对新设备做到预防性保养

目前码头上的大部分设备当初设计时没有长远考虑,设备的材质很一般,因此码头上恶劣的环境对其的腐蚀比其他地方更快。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和为以后维修容易打下基础,必须要对新设备进行保养,比如对紧固螺丝上油,然后套上PC管,对设备上罩等。当然,公司在以后购买新设备时,最好能选材质好的,比如各种螺丝用不锈钢的。

七、建立信息反馈,做到精诚合作

纵向方式:班组长一般会在每周一的生产例会上,对本周内的保养设备、保养原因、保养进度、保养存在的困难等,一一详细地向生产设备部作汇报,使部门领导能及时掌握保养的具体情况;然后对不合理的地方,生产设备部领导会亲自到现场察看、分析,最后拿出方案进行调整和整改。

横向方式:油库的设备主要落实在三个生产班组,许多设备的保养方法都具有类同性,所以班组互相沟通、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保养经验是提高保养质量的有效途经之一。班组长一方面利用班组会议上,互相讨论、分析保养经验,另一方面平时班组人员互相到现场走动,观看和学习,对好的方法马上加以自用。用黄油对螺母防腐,然后套上PVC管就是交流结果的典型例子。

八、建立质量监督机制

保养工作不但要保证量,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质的保证。因此班组长根据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保养要求和保养监督机制。保养要求主要有:避免阴雨天进行外部保养;表面保养前必须彻底除锈,然后必须上防锈漆;漆油质量和刷子等工具要过关;油漆要调和好,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刷油漆时工具要交替使用,刷子有利于表面增加光度,滚筒有利于均匀性等等。监督制度实行自律监督,班组成员互相监督和班长监督三级监督;定期检查监督和随行跟踪检查监督相结合。

九、贯彻开源节流方针

保养用的材料也是公司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方面。班组时时处处在保养中体现出主人翁的态度,不去无故浪费材料,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第一,通过和维修班的通力合作,以“能修则修”的原则来替代不必要的更换。第二,通过对保养材料质量的监督,保养进程的监督及保养人员素质的提高来替代重复保养和延长保养周期。第三,通过对领料的数量、用途、用料的地点、用料人、剩料的去向等进行登记,使之对材料的管理有序化来替代无序状态。经过以上方法来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并最终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十、清除死角,做细保养工作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作为企业设备也一样道理,任何一处的隐患都会导致不安全。死角问题也是班组保养经常遇到的遗漏之处,这无形之中造成了不少隐患。班组主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清除死角,由一部分班员分工合作,沿着流程对整个生产区域进行排查,然后由另一部分班员进行复查。找出死角后,马上对其细致地保养。由经验得出,死角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地方:第一,设备和设施的背面;第二,手很难触及到的拐角处;第三,埋在盖板或其他障碍物下的管线。

十一、设备的“软”保养

设备的操作不当,也会给设备造成磨损,减少设备寿命。所以提高班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操作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称得上是“软”保养。班组一直加强岗位练兵,如对设备的“五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懂操作,进一步精益求精;在干活时要做到正正规规,合乎技术要求;在操作时做到动作熟练、准确,协同动作好;在复杂情况时做到熟知安全知识,能判断预防和处理设备的隐患,比如:当消防泵在作业时憋压,在不影响作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打开回流阀来减压,以减少设备的损伤;在设备(主要是闲置设备)定期和不定期运转检查中学会“四到”:应该看到的要看到,应该摸到的要摸到,应该听到的要听到,应该闻到的要闻到,比如:当消防泵运行时,看到轴承处的滴水大于每分钟20滴,就要马上意识到盘根有问题了;当手摸泵体时,感到很烫,明显高于70度时,就要意识到泵有问题了等等。通过这样的练兵一定能为设备保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十二、设备保养规范化

对保养进行规范化,有利于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的节约,有利于工作时间的有效化,最终提高保养效率。规范化的过程主要是在以往保养设备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在日常对每台设备保养过程中,记录下该保养需组织多少人员,需要多少材料,需要什么材料,需要用什么型号工具,需要花多少时间等等,然后进行总结、对比、分析,得出比较合理、有效的保养程序,最后使之书面化,制度化,习惯化;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继续进行测试、总结,对保养方法不断补充、完善、创新,最终使保养工作上一个台阶。

做好设备保养工作不是件易事,不能依靠纸上谈兵,必须要在基层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得到符合本企业的设备保养方法和保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