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班组长
21488400000017

第17章 班组物料管理:强化意识,减少浪费(1)

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

生产成本的管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事项之一,只有管理好成本,企业的利润空间才会加大,效益才会相对增加。通常情况下,生产三要素包括:机器、人、物料。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成本,就要对物料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物料管理不善通常会导致十分严重的浪费,这对企业来讲是一笔很大的损失。如果能够做好物料管理,对生产来讲会节约很大一笔开支。

班组材料成本管理的“四要”:

一、转变观念

要通过对班组材料成本的日考核、日核算,让班组员工及时了解当天的管理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增加班组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彻底杜绝那种只关心产量进度和自己工作量多少,不关心材料消耗,对材料的浪费现象熟视无睹或漠不关心的错误思想,让班组员工由过去的“要我管”变为“我要管”。

二、划入考核

要把材料成本纳入班组管理的重要内容,彻底杜绝不抓材料消耗的片面做法,促使班组做到安全质量、生产任务、生产成本一起抓,使班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生产经营型之路。

三、落实到人

各项材料消耗成本要通过考核奖惩落实到个人,班组的材料管理效果也要与个人的经济收入挂钩考核,要实行区队成本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和直接化。彻底杜绝班组对材料大撒手的管理和大敞口的使用以及事先无计划、事后无考核,用多用少一个样,责任不清、奖罚不明的粗放式管理办法。要让班组员工真正认识到,浪费了材料就是浪费了自己的工资。同时还能够增强班组员工的计划观念,使班组员工对生产用料标准明确、数量清楚、心中有数、先算后领、计划用料,由过去的“用了算”变为“算着用”。

四、提高认识

要使班组员工进一步增强认真学习技术和业务的直觉性,要进一步提高班组员工对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认识,彻底杜绝那种认为“干采掘粗拉活,生产技术不用学,人家怎着咱怎着”的错误观念。如掘进巷道打眼装炮时,班组员工要算好打眼的个数和装药的块数,并能掌握打眼的角度和深度。否则,打眼的角度和深度、装药量的多少就会掌握不好,容易造成工时和材料的成倍浪费,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而且还会造成安全事故。

如何进行物料的设计变更

为了更好地面对市场竞争,设计部门不断对原产品设计进行改进。这就会引起班组内工作的变更,也会导致物料发生变化。由于每个变更物料的在计划数、在制数、在途数、在库存数各有不同,而且变更物料又可能引起有配套使用关系的其他物料的变更,特别是当在用物料多时,如何才能既满足物料配套需要,又将因变更物料替换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呢?以往这些问题都会带来大量的库存呆滞料,造成较大损失。为此,作为最好的班组长,必须密切关注设计的变更,以变更通知书为依据调整物料清单,并调整相关的生产要素,配合相关部门处理好设计变更。

发生设计变更时,处理程序一般如下:

一、制作设计变更指示书

设计部门根据客户或产品的要求,制作设计变更指示书,并将其交给相关部门去执行。

二、登录资料

管理者接收到设计变更指示书,需将它的管理号、接收日期、名称主题事项等登录到《文书管理台账记录表》中。

三、修订指导书

管理者负责零件检查规格书和成品检查规格书、工序内检查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的修订。必要时修订调整工艺流程。

四、设计变更实施

接收到首批设计变更零件后,管理者应根据图纸对设计变更内容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无误。然后做设计变更标志,通知相关人员。装配时,管理者要同工艺人员一起对设计变更后的组装性能进行确认,并做好详细记录。

如果实施过程中出现异常,应立即通知设计部门,让他们分析原因,并决定对策。对于实施日期,批量有要求的应该严格按照要求的实施日开始进行设计变更。

五、旧零件处置

物料发生变更后,必然会有一批旧零件出现。对于那些还可以继续使用的旧零件,要确定它们总的在库数量,调整生产计划,确保旧零件优先使用;而对于追加工后可以使用的旧零件,一定要重新检验合格后才做入库处理,追加工记录和再检记录要予以保存;还有不可使用的旧零件,要对其做好隔离和标示,按公司规定的程序实施报废。

怎样进行用料预算

用料预算是物料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班组长要负责对物料进行合理的预算,掌握班组的物料管理,这样才会有效减少物料的浪费,有效地控制成本。

一、用料预算方法

(一)常备材料

由生产管理单位依生产及保养计划定期编制“材料预算及存量基准明细表”,拟订用料预算。

(二)预备材料

由生产管理单位依生产及保养计划的材料耗用基准,按科别(产品表)定期编制“材料预算及存量基准明细表”拟订用料预算,其杂务用品直接依过去实际领用数量,并考虑库存情况,拟订次月用料预算。

(三)非常备材料

订货生产的用料,由生产管理单位依生产用料基准,逐批拟订产品用料预算,其他材料直接由使用单位定期拟订用料预算。

二、存量管理

(一)常备材料

物料管理单位依材料预算用量、交货所需时间、需用资金、仓储容量、变质速率及危险性等因素,选用适当管理方法以“材料预算及存量基准明细表”列示各项材料的管理点,连同设定资料呈主管核准后,作为存量管理的基准,并拟“常备材料控制表”进行存量管理作业,但材料存量基准设定因素变动足以影响管理点时,物料管理单位应立即修正存量管理基准。

(二)预备材料

物料管理单位应考虑材料预算用量,在精简采购、仓储成本的原则下,酌情以“材料预算及存量基准明细表”设定存量管理基准加以管理,但材料存量基准设定因素变动时,物料管理单位必须修正其存量管理基准。

(三)非常备材料

由物料管理单位依据预算用量及库存情况实施管理(管理方法由各公司自订)。

三、用料差异分析

材料预算用量与实际用量差异超过管理基准时,依下列规定办理:

(一)常备材料

物料管理单位应于每月10日前就上月实际用量与预算用量比较(内购材料用)或前三个月累计实际用量与累计预算用量比较(外购材料用),其差异率在管理基准(各公司自订)以上者,需填制“材料使用量差异分析月报表”送生产管理单位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

(二)预备材料

物料管理单位以每月或每三个月一期,于次月10日前就最近一个月或三个月累计实际用量与累计预算用量比较,其差异率在管理基准(各公司自订)以上者按科别填制“材料使用量差异分析月报表”,送生产管理单位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

(三)非常备材料

订货生产的用料,由生产管理单位于每批产品制造完成后,分析用料异常。

辅助材料的管理

一、辅助材料的定义

辅助材料,又被称为“副料”,是指生产中辅助性的消耗材料,如与原材料相结合而消耗的燃料、催化剂、氧化剂、油漆,为劳动工具所消耗的润滑剂油,为创造正常劳动条件而耗用的灯泡、清洁用品等。辅助材料虽然不处于主要的生产地位,但却不能因此小视它们。一旦辅助材料短缺或变质,必然会影响生产的进程和产品的质量。班组长作为现场最直接的管理人员,也要管理好辅助材料。

二、辅助材料的库存管理

辅助材料一般不必大量库存,因为大多数都能从市面上直接采购回来,方便又快捷。但是,有些企业为了方便,往往喜欢大量订购辅助材料。另外,一些比较专门的材料,比如需要进口或者从特殊渠道采购的,像设备专用油脂、无水乙醇等,为了防止短缺,也需要进行库存。因此,对辅助材料的库存管理也就相应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