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糊涂经》学生活
21441900000008

第8章 吃亏是福糊涂智慧(1)

面对“掌上千秋史,风云人物尽”的人生烟云,总是有人为了钱、权和名而拼得你死我活。于是古人呼唤:“安得一股清凉散,人人皆醒”?人生在世,如俗言所称“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放眼看去,“尧舜指让三杯酒,汤武争逐一局棋”,舞台上粉墨悲欢,戏罢又是一批新角色;棋尽人散,胜败又是烟雨事,不过如此。

“利己”需心中无己利

原典

将好名儿都收在自家身上,将恶名儿都推在别人身上,此天下通情。不知此两个念头,都揽个恶名在身,不如让善引过。

释义把好的名声都归之于自己,把不好的名声都推给别人,世上的人都喜欢这样。岂不知这两个念头,部把坏名声揽在自己身上,还不如自己主动把好名声让给别人,把过错留给自己。

解读中国古人很讲究道德修养。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在贪人便宜之时,可要问问自己,用这样的方法对待你,你会怎样感觉呢?如果你都感觉不好,那为何还要加之于人呢?要知道,在你损害他人之时,你自己也离祸端不远了呀!这样得到的好处,你还是不要的好。因为你不再阴暗地生活时,你才会更光明呢!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很友爱、很合作、相互支持、帮助的关系。在讲求共同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加强了,内容更广泛了,损人利己的做法,只能妨碍对各项事务的参与,这种旧的恶习,越来越没有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抵制,今天的高素质的人群中,不可能容忍类似这样的恶劣行为。

因为,人们的智力提高了,头脑更清醒了,更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平等了。随着现代社会朝着更大的集约化、国际化、高科技的发展变化,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这种鱼水依存关系愈来愈重要和不可分割。因此,失去了他人的合作和帮助,你是做不了任何一件事的。再则,以损人利己这种不正当的手段来维护自己,也会反过来刺激他人的对应和反抗,最后在与他人的计较中,吃亏的恐怕还是你自己。

生活在群体之中,人同此情,情同此心。你很友爱地待人,人也会很感激地待你;如若你很不厚道地待人,人也会很不厚道地待你。这样,整个社会就会一团糟,你的生存环境就会很恶劣。在今天,人与人的合作,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处理好与朋友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尤为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的名声信誉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点不良的行为,都将会对自己的事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处世刘文静因计较而丧命

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差不多就可以了,如果非要较量到底,计算到一毫一厘,这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优秀的人常常会成为众矢之的,稍不留神就会被别人排挤打压,因为优秀的人对于大多数平凡的人来说,是一种威胁。每个人都不希望身边有这种不安全的人存在,所以机会来了的时候,往往会齐心协力地将其铲除。

优秀的人要想保全自己,就要懂得生存之道,不要太张扬、太计较,如果运气好遇到一个好的领导,还是能够发挥所长,有一番作为的。

对于优秀的人来说,糊涂的处世方式非常重要,这是道家的人生观,也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人生哲学。

当年,刘备为了防止曹操加害自己,终日在后园种菜,装做胸无大志的样子,瞒过了曹操,躲过了劫难。而那个自负的杨修总是在曹操面前卖弄他的聪明才智,后来被曹操找了一个借口杀掉了。锋芒太露,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唐初的刘文静是李世民起兵反隋时的主要谋臣,也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如果他能够懂得糊涂之道,完全可以过上一种富贵而又平稳的日子。但是他太过计较,也太过张扬,结果最后遭了大难。

与刘文静相比,裴寂的资历要浅一些。裴寂是经刘文静的介绍才加入反隋行列的,但他善于奉承李渊,甚至曾经将隋炀帝的宫女私自送给李渊,将李渊哄得很高兴。

李渊当上皇帝后,对裴寂宠信有加,让他当了右丞相,每次上朝时都对他非常礼遇,退朝后两个人又相携入宫。李渊对裴寂言听计从,常常重重地赏赐他;而刘文静却没有获得李渊的信赖,只是做了一个官职不大的尚书。刘文静感到特别不公平,每次上朝时都故意与裴寂唱反调,渐渐地,两个人就成了死对头。

有一次,刘文静在上朝时受到了裴寂的一番讥讽,回到家里还在闷闷不乐,他发誓说:“我一定要杀掉裴寂这个可恶的混蛋!”

没想到,刘文静的这句话被他的一个失宠的小妾听到了,这个小妾上告了朝廷。朝廷将刘文静抓了起来,在审问他的时候,刘文静将自己心底压抑了很久的苦闷全都倒了出来,他说:“当初皇上在起兵之时,我的地位在裴寂之上。如今天下平定,裴寂被授予高官,而我本来劳苦功高,官职却比他小了许多,所以我心怀不满,酒醉之后说了那些话。”

李渊听了刘文静的一席话后很生气,认为他有谋反之心,决定将他处死。此时,朝廷中的多数大臣都为刘文静说好话,但是却不能改变皇帝的决心。

裴寂见报复刘文静的机会来了,当然不肯放过。他火上烧油地跟李渊说:“刘文静的确立过大功,但是他有了谋反之心,如今天下还不太平,如果赦免了他,肯定会有后患。”这话正合李渊的心思,他立即宣布将刘文静处死。

刘文静临刑前仰天长叹:“古人说‘飞鸟尽,良弓藏’,真的是这么回事啊!”

有的时候,宁可吃些亏,也不要锋芒太露,以免自讨苦吃。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明哲保身很重要,毕竟,有了生命才有一切,为了一些权力和金钱,付出生命的代价当然是不值得的!

用人秦穆公挖百里奚

人才决定成败,所以对于人才就要以诚相待,尽最大的努力留住人才。实力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几千年前的古人尚且明白人才的重要,何况是现代人呢?

秦穆公继位时,秦国还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他一心想向外扩展疆土,将来好称霸中原。

秦穆公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千方百计地到处招纳贤士。但是秦国地处西部,比较偏远,人才难觅,于是他就打算到其他国家去寻找能人。

秦穆公派人到晋国去求亲,这是一个好机会,一来可以与强大的晋国修好,二来可以趁机寻访贤士。秦穆公的手下公子絷在晋国帮他找到了贤能的公孙枝,然后,秦穆公又派公子絷带上聘礼到晋国去迎娶晋献公的女儿伯姬。

十多天后,公子絷带了伯姬和晋国陪嫁的奴婢回来见秦穆公。秦穆公在晋国陪嫁奴蜱的名单中看到了百里奚的名字,他就问身边的人,这个百里奚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此时,百里奚已经逃走了,并没有跟着来。

子桑是晋国人,他对百里奚的事情比较清楚,他告诉秦穆公,百里奚是虞国人,在妻子的鼓励下决定出仕。他先到了齐国,但是没有人引荐他,就只好为乡下人放牛。后来齐国换了新的君主,贴出招贤榜,百里奚没有兴趣去。周王也曾经想让他去放牛,他也没有去。后来百里奚通过虞国大夫宫之奇的推荐,在虞国做了大夫。

公孙枝接过子桑的话,继续讲百里奚的经历:后来晋国想灭掉虞国和虢国,晋献公用了谋士的计策,先派人去给虞国的国君虞公送去了国宝垂棘之璧和屈息之马,请求虞公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虞公见有好处,就想答应晋国的要求。当时宫之奇用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虞公,可惜虞公没有听。宫之奇还想再劝,被百里奚阻止了。百里奚知道,再劝下去就会有生命危险。虞公借道给晋国之后,晋国就占领了虞国。形势紧急,宫之奇要带百里奚逃走,但是百里奚没有答应,就这样,百里奚和虞公都成了晋国的俘虏。有人知道百里奚的才能,将他推荐给晋献公,晋献公想重用百里奚,但是被百里奚拒绝了。

公孙枝讲完了百里奚的故事,秦穆公听了非常兴奋,他一心想找到百里奚,于是派人去寻找,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秦穆公很着急。

几个月后,有好消息传到秦穆公这里,说百里奚正在海边为楚王牧马。

秦穆公非常高兴,就想用重金厚礼和楚王交换百里奚,但是公孙枝马上劝阻道:“楚王让百里奚放马,是因为他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如果拿重金去换他,楚王肯定会意识到百里奚的重要,应该用赎回奴隶的价格去楚王那里交易。”秦穆公觉得有道理,就按照公孙枝的话去做了。

就这样,秦穆公用很少的钱换回了百里奚。对于秦国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福气。

但是秦穆公见百里奚已经是一个70岁的老人,就有些失望。百里奚不慌不忙地说:“您要是让我去追飞鸟、打猛兽,我是老了。可要是您让我筹划国事、运筹帷幄,臣还年轻着呢!”

秦穆公问他:“我们的国家地处偏远,与中原一向都没有往来,如何才能让我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都超过中原诸国呢?”

百里奚说:“地处偏远不一定就是坏事,国家在戎狄之间,则兵力强盛;不与中原各国来往,则可以专心发展自己。如今西戎不下数十个小国,您可以占领他们的土地让百姓来耕种,收编他们的百姓来当兵,这是中原诸侯无法比拟的优势啊!您应该对内施以仁德,对外使用武力,降服西戎各国之后,守住山川险要,趁中原各国发生战乱时,进兵中土,到那时霸业可成啊!”

秦穆公听完后开心地赞扬百里奚,说:“我得到了百里奚就像齐桓公得了管仲啊!”秦穆公将百里奚与管仲相提并论,给了他很充分的肯定。于是秦穆公拜百里奚为大夫,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换来的,所以秦人都称他为“五羖大夫”。

秦穆公求贤若渴,能够真正地重视人才。他到各国挖人,很多能人贤士都为他所用。正因为秦穆公重用人才,他在位期间,秦国越来越强大,秦穆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经商陈茂榜坦诚赢客户

经商之道,信用值千金,也许有时守信会让经营者蒙受经济上的损失,但它所带来的声誉上的回报则是无法衡量的。

也有俗话说:“无商不奸”,“言商必诈”,其实它的意思是说做商人要讲求谋略,而守诺重信也是一种吃亏糊涂的经商谋略。

声宝董事长陈茂榜,在50年前以100元钱与三弟陈阮海一起创业,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5000人,年营业额88亿元的大集团。他经营企业成功的诀窍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诚信”。

陈茂榜24岁时以100多元开了一家电器行,由于资金不足,陈茂榜只好以50元为一单位,分别交给两家电器中盘商作为保证金,然后向他们提货卖。

由于陈茂榜为人诚恳,待人大方,这两家中盘商都很信任陈茂榜,所以那50元的保证金,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其实陈茂榜向他们所提的货高达500元左右——是保证金的10倍。

对于中盘商特别的宽容与照顾,陈茂榜非常地感激,他以实际行动回报,一切来往本本分分,老老实实,把该付的钱弄得一清二楚,绝不赖账。陈茂榜说:“他们的宽容给我很大的启示,使我深深了解到,在商场上,信用实在太重要了。”

曾经一段时间,陈茂榜亲自上电视为声宝的产品做广告,对这件事,很多人不能理解。

陈茂榜严肃地回答:“我不是为自己的产品宣传,而是为它做保证。”这又是“诚信”经营哲学的具体表现。

有一次,他参加一个工商座谈会,电视予以转播,他讲到一半的时候,假牙突然松动了,他毫不犹豫地取下假牙,继续讲完。他这种不在乎形象的做法,反而给观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其实这是陈茂榜一贯的理念——亲切、真诚、实在。

人心的暗算是最歹毒的原典财能利人,亦能害人。人曷不悟,至于丧身,权可以宠,亦可以辱,人胡不思,为世大?

释义钱财能够使人获得益处,但也能够害人。人为什么不觉悟,以致于为争夺财物而失去了性命呢?权力可以使人得到宠爱,又能让人受到侮辱,人们为什么不多加思索,而成为世人所唾骂的对象呢?

解读勾心斗角,原作“钩心斗角”。钩心:指建筑物相互勾连曲折。斗角:檐角互相交错。原本是形容官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来,人们诙谐地把“钩心”理解为人与人之间在心机方面的较量;“斗角”则理解为人与人为争夺自己欲得的东西,而象牛打架那样斗争起来。这样,勾心斗角便用以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了。是一种为着利益和欲望及其它不健康的情绪、心结而引起的人为角逐。

人们在争什么?无非是三样东西:钱财、权势地位和一个好名声。明朝陈继儒说: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世人一醉千日不醒。为着这些东西,他们费尽心计、耍尽诡计甚至丧心病狂地置他人、国家和自己的良知于不顾,最后两败俱伤,物情两亡。

世界上最歹毒的,莫过于人心的暗算,有人不管自己该不该得,便用尽心机、使尽诡计、丧尽天良地争夺起来,直争得头破血流,争得国破家亡。而这种争的结果,往往是正直的人吃亏,善良的人倒霉。勾心斗角对事业、对国家、对民族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了。

面对“掌上千秋史,风云人物尽”的人生烟云,总是有人为了钱、权和名而拼得你死我活。于是古人呼唤:“安得一股清凉散,人人皆醒”?人生在世,如俗言所称“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放眼看去,“尧舜指让三杯酒,汤武争逐一局棋”,舞台上粉墨悲欢,戏罢又是一批新角色;棋尽人散,胜败又是烟雨事,不过如此。

回头想想,为着自己如许一点私情私欲,像李林甫那样,置他人和国家于不顾,最后祸国殃民,遗臭万年,实在不如多些清心,多些爱心,多给人一些帮助,少给人一些厌恶,何乐而不美呢?

《庄子·则阳》讲了一个故事:从前,在蜗牛的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国;在蜗牛的右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国。两个国家经常为抢夺土地而进行战争。每次战争都要在战场上弃尸好几万,狠命追逐败敌,要十天半月才得返回。

蜗角上能有多大地盘,值得如此大动干戈?这看起来很可笑,可是人们自己也往往干这种可笑的事。元代石子章在《竹坞听琴》第二折中就描绘了这一滑稽场面:“都为那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蚁阵蜂衙,将一片打劫的心,则与人争论高下,直等待那揭局儿死时才罢。”唉,糊涂啊!

处世范仲淹私人恩怨一笔勾销

北宋名臣范仲淹最著名的诗句就是众人皆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这首诗中,我们也能看到范仲淹宽广的胸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除了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范仲淹还是一个善于忘记仇恨的人。

景祜三年,范仲淹任吏部员外郎。当时的宰相是吕夷简,朝中的官员多出自他的门下。

范仲淹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人,他上奏了一个《百官图》,按照次序指明哪些人是正常的提拔,哪些人是破格提拔;哪些人的提拔是出自公心,哪些人的提拔是出自私心。他还建议:任免近臣,不应该完全交给宰相去处理。

这件事被吕夷简指责为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范仲淹也为此而被贬为饶州知州。

康定元年,西夏王李元昊率兵入侵,范仲淹被派去负责防御西夏军务。

这时,宋仁宗下谕让范仲淹不要再和吕夷简过不去,范仲淹立刻表示,自己一向以国事为重,和吕夷简之间并没有私人恩怨,而他也很佩服吕夷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