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21405000000015

第15章

不法之徒拥有了资本和技术的物质条件,加上现有的经济制度的不完备,它们共同为虚假票据的泛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土壤。

现在我们再说信息的不对称。

不法之徒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他们在暗处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我们在明处跟在他们的后面茫无目的地猜谜语、捉迷藏。他们很容易获得国家的各项规定,因为国家政令都是公开的;相反,这些违法分子的内部秘密却是极度保密的。他们获取法律制度的信息是唾手可得的,我们想要了解他们的秘密却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虚假票据的制造成本、销售成本都非常低廉;警察想要发现他们却要卧底、要侦察、要证据,成本极高。假设虚假票据的制售者10次制售虚假票据的行为,有一次被抓到的机会,10次制售虚假发票可能获得上千万元的收入,但是抓到后罚款50万元就完事了。他的机会成本太低了,利润太高了,根本就不对等,所以罚款完事之后他还要继续自己的“事业”。

所以跟在后面抓是抓不完的。要在制度的建设和设计上下工夫,研究出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税收管理体制,资金监控手段,使各项经济制度达到一环扣一环的严谨程度,让不法之徒无机可乘,让人们拿到这些虚假的票据、证件也无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禁止虚假票据、证件的泛滥。

现在增值税所采用的一系列制度就是这样,人们也许能够购买到虚假的增值税发货票,但是没有用,虚假增值税票据在接受计算机检验的时候无法获得通过。

其实一般的票据也一样,这些虚假票据的存在所引起的一系列后患,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不一定比虚假增值税发货票要小,它的危害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后果无法估量。尤其是它导致人们道德品质的丧失,这种后果可能对经济环境的影响是更为深远的。

每一个人都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每一个人掌握的信息都是不完备的。所以人们的经济活动,都存在着潜在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要想方设法在经济活动之前把一切可能的后果都考虑得完备一些,所谓先明后不争,亲兄弟明算账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总是碍面子,凭感觉办事情,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因为当一件事情发生之后,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只要有机会,人们就会利用这个机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机会主义在市场经济里是无处不在的。

8.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一家大酒店开业,在报纸上做了一个广告,称开业当日全天免费。我们几个朋友正好在一起玩扑克,到中午的时候,大家就纷纷嚷着要去吃这顿免费的午餐。我就给大家泼冷水,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是商家骗人的把戏。大家不信,说咱们就拿着报纸去,他们要是骗人就告他们。

无奈,我只好和大家一起去吃这免费的午餐。

本来玩扑克玩得很高兴,但是一顿免费的午餐弄得大家一下午都闷闷不乐。原来商家所说的全天免费并不是管够的,只是根据商家的规定,每人免费供应一份定餐--一碗米饭,一个小菜,一小碗清汤而已。如果要其他炒菜和酒水,要到前台自己结账,原来所谓的免费不过是一碗空心的汤圆,是商家钓鱼的技巧!偌大的酒店里前来吃免费午餐的人黑压压,虽然都是被骗来的,但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也没办法和谁去理论,因为理论起来大庭广众之下有点太丢面子,说什么呢?要免费的酒水,还是要免费的七碟八碗?谁也张不开那个嘴。张不开嘴要,吃他们提供的免费午餐又吃不饱,最后只好自己掏腰包点菜、点酒。我们结账的时候一算,一共368元,早把他们提供的几碗米饭赚回去了!商家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他们怎么会提供免费的午餐呢?

但是这样的事情却总是有人相信,为什么呢?因为策划者掌握了人们的心理!虽然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希望得到免费的午餐,但是策划者还知道,人们虽然是经济人,是理性的经济人,但是经济人的理性又是有限的。在利益面前人们就容易失去理性。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本店清仓大甩卖,全部商品5折!其实商家早已经将商品的标签进行了重新标注,不是打5折吗,只要将现在的价格提高为原来价格的2倍就可以了,其实根本就没有打折;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本店庆祝开业一周年,实行买一赠一活动。你来到商场看到的是什么呢?原来买一台彩电赠送一个10元的手电筒,买一套西服赠送一条手帕,买一个电饭煲赠送一个勺子,买一双旅游鞋赠送两根鞋带儿……诸如此类;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本店从即日起开展酬宾活动,每天前一百名顾客赠送领带一条:但是你每天去,听到的都是同样的一句话:对不起,今天的领带已经赠送完毕了……

商人以营利为目的,追求的是利润,而且是利润的最大化。所以每一个商人、每一个商场、每一个酒店都不可能免费为你提供商品和服务,免费的午餐是不可能存在的。

1999年,我们到美国考察,曾经到位于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航天馆去游览,让我们大开眼界的是,这些地方竟然是不收门票的。因为我经常说“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所以到美术馆的时候,同行的伙伴就有人和我叫板:“看到了吧,美国就有免费的午餐!”我没有急于和他们辩论,我说:“我还是相信我的信条,我们现在先欣赏美术作品,一会儿出去了我再和你们理论。”我嘴上是这么说的,心里却琢磨开了,因为心里也没底……

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和中国的中国美术馆的确不同,它非常大气、豪华,而且常年对外开放,定期有新作晶展出,里面人流如梭。一楼是展览大厅,地下是画廊,有出售画家作品的,有出售世界名画仿制品的,还有美术期刊、画册、图书、工艺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楼上展出的凡·高名画《向日葵》标注的价值是几百万美元,楼下出售的仿制品标价却只有20美元,印刷品只有几美元。楼上的每一幅展出的名画在楼下都有其仿制品和印刷品出售。两相对比就将人们的购买欲望调动起来了,出来的时候我们竟然没有空手的,我买了一件工艺品,还给儿子买了一本卡通画,其他人有的买了仿制的名画,有的买了工艺品。这个时候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他们不收门票。

因为楼下的商场和楼上的美术馆是一家,如果出售门票,前来参观的人在数量上就会大打折扣,门票的收入可能还不够维持人员开支的呢!因为国家美术馆的门票是富有弹性的,门票越低前来游览的人越多,楼下买工艺品的人就越多,售出的商品就越多。售出的商品越多,楼下的铺位对外出租的价格就越高。这样,美术馆通过出租楼下的铺位,早已经赚到了超出门票收入多得多的利润。所以虽然表面上看是没有门票,其实暗地里他们已经早把比门票更多的钱收入了囊中。

我把我琢磨的这套理论说给同行的朋友们,他们也认可了我的说法,最后也承认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令人信服的鬼话。

美国的很多展览馆都是采用这种经营模式运作的,比如美国国家航天展览馆也是这样,不收门票,但是里面出售很多与航天有关的模型工艺品;再比如林肯纪念馆,里面也是不收门票的,但是里面出售与林肯有关的各种物品,书籍、工艺品、林肯画像、图册等等。和中国类似的展览馆不同,中国的很多展览馆都是亏损的。

人家不收门票赚钱,我们收门票反而赔钱,你说怪不怪?其实并不怪,正像我们的一句俗语说的,小鸡不撒尿,它必定有巧道!经营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利润的不同。

真是:橘生淮南枳生淮北。

所以,作为一个消费者,一个经济人,不能只片面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还要动一动你的大脑,多一点理性,多学一点经济学。你一定要坚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绝对没有。你要是不信你就有被骗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