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出自己,世界才会找到你
21390600000016

第16章 携梦想与智慧上路,为“我”而努力(3)

006 经历蛰伏的痛,才有羽化的美

蝴蝶之所以美丽,不光在于它能够破茧而出,还在于它经历的痛苦蛰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痛苦的经历,没有付出大量的汗水,再怎样期望成功,也无法将成蝶后的美丽真正展现出来。

有个小孩,在一堂自然课上,听到老师讲述了蝴蝶的成长过程:蝴蝶先是由卵变为幼虫,再由幼虫变为蛹,最后由蛹变成蝶。

后来,小孩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一个蛹,于是,他将它带到家里来,开始对它进行认真地观察,想看看它究竟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几天以后,小孩发现这个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突出来一只昆虫的头,于是,他心想:“会不会这并不是漂亮蝴蝶的蛹呢?”

又过了几个小时,小孩看到这只昆虫依然在使劲地挣扎,好像是要把自己的身体挤出来,但事与愿违,它没能顺利地挣脱而出。

小孩见状,便很想帮助这只小昆虫,于是,他拿剪刀剪开了蛹,解救出了这只小昆虫。可是,这时从蛹里爬出来的,竟然是一只非常难看的昆虫。

于是,小孩惊呼:“怪物,怪物!”他的爸爸闻声急忙从书房里跑出来,便问儿子怎么了。当他知道事情经过以后,又看了看这只小昆虫,对儿子说道:“儿子,其实这并非怪物啊,它实际上没有成形,但由于你出于好心的一剪,表面看来,你是救了它,但是却将它害了。”

的确如此,故事中的小孩这善意的一剪,使蝴蝶失去了应有的美丽,因为只有经历过一番挣扎、一番痛苦的蜕变才是最完美的蝴蝶,才能有日后的美丽起舞。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我们要想成为美丽的蝴蝶,就需要有一个蛰伏起来化茧的过程,不管这个过程有多艰难、有多艰辛,我们都要亲身经历,勇于付出,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便会永远失去美丽而有力的身姿。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实例,凡是强者一遇到不可抵挡的困境,总会选择暂时蛰伏起来,但是这并非说明他们是在逃避风险和困局,而是在做蓄势待发的等待,一旦机会来临,便会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鹰这种动物,在所有鸟类中,寿命算是最长的,可以活70年时间。然而,在这种动物到了40岁时,它的身上便开始发生一定的变化,也就是凸显出一些不足:爪子不再坚韧,喙也不再尖锐,几乎碰不到自己的胸膛。另外,再加上沉重的翅膀,厚重的羽毛,这样一来,它就很难在空中飞起来。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鹰会选择冷静地看待自己存在的这些缺点:或者选择痛苦地蜕变,或者静静地等着死神的到来。其实,鹰一旦选择了前者,就需要很长时间的修炼,大概是5个月的时间。那个时候,鹰会将自己的窝建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之上,并耐心地停留在那里。

紧接着,鹰会用它的喙使劲儿地击打岩石,直到自己的喙完全脱落下来;接下来,鹰就等着新的喙重新长出来,然后再用新喙将爪上的所有指甲拔出来;最后,鹰等新指甲长出来以后,再将自己身上的所有羽毛拔掉。

待五个月时间过去以后,鹰就会长出新的羽毛,应该说,它在自己的后30年,又可以展翅翱翔了。

可以说,鹰经历了一场“化茧成蝶”的痛苦蜕变,如果没有这一段蛰伏期,它就很难再飞起来。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有时候也是这样,当遇到逆境的时候,痛苦的历练是必需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自己不断地积蓄能量,让自己提升到另一种高度,才能让自己的人生道路得以灿烂和耀眼。

“化茧成蝶”让人听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则不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需要毅力、需要决心、需要受苦,也只有重现自我、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才能变成美丽翻飞的蝴蝶,其中也许有令人想象不到的痛苦挣扎,也许有过山车般的三百六十度大转弯,总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期待自己未来获得某种成功。当虞姬横刀让自己的生命绽放成空的时候;当荆轲高歌决然而去的时候,等等。无人可以对其做法进行评价,因为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五彩的,只要用自己的血汗换取生命最美丽的东西就是可敬的。也许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在他人的眼里是不可理喻的,但是这些都无所谓,要知道,为了化茧成蝶,再多的付出,再多的艰辛都阻挡不了我们飞翔的那颗心。

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平时的步伐不可太急促,特别是遇到挫折和磨难时,就要给自己一定的时间,让自己像蛹一样在茧中蛰伏,从而提升自我、重塑自我,有一天,一旦勇敢地破茧开来,我们将会绽放出最漂亮的羽翼!

007 卸下包袱,走进生命的春天

我们每个人走在人生之路上,就如同爬山,原本我们完全可以卸掉所背负的包袱,轻松达到成功的巅峰,并且,还可以一路上欣赏美丽的风景。然而在实际行动中,有不少人偏偏喜欢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这样一来,不仅误了看风景,还使得身心疲惫。

一次,一休禅师和徒弟出门讲禅,当两个人走到桥边的时候,正好赶上山洪暴发,桥梁已被彻底冲毁了。

正在此时,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也要过河,因为家里有急事,当看到桥梁已断便十分着急。见此情景,一休禅师走上前问:“姑娘,你要过河吗?要不这样吧,我背你过河!”

这个姑娘顾不得男女有别,便回答道:“好啊!好啊!”就这样,一休禅师背着姑娘涉水过去了。当到达河对岸以后,一休禅师把姑娘放下,师徒两个人就径直奔向自己要去的方向了。

这时,一直跟在一休禅师身后的徒弟心中却不以为然地想:“师父常常跟我们说‘男女授受不亲’,那为什么今天师父却要背这位姑娘过河呢?”由于对方是师父,自己是徒弟,他犹豫了几次想问师父,但一直不敢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过了三个月以后,这位徒弟心里依然放不下这件事。终于,有一天,他跑到一休禅师面前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一休禅师听后,大笑起来:“哎呀!徒弟,你太辛苦了!我在背那个姑娘过河后,就早已放下了她,为何你现在依然背着那个姑娘呢?而且一背就是三个月,你实在是太辛苦啦!”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心里都背负着这样或那样的包袱,孩子的学习成绩提不上去,我们心感疑惑;工作精力集中不起来,我们心有杂念;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够变成一个大富翁,我们心存妄想;生活中自己与人吵了架,我们心烦意乱,等等。试想,如果能够学习一休禅师很快放下的精神,那么烦恼、妄想等自然就会少了。

人之所以放不下心里的包袱,是因为不管何时都会去斤斤计较,不管何人都会将恩恩怨怨压在心上,这样的活法自然也就辛苦了很多。总之,要想早日摆脱掉过于沉重的心情,活出真正的自己,就应毫不吝惜地抛弃这些心理包袱,迎接生命中的春风。

我们都听过美国著名小说家塔金顿这个名字。我们也大多都知道他是一个中途失明的盲人作家。据说,他未失明的时候,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我可以忍受一切变故,除了失明,我决不能忍受失明。”

或许上帝故意要和他开个过头的玩笑,就在塔金顿60岁那年的一天,他从医生那里得知了一个惨痛的噩耗:他即将失明。也就是说,他最为恐惧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在如此沉痛的事实面前,塔金顿的反应怎么样呢?让熟悉他的人们惊讶的是,他不但没有表现得过于沮丧,而且还挺愉快的。不久后他完全失明了,他对于别人的慰问是这样回应的:“我现在已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可以面对任何状况。”

此后,为了使视力得以恢复,塔金顿在一年内接受了十多次手术。虽然饱受痛苦,但他知道,这是要想医治自己的眼睛所必须经历的。所以他仍然像当初接受失明那样接受着每一次手术。在此过程中,他还不断地用自己的幽默给病友们带去快乐,他甚至对于自己的眼部手术还开这样的玩笑:“真是奇妙之极呀,科学已经进步到连人眼这样的精细器官都能动手术的程度了,这样看来,我真是幸运的!

不得不承认,塔金顿是生活的强者,他在自己遭受失明的现实和十多次手术面前,甩掉了身体遭受创伤和不幸的包袱,表现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坦然和乐观。在之后的日子里,塔金顿曾说过:“失明并不悲惨,无力容忍失明才是真正悲惨的。”可是,我们看看那些试图改变既成事实的人,在不如意的境遇里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奋起抗争,努力改变,其实这正说明他们内心是软弱的,他们不能说服自己卸下压垮身体的包袱,自然也就无法寻找生命中的春天了。

所以说,我们要想活出真正的自我,要想不白白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我们就要时刻静心、悟心、洗心,同时一一清除掉抖搂出来的各种包袱。要知道,如果不舍得丢掉这些包袱,我们就会为其分散精力,扰乱视线,也会导致我们偏离目标,甚至走上岔路。

总而言之,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知足,学会释放,不断地去除令人讨厌的烦恼,刷出一个崭新的自我,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身轻松地向成功迈进,相信在心灵轻松的背后,一定是如彩虹般美丽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