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转角即是光明
21390300000009

第9章 她的AB面

看到两面,也许才会看得完整。

“生活,是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或许生活本来的样子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是同样是充满着酸甜苦辣咸的日子,有的人能过得有滋有味,有的人则愁眉不展,怨声连连。这又是为何呢?

有一位老婆婆每天都感到不快乐。原来,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草帽的,小女儿是卖雨伞的。晴天的时候,大女儿的生意就非常好,因为她编的草帽人人叫好。老婆婆也很替她高兴,可是另一方面,卖雨伞的小女儿那一边通常无人问津,一整天下来都没有几个顾客。老婆婆就开始跟着发愁。而到了下雨天的时候,小女儿的雨伞就会卖得出奇的好,相反,大女儿的草帽就被打入“冷宫”。这样老婆婆又不得不为大女儿担心。

听完老婆婆的忧虑之后,好心人就安慰她说:“老人家,你何不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呢?晴天的时候,你应该庆幸大女儿的草帽生意会很好。雨天的时候,你应该高兴小女儿的雨伞肯定也卖得非常好。你如果这样想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值得烦心的事情呢?”

看完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考虑让自己换成老婆婆的角色,问问自己会怎么想。

鲁迅先生有言:“伟大的心胸,应该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

当痛苦悲伤浓墨重彩地登上生活的舞台时,我们通常会失去微笑的力量,太多的“不如意”让我们心力交瘁,比如,上班的公司离家太远,你不得不每天去挤地铁;上班高峰期的时候,还要面临被挤成“肉饼”的危险;你的老板总是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你时常要为一个小小的突发状况而绞尽脑汁,即使这样拼命努力,“功劳簿”上还是没有你的名字,而那些不如你的人,反而还“平步青云”大有“鸠占鹊巢”之势。

于是有人感叹:生活就是一场恶作剧,主角反而是被捉弄的主。

难道我们的生活真的如此不堪吗?其实未必,生活并没有我们想的这样糟糕。这些不过是我们在打“生活算盘”的时候出了点小差错。通常情况下,对待快乐人们习惯使用减法,对待痛苦却用加法,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乘法来使快乐翻倍,用除法来消除痛苦。

换个角度看看,当你埋怨公车太挤的时候,何不想一想这样可以帮自己节约很大一笔开销,“积少成多”自己还可以用这笔钱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这叫“省得其所”;当你对老板的苛刻忍无可忍的时候,何不想一想,也许这种“魔鬼训练”可以让你更迅速地成长起来?越对你苛刻,说明你进步的空间就越大,你当前的任务不是当“缩头乌龟”,而是要昂头挺胸地直面你“惨淡的人生”,在时过境迁之后,你会愕然发现你已经变得很强、很强。

实际上,生活就是这样,它储藏着悲苦,也蕴含着喜乐,关键看你怎么看。只要找对快乐的角度,那么痛苦的酒糟就可能酿制出快乐的甘甜。用悲凉的眼睛看,世界上就只剩下了愁云惨淡和无底的绝望;用欣喜的心情看,生活风和日丽,天朗气清。

夏天的一个傍晚,一位禅师在行路途中,发现一个少妇要投河自尽。禅师过去问少妇缘何要寻短见呢?少妇叹气道,刚和自己结婚两年的丈夫染病去世了,而自己可爱的儿子也在不久前遭遇不幸,永远地离开了自己。少妇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一点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了。禅师听完,缓缓地说道:“那你想一想,两年前你是什么情况?那时候你有心爱的丈夫吗?有可爱的孩子吗?”少妇摇摇头。禅师接着说:“你现在不过是重新回到了两年前呀!你何不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你的遭遇呢?”此时,少妇若有所悟,她擦干脸上的泪水,向禅师道谢之后,转身回家了。

我们无法不为少妇的遭遇而深感同情,但禅师的观点更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的确,很多事情,只要我们换个角度,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同样是一缕暗香,鸟儿可能不会驻足,但蝶儿会为之狂舞;同样是一个巨浪,船儿可能会望而却步,海鸥却会破浪翱翔;同样是一棵枯树,悲观者看到了死亡,乐观者却看到了希望……换个角度,也就换了一种心态,换了一种生活。

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风趣幽默的教育家这样说道:“如果有个柠檬,就做柠檬水。”其意思是说,凡事我们都应看其积极的一面,而不是沉浸在悲观消极之中。以这个柠檬为例,如果以消极的心态来看它,那么消极的人可能会沮丧地说:“完了,我的命运真悲惨,一点翻身的机会都不给我,命中注定我只有一个柠檬。”

一个如此简单的事物却折射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想法,其结局自然也就迥异了,而这就是智者跟愚者的区别。智者透过绝望能看到希望。愚者却给绝望让路,让绝望的冷风无孔不入。如果你不想被苦难牵着鼻子走,那么就先找准快乐的角度,把握好自己的心态,用微笑面对一切,你会发现每天都有“蜜蜂”给你酿蜜。因此,我们学着用积极的心态来感受,用积极的眼睛来注视吧,这样,即便日子如一团麻,即便这本经难念,那么我们也会从中品尝到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