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转角即是光明
21390300000045

第45章 直面失败

认输是一种态度,对命运负责。

人生总有输赢,但没有人愿意认输。人们总觉得,向对手认输,就意味着自己不如对方;向命运认输,就意味着自己要放弃自己坚持的目标与方向,是对个人的否定和对生活目标的放弃,所以很多人毅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绝不做出任何妥协。

可是,在生活中,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认输。如果对方实力确实在自己之上,那这就是 “坚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坦然地接受之后,自身情绪得以放松。如果目标确实有不合于环境的情况出现,我们何不承认自己的不足?进行一份调整后,也许前方的路途才得以顺利延展。

输不起的人,会因为自己得不到认可而放弃,会因为自己的认识要发生改变而懊恼,因为自己在面子上过不去而逃避,所以他们不能放下,他们挺直了腰杆,不向命运认输。他们不认输,命运也不会向他低头,而生活显然要比个人强大很多,他所失去的只是自己更好的发展机会。

那些能够勇于认输的人,可以暂时放下自己的荣誉,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累积了必要的智慧经验,而他们的性格也变得更沉稳。一次失败的经历,可以转变成为一种生活的历练。懂得认输,并且不被“输”打败的人,会给人更多的安全感。因为这样的人有更多的承担,他能舍弃一时的自我,他的性格更为成熟。

美国股票大王贺希哈有这样一句话为大家所熟知,“不要问我能赢多少,而要问我能输得起多少。”

在他17岁的时候,贺希哈就开始创业。但第一次赚钱的时候,也是他第一次获取教训的时候。当时,贺希哈全部家当只有255美元,他在证券场外做了一名掮客,不到一年,就发了财,赚取了16.8万美元。他为自己买了第一套像样的衣服,并在长岛买了一幢房子。第一次世界大战休战期到来,他用大减价的价格买下了隆雷卡瓦那钢铁公司,但却受骗,身上只剩下了4000美元。

这一次,贺希哈得到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除非了解内情,并有充分自信,否则,绝不要去买大减价的东西。”

贺希哈并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在承认自己失败以后,又开足马力继续干了起来。贺希哈放弃了证券的场外交易,去做当时未被列入证券交易所买卖的股票生意。开始时,贺希哈和别人合资经营,一年后,拥有足够资本,开设自己独立的贺希哈证券公司。再后来,他成为那些股票掮客的经纪人,每个月收入可以达到20万美元。

1936年,是贺希哈最冒险也是最赚钱的一年。在安大略湖的北方,早在“淘金潮”的年代,有一个叫道格拉斯·雷德的地质学家,是贺希哈的朋友,他知道贺希哈是个思维敏捷的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贺希哈。贺希哈听了以后,拿出了2.5万美元做试采计划。不到几个月,黄金就挖到了——仅离原来的矿坑25英尺。这座金矿,每年能够给贺希哈带来250万美元的净利润。

贺希哈能够成就大事,就在他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败,将自己的心态放低之后,才能积聚自己全部的力量,然后去跳跃足够的高度。人需要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但奋斗的内涵并不仅仅是英雄的永不言败,还包括了修正目标、调校自己方位的内容。

在一条死胡同走到底的人,恐怕只能成为末路英雄,死不认输的性格只会毁掉自己的前程。如果连自己的虚荣心都战胜不了,又怎么可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困境每个人都会经历,只有能够从中站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能学会站立,才是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最好法则。对于家庭而言,因为他们阅历的丰富,可以看到生活中更多的机遇,也会回避更多的风险,因为他们的大度与包容,也可以让一个家庭中充满更多的温馨,在这样有担当的人的保护之下,一个家庭必然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

巴尔扎克曾梦想着做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开过印刷厂,也做过其他生意,尽管他头脑灵活,总有许多不错的经营策略,但无奈执行力弱,并且时运多舛,屡屡受挫。

在如铁的事实面前,他只得服输,明白自己已经无法“东山再起”,最终只能放弃自己所坚持的目标,不得不捡起被自己冷落已久的笔,重操写作旧业。

如果不是巴尔扎克及时从商海中“回头是岸”,恐怕我们也就无缘得以目睹后来的文学巨著《人间喜剧》了!

生活有时候需要重新寻找方向。没有人天生就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不可能拥有一个完美的计划,就能规划好所有未来的生活,人们总是在不断探求之中,才能走出未来的道路。而一次失败的经历,也许就是认识自己和调整自己的最好机会,如果巴尔扎克经商成功的话,也许我们就不会看到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我们更不会读到《人间喜剧》这本巨著了。这是巴尔扎克的命运,而关于自己的命运,恐怕只有自己在摸索与调整中才能渐渐清晰。

适时认输,是对自身实力的保存。美国一位拳王说过,任何一个拳手都不可能打败所有的对手,在恰当的回合认输,却可以使他赢得更多的胜利。及时认输,下次还有赢的机会,如果只是逞能,让对手把你打死,或是把你拖垮,最终自己连输的机会也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