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转角即是光明
21390300000037

第37章 摊开你的掌心

天助自助者:伸开你的手,用它收获自己的幸福。

有的人喜欢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比如靠父母帮自己买个房子,靠亲戚为自己找份工作,靠同事出谋划策搞定工作……凡事都依赖于他人,总希望从外界得到援助,而自己却像个没事人一样不去努力,无所作为。

也许他们会说,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靠别人不正是人多力量大的最好体现吗?

有些时候或许人多真的力量大,但在创造一个人的未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方面,却未必如此。不管外界的力量有多么巨大,最终能决定事物成败的还是你自己,而且只有你自己。

在一个寺庙里,有一位乐善好施的方丈。因为乐善好施,方丈在十里八乡都有所闻名,使得乞丐们经常到方丈所在的寺庙里乞讨。

一天,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寺庙,向方丈乞讨,方丈看了看寺庙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后院去吧。”

可是,乞丐觉得方丈难为自己,就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怎么能搬砖呢?你不愿意施舍就不施舍,何必捉弄我呢?”

没想到,方丈自己却伸出一只手搬起一块砖,向乞丐说:“一只手也可以把砖搬起来呀。”

乞丐无奈,只好用一只手一块一块地搬。整整花了一个下午的工夫,乞丐才把砖全部搬到后院。

搬完后,方丈递给乞丐一点银两,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方丈!”

方丈说:“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赚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离开了。

第二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了寺院乞讨。方丈把他带到后院,指着前一天的乞丐搬过来的砖堆说:“你把砖搬到屋前我就给你一些银子。”但是,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地走开了。

方丈的弟子见了,不明所以,就问方丈:“上次您叫乞丐把砖从前院搬到后院,这次您又叫乞丐把砖从后院搬到前院,您到底想把砖放在前院还是后院呢?”

方丈对弟子说:“砖放在前院和放在后院都是一样的,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几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了寺院。这人只有一只左手,他就是用一只手搬砖的那个乞丐。自从那次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奋力拼搏,终于变成了一个成功人士。这次来他是特意为寺院捐献一大笔钱的。

就在他走出寺院时,他碰到了一个乞丐向他乞讨。那个乞丐就是原先双手健全的乞丐,现在依然还是乞丐。

方丈在寺院大门口对弟子说:“你看到了吧,这就是命运。命运靠自己掌握,幸福靠自己创造。”

没错,一个人要想拥有好命运,就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上述故事中,第一个乞丐在方丈的引导下,学会了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最终他果然功成名就;第二个乞丐则太过将希望寄托于别人身上,不肯用自身的付出来换取回报,他的结果自然是一辈子都在做乞丐。

因此,我们说,当我们渴望获得人生的成功和美满时,最应该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来努力创造,而不是相信自身之外的东西,以至于失去信心。

类似于第一个乞丐那样靠自己的劳动战胜困境、取得成功的人会告诉我们:不幸并没有那么难以打败,只要在不幸中坚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积极地去学习、去创造,就一定会把自己从糟糕的生活中解救出来。《英国和威尔士的美人》一书的作者约翰·布里敦就是自己将自己从困苦的生活中解救出来的人,我们来看看关于他的事例。

约翰·布里敦是个贫寒家庭的孩子,他的做面包师的父亲因为被人抢了生意而发疯。这对于约翰·布里敦及他的整个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那时候,约翰·布里敦还是个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他不知道该如何做,茫然不知所措。

不过可喜的是,约翰·布里敦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堕落。相反,他坚定地扛起了赚钱养家的责任。约翰·布里敦去了他叔叔开的酒店里做勤杂工,比如帮着伙计装酒、上瓶塞、储存葡萄酒等,他干起活来像个小大人一般。就这样,约翰·布里敦辛辛苦苦干了5年活后,他突然被他叔叔逐出门。兜里只有几个便士的他,硬生生熬过了六七年漂泊不定的生活。

几年来,没有任何依靠的约翰·布里敦经历了种种委屈。没有人能够帮他,能够帮助他的只有他自己。由于没钱坐车,他只好步行走了很远,在那里找到了一份擦鞋的工作,赚了些路费后,他又去了大城市伦敦。

工作依然不好找,直到很久之后,被饿得面色发紫的约翰·布里敦终于在伦敦酒店找到一份管理酒窖的工作。工作的时间很长,甚是辛苦,每天要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1点,并且要一直闷在漆黑的酒窖里。

虽然长时间过度劳累影响了约翰·布里敦的健康,但他并没有因此就懒下来。为了摆脱穷困的命运,约翰·布里敦一有时间就读书写字,由于他住的地方十分寒冷,他又没钱买炉子,所以一到晚上就不得不缩在被子里看书。后来,他开始从事律师的工作,这份工作相对轻闲些,工资也比以前高。又过了几年,他换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工资也涨了些,但他仍然坚持看书,并尝试写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约翰·布里敦28岁那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皮萨罗的求职经历》。从那以后直到去世,约翰·布里敦一直坚持文学创作。55年间,他出版的作品达87部,其中《英国大教堂的古代风习》一书最为有名,此书体现了约翰·布里敦不知疲倦的勤奋风格。

虽说约翰·布里敦的命运算不得十分悲惨,但如果把他的命运安插在我们身上,也许我们早就在无情的生活中妥协了。约翰·布里敦之所以值得我们敬佩,就在于他的每次一成长、每一点收获都是从无情的命运之嘴中抢过来的,上天没有赐予他好的出身、好的家庭,但给了他一份“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的坚强意志,这足以让他受益一生。

应该说,包括我们自身在内的每一个正享受美好生活的人,其幸福都是从命运这张“嘴”里抢过来的,而不是依靠他人的施舍、帮助而获得的。

因此,或许此时处于苦难煎熬中的你,是想成为依赖他人的弱者,还是做依靠自己的强者,想必心中已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