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转角即是光明
21390300000033

第33章 改变己心

你看到的未必是对的,因为你不懂。

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常会用“强势”或者“弱势”来衡量这个人的个性特征。那些强势者多半给人一种“我是权威”、“听我的准没错”的感觉,换言之,他们觉得对的就是对的,他们认为好的就是好的。

殊不知,我们每个人相对其他人都是独立的,这种独立性也决定了大家都是平等的。那么我们对别人讲话就要用商量的语气,而不要强势又强制。即使有必要指出别人的缺点,我们也一定要注意措辞和语调的委婉,而不能横冲直撞。

留意一下周围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往往喜欢不加掩盖地说出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这样看似“实话实说”,但对于听者而言是很不舒服的,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

我们都知道“鸿鹄之志”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志向远大。其中,鸿鹄指的是一种鸟。

据说当鸿鹄树立了飞向远方的志向后,消息传到别的动物那里,它们都认为这是一件荒唐的事情,鸿鹄简直是自不量力,自寻烦恼。

然而,令所有动物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的一场暴风雪使一切改变了。

由于强烈的暴风雪,使得许多鸟失去了家园,它们被迫长途迁徙飞向远方。当它们陷入极其困难时,鸿鹄飞过来把它们带进一个没有忧愁没有烦恼的乐园里。

不难看出,那些鸟之所以会遭受如此大的损失,就是用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事物的发展。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有一些人会像上述故事中的鸟儿们一样,喜欢用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事物的发展,而往往这样的举动只会带来不利的后果。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习惯性地用自己的喜好去认识、评价、判断、衡量别人,往往有失偏颇,进而不能给他人带来更多、更好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位大学教授来到一个落后的小乡村游玩,他雇了当地村民的一艘小船。当小船开动后,这位教授问船夫说:“你会数学吗?”

船夫愣了愣,回答道:“先生,我不会。”

教授接着又问船夫:“那你会物理吗?”

船夫说道:“物理?我也不会。”

教授还不死心,继续问船夫:“那你会用电脑吗?”

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用电脑。”

听了船夫的话,教授摇了摇头,对船夫说道:“你不会数学,你的人生目的已失去三分之一;不会物理,你的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你不会用电脑,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也就是说,你的人生目的总共失去了三分之二,你只拥有三分之一……”

教授正说到这里的时候,忽然天空中飘来大片黑云,紧接着刮来了强风。

眼看暴风雨就要到来,小船摇晃得厉害,这时候船夫问教授:“先生,你会游泳吗?”

这时候该轮到教授发愣,他答道:“不会,我没学过。”

船夫摇摇头说道:“那你的人生目的快要失去全部了……”

这个故事看上去很有意思,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深思。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不是有些人就像这个教授似的,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他自己是数理方面的专家,便认为数学、物理和电脑这些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不了解这些东西,人家的人生就没有了意义。可是,对于船夫而言,精通数学、物理和电脑又有什么意义?这些又不能帮自己拉几个客人,多赚一些钱,还是在紧要关头具备“活下去”的能力更重要。

这个故事是心理学上“投射效应”的生动案例。不可否认,由于人与人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不要忘了,除了共性,人和人之间还存在各自的特性,因为差异的存在,所以会导致我们的推测出错。

因此可以说,这种以己度人的“投射效应”能使我们对其他人的知觉产生失真。因为这种投射使我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对方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用“我”的标准来作为判断事物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当没有办法改变别人的想法时,不妨转变一下自己的观念,这样一切就都能想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