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转角即是光明
21390300000026

第26章 莫钻“牛角尖”

心动,一切才有意义。

俗话说得好,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这句话旨在告诫人们,不要认死理,一条道跑到黑,试着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许就能发现不一样的出路。

所以说,要想让自己拥有一个好心情,那就必须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让自己僵化的脑筋多转几个弯,不要局限在固定模式中走不出来。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一位专家指出,有10种常见的牛角尖“地雷”,分别如下:

1.灰色眼镜

这类人总是放大和加深事件的严重性,看问题只集中在坏的方面,而往往忽略美好的一面,以至于容易感到情绪低落,神情沮丧。

2.非黑即白

任何事情在这一类人的眼里,只有两种情况:对或错,好或坏,没有灰色地带。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人对于事情的理解就会过分简化,同时还会影响当事人对自己及对别人的评价,使当事人不断责怪自己或别人。

3.以偏概全

这种思想的特质就是以单一事件或数件同类事件作基准,为其他情况下相同结论。

4.小题大做

哪怕一件极小的事,在他们眼里,也会将后果想象得“无比严重”,从而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5.一力承担

将所有问题都扯到自己身上,认为都是“我的错”。这种既过度敏感又过度自责的态度,容易使自己和他人计较,最终反而觉得自己“罪不可赦”,以至于产生不必要的痛苦。

6.感情用事

这类人往往把自己的感觉所引申出来的结论都认为是正确的,例如感到“内疚”就一定是自己做错事。可是,他们不知道,感觉不一定正确。

7.阅读别人

在事情还没有搞清楚时,就以为能完全掌握别人的想法,仅凭自己的直觉妄下结论,结果往往使当事人不再用心聆听别人,造成与他人的关系疏离,增加情绪困扰。

8.墨守成规

这类人在心里存在太多“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的思想,任何与这些思想不同的,都是“错”的,于是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显得缺乏弹性,令旁人难以忍受。如此固执的思想,也会倒过来责备当事人自己,使他们痛苦不堪。

9.执着于控制

执着于控制的人,总觉得一切要完全在控制之内才安心。但这却使其感到身心疲累,神经紧张,容易产生人际冲突。

10.执着于公平

如果一个人总觉得自己处于不公平的情况,只会给自己增加不满和愤恨。

对于上述10种钻牛角尖的特征表述,专家表示,每个人或多或少有1~2项以上的“牛角尖”思想,这并不足怪。但“牛角尖”思想如果过多的话,那么就会令自己很不快乐,感到痛苦和困扰,以至于患抑郁症、焦虑症及性格障碍的机会都跟着增大。

根据上面的表述,我们不妨检视自己有没有这些“牛角尖”思想。如果有,那么就应该尝试改变,例如不要事事想得“无比严重”,多思考事情的其他角度;抛开“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的思想,为自己做人处世留有适当的弹性。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让自己从“牛角尖”中解脱出来:首先,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其实,钻牛角尖就是遇到事情,首先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会单纯地从自己的经验或者目前的想法出发,考虑事物往往不够周全,认定了这个想法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容改变性。

例如,当其看见一个熟人从远处走来,就马上挥手,可是对方却没有回应,毫无反应地走了。这时候,该人心里就会觉得对方看不起自己,或者这个人没有礼貌,等等。然后,自己就会钻牛角尖,去想很多人讨厌自己,很多人看不起自己,很多人不喜欢跟自己做朋友,等等。但是,如果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可能会发现原来对方迎面走来的时候,太阳正照着他的脸,他感觉到很刺眼,根本没有看到自己,所以就毫无反应地走掉了;另外一个可能就是他很烦恼、很苦恼,有一些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满脑子都想着这些问题,什么事情都好像看不到似的。

其次,钻牛角尖的现象一旦出现,能够让自己立即从反方向来考虑问题。既然钻牛角尖是做事从一个角度出发,那么克服的方法就是多角度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培养自己思考问题的多元化。当然,考虑周全就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只有我们对事物的背景资料了解多了,才有可能找到一条解决它的最佳途径。

最后,我们可以找机会,多接触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通过做这些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让自己僵化的脑筋多转几个弯,而不是局限在固定模式中走不出来。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那么也不必忧虑,因为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当你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那么就请参考以上我们的建议,或许对你早日走出“牛角尖”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