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说做事的道理
21387200000074

第74章 福气是给我们修行用的

一个人福气大是一件好事情,但关键还要看他对于享受的环境是迷惑还是觉悟。例如释迦太子,他是觉悟而不是迷惑,王宫里的享受非常的快乐,宫女天天为他歌舞伎乐,还有净饭王的宠爱,可是他一点没受迷惑。一个人一旦受到迷惑,就会堕落,迷惑得越深,就越难跳出来。

所以说,福气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安定的生活,前方的路就看我们自己了。如果在这样良好的环境、安定的生活里能够接受教育,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条路就是好的道路;如果在良好的环境里,发展自己恶劣的习气、错误的观点,那么就可能在将来造恶业。

“福气是给我们修行用的”,这是有智慧的人说的话。如果福气被我们用来发展自己恶劣的情绪、不良的个性,那就危险了。因为你有福气,周围的人会奉承你,哪怕你做错了,照样会有人在周围支持你。这就会助长你发展恶劣的情绪和不良的个性。

佛教给我们,菩萨在没有成佛之前,他要修一百劫福。有了福报,去度众生,法缘就殊胜。可见,佛为度众生需要修福。同样世间人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要想事业发达,也需要修福。修福,就是与一切众生结善缘。能够和大家结善缘,才能够得到大家的尊重、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不衰之地。

怎样跟大家结善缘呢?这就需要我们广为布施,把自己的福气也分给大家一些,这样,我们又积累了更多的善行,也会增加我们的福气。

佛教向来有布施的传统。譬如,农历十二月,寺院会煮腊八粥施舍给穷人。

根据《因果经》记载,释迦牟尼因6年苦行,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常年不得温饱。在他学习期满时,已是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讨。

在农历的十二月,村中一个牧牛女子用钵盂煮牛奶给释迦牟尼吃,释迦牟尼很快恢复健康。佛教兴盛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过去在中国,富贵人家遇到旱灾、水灾的灾难时节,一般会主动出来布施、救济,最常见的就是施粥、供养饭菜。做这些事情,是和广大的众生结缘,按照佛教的观点,这个福报很大。

我们看到现在的许多大企业家,飞黄腾达一时,但是没有多久,就倒闭了、破产了。因为福报享尽了。就是说他在福报现前的时候,疏忽了,不知道修福,不晓得因果的道理。

这些企业家实在应该向世界上许多热衷慈善与布施的成功人士学习。著名歌星迈克尔·杰克逊一个人支持了世界上39个慈善救助基金会,保持着2006年的吉尼斯世界个人慈善纪录。他一生共为慈善事业捐款3亿美元,是当时全世界以个人名义捐助慈善事业最多的人。而今天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他们都得到了人们的敬仰。这样的人得到了福报懂得珍惜,也会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更大的福报。

我们每一个人如果得到了某种福报,一定要珍惜,要知道,这福报不仅仅是用来给我们享受的,我们应该利用它去做善事,进一步增加我们的福报。

此外,有了福报,比如金钱和权力,一个人去做恶事的力量也会更大。

君不见,那些贪官污吏,战争狂人,正是因为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和地位,才做出更大的坏事来。这是需要我们提防和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