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说做事的道理
21387200000036

第36章 自私的人看问题会偏

一般人对事物和人的喜爱,是出于凡夫的私心和自我中心。这使人们看问题常有某种偏颇。例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心会影响到父母对子女的态度。

父母对待孩子,一般是哪个孩子比较听他的话、和他个性相似或者相貌相似,就会特别喜欢。另外,父母为了表现自己的骄傲,常向别人提自己孩子的长处,以孩子的长处作为自己的骄傲,这也是失去了公正的态度——做父母既应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也应看到自己孩子的短处。

佛是觉悟的,而众生常陷于迷茫中。这种“迷”就经常表现在:在各种人际关系之中由于偏私的感情,看问题比较偏颇、不正确。

这本质上是源于人的“自我中心”。比如一个人听到别人在批评某一个人,而被批评的人刚好是这个人的朋友,他坐在旁边就可能越听越不高兴,好朋友即使不在场,也会帮着争辩几句,或者转身就走。其实他心里明白,“你们说的没错,确实是那么回事”,但就是听不进去。此外,自己对某人有感情、有好感、有崇敬的心理状态,哪怕几句话讲得很投机,也种下了友好的种子,不管什么事情,都肯帮忙,替他说话。相反,对看不起自己的人,即使听到他的名字,心里也像针刺一样,看他的照片眼睛都出火,不愿意提到那个人。

专门对某一个人有感情,而不顾及广大众生,这是世俗的感情。两个人有感情,结婚了,欢欢喜喜,有两个喜,叫“嚣”,而双喜旁不可能再加一个喜。所以世俗感情是狭隘的感情。菩萨的感情则是对广大众生的感情,是智慧的感情,犹如天空的太阳普照大地,对每个众生输送温暖。

即使我们没有达到菩萨那样的博大胸怀,但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也应尽量祛除自己的偏私情感,以使自己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看待人和事。这会为我们赢得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我们要明白,自己喜欢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对的,我们应该检查自己的判断是否掺杂了私人情感的杂质,是否公允。

此外,佛教还有个观点,就是一切“无常”。佛教是辩证的,它提倡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做判断和行动。可是众生的脾气却往往是“放不下”:有的与邻居吵一次架,竟然十年不说话;有的听到一句怄气的话,四五年忘不了。佛法告诉我们,既然一切皆无常,刹那间都在变,何必把过去的观点抓得那么牢呢?

有时候,心里种下了不良看法的种子,以后即使转变也可能一下子转不过来,以后每提起这个人,看到这个人,跟这个人接触,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第一个心态就是印象不好。其实这一次跟从前已经不同了。假如别人提醒他,“你怎么这个态度?”他就说,“你不知道,这个人过去怎样怎样,所以我现在才对他怎样怎样。”

另外,如果一直认为人家过去表现得好,有人提醒你:“你小心啊,最近他烦恼很重。”你却听也不听,“我了解他,过去我一直跟他在一起,他过去怎么好怎么好。”这可能使你上当:过去那个人也许老老实实,现在却可能变成骗子了。不根据现在的情况看问题,就无法认清事实。

所以我们判断事情,要学习佛教的方法:一要扩大自己的心胸,不要仅以自己狭隘的好恶,去判断人和事的对错、好坏,而失去公正客观;二要懂得事物是发展的,一切皆无常,总在变化,不要拘泥于过去的看法和观点,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来进行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