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说做事的道理
21387200000032

第32章 接近智慧的益友,能使身心清净

有一次,释尊与阿难一起云游。当两人来到鱼摊前时,释尊突然停下脚步,吩咐阿难道:“去把地上的那根绳子捡起来!”然后释尊又吩咐阿难把绳子丢掉,再闻闻自己的右手。阿难回答说:“有鱼腥味!”

“这就对了!本来只有鱼有腥味,用绳子绑鱼,绳子就沾上了腥味,你又用手拿过绳子,自然也会有鱼腥味。交朋友也是如此,对人会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可以使人变好,有的可以使人变坏,因此我们必须谨慎择友。”

我们在世间所接触到的缘数不清。一见面就是一个缘,周围的环境都是我们的缘。怎么去掌握这个缘,决定了你的幸福和痛苦。

缘有好缘有恶缘,迷茫的眼睛是看不清楚的,只有雪亮的眼睛才看得清楚。我们不要自以为“我是一个好人,就算进入不好的环境,也绝不会受环境影响。”那是不可能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精神感染没有多少人能把握得住。

交友更是如此,如果常和坏朋友在一起,自己也会染上恶习,难以自拔。

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

一次与恶人交,感染了恶习,就有堕落的危险。尤其对青年人来说,大都血气方刚,意志易于动摇。古语云:“与善人交,如人芝兰之室;与恶人交,如人鲍鱼之肆。”

也许我们要说,借我们的力量去感化恶友,但是,除非我们自己有足够的定力,否则就不要作此幻想。相反的,诚如《大庄严经论》所言:“人近有智善友,常使身心内外俱净,此即名为真善夫。”多多接近善的人或事物,不知不觉中人也会受其感化而变善。

什么样的人是益友,什么样的人是恶友呢?佛经里说,朋友有“四品”,就是四种朋友:

一、有友如花:有的朋友对待你像对待花一样,当你盛开的时候,他把你插在头上,供在桌子上;当你凋谢了,他就把你丢弃。也就是说,当你拥有权势、富贵的时候,他把你捧得高高的,凡事奉承你、随顺你;一旦你没有了功名富贵,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他就背弃你,离开你。这是嫌贫爱富的朋友。

二、有友如秤:有的朋友像秤一样。如果你比他重,他就低头;如果你比他轻,他就高起来。也就是说,当你有办法、有名位、有权力时,他就卑躬屈膝、阿谀谄媚地向你低头;等到你功名权力没有了,他就昂起头来,看不起你了。

以上两种是不好的朋友。另外还有两种好的朋友:

一、有友如山:有的朋友像高山一样。山能广植森林,豢养一切飞禽走兽,任凭动物聚集在里面,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好朋友像山,有着广阔的心胸。就像孟尝君一样,有食客三千,能容纳很多的朋友。

二、有友如地:有一种朋友如大地。大地能普载万物,我们在大地上建房子,栽种花草树木,乃至人、车行走其上,大地都毫无怨尤地承受着。所以,像大地的朋友,可以承载我们,替我们担当,替我们服务。

这两种如山如地的朋友都是益友。

《大庄严经论》里说:“接近智慧的益友,能使身心内外得到清净,这才是真正有益的大丈夫。”由此可知,只要多接近好人,自己就会受到感化,也成为一个好人。而对于恶友,要与他们断绝关系,要痛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