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说做事的道理
21387200000022

第22章 听不到批评的人生,是最孤独的人生

佛教认为,世间只有两种人没有过失:第一种是诸佛如来,他没有过失,是真正的功德圆满。第二种是自以为是的人,这种人刚强难化,自以为没有过失,绝不接受别人的批评。

我们是凡夫,过失缺点一定很多,如果能喜欢接受别人的批评,把过失缺点改正过来,就会提升自己的品格。

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善人的最可贵处,就是懂得改过。中国历代帝王中,唐太宗为什么把国家治理得好,为当代与后世人所景仰、所赞叹呢?很大的原因,就是他能听取别人说他的过失,知过能改。这是帝王当中非常难得的。

圣法法师在《百喻故事广释》里说:人是最爱面子的动物。就算一个痴痴呆呆的人,也不愿人家说他的坏处。爱面子的人做事好胜,可是世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而且一切成功的事,都经失败而来。自尊心重的人就经不起打击,懊恼丧志失意,或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过去有个人,和许多人坐在屋里,称赞一个当时不在屋里的人品行很好,只是有两个毛病:一是喜欢发火,二是做事欠考虑。正巧这个被议论的人从门口路过,听到这话,立即发怒,冲进屋里,抓住那个说自己毛病的人,举手就打。旁边的人问他:“为什么打人?”那人回答说:“我什么时候喜欢发火而且做事仓促呢?而这个人说我总是喜欢发火愤怒,做事情欠考虑,所以打他。”旁边的人说:“现在,你喜欢发火而且做事欠考虑的样子已经表现出来了,又为何忌讳别人指出呢?”

一旦别人指出过失,就产生怨恨责难的人,难免会使大家怪他愚昧无知。

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发挥长处,消灭短处是成功的人。若是怕人批评又不肯修改,其长处也因此而被隐没。我们在生活中虚心请教,接受人的批评,才能时时改过。不肯接受批评的人,闻过即闷在肚子里,或欲争执到底,甚至发生动武之举,不但阻塞了善路,而且一切的是非斗争也由此发生。

从人性上说,人们大都喜欢听到赞誉,而不大爱听批评。承认无知,闻过则喜,非圣即贤。我们要学习接受别人的批评,勇于改过。别人纵然误会我们,也不必去计较,更不必去争论。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对于别人的批评,要统统欢喜接受。

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的学术见解有如“针尖对麦芒”,尖锐对立。普鲁斯特提出“定比定律”,贝索勒表示不敢苟同,两人在法国《物理》杂志上为此而争论了9年之久。后来事实证明贝索勒错了,然而普鲁斯特说:“发现‘定比定律’的功劳,一半应归功于贝索勒!”普鲁斯特认为,正是作为“对立面”,贝索勒提出了许多质疑,才促使他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最终阐明了“定比定律”。

听不到批评的人生,是最孤独的人生;常常能听到友人善意劝诫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充实、充满进取希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