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老,个人投资者,发布于2013/7/2
第一,因去年全仓持有QIHU,我去年底时就思考2013年应重新寻找一只高成长股票作为配置,重点的目标就放在电动汽车行业。因为我相信未来十年,公路上跑的电动汽车会非常普遍。选准行业后我就物色标的,本来我最早关注的是比亚迪,但在深圳坐过E6出租车后,感觉一般。我认为这36万的E6就算政府有补贴,要在私家车市场普及也很难,至少我不会买。1月初时我和余晓光说我非常看好电动车行业,问他是否研究过比亚迪,他说如果我看好电动车行业,全世界只看一家公司便可,那就是Tesla。那时国内关注的人不是很多,雪球TSLA板块也没多少人讨论,股价也只是33美元。简单查看一下这公司的发展历程及Musk创业史,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是model S,虽只是看到图片,但一眼就喜欢上,非常想拥有一辆这样的车。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梦想的团队,应能打造成一家伟大的公司。
第二,通常发现非常喜欢的公司后,我就很投入地来进行研究分析。感谢我能生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不需要实地到公司调研,只要用对方法,用心去研究也可得到很多最新且真实的资料来支撑我的投资决策。下面和大家分享下我的调研方式:
花两天时间查看《汽车之家》上关于model S的介绍和试驾。查看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超级工厂》关于Tesla Model S和Model S vs BMW M5等很多视频,颠覆了我之前对电动车的看法。五万美元,充一次电可开480公里,百公里时速4.2秒,且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17寸触控面板,还可装APP来控制。我想这样的车不单我想拥有,有条件的人应该都想拥有吧,因为这车确实超出我们对车的预期。这时的Tesla在资本市场上分歧巨大,1.1亿左右的股本空单量竟然有近三千万股,这相当于总股本近30%的股票被卖空了,高居纳斯达克空仓量榜首。
其实当时做空量那么大,主要有三个原因:
(1)电动车安全问题,电池会否爆炸。
(2)这车卖那么贵不会有人买,并怀疑公司的量产能力。
(3)公司35亿美元的市值且还亏损,股价已严重透支了,且汽车行业算制造业,给10倍PE不得了。
说实话,以上三个问题也是我所担心的问题,但我认真分析后发现,Tesla的车是用近7000个18650小电池来组成电池模板降低易爆风险,Musk预计全年可交付两万辆并陆续会推出Model X及三万美元的Gen III。当时全球订单已超过两万辆,且周产能已提升到400辆/周。但Tesla在2010年买丰田与通用汽车合资的NUMMI工厂产能是40万辆,这意味着生产链打通后公司快速提高产能在现有工厂都还有20倍提升空间。苹果颠覆手机行业后最高做到6500亿美元的市值,我想Tesla如果颠覆汽车这个远比手机大的行业,怎么着也可以做到苹果的一半吧,这样也有三千多亿市值了。所以在1月10日我在雪球发了个贴:《汽车界的iPhone出世?》Tesla颠覆了传统汽车产业?也许这是一只100倍大牛股,并在当晚开盘时以33.76美元买入。(有关Tesla更详细的分析可看Teslafans、狼狼枪枪在雪球的帖,他俩在细节方面的分析非常值得研读。)
上面说到我非常想拥有一辆这样的车,约了余晓光一起到香港试驾并预订,预约好的排期是2月5日,可惜晓光因飞越南不能同行。我与另二位朋友去香港试驾后真是超爱这车,这车相当于4.4升汽油车动力,加油响应和提速比我3.7的SUV要灵敏得多。因没有发动机,除了轮胎噪音外,该车非常安静,半小时试驾完后我拿出信用卡想预订,被告知最快年底最慢明年春节左右交车,且车价在60-100万港币区间,还没最终定价。另外,他们只提供车辆讲解和试驾服务,要预订车自己直接在网上下订后付订金。我虽然很不爽,但换个角度想,这样的商业模式真是太好了,直销可增加公司利润率,订金和车款全部汇到总部有利于现金流管理,根据订单来提前组织物料生产,这不和小米的期货模式一样吗?真不知是谁学谁的。但人家产品做得好没办法啊,等一年也要订了。回来预订后又在雪球发了个帖,2月5日在香港试驾后相信这车会人人喜欢拥有,有十倍大牛股潜质,所以昨晚我加仓了TSLA。相信下周的季报和Q1展望会不错,今晚订了辆Tesla Motors 85KMH,订单号RN327523,年底提车。比Teslafans 排号RN325512多2000,折算平均近期每天订单85辆左右,如按这样折算今年约三万辆订单,但要挤去些只下订不付订金的水分订单,估算有两万辆吧。但Tesla的车和股票真正广为人知,广为人爱,我想应该是两年后吧,那就让我买他的车和股给各位先探下路。
在试驾完后几天,我重点在微博查关于Tesla或model S的一切,发现北美一些提车的华人车主或他们购买这车的同事和朋友均对这车评价很高。我重点关注了Teslafans、擎天柱optimus_prime、成涛TaoCheng和狼狼枪枪。我发现有个特点,很多车主也买了股票,因对公司的基本面信息研究得比较多,对公司有更深入的了解后,我在38-39继续加仓,但没想到季报出来后因Q4业绩低于预期,给空头借势打压,开盘就跌了10%,并陆续回调到34元左右。本来以为可能要年底公司盈利市场才会纠正错判,但没想到Tesla的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不单做产品一流,对市值管理也是一流,隔三岔五就在twitter上发布关于公司利好的消息,如提前盈利、产能增加等等,很奇怪美国证监会对这种影响股价波动的事竟然也不管。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股价两个月内从37冲到110元。
总结反思:虽抓住这只大牛股,对公司基本面和未来发展也超级看好,但其中也有值得我反思检讨的地方。因一直满仓持有QIHU,所以只用新的资金来建仓TSLA,不舍得卖出QIHU换TSLA,所以仓位还是以QIHU 为主,当时是想TSLA可能要到年底产能和利润都更清晰了市场才会纠正错判。另QIHU相对TSLA我更了解且持股安全边际高些,因为Tesla万一来个召回什么的,股价可能会跌一半或更多,所以考虑下半年QIHU 涨上去后用Margin来加仓TSLA更安全些。还有就是正股与CALL的结合操作,因我2007年港股窝轮大赚大亏过,所以对这种方式有些恐惧,所以我美股账户并没开通CALL的交易权限。但检讨反思我当时年少无知,是将窝轮当成正股来炒,且所买的窝轮很多对公司并不了解且时限短。TSLA操作可改进为正股配中长期的CALL来组合操作,这样不用Margin也可用更大杠杆来操作,博取更大收益。
关于单一持股:很多著名投资人或书上均提醒投资者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我认为其实你敢买一两只股全仓并长线持有,这个决定本身就对他足够了解,某种程度来说,这样更安全。且巴菲特老师费雪曾说过,集中全力购买失宠的公司,让资金集中。出色的公司在任何市场都只有5%左右,而能找到其中股价偏低的则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旦机会来临,应该重仓买进,甚至是以全部资金买进。
关于融资:巴菲特提醒投资者永远不要借款买股,但我个人理解这并非是神律,关键是看你对所买的公司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和信心。我创办公司时曾抵押过房子,投资房产时也贷过款。所以一旦让我找到优秀的公司且有5-10倍上涨空间,我会大胆融资来买进,高回报肯定面临高风险,不敢冒输的风险就不可能大赢。且我除股票外还有房产和公司股权,就算股票全亏光也不会一无所有,这就是我的底气所在。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著的《聪明的投资者》中也写道:”如果你对所购买的公司有足够的了解,也是可放大杠杆来买入的。“在QIHU股价16元时我就给许志宏建议过卖房来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