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学知识大课堂——科技轶闻趣事
21370200000020

第20章 荒诞奥秘(4)

顺便提一下,世界上像加拉帕戈斯群岛这样反常的地方还有一些。如横跨在赤道上的南美洲厄瓜多尔,由于地形较高,再加上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也较低。正好位于赤道线上的首都基多,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也仅有143℃,所以那里的人还要备皮衣御寒。当然,你已经知道了这里的科学奥秘,就不会感到其荒诞了。

沙粒音乐家

在我国西北的敦煌,有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鸣沙山。

刚来到山下的人,首先被吸引住的,是鸣沙山的外貌:伟岸高耸的山体完全是由沙子堆积而成的,远远望去,这山就像是一块披着白色轻纱的美玉,柔滑细腻,轻盈闪光,既没有嶙峋的岩石,也没有一棵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沙子发出淡淡的黄色光芒,给人一种辉煌的感觉。

鸣沙山除了美丽奇特的外貌外,更吸引人的是它的沙鸣。如果你奋力向上爬去,爬到山上,然后像小孩滑滑梯似的从沙山上滑下来的话,你身下的沙子就会鸣叫起来。如果控制好速度,慢慢滑下,会听到像中国丝竹的音响,像是琴弓在琴弦上悠悠擦过,又像是手指在轻拨琴弦;如果滑得快一些,那音响就像是有一支萨克斯管在吹奏,时而沉闷,时而飘逸;要是有好些人一起滑下的话,沙子的鸣声就会响成一片,像是一架巨大的管风琴在演奏,十分威严、肃穆。

以沙粒会鸣而得名的鸣沙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的游人。人们在欣赏沙鸣的同时,也常在问同一个问题:沙粒为什么会奏出动听的音乐?当地人常用一个传说来回答:鸣沙山是一位爱弹琵琶的姑娘化身而成的,姑娘的情郎带着一队骆驼去沙漠的那边,从此不再露面,姑娘在这里等候的时间长了,就化成了沙山,有人来了,姑娘就要拨动丝弦,诉说心中的凄苦。

传说固然动人,可用来替代科学解释这个谜,就显得有些荒诞了。科学家对此有自己的解释。

有人认为,当沙粒滑动的时候,沙粒之间的空隙时而扩大,时而缩小,不断地在变化,同时空气也就相应地时而进入空隙,时而又被挤出空隙,这样就产生振动而发生了声音。

有人认为,在鸣沙中有着大量石英沙粒。石英沙粒硬度很大,当它们被太阳晒得火热后,如有人马在它上面走动,都会使沙粒发生摩擦而发生响声,甚至,有时只要有风吹过,也会使它鸣叫起来。近年来还有专家对石英沙会鸣叫作了更深入的解释,认为由于石英晶体对压力很敏感,受压就会产生电、产生往复伸缩,引起振动。振动越大,电压越高;电压越高,振动越大,从而产生了声响。

也有人认为,沙鸣是由于沙山下有着一个潮湿的沙土层,当上面干燥的沙粒顺坡滑下时,干沙粒的振动波传到潮湿层,就会引起共鸣,发出声响。这些人说,鸣沙山的地理特征可证实:鸣沙山的山脚下便是一眼碧绿的月牙泉,很可能就是这泉水造成了鸣沙。其他一些地方的鸣沙似乎也可证实这种说法。

我国宁夏的中卫县有个叫沙坡头的沙山,坐落在黄河边上。沙山高约100米,坡的中部是凹形,有很多泉水。当人们顺山坡滚下时,沙子就会发出隆隆巨响,就像远处有一队汽车在开过。新疆的巴里坤也有座响沙山,沙山高200多米,山脚下有一个泉眼,流出的泉水汇成了一个水潭。

国外一些著名的响沙也大多与水有关。如拉脱维亚的里加海滨、俄罗斯的勒拿河河谷和贝加尔湖畔都有成片的响沙,当人踩上去时,脚下往往会突然发出叫声,会让人吓一大跳。美国夏威夷考爱岛的滨海地带,有一个长800米、宽18米的沙丘,人若在沙丘上行走,就能听到沙子发出清晰的狗叫声。沙子越干,声音就越大,许多人走时,声音就像是有一群狗在狂吠。

另外,还有的人提出,响沙的共鸣箱不在地下,而在地面上方的空气中。海滨响沙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洁净的水不断地冲刷。1952年苏联第聂伯河支流拉皮河畔尼科波尔城的居民曾有过一次难忘的经历。拉皮河畔的沙滩会发出响声是居民熟知的,可那年一次雨后的叫声最为清晰和奇特:当人在沙滩上行走时,沙滩上就发出一种类似从汽车的车胎里冒出气体所产生的啸叫声。脚步一停下来,瞬间万籁俱寂,但只要稍动脚步,啸叫声就会再次发出。

其实,人们注意到沙粒会叫的现象已有很长历史了。在我国内蒙古达拉特旗的一条河边有一片银肯响沙。“银肯”一词在蒙语中为“永久”之意,说明不知有多少代人早已注意到了这片神秘的响沙。不过,沙粒究竟为什么会响,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也许,以上提到的种种说法都有道理,也许,有些地方的沙粒会响是上述一些说法综合作用的结果吧。

夏冰怪洞

随着三峡工程的启动,三峡成了旅游热点地区。为了进一步开发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四川旅游局三峡规划组的专家们在1993年对该地区进行了考察,结果出乎意料地发现了一个奇异的“夏冰洞”。

这个怪洞坐落在万县市巫溪红池坝草场东面的一个大山口处。洞进口处是一个宽敞的“大厅”,高约10米,宽约60米。“大厅”深处呈斜坡状,越往下越深,洞底与洞顶间距约15米,奇异就在洞底这一段。

洞底遍布灰黑色的岩石,冰凌镶嵌其间,洞壁或为冰瀑布覆盖,或有冰柱倚立于前。洞的尽头,有一柱直径约1米、长约5米的巨大冰凌。洞中有此巨冰已属罕见,更令人诧异的是此冰夏生冬消。据当地人介绍,只要红池坝气温在15℃以下,则无论冬夏,洞内均不结冰;但若坝上气温超过15℃,则气温越高结冰越多,因此被人称为“夏冰洞”。

怪洞的发现使旅游专家欣喜若狂,却使地质学家陷入迷惘之中。类似的夏冰洞,以前曾在我国发现过,地质学家曾为此怪异现象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解。

湖北宜昌市五峰县白溢寨主峰北侧,有一个类似的奇洞,每当三伏天,此洞的石隙中便自然凝出大型冰块。每逢酷暑难耐时,当地居民便纷纷到洞里取冰以供避暑、制冷饮用。冰取后能重生,总不见少,是个不用能源的天然制冰厂。因这里的冰也只有夏季才有,因此也被称为“夏冰洞”。

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冷热颠倒呢?一些学者大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人认为,这类岩洞的地下很可能有着庞大的储气结构和特殊的地温层;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洞里有着强大的空气对流及气体磁场;还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岩洞的地下很有可能存在着寒热两条储气带,两者同时向外释放气流,由于冷热空气的轻重不同,所以在炎炎盛夏,重的冷气会积聚在地表,而在隆冬季节,轻的热气会上升冒出地面。有人对此理论作了补充,认为在地下储气带上可能有着类似阀门一样的结构,在冬夏能自动开闭,冬天热气冒,夏季冷气显。

1995年的夏季,一些学者对几处著名的夏冰洞进行了专题考察。他们研究了夏冰洞周围的地质地貌,研究了岩洞的结构,测得了一些重要数据,然后提出了夏冰洞成因的新的假说,颇有说服力。

这些学者发现,夏冰洞往往存在于岩洞较多的地区,邻近有比较“发育”的水平、垂直节理裂隙与众多的岩洞相通;这些洞的分布区还都具有一定的相对切割深度,因此空气对流明显,有比较强盛的山谷风;另外,最主要的是这些洞的结构都比较特殊,能够起到相当于“换能器”的作用。

那么,夏冰洞究竟是怎样制冷的呢?学者们也作了具体的分析。

这些岩洞由于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溶洞在主次洞穴间相互连通,常年充满了冷而重的空气,使地温经常保持在摄氏几度的低水平上。在炎热的夏季,地表空气受热上升,对流作用明显,洞穴中的空气也受影响而产生明显的流动。然而,由于流通空间的限制,洞穴中各处的空气密度和流速是不一致的。与大型岩洞相连通的小型岩洞或缝隙中的空气承受压力较大,流速较快,空气密度也较大。这样密度大、流速快的气体在通过狭小的通道后即会迅速扩容减速。在扩容过程中会吸收附近的热能,而使周围温度降低,完成热交换过程。这就是物理学上所说的“压缩制冷效应”。

这种效应实际上我们并不陌生,冰箱就是利用这个效应制冷的:压缩机将氟利昂气体压缩成液态,再让液态氟利昂迅速减压挥发成气体,在这过程中吸收热量而造成低温,然后压缩机再将气态氟利昂压缩……如此循环反复,便能使冰箱内一直维持着低温。

可以简单地说,夏冰洞其实就是一只“大冰箱”。这些洞内往往有着好多类似冰箱内压缩制冷机构的小洞,当这些洞一个个互相串通连接起来时,就有可能产生连续的压缩制冷变化,从而将空气温度降到冰点附近。当洞外气温越高时,与洞内空气交换时产生的水蒸气量也就越充足,这就是夏冰洞在夏季气温越高时结的冰层越厚的原因。

夏冰洞一般洞顶岩层较厚,周围有比较茂密的森林覆盖,因此保温效果极好,这也是洞内结成的冰不易融化的一个外部因素。

最后,这些学者在赞叹大自然出神入化安排的同时,还告诫人们:夏冰洞是一种集地质、物理与气候为一体的奇特环境中出现的物理现象,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旅游资源。但人们在利用这种资源时,千万注意不要破坏岩洞内部结构,也不要破坏外部地理环境,这些都可能造成夏日结冰奇观的消失。而这种奇观一旦消失后,几乎是不可能重现的!

自杀之谜

在19世纪英国的中央警察机关——苏格兰场的档案中,记载着一桩离奇的血案。

夏天到了,约克郡的史格特爵士和往年一样,到他的乡间别墅去避暑。和其他的英国绅士一样,史格特爵士的起居很有规律:他每天上午都要到庄园里去打猎,中午回来后先靠在书房的皮椅上休息一会儿,才去客厅进午餐。这一天,狩猎归来的史格特爵士和往常一样,带着疲惫的神色进了书房。

正当仆人们在客厅里张罗着开饭的时候,“乒!”从书房里传来了一声尖锐的枪响。待仆人们冲进房门时,不禁都呆住了:史格特爵士靠坐在皮椅上,头搭拉在胸前,汩汩鲜血正从他的胸部涌出。

苏格兰场接到报案后,立即派出比埃尔探长带着警士赶往别墅。

现场勘查很快就结束了。死因很简单,枪弹击中了史格特爵士的心脏,当即毙命。看来,子弹是从史格特爵士常用的那支猎枪中射出的,现在它正横在史格特爵士对面的桌子底下。史格特爵士衣着整齐,胸袋中揣着的一块怀表已被枪弹击碎,表上时针正停在“12”处,无疑,这正是死亡的时间。自杀不可能,因为猎枪离皮椅有一段距离。他杀也不大可能,因为现场陈设有条不紊,门窗紧闭,无外人进入的可能,室内也无搏斗的痕迹。那么,是谁开的枪呢?

第二天,一筹莫展的比埃尔探长坐在史格特爵士的皮椅上,苦苦地思索着。又到中午了,客厅里的大自鸣钟“当当”地敲了12下。比埃尔探长听着钟声,心想,这就是昨天史格特爵士丧命的那一刻了。他茫然地环顾四周,只见正午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照在窗边案桌上放置着的一只球形玻璃水瓶上,玻璃水瓶折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直达房间的纵深处。看着看着,比埃尔探长迷茫的眼神中出现了疑问,随即闪出了希望的亮光。

“有了!”比埃尔探长猛地跳了起来,随即对闻声冲进来的警士宣布:“凶手”是太阳光,“同谋”是玻璃水瓶。说穿了,这事件并不很奇怪。我们知道,光线经过凸透镜能发生折射,汇聚到一个焦点上,那一点的温度是很高的。这案桌上装满水的球形玻璃水瓶实际上起到了凸透镜的作用,正午强烈的阳光透过这个硕大的凸透镜,汇聚到焦点上。不幸的是,这个焦点正好落在斜倚在桌边的枪身上,枪膛里的火药在焦点高温的作用下点燃,便把霰弹推出了枪膛,又正巧打中了史格特爵士。猎枪击发后改变了位置,滑落到了地板上。

事后的模拟,证明了比埃尔探长的推断是正确的。

其实,早在这血案发生之前,一些人已发现了普通盛水的球形玻璃水瓶可用来取火。他们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中得到启发的:一个盛水的圆瓶放在窗台上,竟会燃着窗帘和台布,并且灼坏了桌面,而这时候瓶里的水仍旧是冷的。有的药房里喜欢用装有水的很大的球形瓶做装饰,这种瓶有时竟会引起极大的灾害——使旁边容易燃烧的药品燃烧起来。

有人曾测定过,一只直径12厘米的圆瓶,可以把太阳光聚集来烧沸表面玻璃上所盛的水,用这样的圆瓶,甚至还可以点燃香烟。

不过,要指出的是,这种用水做成的“透镜”的取火作用,比起玻璃透镜来要弱得多,因为光在水里的折射要比在玻璃里小得多,并且水会吸收光线里绝大部分的红外线,而红外线对于物体的加热是有重要作用的。

还要告诉你的是,水的固态——冰,也可以用来做制造“透镜”的材料。我国清代有位叫郑复光的学者,1819年曾在众目睽睽之下,做了冰透镜取火实验:他找了一把壶底微微向里凹的锡茶壶,灌上热水,放在一块冰上旋转,将冰块烫成两个光滑的凸面,然后再背向靠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很大的冰透镜。在阳光灿烂的中午,他把冰透镜靠在一个支架上,让它对准太阳后,在下边就出现了会聚阳光的焦点。过一会儿,放在焦点上的纸捻就燃着了。

冰透镜与球形玻璃水瓶取火的原理是一样的。

欲速则不达

巴西海军的斯塔利亚号潜水艇是一艘柴油动力的常规潜艇,它的排水量为3200吨,上面有150名船员,在水下潜伏不动的时间可达140小时。虽然它比起超级大国的核潜艇来要逊色多了,可对于巴西这样一个军力较强的国家来说,它还是被视为海军的骄傲。

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天,斯塔利亚号在南大西洋执行训练任务,当它驶至巴列亚角附近海域时,准备出水进行常例的换气、充电工作。潜艇渐渐上浮,从水压计上可以看出,它已快接近海面了,观察员奉命升起潜望镜,望海面动静。“啊!”海面上有一艘快艇驶来,“紧急下潜!”观察员发出了惊叫。话音未落,斯塔利亚号便发生了猛烈的颤抖——一艘高速穿越的游艇擦顶而过,潜艇顶部被拉开了一个大口子!

海水立时喷涌而进,斯塔利亚号像喝醉了酒的醉汉一样,在海水中摇晃了一阵后,便往下沉去,最后,陷在海底的淤泥中一动也不动了。从仪表上可以看出,这里的深度是46米。

突如其来的横祸使船员们惊惶不已。由于联络中断,救援无望,只能靠自救求生了。这里已离海面不远,只要能上浮到海面上,就有希望。可眼下爬出潜艇要费些时间,因为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力,这里的水压使你根本无法打开舱盖,所以只能先打开高压气瓶阀门,向艇内充气加压,等艇内外压力平衡后,方可打开舱盖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