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不能不现实
21353000000003

第3章 脚踏实地,不要当个空想家(3)

第二天大阳出来了,万物苏醒了。沐浴在阳光中,寒号鸟好不惬意,完全忘记了昨天夜里被冻的痛苦,又快乐地歌唱起来。

有鸟儿劝它:“快垒窝吧!不然晚上又要发抖了。”

寒号鸟嘲笑说:“不会享受的家伙。”

寒冷的夜晚又来临了,寒号鸟又重复着昨天晚上一样的故事,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发出叫声了呢?太阳一出来,大家才发现,寒号鸟早已被冻死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今天你把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你又把事情推到后天,一而再,再而三,事情永远没个完。只有那些善待今日的人,才会在“今天”奠定成大事的基石,同时孕育“明天”的希望。

人有两种能力,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是因为思维能力,而是因为行动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对行动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动。遗憾的是,失败者会等到事情不能再拖延时才去行动,而成功者人则以积极的姿态积极行动,后者才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行动。

把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结果往往是明天也做不到,因为“明天再做”的想法已经深深根植于你的大脑。真正到了明天,你也许会想,反正还有“明天”呢。实际上,“明天的明天”还有许多新的事情要做。如此一来,穷人就会旧账未清,又添新债。

有时候,同样是行动,但由于行动态度、行动方式的不同,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汉斯与邦德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几年前,两人看到本地人开始摆脱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穿鞋戴帽都趋向商品化。于是两人决定各自办一家服装厂。

汉斯说干就干,立即行动起来。没用多长时间,就将产品推向了市场。而邦德则多了个心眼,他想先看看汉斯的服装厂效益怎么样,因此没有行动。

汉斯的服装厂开办不久,确实遇到了许多困难:市场打不开,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灵,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工人的积极性下降……见此情况,邦德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盲目行动,否则也会陷入困境。

但是,顽强的汉斯没有在困难面前倒下,他针对困难一一想出解决办法。一年后,他的服装厂终于渡过难关,利润滚滚而来。

看到汉斯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邦德后悔莫及。于是,他也开办了一家服装厂,但已为时过晚。由于早办了一年,汉斯赢得了众多的客户和广阔的市场,而邦德的客户却寥寥无几。几年之后,汉斯的营销网络遍及美国各地,拥有数亿资产,而邦德的服装厂却只能为朋友的鞋厂进行加工,资产更是少得可怜。

这两位朋友同时看到了机会,但汉斯马上行动,占尽先机;邦德却犹豫观望,坐失良机,最后走上两条不同的人生轨道。邦德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的话,根本成就不了任何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要使世界动,一定要自己先动。”一个成熟的人,就是一个不需别人提醒,也能够自觉行动的人,而那些拖拖拉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注定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被时代淘汰,被职场解雇。

有两个学生,同时报考某教授的博士生,可是这位教授只招一个学生,于是教授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题目,两个学生同时做完了题目。过程一样精彩,结果也一样正确,难分伯仲。教授思考了一下,选择了其中一个。

另一个很不服气地找教授问:“为什么没有选择我?”教授指着题目开始做的时间说:“题目是我上周五下午布置的,他是上周五下午四点开始做的,而你是周一开始做的。我之所以选择从周五下午四点开始的他,是因为我认为一个立刻开始行动的人更具有竞争力”。

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结果。有许多人平庸一辈子,是因为他们一定要等到每一件事情都百分之百的有利、万无一失之后才肯去做。当然,我们可以追求完美,但是人间的事情没有一件绝对完美或接近完美,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完美以后才去做,你就只能永远等下去了。

“立即行动”是获取成功的秘诀之一。在此,我们可以使用“自我发动法”调动自己。自我发动法实际上就是一句自我激励警句:“立即行动!”无论何时,当“立即行动”这个警句从你的下意识心理闪现到有意识心理时,你就应该立即行动。

许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由于这种习惯,他们可能出门误车,上班迟到,或者更重要的——失去可能更好地改变他们整个生活进程的良机。

可以说,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拖延更为有害,也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拖延更能使人懈怠,更能减弱人们做事的能力。

所以,人应该极力避免养成拖延的恶习,当受到拖延引诱的时候,要振作精神去做,绝不要去挑最容易的,而要去做最艰难的,并且坚持下去。这样,你自然就会克服拖延的恶习。

拖延往往是最可怕的敌人,它是时间的窃贼,它还会损坏人的品格,败坏好的机会,掠夺人的自由,使人成为它的奴隶。要医治拖延的恶习,唯一的方法就是立即去做自己的工作。要知道,多拖延一分,工作就难做一分。

“立即行动”,这是成功者的格言,只有“立即行动”才能将人们从拖延的恶习中拯救出来。走向成功的秘诀就是“行动”,自我行动法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激励。

奥格·曼狄诺是美国一位成功的作家,他常常告诫自己:“我要采取行动,我要采取行动……从今以后,我要一遍又一遍、每一小时、每一天都要重复这句话,一直等到这句话成为像我的呼吸一样自然,而跟在它后面的行动,要像我眨眼睛那种本能一样。有了这句话,我就能够实现我成功的每一个行动,有了这句话,我就能够制约我的精神,迎接失败者躲避的每一次挑战”。

的确,有时候我们非常需要这种自我暗示与自我控制,它将恢复我们的良好状态与调整我们的现实处境;通过它,我们能把可能被毁弃了的一天变成令人愉快的一天。

庸人总是在看到别人取得成功后,才扼腕叹息:曾经有一个能让我成功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并没有珍惜,现在想起来悔恨不已,假如再给我一个这样的机会……

庸人总是在“假如……”、“如果……就”的唉声叹气中耗掉了自己宝贵的青春,浪费了自己所有的激情和热情。他们年复一年地按照他们那种失败者的生活模式过日子,却不知道自己的遭遇恰恰是他们不去行动造成的。而且还会责怪自己的配偶,责怪一起做生意的伙伴,责怪运气不好,责怪经济不景气……他们成天谈论所有的人如何“亏待了他们”。

不要再抱怨下去,因为怨天尤人不会改变你的命运,只会耽误你的光阴,使你没有时间去取得成功。如果你想要“赶上好时间、好地方”,就去找一样你能够拼上一拼的工作,下大力气去干。

你也许已经具备了知识、技巧、能力、良好的态度与成功的方法,懂得比任何人都多,但你还可能不会成功。因为你必须要立即行动,一百个知识不如一个行动,不行动就永远不会有结果。那么,从今天开始,真正行动起来吧!

6.机会不是“等”来的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但是它不会主动地降临到任何人的头上,一味的空等是“等”不来的,它需要你靠勤奋来争取,靠努力去把握,这也是将理想变成现实的唯一途径。

比尔·盖茨说过:“你能够使成功成为你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你能够使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但是,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必须动手去做才能让你的理想实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也许,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无论是大还是小。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想”,等待成功的机会落到你头上,那么你就只能永远“等”的下去了。

要知道,真正的成功来源于自己的努力,如果你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那么即使具备优越的条件,也无法实现你的梦想。

曾经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西尔维亚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便是陌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也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西尔维亚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她什么也没做,而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而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因为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人,相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并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只好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以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一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但是,辛迪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继续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主持。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雪都没有关系,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相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到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然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的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她们的分歧点就在于,西尔维亚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机会,期望时来运转,然而,时光却流逝了。相反,辛迪则是采取积极的行动。首先,她充实了自己;然后,在北达科他州受到了训练;接着,在洛杉矶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最后,她终于实现了理想。

成功者,永远都是那些勤奋的人,他们从来不指望运气的降临,而是脚踏实地把事情做好,实实在在去解决问题的人。而失败者则却恰好相反,他们常常抱怨别人的成功是靠运气,因而总是不采取行动、守株待兔,想着哪天成功的“大馅饼”会自动掉到他的手中,这种人不能成功自在情理之中。

7.一万个幻想,不如一个行动

人生所有的设想和计划只有付诸行动才会有可能变为现实,不管是多么伟大的构想,如果不做就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收获,所以,人生的关键就是行动。

有些人习惯于夸夸其谈,实际动手的能力不足,常常是想的和说的多,而实际实现的很少,最终导致人生失败。要知道,没有行动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成,只有行动才会把理想变成现实。

高楼大厦是由一砖一瓦垒起来的,万里长征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所有的大事业都是由小事情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生活或工作中,有些人就是看不见小事情,不愿意做小事,总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可是一直没有大事让他展现自己的才能,所以,常常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实,这些人都有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干的坏习惯。你要想人生有所作为,走向成功,就必须培养从小事做起的习惯。

有一个人很有才华,整天想着要写一本世界名著,看不上豆腐块的小文章,结果,许多年过去了,名著没写出来,小文章也没有,白白地让满腹才华失去了表现机会。相反,另一个人才能一般,但是多年来一直写小文章,积少成多,由小变大,最后著作等身,收获颇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两种人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它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从小事上起步的,成功者的丰碑就是由这些小事雕刻出来的。

成功就在于你认准了目标就行动,不要想那么多,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结果就必定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不做,就可能一直等下去,永远也不会有什么成果。

大家可能都读过这样一则寓言:

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呢?”

穷和尚说:“我有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买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就凭这些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光说不动是达不到目的的。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前提。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实现。

成功开始于一个好的方案,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你要明白,你采取多大行动才会有多大的成功,而不是你知道多少、就会有多大的成功。所以,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起来,因为惟有行动才能使你获得成功。

对于行动的重要性,富人深有体会:没有行动,理想永远是句空话。只有行动,理想才会变成现实,人生才能走向成功。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理想,都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真正为这个理想去实践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我们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了,把困难想象得太大了,因而在还没有做以前,就自己把自己否定了,所以我们总是和最终的成功相距甚远。

成功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成功的喜悦不在结果,而在于达到结果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行动的过程,人在行动的过程中才能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我们很多人对生活都有一种良好的愿望,但是并没有把这种愿望变成现实,原因就是只想着结果,没有看到产生这个结果的过程。我们只看到布什当了总统,而忽略了他当总统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艰苦的,是琐碎的,但不经过这个过程,他是永远当不上总统的。

任何一个愿望都有实现的可能,把这个可能变成现实就需要你付出艰苦的劳动,没有付出就不会有结果。很多人付不出这个代价,只能让愿望成为泡影。

行动是很实际的一件事情,你要制定行动的计划,你要学会行动的方法,你得一件一件地去做,就像愚公移山一样,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才能够搬走阻碍你向前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