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回归自然的渴望。采摘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走进自然收取丰收的果实也是人生一大乐趣;
满足精神生活。现实生活中没有心理寄托,可以去“偷菜”,借以度过一些休闲时光。
既然虚拟的网络游戏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生活中的满足和乐趣,现实世界里的人和事更会让人们感同身受地体味无尽的快乐。如果人们只想得到快乐却不去体会那种满足感,一切就会像过眼的烟云从生活中消失。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目标是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并因为自己的存在而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就应该拥有长久的满足感。
生活中的不等式
我们常说:爱一个人只需要付出,不需要回报。
很多时候,我们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付出,不一定都有收获。有时候,付出是一种精神,或者是一种修养,是人生达到了一定高度的体现。付出和回报不是相等的,这是生活中的一道不等式。
根据这个不等式,我们可以设定出许多问题。比如:
付出总有回报?付出就有回报?付出才有回报?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付出有回报吗?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按照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一些名人名气很大,但是没有架子;很多职场人士工作很忙,但却特别守时;新闻里报道的那些腐败官员职位很高,却不等于素质高。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别人,虽然从来没想过回报,但是生活中却总是有很残酷的现实打破我们心中的平静。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帮助一位很有名望的作家扩写一部小说。她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改写的,起早贪黑地写了将近一个月,终于将原作三万字中篇小说改成了长篇,本以为她的劳动会得到肯定,没想到,却遭到了对方的一顿痛骂。她不解,忍着眼泪问我:难道我帮助别人帮出了毛病?我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就是为了学习写作,难道我这一个月的努力都白费了吗?
我把这事儿跟一位编辑朋友聊起的时候,她告诉我:请转告你的朋友,那个作家是为了不给她报酬才这样做的。
后来,这本小说不仅出版,还售出了影视改编权,那位作家名利双收。我这位朋友不仅在物质上分文未收,在精神上还被重重地打击了一次。
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如果那位作家有爱因斯坦的情怀就好了,我总是这样想。
我的一位编辑朋友,在文章的撰写及修改方面给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很感激。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写过很多学术著作,为了让相关人员查资料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他的著作,我建议他将自己的资料放进百度百科中。可他对电脑的使用不是很熟练,于是,受他委托,我帮他建了百度词条。
当我正沉浸在帮助了编辑朋友,终于表达了对他的感激的这种快乐之时,一盆冷水立即熄灭了心中的那点快乐之火。
他的妻子找到了我,说我多管闲事,因为编辑朋友的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她在料理,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很久没掉泪的我,这一次委屈得泪流满面。
生活中,我总是认定,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我没想过让编辑朋友表扬我,因为做这件事的时候,从没想过回报,却因此产生了麻烦。帮助了别人,还要做检讨,当时很不理解。后来逐渐明晰,生活处处有不等式,付出也会受到曲解的,这一切再正常不过。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上委屈、遇到误解,甚至,自己抚育的孩子,当他或她长大后,越来越成熟,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像儿时父母给他们规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或者这个时间可以做什么,那个时间可以做什么。他们不会再听父母的教诲,父母多说一句话他们都觉得烦躁,他们逆反,他们不理解父母,甚至顶撞父母。这个时候,做父母的,无论如何也转不过这个弯子,他们的心里有的只是付出后的伤心,伤心自己付出了不仅没有回报,反而受到了抱怨。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而子女对父母是应该回报的,回报的程度与否,关乎他们的情感底线,而与道德无关。
生活中,这种生活的不等式比比皆是。
一对结婚二十几年的夫妻,妻子每天洗衣做饭带孩子照顾老人,还要工作,丈夫则每天抽烟喝酒看电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因为工作不顺心,丈夫每天回到家里大吵大闹,妻子只是默默地洗衣做饭,为了孩子维持着这个家,可是,丈夫并没有体谅妻子的付出,有时甚至动手打人,这个家时刻在风雨中飘摇着。不难想象,离开了妻子,这个丈夫会怎样生存?
另一对夫妻,曾经白手起家,一起创下了家业。在艰难的条件下,夫妻二人互相鼓励,终于走出了逆境。可是,他们却不能一起守业。丈夫手里有钱了,开始追求刺激的生活,不仅找了小三,还与其生了孩子。当妻子发现丈夫的这一切的时候,她很难过。但是,她没有大吵大闹,只是默默地离开了家。后来,朋友问她,她幽幽地说丈夫的做法也算正常,人生总有不等式,她能够拥有财富,却不一定能拥有男人的内心。
法国人纪德说:“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按照纪德的说法,付出了,就不要想回报,只要内心安宁,比什么都快乐。
当我们付出了,不但没得到回报,反而受到了埋怨。这种情况下,不必怨恨,也不要悲伤,人生就是由一道道不等式组成的。所有的努力都不求回报,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生活,才能幸福和满足。
花朵的魅力容颜
人生有限,挚友难寻,有一种友情叫永久,有一位朋友叫永恒。
朋友,可以分为很多种。普通的朋友,也许日常没有太多的交往,偶尔见到,打个招呼而已,完全是出于礼貌的行为;人生的挚友,即涵盖着某种情感在内的朋友,是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而永恒的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朋友呢?永恒,借用《辞海》的解释,是永远不变之意,常用来形容友谊,永恒的友谊。
永恒的朋友,之所以称为永恒,就意味着永远不会失去,是终其一生一世的朋友,与你同悲伤、共欢乐,为着你梦想的实现而倾力相助的人,为了你的困难而不遗余力帮助解决的人,为了你的心灵不再忍受重负而全力解除压力的人,为了你的未来而风雨相携的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永恒的朋友绝不会离你而去,永恒的朋友将会用诚恳的内心伴随你的一生。永恒的朋友会为你的成功而充满快乐,永恒的朋友会为你的失败而鼓励你振作。然而,人生一世,谁又会有几位永恒的朋友呢?
茫茫人海中,人们总是试图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去结交一批批不同的朋友,有时,疏远了一批老朋友,而又新结交了一批新朋友。从泛泛的交往中,选择其情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又有新的朋友相识,原来的新朋友就转而成了老朋友。于是,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朋友的内涵在不断地充实和改变着,新朋老友也在这份不断延续的情怀中,书写着无数首友情的诗歌,演绎出一系列关于友情的故事。
按照交友的原则,有些人以自己的真诚去结交朋友,有些人靠自己的善良赢得朋友的信任,有些人依仗自己手中的权力去结交朋友,有些人凭借自己的财富去结交朋友。无论是哪一种交友方式,对于不同的人,结交朋友的范围不同,素质也因人而异。姑且不论结交朋友的好坏,仅就这四种交友的类型来看,也许最后的结局各有不同。凭借真诚和善良结交朋友的人,也许他们并不富有,给朋友留下的却是可靠和信任。即使贫穷之时,仍然会有真诚的朋友与之相伴。凭借权力和金钱去结交朋友的人,或许结交的朋友很多,然而,一旦财富和权力尽失,终将会失去很多朋友。失去朋友的原因并不在于拥有权力和金钱的人们本身,而是在于他们所结交的朋友中不乏趋炎附势之人。
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寻找到一位永恒的朋友,该是多么的幸运!永恒的朋友,承担着心头的责任,不会因其身体的残疾和心灵的缺憾而歧视,不会因其财富的匮乏而鄙视,不会因其权力的失去而疏远,更不会因其遇到困难和危险而躲避。永恒的朋友之所以叫永恒,不是仅仅有着永远成为朋友的愿望,而是凭着一颗恒心和持久的毅力,才成为永恒的。
永恒的朋友是友情的延续,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升华。不同于爱人、恋人,更不同于情人,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纯洁的情感体验,是人们心中热切渴盼而又难以实现的一种美好愿望,更给友情赋予更加深刻的内涵。正如我们使用的计算机,不断地安装新的软件,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一样,永恒的朋友犹如一株小小的果树,需要给其精心地施肥浇水,才能迎接果实累累的秋天,并逐年地持续下去,永远地享受友情香醇的果实。
一个朋友讲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远在异乡的朋友,总是不时地捎来问候,哪怕只是一条手机短信,一个电子邮件,抑或一个带有温馨祝福的电话,都会让她兴奋和激动许久。也许,这在平常人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在我的朋友看来,是多么地弥足珍贵!因为这声声的问候,常常使她从忧郁的心境中走向开朗,从工作的烦琐中走向简约,从沉重的思绪中走向轻松。这种友情恒久、绵长,正如陈年的酒,愈陈愈醇;而不是冲过的茶,愈冲愈淡。这种友情恰似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永恒友谊一样,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并肩战斗了一生。他们就是永恒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令人眷恋,令人仰慕。
永恒的朋友之所以能够永恒,是因为他们能够包容对方的缺点,能够真正地进行心灵的沟通,并为此而达成一种默契。所以,友情贵在永恒。人们常常用松柏的万古长青来比喻友谊情深,一首传唱了几个世纪的古老英文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无不抒发了人们渴求友谊永存、朋友永恒的美好心愿。真挚的友情,犹如和煦的春风,在寒潮尚未退尽的时刻吹送着丝丝的暖意;犹如炎夏的清风,在骄阳如火的季节,送来阵阵清凉,令友谊加深、升华,从而达到完美人生的极限。尤其当“非典”肆虐、“禽流感”流行,永恒的朋友那种源自内心的牵挂,更是一种真挚和善良的人性体验。这种牵挂,便是一种永恒。
一次出门远行,因为机票上打错了名字,我眼睁睁地看着旅伴们办理登机手续,而自己只能等待修改名字。郁闷的瞬间,忽然记起该给一位朋友打个电话,因为在他那里要转机,并休息两个小时。在边打电话边等待的煎熬里,当我成为本次班机最后一个乘客登上飞机后,心情并未因为机翼下那浮动的白云和渐离渐远的景色而激动,即使一直渴望着在高处俯瞰燕山,此刻也没了兴致。因为机场的电脑里没有我名字中的一个字,尽管重新打印了机票,仍然是原来的错字。虽然可以乘坐这次班机飞行,但是,中间转机等要经过四次验票和办理登机手续,不知道在哪里哪个环节还要多费口舌呢!
飞行时间很短,只大致读了一本杂志后,首都机场就到了!在候机大厅里,我正和同伴们聊着出行的事宜,手机响了,是朋友的声音!
“姐姐,你在哪个位置?我在机场。”
一瞬间,惊讶爬满了整个面庞。
“你怎么来了?从家里到机场要很长时间吧?”
“哦,半路塞车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吧!”
飞机尚未起飞,他就已经在去机场的路上了,这让我大为感动。
拿着电话,不时询问着相互的位置,在安检口内绕了一圈又一圈,我还是没出去。因为登机牌在同伴手里,找不到她,我出去了也进不来。于是,只能隔着安检口,看着远处的朋友手拿着一束鲜花向我走来,幸亏我们的胳膊都很长,能够隔着围栏将那束鲜花传递到我的手中。我们匆忙地对话,互相问好,似乎有很多话还未来得及说出来,安检小姐认为我们妨碍了他们的工作,于是,匆匆结束了见面。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两分钟时间。这两分钟,太短,太短,那一时刻心里涌起的感觉就如探监一样,我被束缚在门里,而朋友就像握着大门的铁栏杆在与我对话。
那一天,我不知道首都机场还有多少旅客会收到鲜花,而我始终认为自己手里拿着的那一束白色百合和粉红色的康乃馨是最美的,也是最珍贵的一束花,因为喜欢百合的香气,喜欢康乃馨的简洁,情绪也不知不觉地好转起来。充满鼻翼的没有污浊的空气,只有花香久存;盈满心间的,不再是那不值一提的烦恼,而是友情与亲情的大写。
带着这束花,辗转来到南昌,在君悦来大酒店的房间里,我找到了一个盛水的大杯子,放上那束花,让即将枯萎的花叶受到水分的滋润。不久,那些生命力极强的花朵又恢复了几个小时前的美丽容颜,不似那种在8000米以上的高空缺氧状态下,因感到心里郁闷而花也没有精神的情景。看到盛开的鲜花,心中多了几许安慰,脸上的笑容越发地散发出来,如那花香,不断地弥漫……
由于旅途的颠簸和气候的差异,我在途中患了感冒。即使在不知道自己是昏迷还是陷入了沉睡中,那束花却始终没离开过我的身边,那花香伴我一路行至目的地,在结束此行之旅的前一刻,在它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的瞬间,溘然长逝于南方的泥土里。
生活中,我们会接受无数次鲜花的馈赠,每一次我们都该愉快地接受,精心地收藏,不仅收藏在高雅抑或美丽的花瓶里,更要收藏在心灵的花园中,无论是亲情的、友情的抑或是爱情的。
当我们遇上烦恼,当我们的心灵感到孤寂,纯洁的友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正像日本作家池田大作所言:“朋友是未被徒有形式的装饰和受欲望支配的野心所玷污的、纯洁无瑕的、最有人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纯洁,所以可贵。
著名作家梁晓声对友谊的理解是:“友情这个字眼,时常是富有深意的,是迷人的,它能打开人们的心扉,让双方的心儿靠近;它能沟通人们的思想——即使是不同的思想,也能因为友情而互相谅解。”
认识友谊的价值,善用友情的力量,给朋友以精神的支持,彼此坦诚,释放压力,让友谊成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