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脂血患者的饮食
21280500000030

第30章 附录(2)

2.降低血清高密度胆固醇:许多研究者认为,吸烟与血清高密度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无论男、女吸烟者,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比不吸烟者低0.13~0.23mm01/L。国外有人对191例20~40岁的绝经期前妇女的调查发现,吸烟者平均血清高密度胆固醇水平较不吸烟者低0.18mmol/l,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每日吸烟超过25支者平均血清高密度胆固醇水平又较每日吸烟1~14支者低。但吸烟者的血清高密度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针对吸烟者血清高密度胆固醇水平低,不能以甘油三酯升高改变解释,其实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认为可能与一氧化碳抑制肝细胞线粒体合成低密度胆固醇有关。

3.升高血清甘油三酯:香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通过刺激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使血清游离脂肪酸增加,游离脂肪酸最终被脂肪组织摄取而形成甘油三酯,儿茶酚胺又能促进脂质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这也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4.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近年实验研究发现,暴露于烟雾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易被氧化修饰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提示可能是一氧化碳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修饰的敏感性。氧化修饰形成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物质。

瘦人会不会患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有原发的高脂血症,也有继发的高脂血症,原因各不相同,所以在临床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就身体胖瘦而言,最多见的是形体偏胖者,其次是形体不胖不瘦者,瘦人患高脂血症者也不少见。由于高脂血症与形体胖瘦无必然联系,所以不能以,形体胖瘦判断血脂高低。我们在临床上发现的瘦人的高脂血症的特点多为低密度胆固醇偏高,程度多较轻,而高密度胆固醇水平多低于正常水平,这类患者也很易患上脑血管疾病。由于与大多数高脂血症不同,所以在临床治疗时也应注意区别对待。

哪些人群需要在早年就开始预防高脂血症?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该从少年儿童开始。对肓以下情况者,更应引起注意:①家族中有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少年儿童;②家族中有冠心病和中风病患者的少年儿童;③形体吧胖、超重明显的少年儿童。

中医是怎样认识高脂血症的?

现代中医临床认为,“高脂血症为血中之痰浊”,痰浊是高脂血症整个病程中的基本病机,这一理论已被一些临床与实验所证实。从临床表现方面看,临床常见的高脂血症一般形体多吧胖、嗜好吧甘厚味、头脑昏沉、胸痞胀闷?喘息不畅、心悸气短、恶心欲吐、入睡作鼾、肢麻沉重、甚或中风偏瘫;苔见滑腻、脉多弦滑。这些都是痰浊过盛的临床表现。

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治高脂血症?

科学的生活方式对于防治高脂血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关专家认为,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应该养成如下良好生活习惯。

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量最大耗氧量60%为宜,活动时心率以每分钟不超过170次为宜,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次,持之以恒。

2.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应该戒烟限酒。

3.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等,这些因素可使脂肪代谢紊乱,因此要避免精神紧张。

4.避免使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如罗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最、利血乎、避孕药、类固醇激素等,因其均可使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5.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6.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

7.凡是经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改善生活方式3—6个月无效者,或已有冠心病者,或虽无冠心病但血脂过高者,均需药物治疗。一般原发性、家族性、遗传基因缺乏者,均须终身用药物治疗,中途停药往往易复发,易反弹。

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1.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是控制热量的首要途径。应减少动物性脂肪如猪油、黄油、肥猪肉、肥羊、肥牛、肥鸭、肥鹅等的摄入量,由于这类食物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造成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导致血液的黏稠度大大增加。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胆固醇吸收和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如果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过多,会造成三酰甘油升高,并对血液凝固起到加速作用,促进血栓形成。

2.稻谷、小麦、玉米、菜子等植物中存在着大量的植物固醇,在植物油中呈现游离状态,的确拥有降低胆固醇作用;而大豆中,豆固醇有明显降血脂的作用。为健康着想,我们应该提倡多吃豆制品。

3.蛋白质的来源,更为重要。它主要来自于牛奶、鸡蛋、瘦肉类、禽类(应去皮)、虾、鱼类及大豆、豆制品等食品。值得注意的是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要在50%以上。应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所以应该控制过多吃糖和甜食,因为搪可转变为三酰甘油,每餐应控制在七、八分泡。应多吃粗粮,如小麦、燕麦、谷类、豆类等食品,这些食品中纤维紊含量相当高.具有不错的降血脂的作用。

4.应该引起大家关注的一点是,长期饥饿会导致血清三酰甘油增高。有的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饥饿疗法反而使体内脂肪加速分解,血中游离脂防酸增加,进而增加了三酰甘油的含量。国内曾有人对患有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调查,发现长期素食者的血清三酰甘油,反而比那些普通饮食者的还要高,因此绝对素食也不适宜。此外,高脂血症的患者应当忌烟、忌酒,因为烟酒长期作用干人体,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康复严重不利。鲜果和蔬菜应多吃,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无机盐和纤维素也较多,维生素C能降低β—脂蛋白,增加脂蛋白酶的活性,从而使三酰甘油降低。新鲜蔬菜和水果含纤维素较多,可促进胆固醇的排出。而无帆盐对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酸牛奶、绿茶、蒜、洋葱、山楂、绿豆、香菇、平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等降脂食物可以选用,进年发现菇类中含有丰富的降胆固醇物质。学者们做过实验,当人们吃进动物性脂肪时,血液中的胆固醇都有暂时升高的现象。假使同时吃些香菇,发现血液中胆固醇不但没有升高,反而略有下降,并且绝对不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国外学者也认为,中国菜肴中常有木耳、香菇等配料,称得上是一种科学的配菜方法。每3—4朵香菇中就含有香菇素100毫升,无论是降脂还是保健者陨有很好的作用。

常吃海鱼有益防治高月恤症?

在对健康方面来说,不论淡水鱼还是海鱼,胆固醇含量普遍不太高,并且所含鱼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也十分奇特,表现为碳链比植物油要长或长得多,还有一点,双键数目鱼油比植物油要多。鱼油中已发现两种特殊的脂肪酸:一种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另一种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抗凝血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降胆固醇作用要比值物油强很多,这种特殊脂肪酸。海鱼所含量要比淡水鱼高,如鲐鱼、沙丁鱼、秋刀鱼等海鱼中含量都相当高。

医学研究证明:常吃鱼类尤其是海鱼,具有防治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情况,欧洲及美洲的居民发病率最高,亚洲的日本人最少见,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此病。与欧美地区的居民相比较区别最大的是,后两个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是多吃鱼。欧洲居民平均每日吃鱼20克,日本人每日吃鱼100克,爱斯基摩人海日吃鱼400克。生活在北极一带的爱斯基摩人,祖辈以渔猎为生,常吃大量的生海鱼,发现其血液中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以及二十碳五烯酸含量均显著增高;他们的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发病率也相对很低。

适量饮用低度酒能否降低血脂?

国内外研究观察指出,适量饮酒对人体有益。少量持续饮酒,对脂质代谢状况有明显改善,自然促成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降低血脂,切断动脉粥样硬化的管道,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冠心病发病率。美国哈佛大学医学研究观察证明,日饮酒量小于50克,可以使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少,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防止了脂肪沉积,从而使冠心病死亡率大大降低。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保护心脏的办法之一,是饮适量的果酒。特别是红葡萄酒,它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也正因如此,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即使是那些患有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也可以适量饮低度酒,但日饮量小于50克为宜,禁饮烈性酒。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研究观察证明,适度饮酒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益,饮酒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饮酒组,并可使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降低。

少量、适量并且持续饮酒,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者,都可以起到好的作用。所以,无论是否是高脂血症患昔。部分可以坚持适量饮用低度酒,每天以小于50克为宜,可起到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

食用含植物纤维的食物为何可防治高脂血症?

食物中的植物纤维一般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大类。可溶性植物纤维,又包括纤维素和非纤维素性多糖(又称丰纤维素)两种。主要存在干蔬菜、水果、豆类食物、燕麦麸(糖)、玉米外友、琼脂、果胶、海草胶等食品中。不可溶性植物纤维多构戎植物的木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