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不要让生命留下遗憾
21279500000003

第3章 趁年轻,为梦想去努力(2)

当他们骑到兰州,向青海乐都县进发时,由于路况较好,老孟打破了之前制定的每日控制100公里左右的骑行计划,耗时9小时45分,骑行了174.4公里,这也是孟凡勇开始自行车旅行以来,单日最长的骑行纪录。在历时一个多月后,孟凡勇三人终于在6月11日到达拉萨。

对于普通人来说,骑自行车走几千公里尚且不是容易的事,对孟凡勇而言更是比想象中的要艰难的多。整个旅行的过程中,孟凡勇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的左腿严重萎缩,只有婴儿般粗细,骑车时根本使不上劲儿,完全靠右腿发力,只能用左手按一下左膝盖,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蹬”的动作。几千公里,孟凡勇重复了不知道多少个“蹬”的动作。

在拉萨休整了几天后,他的两位骑友因为年纪稍长,所以决定开始乘火车返程。孟凡勇却并没有打算就此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他决定绕道滇藏、川藏线,经云贵高原,然后一路北上骑回北京,这期间他要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河南、河北等若干个省市,这样算下来,孟凡勇此次旅行距离将要超过一万公里。

回北京的路,要远比来时更加艰险,经通麦天险时,一段砂石路,坡度很陡,只允许单车通过,孟凡勇因为不能像普通人那样一脚蹬车一脚踩地防止下滑,以至于几次从自行车上摔落下来。还好遇到一位好心的藏族司机,从车后将他一路推过去,孟凡勇在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觉得这是他最困难的骑行经历。

其实,孟凡勇所遭遇的困难要远比这多。在西藏然乌,一条5米宽的汹涌的地上河,让孟凡勇不知所措,最后绞尽脑汁、冒着生命危险才总算横渡过去。在河北定州,由于当时天气转冷,每天晚上孟凡勇都不得不在夜晚萧瑟的寒风中,停下车子,因为他必须用双手揉搓自己冰凉的左脚才不至于使它彻底失去直觉。至于车胎被扎破、车链断折、闸皮磨损这些事情孟凡勇更是几天就会遇到一次,但是他依然在坚持着。

在这上万公里的旅程中,孟凡勇并不孤独,相反他还觉得很充实。他每骑行到一出,就会拍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照片,然后上网将它们传到博客上。有时候,晚上不是很累,还会将自己的骑行经历写下来,与关注他的博友一起分享。上万公里的旅程,让孟凡勇留下了170余篇骑行日记。

孟凡勇给自己的博客起了一个十分文艺的名字——骑行的北京老梦。对于一个年近50的男人来说,他的梦想确实不算年轻了,所以用“老梦”两个字多少有些自我调侃的意思。可是,即便这样,孟凡勇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自始至终都让自己停下来。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骑着自行车走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现在他已经走过了19各省。

当我们还在为自己无法实现梦想对影自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像孟凡勇一样,骑上自己的“梦想之车”勇敢前行。前行的路上,或许会有很多困难,可是,只要有梦想在,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苏珊奇迹”

在格拉斯哥的剧院,有三位评委坐在舞台前,他们是西蒙·考威尔、皮尔斯·摩根和女演员阿曼达·霍顿,在一段时间里,他们决定着《英国达人》舞台上的演员,谁能成为明日之星。

这天来了一位个儿不高、胖胖的女士,她顶着一头蓬松的灰色头发,穿着一身土里土气的米色长裙,眉毛从来没有修剪过,实在看不出来她身上有着什么样的艺术细胞,在大多数人眼里,她的登场注定是要以闹剧收场了。

西蒙·考威尔盯着这位女选手,用几近嘲讽的语气问道:“嗯,你叫什么名字?”

“我的名字是苏珊·波伊尔。”这位胖女士没有为西蒙的态度恼怒,她略有紧张的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在大多数英国都市人来说,她的苏格兰口音真的太重了。

西蒙继续问道:“嗯,好的,苏珊,你来自哪个地方?”

“我来自西洛锡安的布莱克本,靠近巴斯盖特。”

“那是个大城镇吗?我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城市。”

“那里是由很多,嗯,有很多,”苏珊的紧张情绪开始加剧,她的手不停的比划着,有点应付不过来了。镜头扫向观众:大家都扬起眉头、等着看她的笑话。

“你的梦想是什么?”节目的另一位评委皮尔斯·摩根问她。

“我只想成为伊莲·佩姬!”女选手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回答道。

“你今年多大了?”

“47岁!”苏珊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故作轻松的扭了扭自己的屁股,然后补充道:“别小瞧了我哟。”

观众席因为苏珊笨拙的扭动着屁股而热闹起来,大家都在迫切的等待着这是47岁的女人出丑。皮尔斯·摩根更是吊着眉角,一副不信任的样子说:“好的,那你希望获得像谁一样的成功?”

“伊莲·佩姬。”苏珊似乎找到一些信心,她才不管观众席里那成片的嘘声,她要为自己的梦想而歌唱了。《英国达人》历史上的又一位草根明星,就这样冉冉升起了。

苏珊·波伊尔是英国苏格兰中南部地地道道的一位农妇,虽然她从小并没有接触过太多的音乐教育,但是她却疯狂的喜爱着音乐剧,尤其是英国的音乐剧女神伊莲·佩姬更是成为她的偶像,她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歌唱家。因此,在每天的闲暇时间里,她都为了歌唱而努力,但是,在旁人看来,以她所拥有的条件,实现这个梦想实在是太难了。

苏珊的朋友们偶尔会来赞誉一番她的歌声,是的,苏珊唱的确实不错,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把这样一个普通的农妇的歌声当一回事儿。因为,唱片里伊莲·佩姬的歌声更能打动他们,苏珊唱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真正的伊莲·佩姬。可是苏珊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自己追寻梦想的脚步,她要继续为歌唱而努力。

对于苏珊来说,伊莲·佩姬的美貌是她所永远都不可能拥有的财富了,但是这似乎并不影响她的歌声。她每天都与自己的歌声相伴,把自己想象成伊莲·佩姬那样站在舞台上,当别人对她冷嘲热讽的时候,她却为此乐此不疲。有朋友调侃苏珊说,她是村子里独一无二的歌痴,做着一个永远无法白日梦。虽然这只是玩笑,但是苏珊对于音乐剧的痴迷还是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为没有人愿意娶这样一个女人为妻。

2009年夏天,一年一度的《英国达人》选秀节目在英国独立电视台举行,为了让自己有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苏珊报名参加了这个选秀节目。在这个几乎只属于年轻人的节目里,苏珊这个五十岁的单身大妈多少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可是,这又怎么样,苏珊并没有打算停下自己追寻梦想的脚步。

皮尔斯·摩根向苏珊做了一个开始表演的手势,苏珊看到后,向幕后竖起了大手指,音乐开始响起。在音乐剧《悲惨世界》那熟悉的旋律响起的时候,苏珊把话筒递到嘴边,天籁之声随即奔涌了出来:“时光荏苒,以前的梦境再次袭来……”。仅仅一句之后,刚才的嘲讽声、倒彩声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人们发现苏珊歌声绝对不是她外表所表现的那样。

随着婉转的伴奏,苏珊的歌声开始逐渐到达高潮,观众们毫不吝啬自己的欢呼声,纷纷为苏珊的精彩表演喝彩,掌声、尖叫声在整个现场回荡,而刚才还满是质疑的三位评委的脸上,现在也变成了惊诧和难以置信的表情。

苏珊在演唱结束后,如释重负,不管能不能成为伊莲·佩姬,她觉得自己已经成功了,她在舞台上歌唱一曲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于是,她自顾自的准备离开舞台,最后还是三位评委把她叫了回来。

在三位裁判点评的时候,皮尔斯·摩根一反刚才的态度,对苏珊说:“这是节目开办三年来最大的惊喜”。而西蒙·考威尔也不得不尴尬的对苏珊说道:“从你一上来开始,我就知道你与众不同、身怀绝技。”

苏珊的歌声通过电视和网络的传播,迅速成为人们正想追捧的热点,在短短数日内就突破了数千万人次,一些网友纷纷留言,称自己是留着泪水看完苏珊演唱的。除了网友,苏珊的歌声还吸引了全球范围内传统媒体的关注。英国《镜报》专栏记者第二天在自己的评论栏中写道:“苏珊·波伊尔的嗓音高亢优美,足以为天堂的唱诗班增添色彩。”《每日电报》称苏珊是“歌唱史的奇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台反复播放其演唱片段及她在家乡被粉丝围堵的片段,《华盛顿邮报》这样一家严肃的政治刊物竟然也将苏珊列为头版人物……

苏珊的名字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享誉世界,那些英国的最底层劳动者们将苏珊视为自己“精神领袖”,这是因为苏珊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停息过自己的脚步。奥巴马总统曾经这样评价苏珊:“她是一个不允许时间冲淡梦想的人,在她成功之前的48年时间里,她从来没有放慢自己追求梦想的脚步。”而这也正是苏珊能够成功的原因。

成功只比失败多一次

中国著名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杨堪称在中国冬季奥运项目上的明星人物,可是即便是她也仍然有着自己崇拜的偶像。杨杨认为,美国速滑运动员简森为实现梦想而百折不挠的勇气是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在运动场上,更多的时候成绩只不过是附属品,而赛场上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是真正体育精神的体现。

在1988年的冬季奥运会上,简森分别报名参加了500米、1000米的速滑比赛,同大多数速滑运动迷所认为的那样,简森的家人也坚信简森能为他们带来一枚奥运金牌,尤其是他身患白血病的妹妹,更是希望哥哥能用金牌为自己带来好运。

简森当然知道妹妹对于自己的期望,所以他的训练更加刻苦,简森的教练也认为简森会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这届奥运会上的赢家。可是,造化弄人,在比赛开始前的几天,简森的妹妹没有来得及等到哥哥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天,便离开了人间。这个消息对于简森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让他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波动。

500米比赛开始后,简森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站在了起跑线上,这显然影响了他的技术发挥。发令枪响过之后没多久,简森就因为对手的碰撞而就重重地滑倒在地上,为了更好的保持简森的竞技状态,教练示意简森退出比赛,当简森离开场地的时候,心中的无奈和遗憾只有他在天上的妹妹知道。

错失了500米比赛之后,简森专心致志的向1000米速滑冠军发起了冲击,他发誓要用1000米的奖牌来告慰妹妹的在天之灵。也正因为此,在比赛开始后,简森的状态好的令人的惊讶,他仅仅用了两圈就甩开了对手,计时器显示,简森是所有参加这项赛事的运动员中速度最快的选手,如果不出以外,他将有机会弥补自己500米退赛时的遗憾,顺利的夺得一枚冠军。但是,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就在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幸运女神再次将他远远的推开了,简森再次摔倒在赛场上。

简森就这样与到手的金牌擦肩而过,连简森都不知道在1000米的赛道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于是,这个被美国短道速滑迷们充满期望的选手,在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会之旅上以两次摔倒收场,成为那届冬奥会上最悲情的人物。

在1988年冬奥会结束后,简森为更多的人熟知,虽然他没有取得奥运金牌,但是他优秀的速滑技巧和强大的势力还是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简森也艰辛,即使这次没有拿到金牌,只要自己坚持训练,保持优秀的竞技状态,四年后,自己一定能够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可是,幸运女神却并不这么认为。

1992年冬奥会上,在短道项目上拥有极高呼声的简森,重蹈1988年的覆辙,当他全力向终点发起冲刺,向金牌发起冲击的时候,他再次摔在了赛道上。当他离开冰道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看到这了个男子眼中流露出的绝望神情。很多人都认为倒霉的简森会就此黯然离开赛场,因为没有人能够在两次如此重大的挫伤面前重振旗鼓。

可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个值得开心的消息传来。奥委会决定,冬奥会和夏季奥运会不再在同一年举行。也就是说,简森要想夺取冠军,只需要再等待两年的时间即可,对于一名靠爆发力闻名的竞技选手来说,时间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两年后,只要简森能保持足够好的状态,他依然有希望获得成功。

1994年冬季奥运会500米赛道上,当人们惊喜的发现简森再次出现在冰道上的时候,人们给予了他极大的鼓励和掌声。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打算放弃继续戏弄这个坚强的人,简森再次神奇的滑倒,这一次,比以往更加悲情。

在接下来的赛事中,简森还有自己最不擅长的1000米,那将很有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了。因为与1988年相比,一个短道速滑选手的巅峰很难再维持下一个六年。

在1000米的决赛场上,当简森再次出现的时候,更多的人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这个运气糟糕透顶的人身上,已经没有人再忍心看他遭遇挫折和伤害了。简森的教练彼得·穆勒在简森上场前反复的叮嘱他:“你要做的就是把你最后的200米滑好……”这是一个速滑运动员为最后冲刺留些精力所需要的提醒。

几分钟后,简森与其它运动员一起出现在了起跑线上,他将为自己的最后一次比赛而努力,全场的观众比他更为紧张,人们用充满敬意的眼神盯着简森在赛场上的一举一动,所有的人都在用心为他默默祈祷,祝愿顽强的简森能够夺得1000米速滑比赛的冠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比赛开始了,简森凭借着自己的势力再次将对手远远的甩在后面,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放下心来。当他有两次在急转弯时以手扶地时,现场的观众甚至紧张的闭上了自己的双眼,人们不想那一幕再次发生,噩运对于简森来说已经够多了。

值得庆幸的是,简森很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身体,他没有摔出去,而且在之后的比赛中越滑越快,把自己的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当简森的身体冲过终点线的时候,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简森,这位在过去两届奥运会上都霉运不断的速滑选手用打破世界记录的方式,赢得了自己的第一枚,也是唯一一枚奥运金牌。

没有哪个运动员比简森更加倒霉了,他拥有完美的技巧和强大的势力,但是几次参加奥运会,却先后在赛场上滑倒,这样的经历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糟糕的简直令人精神崩溃。但是,简森却没有被打倒。如果命运是上帝安排好的,那简森就要用自己的信念来打动上帝,在他一次有一次失败之后,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到达简森那样的高度,但是对于生活中的我们来说,同样有着很多的不如意和苦难,那个时候别忘了告诉自己成功只需要比失败多一次就够了,因为只这一次,就可以让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