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儒家的处世之道
21244200000020

第20章 学无止境,体悟人生的永恒信仰(2)

古时候有一个和尚学艺的故事:一个弟子认为自己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就找到师傅提出要下山。师傅取来一只木桶让他装满石头。装完后师傅问他:“装满了吗?”他自信的说:“装满了。”师傅又问:“能不能再往里面装一些沙子?”弟子便又装了一些沙子,而且特意添满了石头间的所有缝隙。于是走到师傅面前坚定的说:“这次真的装满了,不能再装任何东西了。”师傅舀了一大碗水,竟然又全部倒了进去。弟子满脸愧色,再不提下山之事。

人一出生,从慢慢学会走路、说话,到长大成人,步入老年,在整个过程中,要接触到各种事物,都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如处理日常事物、人际关系等等。有的人善于学习,于是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应付自如,游刃有余。有的人却故步自封,懒于学习,结果遇事时不知所措,被时代、社会所抛弃。这样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数不胜数。

儒家拥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境界,并且有为理想奋斗和牺牲的勇气。追求“大道”,即追求人间真理是儒者为学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其追求真理的迫切与真诚。孔子用一生孜孜以求,最后得以闻悟大道,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当然这是靠他用一生的艰苦追索与人生历练所取得的。我们可以想象他五十岁时还不断学习,“五十以学易”,竟至“纬编三绝”,这是一种什么境界!

“书到用时方恨少”,直到栽跟头一刻才真正懂得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学得越多的人越觉得“学无止境”,便越虚心,越发奋学习。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会学的人就会思,会思考问题就会发现问题,发现自己知识中缺乏的一面,为了解决问题就得更进一步地学,接着更进一步地思,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绝非一条线段,而是一条射线。有一个起点,却没有尽头。

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谈起他们的经验,受过教训的人讲起他们的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问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是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是贾思勰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不耻下问”,孔子的这种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聪明人是不大好学的,而且聪明的人往往以为自己的学问很高,尤其我们现代人,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好像自己什么都懂;而且现代人犯一个更大的毛病,地位越高了,好像自己的学问也随之越高深了。于是,不光自己不学习了,而且更不会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了。

道有时显得遥不可及,可望而不可即,虚无缥缈,而有时又是实实在在,就在我们身边发挥作用,所谓“道不远人”,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人生体悟,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思索。它值得道我们用一生去求索,用生命去捍卫,用大诚挚心去证悟。对于一个儒士来说,“从道不从君”,正是这个信仰,支撑了此后二千多年中国士人的脊梁。后世无数人都用生命去诠释这一道理。

汉代有个叫黄霸的官员,由于不曲阿朝廷,受到牵连而被关入大狱。黄霸是吏员出生,没有读过什么书,最初的官位也是纳赀得来的。他因为崇仰儒学,就在狱中请求夏侯胜传授他《尚书》。夏侯胜对他说,这一次恐怕都要判死罪,又何必学呢?黄霸就以孔子的话回答夏侯胜:朝闻道,夕死可矣。夏侯胜很感动,于是就在狱中传授给《尚书》。黄霸,后来也成为良吏的代名词。

宋濂,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为求学不计荣辱于生死,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成为后世求道精神的典范。宋濂治学精神极为可贵,经常为弄清楚一个小问题而访问名师。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厉害,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他在教育后学的名文,《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写道: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上面这两则故事说明古人的求道精神,他们用一颗诚心甚至生命换取真理,不畏艰辛,一心求道。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也正是这些动人的事迹与伟大的人格托起了中国历史的伟大文明。近现代的学者怀着对祖国热爱与激情,传承几千年的求道与治学精神,为祖国的强盛和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上下求索,不畏路之漫漫,重塑中国人精神!新文化运动前后的几十年,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化巨人,他们用行动与文字谱写了中国文人的骨气与傲气,为了真理敢于献身,赢得了广泛的声誉!这时候的伟人的名字一串串,他们的事迹更是数不胜数,他们都治学严谨,勇于求道,著作等身,人格崇高,像严复、谭嗣同、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林语堂、鲁迅……

赵元任在上世纪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其学术造诣和治学严谨是后辈学人的楷模。他对方言的研究非他人所能及,他会33种方言。他的治学严谨和刻苦,令人叹为观止。赵老是中国第一位用科学方法作方言和方音调查的学者。他的耳朵能辨别各种细微的语音差别。在二三十年代期间曾亲自考察和研究过吴语等近60种方言。1927年春天,赵老在清华大学研究所担任指导老师时,曾到江、浙两省专门调查吴语。经常是一天跑两、三个地方,边调查边记录,找不到旅馆就住在农民家里。一次,他和助手夜间由无锡赶火车去苏州,只买到硬板椅的四等车票。由于身体太疲乏,上车后躺在长板座上就呼呼地睡着了。等醒来时,满车漆黑,往外一看,才知道前面几节车厢已开走,把这节四等车厢甩下了。助手问他怎么办?他说:“现在反正也找不到旅馆,就在车上睡到天亮吧!”助手见他身体虚弱,劝他每天少搞点调查,他诙谐地说:“搞调查就是要辛苦些,抓紧些,否则咱们不能早点回家呀!将来不是要更费时间,也更辛苦吗?”在那次调查吴语的行动中,他不辞劳苦,经镇江、丹阳、无锡,每站下车,再乘小火轮到宜兴、溧阳,又转回到无锡等地,冒着严寒,辗转往复,深入群众,多访广纳,记录了大量的当地方言。3个月后,回到北京,他把调查的材料写成一本《现代吴语研究》。在出版此书时,语音符号采用国际音标,印刷厂没有字模,他和助手就自己用手写,画成表格影印,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这本书出版后,为研究吴语和方言作出极为珍贵的贡献,赵元任也成为我国方言调查的鼻祖。

吕叔湘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写有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和论文。吕叔湘生活朴素,和蔼可亲,为人性急耿直,对人要求严格,为中国的语言科学无私的奉献一生。尤其被人称道的是吕叔湘治学严谨。70年代末,他建议赵元任(老一辈著名语言学家,曾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并称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后移居美国,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的名著《汉语口语语法》翻译出来在大陆出版,语言所的几位中青年语言工作者翻出来后,吕叔湘很不满意,竟不顾自己年迈体衰,花了很大精力将全书重新翻译。这件事使赵元任十分感动,专门在中译本前言里向吕叔湘这位"老朋友"表示感谢。

俄国的列宾是世界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代表作品《伏尔加纤夫》、《宗教行列》、《临刑前拒绝忏悔》等作品早已成为世界画廊里的珍品。列宾获得巨大成功,但为人极为谦逊。一次,列宾接到一位文学家写来的信,信上说:“列宾,你以自己杰出的作品证明,你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伟大?谈不上,太过分了。”列宾竟像一个受表扬的小学生,脸立刻红了,他自言自语着,似乎感到无地自容。他马上给文学家回信,写道:“我是一个很平凡的普通人,您是知道的,可是您却要把我送到一个宏伟的高台上去,假如我真爬上了高台,您看见了这么一个渺小的人站得那样高,也会发笑的。”这是真情的流露。因为列宾从来不满意自己的作品,而他参观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会时,总是一边细心观摩,一边喃喃地说:“这幅画太好了,我画不出,我还得努力啊!”

如果联想当代的学术氛围和治学方式,不用说为真理现身的精神,就连最起码的个人道德修养都成问题,想一想古圣先贤我们何颜以对?商品经济扫除了贫穷,却也将中国文人最宝贵的一点清高之气也一扫而光,这虽是文人的弱点,但这也正是中国文人最可贵的精神呀!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见人的一生能坚持学习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有坚强毅力和孜孜不倦的刻苦精神,还要摒弃懈怠之心、功利之念、浮躁之气。当前由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确立,以及心理学与教育法的发展,学习方法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使人们做到在生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研究中学,为人们做到终身无止境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也是必不可少的。把心沉下来,给自己一个安宁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空间,营造一种脚踏实地勤奋向上的氛围,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不管你是涉世未深的青年,还是经验丰富的长者;不管你是胸无半点文墨,还是学富五车,都应该树立学无止境的全新理念。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你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不迷失方向;才能使你始终保持内心世界的纯洁,做到自觉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使你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永远充满活力地幸福生活。

学中求思,思中求辩,思亦无止境

【子曾经曰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智者感悟】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众所周知,学习与思考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现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正确地处理学与思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上风,立于不败之地。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那些只学习而不思考的人,无法深入理解、领会所学知识的要义,学得越多,你的疑惑也就越多;而那些整日空想的人,没有一定知识作基础,只会越想越迷糊。由此可见,惟有做到学习与思考双管齐下,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读书是在学习别人的智慧,思考是在形成自己的智慧。一位传记作家曾问爱因斯坦怎样建立相对论。爱因斯坦答道:“空间、时间是什么,小学的课本就解释得很清楚了,但我智力发育迟,所以比别人想得多了一些,把从书本里学到的,思考了近十年,才弄懂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爱因斯坦正是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超越前辈,把物理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

学与思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对矛盾。孔子很早就提出这一问题,并很好的作出解答,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学与思的关系做出了辩证的解释与回答,是后世学习都普遍遵循的金科玉律。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味的读书,而不进行有效的思考,就会被书本所累,容易形成教条主义,就会像韩愈所说得那样“生死文字间,岂异蠹书虫”,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能深解意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得就是这么回事。如果只是一味的空想,而不进行有效的书本知识的积累,就会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势必终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那样虚妄不实。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记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也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西方的哲人也探讨过学与思的关系,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相似。可见人类具有某些认知的共性是可以被接受的。

学习是进行思考的基础,思考是深入学习的手段。在你学习的旅途中,知识就好比雨水,它让你沟满塘盈;而思考就好比蜿蜒向前的山谷、溪涧、河道,它们引导你走向远方,让你跋涉千里,汇入江海。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为晓则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只有进行大量的学习,积累广泛的感性素材,才能进行有目的的、深入的思考。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孔子说他自己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眠,独自寻思,但无获益,还不如读书求学好。可见学习是思考的前提和基础。《中庸》指出“博学之,审问之。”学习是自我修养的第一步,是获得智慧和高尚品质途径,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各种社会规范和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个人的智慧和自我修养才能有所进境。学是什么?学就是后人对前人知识的传承。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容许有投机取巧,需要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为更进一步的思考、知识的升华做好准备。学习知识,须先耐着性子,掌握基本概念、规则和方法,防止偷懒取巧。一个人有思想,也很聪明,但是没有做人的真学问,做人不踏实不厚道,这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迟早会出问题,就会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