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道无形:121种内外保养法
21208500000013

第13章 正确使用经络——越活越年轻的经络锻炼法(1)

经络是我们身体的活地图,遍布于我们全身上下。经络上的穴位就像是我们随身携带的药囊一样,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的机能,维持气血的运行。只要我们能坚持刺激经络,对症施治,就可以延缓衰老、永葆青春。

1.百会穴——升阳固脱,轻身延年

(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经过按摩此穴,可升阳固脱,振奋阳气,清热开窍,健脑通络,轻身延年,青春不老。

百会穴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百会,百,意为多;会,交会也。百会名意指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在此交会。本穴由于其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故名百会。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经过按摩此穴,可升阳固脱,振奋阳气,清热开窍,健脑通络,轻身延年,青春不老。并能辅助治疗头重脚轻、目眩失眠、头痛、痔疮、低血压、高血压、失眠、耳鸣、鼻塞、神经衰弱等疾病。

1.调节血压。百会穴能很好的调节血压:有高血压的朋友可以用手掌紧贴着百会穴,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每天做上5分钟,不久血压就会降下来并稳定。而对于患有有低血压的人,经常按摩刺激百会穴,也可升血压。方法很简单,每天坚持用两手掌按摩百会穴,以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天2~3次,长期坚持按摩,可使低血压症状慢慢消失。

2.有助睡眠。经常失眠的人常按摩百会穴可促进睡眠,效果很好。按摩时,用一手的中指或食指的指腹按百会穴,约每秒钟按一次,用力不可太轻或太重;同时去除杂念,用心默数按摩的次数,2~3分钟即可入睡。

3.治疗头痛。当你出现头重、头痛、头晕等状况时,可按摩百会穴加以消除。指压时,将拳头抵住头顶,用力一压,以让此刺激能直达腹部。待刺激由百会穴传至头部,甚至腹部后,不仅是头痛,甚至连便秘、头部充血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4.百会配天柱穴治疗鼻塞。打喷嚏、鼻塞严重时,可刺激百会穴和天柱穴。先将两手的食指交叠于百会穴上,用力地指压此穴;接着再将一手的拇指顶住位于颈窝的两边,即发际上两条较粗肌肉的外侧凹陷处的天柱穴,把头后仰,将重心移至拇指上,借此刺激天柱穴。如此左右重复进行后,鼻塞情形就会很快消失了。

温馨提示:

百会穴的下部是极为坚硬的头骨,因而按压时须十分用力,否则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但也不要用力过猛,应以穴位有胀痛感为度。

2.命门穴——强肾固本,温肾壮阳

(命门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之一,经常用手摩擦此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通利腰脊,延缓人体衰老。

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命门,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督脉。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命门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之一,经常摩擦此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通利腰脊,延缓人体衰老。

1.缓解腰痛。当你腰痛时,可用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命门穴上,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压5~10分钟,你就会觉得腰越来越有劲,人的整个精神状态也会不一样了。

2.防治男性不育。用拇指端或拇指指腹按压命门穴,一按一放,连续1分钟。也可把手掌放在命门穴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轻柔缓和的摆动,连续3分钟。此法可补肾益精、舒经通络,适用于肾阳虚衰、肾精亏损所致的男性不育。

3.治疗肾阳亏虚阳痿。以一中指指端腹面置于命门穴,按压时吸气,呼气时还原,重复5~7次;也可将两手掌擦热,反复横擦命门穴16次。此法可培补命门,壮肾兴阳,用于肾阳亏虚阳痿。

温馨提示:

按摩命门穴时腰背宜稍后仰,按摩力度宜尽量地大,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在按摩的同时,可配合作以腰为支点的俯仰或旋转动作,以活动腰部。

3.中脘穴——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经常按摩中脘穴,不但可预防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各种胃病,而且还能起到强壮身体的作用。

中脘穴是任脉上的要穴之一,也是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四脉的会聚之穴。

中脘,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脘。

中脘穴位于腹部的正中线上,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中脘穴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具有良好的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效。经常按摩中脘穴,不但可预防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各种胃病,而且还能起到强壮身体的作用。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无论患何种疾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因此,强健的脾胃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

1.保养肠胃。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胃部消化不良时,可刺激中脘穴来加以改善。按摩时最好仰卧,全身肌肉放松,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五六秒钟后将手拿开,重复10次。另外,也可找双卫生筷,用卫生筷的头重复刺激中脘穴5次,胃部就会感到较为舒服。

2.缓解妊娠反映。妊娠反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孕吐”,很多女性朋友在妊娠6周左右后,都会有这种状况。虽说妊娠反应不是病,但妊娠反应会使人心烦意乱,筋疲力尽,而对于妊娠反应目前又无特效药。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按摩中脘穴缓解“孕吐”。按压中脘穴腹腔内会产生温热感。经过轻力度的按压后,要变按为揉,用两手的掌根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范围要以中脘穴为中心,每次按压加揉摩,不要超过3~5分钟,每天可进行1~2次即可。

温馨提示:

按摩中脘穴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按揉好理解,摩揉就是将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按摩时要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疼痛和恶心。

4.关元穴——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按摩关元穴既可治疗遗精、早泄、阳痿、带下、经闭、不妊等男女生殖系统疾病,还可强身健体、助长发育、延年益寿。

关元穴是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也是足三阴、任脉交汇穴,同时它还是人体保健大补要穴之一。

关元,关,就是闭藏,兼有交通枢纽之意,就像古代的关隘一样;元,就是对“元阴元阳”的简称,好比古代关隘所保护的对象。关元穴主管胞宫精室,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处,不让元气外泄的一个穴位,故称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四横指处,为一身元气之所在。中医认为,人活着就靠一口气——元气,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原动力。而关元穴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官的所在,是生养子息、合和阴阳的门户。因此,按摩关元穴既可治疗遗精、早泄、阳痿、带下、经闭、不妊等男女生殖系统疾病,还可强身健体、助长发育、延年益寿。

1.固护元气。我们都知道关元穴为一身元气之所在,是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主生殖,主元气。因此,经常按摩此穴可固护元气。按摩时,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左右。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2.关元穴配气海、中级、子宫等穴治疗月经不调。按摩关元等穴可解除月经不调的症状。每晚临睡前,可用两手手掌点按关元、气海、中极、子宫等穴,每次15分钟,每天2次。对关元等穴进行按摩,应力量稍大一些,时间稍长一些,不必担心对内脏造成伤害。

温馨提示:

按摩关元穴,力量宜加大,以小腹、前阴有酸胀感为宜。

在按、揉、摩或点法后,可配合擦法,用掌根擦动整个腹部,并可作以关元穴为中心的摩动,可按顺时针方向摩动36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摩动36次。

5.涌泉穴——增精益髓,补肾壮阳

(想要让身体保持年轻的状态,就要常常按摩我们的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

涌泉,涌,外涌而出;泉,指泉水。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因此得名为涌泉。

涌泉穴位于脚底上1/3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经常按摩此穴有很好的强肾的作用,可增精益髓,补肾壮阳。

我们知道,肾中藏精,精气足人就会变得年轻,因此肾好的人才会不显老。反之,若肾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想要让身体保持年轻的状态,就要常常按摩我们的涌泉穴!

1.热水浸涌泉穴可防治高血压。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洗双脚约15分钟后擦干,然后坐在床上,用右手把住右脚趾,左手掌搓涌泉穴处,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最好搓到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再换另一侧,以同样方法搓。此法对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补肾健脑。脚掌部有许多重要的穴位,其中最重要的是涌泉穴。经掌按摩此穴,具有补肾健脑,增强智力的功效,并且能安心宁神,舒肝明目。你可端坐在椅子上,将左脚抬起放在右腿上,左手按住左脚腕部,用右手拿一块干净的擦脚布,沿脚掌前后摩擦10~15次,以该穴位达到酸胀感觉为度,然后再摩擦另一只脚。

3.按摩涌泉穴可使皮肤变美。想要抵抗皮肤的衰老,首先要保证内脏的健康,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我们平时总说,皮肤是健康的镜子,皮肤非常诚实地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状况。而脚心集中了所有能增强全身内脏机能的穴位,其中最重要的是涌泉穴。另外,涌泉穴与激素分泌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通过刺激涌泉穴而改善肾功能,促进激素分泌,使全身机能旺盛,可使皮肤变得更加健美。

4.塑造臀形。采取放松脚踝的踮脚尖走路法有助于塑造臀形,因为这样可以刺激脚底的涌泉穴,平日在家看电视时即可做。开始练习时可从2~3分钟开始,然后逐渐加长时间。

温馨提示:

1.按摩足部,要因人而异,如对于肾虚的人触摸涌泉穴时皮肤会没有弹性,一按便深陷不起,此时不可再继续按摩,否则肾气会更虚弱。

2.在按摩足部时应保持室内清静、整洁、通风;按摩前用温水洗净足部,全身放松。另外,按摩手法要灵活运用,按压区位时,要进行适度持续性的刺激,有正常的压痛感最好。

6.太溪穴——滋阴壮阳,温暖身体

(凡是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酸、头晕、耳鸣、脱发、胸闷、心痛、牙龈肿痛、哮喘等,还有男人们最担心的性功能减退以及女性不孕、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月经不调等,都可通过按摩此穴看到明显的效果。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是古代医籍中记述的“回阳九穴”之一。

太溪,太,即大也;溪,指溪流。该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而得名。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有一个大凹陷,这凹陷的中间,可感到动脉跳动之处的即是太溪穴。太溪穴具有滋肾阴、壮肾阳、益肾精、纳肾气、调肾经的功效。凡是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酸、头晕、耳鸣、脱发、胸闷、心痛、牙龈肿痛、哮喘等,还有男人们最担心的性功能减退以及女性不孕、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月经不调等,都可通过按摩此穴看到明显的效果。

1.治疗慢性肾病。经常按摩太溪穴对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等,尤其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我们可用两手拇指按揉两侧的太溪穴,按摩以感觉酸胀为度。另外,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

2.治疗手脚冰冷。手脚部位于身体的远端,缺少运动或血液循环不好都会导致手脚冰冷、麻痹,皮肤干燥,缺少细嫩的光泽。这时若按摩太溪穴可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有改善血液循环,滋养脚部皮肤的功效。特别是女性朋友,可在每晚临睡前按摩此穴,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慢慢会感觉到身体变暖。白天,可用医用胶布在此穴贴上米粒,这样就可以长时间的保持穴道疗效。若能同时配合按摩涌泉穴、次髎穴、三阴交穴,治疗手脚冰冷的效果会更好。

3.可改善下肢水肿症状。经常坐着的人会造成下肢血液循环回流受阻,容易出现下肢浮肿,多发生在脚背、脚踝及小腿部位。经常按摩刺激太溪穴可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有效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改善下肢水肿症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共同按顺时针方向按压100次即可。

温馨提示:

按摩太溪穴,尤其是使用按摩棒时,要注意力量柔和,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

7.足三里穴——补脾健胃,强壮身心

(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是人体一个重要的补益穴。

足,是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三里,即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摩足三里时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要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此穴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民间有很多运用足三里强身健体的验方,有兴趣者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