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家的攻守之道
21198600000041

第41章 知行并重——墨家教育理念(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乃是中华优秀文化中耀眼的一部分,尤其是儒墨两家,在整个战国时期,一直都处于“显学”地位。据记载,孔子所创办的私学,规模宏大,有“弟子三千,能者七十二”之说,儒家的思想经过子夏、曾参、子思、孟子的一代代传承,绵延不绝,并最终达到了“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地位。而墨家在当时也是“显学”,墨家也是从者甚众,是极具影响力的一个大的学术团体和流派。两家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教育思想体系,丰富了古代教育理论的宝库,而且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并称为“世之显学”的儒墨两家,各自的教育思想体系有什么异同呢?下面我们就从教育的主要教育作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象和道德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看看儒家VS墨家,到底谁更厉害。

1“以德为主”与“德才兼备”的教育目的之比较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落,诸侯纷争,战乱不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瓦解了西周以来的社会伦理制度和道德准则,在这种情况下,诸子们举起了教育的旗帜,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并以此重建社会伦理道德、民众的信仰标准。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兴起的孔墨私学,他们的教育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培养自己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的推行者和继承者,通过他们的活动来实现用自己思想治理国家的目的。可以说,在通过教育救世的主张上,儒墨两家的观点是相同的。

然而两家的目的相同并不意味着具体标准的相同,儒墨两家在培养人才上提出了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但对于“德”和“才”的具体标准却给出了不同的要求。

儒家以培养“君子”为目的,孔子对君子的标准作出了这样的要求:首先是有德的仁爱之人。儒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而优则仕”的“君子”,当这些具备了德和仁的君子成为施政者后,就能够做到“节用而爱人”,对上能分忧解难帮助统治者治理国家,对下则推行仁爱、安抚百姓。其次是有才的懂礼之人,在对君子行为的约束上,孔子主张用“礼”作为规范。关于礼的具体定义,孔子并没有各处确切的答案,一般说来,礼指的就是礼仪、礼制、礼法,是对人内在道德规范的约束。儒家的学说中,仁和礼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仁是礼的内在含义,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在儒家看来,有德有才之人应该知礼、守礼、行礼。这样才能算是君子。

墨家以培养“贤士”为目的,墨子对贤士提出的标准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在这三方面的要求中,墨子也把德放在了最先的位置。然而墨家的“德”和儒家的“德”的具体含义并不相同。孔子讲仁爱,主张爱有差等应该以孝悌为本;而墨子讲兼爱,主张爱无等差没有亲疏贵贱之别,可以说,儒家讲究的是别爱而墨家提倡的是兼爱。墨子也把“才”看作是贤士应该具备的标准,但墨家把“谈辩”和“道术”看作是才的内容,即贤士要具有思维辩论的能力、掌握实用的知识技能。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在推行墨家学会所时才能够上说下教、讨论辩难,甚至是以暴力反对暴力、来实行非攻兼爱的政治主张。可以说,墨家要求贤士具备“辩乎言谈,博乎道术”是实施兼爱理想的工具。

在实现自己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儒墨两家都主张举贤,认为统治者在施政用人的过程中应该“唯贤是举”,这对当时社会中“任人唯亲”的世袭宗法制度权威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儒家的“学而优则仕”,墨家的“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都是举贤的标准。如果要从被举荐的群体来说,儒家局限在“士”这个阶层,因为儒家把下层民众看作是“劳力者”,应该处在“治于人”的地位。墨子则把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认为即使是“农与工肆之人”,只要有才能,就应该被任用。从这个敬爱哦度来说,墨家比儒家的举贤思想更为大胆和激烈。

在儒家的教育思想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养士,培养德才兼备而以德为主的治术之才,因而比较注重知识教育之外的性格、品德、哲学观念等方面的培养。在注重德才兼备的基础上更强调道德的教育。

而墨家的主要成员来自小手工业者和劳动人民,出身和阶层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以“艰苦实践,服从纪律”为主要指导原则,因而更注重实际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这样有兼爱品德的贤士在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过程中,拥有实际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上。

2“文、行、忠、信”与“兼爱、非攻”的教育内容之比较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教育内容为“文、行、忠、信”的学习,即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的学习。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强调“兼爱、非攻”为教学内容,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及论辩能力的培养。可见无论儒墨都强调人的道德教育,这一点上他们具有共性,但是两者的教育内容更多的是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者提倡“爱人”的本质内容不同及教育范围的广泛性不同。表现为:(1)儒墨爱人思想的本质内容不同。儒家强调“仁者爱人”,以“文、行、忠、信”为教育内容。墨家在道德教育方面也和儒家一样,要求“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墨子·兼爱》)。所以,他仍以儒家的《诗》、《书》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是有不同的,墨家的“兼爱”思想强调无差别的爱,而儒家的“仁爱”思想强调爱是有等级差别的。这主要是两者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作为小生产者代表的墨家更强调这种无等级差别的爱,以此发展生产。(2)教育范围的广泛性不同。儒家的教育范围更多的体现在道德教育方面,而墨家则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作为墨家代表的墨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物理学家。在墨子的影响下,墨家的教育内容不仅包括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还包括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学习,并表现出很高的造诣性。另外墨家也重视论辩能力的培养,强调掌握思维和辩论的法则。在墨子的努力下,墨家培养出了公孙龙、惠施这样的名家代表人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有限的平民教育”和“完全的平民教育”的教育对象之比较

在周代没有衰落的时期,奴隶主贵族垄断着学校的教育,普通民众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官学”学习,因而教育也就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随着王室的逐渐衰落,诸侯们逐渐强大起来,官学逐渐瓦解,学术开始出现下移,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私学。

私学的兴起和发展,给平民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当时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只要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就可以进行教学活动,而不再有身份和等级等方面的限制。而且,私学还可以师生相属,共同迁徙他处,谋求发展。孔墨两家的教育,也是属于私学这个范畴。

在教育的对象上,儒家以“有教无类”为方针,认为不分贵贱贫富,只要有求学的意识,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据说孔子门下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但总得来说,孔子还是鄙视劳动者的,他认为劳动者只懂得“劳力”,不在接受教育的范围之内。然而不可否认的实事是,孔子的弟子各个社会阶层都有,单从出身来看,就有贫民颜回、商人子贡、贵族南宫敬叔等。可以说,孔子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所兴办的私学,是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

墨家的教育对象也是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史书上曾有这样的记载:“徒属弥众,弟子弥半,充满天下”,这中间也许有文学家的夸张,但墨家弟子们的数量我们通过两个事件就可以见一斑,一个是墨子在止楚攻宋时曾安排了三百个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个是墨家钜子孟胜在为阳城君守城时,为了实践墨家的诺言亲率八十三名墨家弟子慷慨赴死。这在一个侧面上说明了墨家弟子在当时的数量之大。墨家主要以“农与工肆之人”为教育对象,并且以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为教育内容,除了这些“从事”的人之外,墨家的弟子还有很多被推荐到各地做官,通过这些人,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的推广。墨家也成为当时和儒家并成的学派之一。

墨家和儒家都把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大众的范围,但二者在程度上还有所差别,儒家弟子中即使有颜回这样的平民,根据资料看也可能是因为颜回本人的品德得到了孔子的赏识。墨家则是真正的面对民众敞开了教育的大门,只把学习的愿望当作唯一的要求,门弟出身一概不论。儒墨两家这样作其实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不同而有所差异。

我们都知道,孔子和墨子不仅仅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们同时还是伟大的思想兼爱和政治家,他们所兴办的私学教育,不是简单的为了培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学校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这个敬爱哦度来说,墨家的私学教育要比儒家的教育成功,因为墨家更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因而也更具政治团体的色彩。

4“学、思、行”与“主动、创造、积极”的教育方法之比较

儒家重视“学、思、行”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以此为核心,创造出了“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并提倡“因材施教”。墨家所遗留的教育方法虽不如儒家丰富,但仍有不少对现在有借鉴意义的方法。墨家以“主动、创造、强力而行”作为其教育方法的核心,充分重视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纵观儒墨两家思想,其在教育方法上有不少共性,主要表现在两者都重视“行”的作用,如孔子强调“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可见行的巨大作用。墨子更是强调“强力而行”。如墨子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墨子·兼爱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儒墨教育方法虽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但也体现着本质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两个方面。具体来说:(1)主动性不同。墨家在教育方法上主张积极主动的“强说人”,即使人不上来请教,也应主动上门去教,认为“不强说人,人莫之知。”如在《墨子,公孟中》说:“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而儒家实施的是“有教无类”,来者不拒,意味着只有登门上访者才可以受到教育,更多地体现着一种被动性的教学理念,这与墨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创造性不同。儒家坚持“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而墨家则猛烈批评这种态度,认为“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耕柱》)即强调对古代的优秀遗产应继承,但更多的还要有创造精神,使善的东西更多。这不仅体现了墨家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反映了他们积极创造的精神,对现在具有深远的启发作用。

春秋时期,教育得到了巨大发展。儒墨两家作为诸子众最具影响力的令各流派,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的、方法、不仅在当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对后世的教育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他们各有特点,为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取其精华,为现代教育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