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家的攻守之道
21198600000010

第10章 大爱之道(4)

短短三分钟的视频,就想判明两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可真有难度啊!

第一个年青人想了想说:“他们是情侣关系,你看,他们的上衣,分明是一套情侣装吗?”

第二个人回答:“他们是兄妹关系,我注意到了了他们的鼻梁上都有一道明显的皱纹,现代医学证明,鼻梁上的皱纹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说着,他颇为得意,这个发现可不是谁都能观察到的。

王海京秘书长笑了:“你真细心啊,这么微小的细节都能注意到。”说完,他把探询的目光投向了第三个年青人。

“很抱歉,我实在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第三位年青人显得有点窘迫,有点语无伦次。前两位年青人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庆幸少了一位竞争对手。

“但我宁愿相信他们不过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第三个年青人顿了顿接着说,“在这危急关头,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人,都会挺身而出,又何必非是情侣或兄妹呢?”

听了这个回答,王海京秘书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走过来用力握着第三位年青人的手,真诚地说:“欢迎你的加入。”

其实这是一道心理测试题,目的是测试应聘者潜意识里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这也是一个人不加修饰最本真的意识。

是啊,亲情温馨,爱情动人;但是说到底,这些都是小爱,是一已之爱。而相信陌生人之间也能无私奉献的人,是心有大爱的人。红十字会是一个公益性组织,最需要的,正是这种心有大爱的工作人员。

而只有当爱惠及陌生人时,才是大爱。只有对陌生人之间充满爱与善意,社会才能变得高度文明更加美好。我们把爱惠及陌生人时,往往,也不知不觉成就了自我。

在我们向陌生人伸出关爱之手的时候,应该想到,可能有一天,自己也会遭遇这样的紧急事件,也会面临同样的尴尬的境地,到那个时候,我们该多么希望出现一双仗义援助的手啊!而如果人人都奉行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信条,如果人人都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人和事,那么,这个社会的相助体系会真正的走向土崩瓦解。而这一切,都是从我们不肯连付出举手之劳开始的。

在向陌生人伸出关爱之手时,要对陌生人怀有感情,首先我们应该信任陌生人。毕竟,人间还是好人多,绝大多数的陌生人都是好人,他们不过是暂时需要帮助,困境并不是他们的缺陷和过失,因而我们要用一颗同情的关切之心去帮助他们。也许我们不能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但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礼貌的询问,一个微笑,一个谦和的退让,一个温暖的搀扶,一个真诚的鼓励,都会给他们带来生活的信心和温暖的人性感动。

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我们宽容了别人也善待了自己。因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也也诠释着自己的修养,道德和品格。

让我们学着去爱陌生人,让爱温暖这个世界。

七、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墨家的“兼爱”思想,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在职场上,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都会遇到许多为难的事,有些人总是只顾自己,对别人的难处幸灾乐祸,导致他们自己在前进的路上也不会很畅顺,屡屡成为职场败将,常常在网上找工作,这样的例子我见过不少。人们称之为“作茧自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其实在前进的道路上,为别人下绊脚石,也会堵了自己的路,如果搬开别人脚下的石头,自己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一位商人在一团漆黑的路上小心翼翼的走着,心里懊悔自己出门时为什么不带上照明的工具,忽然前面出现了一点灯光,并渐渐的靠近灯光时,才发现提灯的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

商人很奇怪的问那位盲人说:“你本人双目失明,灯笼对于你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你为什么还打灯笼呢?不怕浪费灯油吗?”

盲人听了他的话,慢条斯理地答道:“我打灯笼不是为给别人照路,而是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我便很容易被撞到,而我提着灯笼走路,灯光虽然不能帮助我看清前面的路,却能让别人看见我,这样,我就不会被别人撞到了。”

这位盲人用灯光为别人照亮了本是漆黑的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他因此保护了自己,正如印度谚语所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互联是可以治疗彼此的伤痛的。

诸如此类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列举出许多。一个人如果参透了这层道理,就会把帮助别人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也因为他这种不带功利色彩的单纯帮助,使得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灵魂也会在无形中得到净化,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会得以提升。

在这个世界上,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一个人无力去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在工作上,同事之间要共同努力完成任务;生活中,朋友之间要相互扶持走过人生的坎坷。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常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正是因为大家的相互帮助和关怀,我们的世界才变得这样温暖而美好。

上天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我们帮助别人时,也就为自己日后得到别人的帮助埋下了契机。因为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我们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以相同的态度对待我们。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我们真诚而热情的帮助和关怀他人时,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我们如果想要得到别人报来的“李”,先要投出自己的“桃”。

我们应该时时伸出热情的手,帮助和关怀别人。我们的帮助可能在关键时刻助人一臂之力,帮他们走出困境;也能给对方带来力量和信心,让他们有勇气去战胜困难。当一个人遇到挫折、身处于逆境时,热情相助犹如雪中送炭,别人也定会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激。人生在世,谁都难免遇到风雪天气,要想自己在需要时有“炭”取暖,首先应该给别人送“炭”。

有一个流传很久的寓言可以透彻的诠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个道理:

有一个人死后,上帝问他想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他说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于是上帝带他去参观。

上帝推开一间房门,他看到里面有许多鬼都用一个比他们的手臂还要长的勺子舀放在他们前面碗中的食物,可是因为勺子太长,总也放不到口中,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痛苦不堪。上帝说:“这就是地狱。”

上帝又打开另一间房门,他也看到同样的场景,这些人也用长长的勺子舀放在他们前面碗中的食物,可是和地狱不同的是,这里的人都用自己的勺子去喂别的人,因此他们各个面色红润,幸福、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上帝说:“这就是天堂。”

天堂和地狱的区别竟如此简单!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看到这种双赢的局面。其实,天堂与地狱的差别,就在于对问题认识上的差别。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因为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不同,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有了天堂和地狱的天壤之别,而从地狱到天堂,只是把自己勺子中的食物喂到别人嘴里这么简单。

“助人就是助己,生存就是共存。”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慷慨的把自己的食物给别人吃,自己就会吃到别人勺子中的食物,这种共赢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所接受。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即使只是一丝微微的轻风拂过小草,也能带来沁人心脾的满目春光。给人帮助并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或许一个微不足道的微笑,一个小小的手势,一句真诚的问候,就能使人感到浓浓的人间温情,重拾生活的信心。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了温暖的援手,也许得不到物质的酬劳,但别人的感激给我们带来的慰藉、认同会让我们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我们同样会从中体会到无限的快乐。

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帮助他人实际上也在帮我们自己,当我们把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搬开时,或许正好给自己铺平了脚下的道路。

在人情日益淡漠的今天,有时在碰到困难的时候,也许因为找不到他人的援手,就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严重时也许还会造成终身无可挽回的遗憾,例如曾经在报章杂志上看过这样的消息,有人出了车祸,但是路人怕惹祸上身,都不愿停下来送医院施救,结果就这样延误救治时机,失去宝贵的生命了。还有其他社会角落里层出不穷的不幸事件,让我们触目惊心,如果有人及时的伸出援手,那么许多本可以避免的不幸就不会发生。古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也许搬走挡在路中间的石块,就能够避免自己所乘的车发生车祸。

所以,不要吝啬伸出自己的手,在帮助别人时,我们自己的利益也得到了维护。譬如在同事碰到工作的困难时,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我们帮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除了丰富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外,还赢得了同事间的情谊,将来哪天自己面对困难时,他们也会对自己伸出援手。

曾经看过一篇励志文章,文中描述一位旅馆服务人员,在一对老夫妇没有房间休息的情形下,还是热诚的找到房间让他们住下,而且让他们觉得宾至如归,受到最好的服务,而在不久以后,这位服务人员就被一间大饭店聘请喂经理,而老板正是那对深夜投宿的老夫妇。这也成为了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施比受更幸福,帮助别人代表我们有这个能力帮助别人,我们生活的社会缺少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点温馨和关怀,如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他人多一份关心和付出,整个社会就会焕然一新的,即使只是一个浅浅微笑,也会让身边的人们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拒绝把自己的勺子喂到别人的口中,就是自己把自己送入地狱。

人们得到的时候,总是很快乐,但是快乐转瞬即逝,接着人们会继续追求,没完没了……。其实快乐的源泉在于“施”——为别人奉献,关注别人,与别人分享希望,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倾听别人的故事,我们每一天都可以倾听一个朋友,一个同事,一个亲人的诉说,关心安慰别人,也减轻了自己的不悦和伤痛,爱是一种慰藉,爱别人,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