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21172100000063

第63章 敦煌郡的边塞长城及烽警系统(1)

李正宇

敦煌郡内的边塞长城,是从东边酒泉郡延伸而来的。大约完成于西汉元封年代(公元前110年前105年)。

未筑长城之前,先在敦煌郡绿洲北部沿籍端水(今名疏勒河)设立了3个都尉府,即宜禾都尉府、中部都尉府、玉门都尉府,接着,在敦煌郡境西边又设立了阳关都尉府。敦煌郡境内共有4个都尉府。每个都尉府,各辖若干候官,候官管辖若干烽燧。最初的烽燧,皆设在疏勒河南侧,阳关都尉府所辖各候官及烽燧,则在玉门关以南直到龙勒县城(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破城子)南20里许的沙山脚下。各都尉府均属郡太守统率。如此构成早期全郡统一的军事防御系统。

到元封年代,在疏勒河南岸东西排列的各个烽燧间筑起长墙加以连接,叫做边塞,也叫做长城,后世又称为边墙。敦煌郡境内的边墙,从古冥泽西南岸起,向西延伸到小方盘城以西吐火洛泉T.4.a烽燧,东西长约300公里,横亘于今安西、敦煌二县中部东西一线。斯坦因发现以及进行过发掘的共115座烽燧,近年文物部门又在这一线发现数十座(烽址及编号尚未发表)。根据已发现的烽燧来看:每座烽燧之间相距约2里到10里不等,且以平均相距5里计算,则300公里内当有120座烽燧。

每个烽燧有燧长、属吏及燧卒约十人左右,小燧不少于4人,个别烽燧多至15人。平均以十人计,则120座烽燧仅守卫士卒巳在1200人左右,加上都尉府及候官的长官、属吏及兵卒、后勤人员,估计亦不下1200人。由此推算,汉代敦煌郡内仅长城一线部署的兵力大约在2400人左右。在西汉时期,这是一支相当大的军事力量,又是一支相当大的屯垦力量,在敦煌开发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

担任长城及沿长城一线诸烽燧戍守任务的军官和士卒,在性质上属军事系统,但在建制上不同于野战部队。野战部队的建制以军、营、校、佰、什、伍为单位,而长城及烽燧守卫部队的建制是以都尉、候官、烽燧为单位的,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征。在一般情况下,不承担境外征战任务,特殊情况下可部分奉调出征。《后汉书西域传》载(阳嘉)四年(135年)春,北匈奴呼衍王率兵侵(车师)后部。帝以车师六国接近北虏,为西域蔽扦。乃令敦煌太守发诸国兵及玉门关候、伊吾司马合六千三百骑救之。”是调发玉门都尉属下的玉门关候戍守士卒出征之例。戍守部队的任务,除了担任警戒、防守、抵御任务外,平时还担负着屯田及修缮塞障、天田及割草养马等任务,亦军亦农,农战合一。敦煌地区的农业开发,最早就是由这些戍卒进行的。后来又从内地多次迁来移民,发配流犯,充实军屯,置农都尉专管军屯。逐渐形成一片片农耕绿洲,进一步扩展连片,成为大片绿洲,于是郡、县、亭、里才陆续建立。敦煌地区除了原有的军事机构之外,又有了地方政权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敦煌烽燧及边塞的建立,也是敦煌农业经济发展和地方行政建置的先声。

根据敦煌出土汉简资料,敦煌地区各都尉府的管辖区域和所属候官及烽燧的分布,目前巳知的情况是:

(一)宜禾都尉防区:在敦煌郡疏勒河一线的东段,由东向西,横跨汉代的冥安、渊泉、广至、效谷4县。下设5个候官:美稷、广汉、昆仑、宜禾、鱼泽。都尉府置在昆仑障,即今安西县南岔乡六工村破城子。其统辖区域,起自疏勒河由南向西转弯处(今三道沟东北),西至临介燧,与敦煌郡中部都尉辖区相接。斯坦因在这一辖区发现并编号的烽燧共有38座:

1.疏勒河转弯处至小宛堡北地段,发现16座烽燧,分属两个候官。80多年前,斯坦因考察时见到的情况是,东段美稷候官范围内的塞墙均巳颓毁不存,所存烽燧亦少,大约是由于疏勒河泛滥冲淹所致西段属广汉候官。广汉候官范围的塞墙,有一段保存较完好,其余大部塞墙及烽燧巳不存在。80多年后的今天,塞墙及烽燧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面貌远不如斯坦因所见。这16座烽燧中,斯坦因编号的有15座,从东向西数,斯坦因编号是T.41.m(T为敦煌英译名的开头字母,用作敦煌地区烽燧遗址的代号,T以下的数码和英文字母为烽燧编号及次第。下同,不另说明)。

2.小宛堡西北到六工破城子西北地段,发现13座烽燧。这13座烽燧处于宜禾都尉防区的中段,大致属昆仑候官范围。这一地段的塞墙,大部已毁,只存几段残基;烽燧亦大多坍毁。

3.安西芦草沟北到敦煌西沙窝西北地段,发现十座烽燧,大致属鱼泽候官。这一地段内残存有两段塞墙。

(二)中部都尉防区:在敦煌北境,东起西沙窝西北,西到大方盘城。下辖:万岁、步广、吞胡、破胡、平望5个候官。发现烽燧37座。

1.西沙窝西北至党河东岸地段:东段属万岁候官,西段为步广候官。这一地段发现烽燧及塞障共8座。其中T.25为清代所建珂钶沙石墩,在长城线以北,除此之外,其他7座在长城线上。8座之中斯坦因编号的有7座。

2.党河西岸到哈喇淖尔东南地段,发现20座烽燧。其中两座,一在塞墙以南,党河西岸(T-23.U);-在塞墙以北哈喇淖尔南岸(l23.e),其余18座均沿长城一线自东向西排列,烽燧之间的间距多为3里左右。这一段烽燧最为密案,大约是由于南边直通郡府,为重点防守段落。这一地段东段属吞胡候官辖区,西段属破胡候官辖区。

3.哈喇淖尔南岸到大泉北地段,发现烽燧5座。这一地段,由于利用哈喇淖尔水泽为天然屏障,未筑长城。5座烽燧散布在哈喇淖尔南岸,其中T.23和T.23.a在敦煌通往玉门关大道两侧,一南一北,夹道而建。这一地段亦属平望候官辖区。这5座烽燧。

4.酥油土至大方盘城以东地段,发现有6座烽燧,属平望候官辖区,是中部都尉最西边的一个与玉门都尉防区相邻的候官区。这一地段也是利用湖沼作天然屏障,未筑长城。有的研究者根据这里出土汉简有“平望塞”之称,认为亦有塞墙。于实不合。宜禾都尉区有昆仑塞,即今安西县六工村破城子,此处亦无塞墙,而塞墙在其北20余里。塞既有边墙之义,又有城障之义。“平望塞”犹言“平望候官城”。

(三)玉门都尉防区:玉门都尉治玉门关,其防区是从大方盘城向西,至吐火洛泉西南的广昌燧(T.6.d),东西长约160里,下辖玉门、大煎都两个候官,现存烽燧15座。其烽燧布列,除主要沿长城一线东西展开之外,在长城的西尽头又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北延伸,遥指白龙堆;一支向西南延伸,遥指鄯善城,犹如两支前伸的触角。此外,在都尉府驻地小方盘城向东南阳关方向,亦有烽燧布列,当与阳关都尉府防区相接。所属两个候官的防区如下。

1.玉门候官:东起仓亭燧(在大方盘城东南1里高岗上),西过小方盘城,又西至玉门候官驻地候官燧(T.12),又西,过后坑,至显明燧(T.8)而止,西与大煎都候官相接。据出土汉简所载,玉门候官辖境东西一线应有烽燧23座,现存22座,斯坦因只发现15座。除15座烽燧外,斯氏还考察了一座城障,编号T.14,即小方盘城,为西汉玉门都尉治所,还考察了大方盘城——古代仓储之所,在T.18烽燧西北1里。此城当是汉昌安仓,斯坦因误断为河仓城。

又,玉门候官由小方盘城向南延伸,直到南湖乡石门烽(今名墩墩山烽燧),共存5座烽燧,斯坦因只发现芦草井子与龙勒城(南湖乡破城子)之间相邻的两座。

2.大煎都候官:“大煎都”可能是匈奴语地名,含义不详,汉军进驻此地后于其地置候官,袭用其名为“大煎都候官此候官位于榆树泉盆地东侧,所辖地域为玉门都尉防区的西段。西与西域接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候官东起T.7(显明燧西),西至T.4.a(长城西端终点),共存6座烽燧。斯坦因发现5座又,从长城西端终点向西北延伸过疏勒河,存烽燧4座。斯坦因发现3座。

这样,大煎都候官辖区内共存有烽燧16座。据王国维《流沙坠简考释》大煎都候官治凌胡燧,即T.6.b。大煎都候官以西,仍有烽燧,但未筑长城,应属西域校尉管辖,所属候官迄今未明。

此外,还有一个阳关都尉府,防区为敦煌郡境西边南北一线,不在长城一线,本文暂不作介绍了。

魏晋以后,敦煌基本上成为后方,长城逐渐失去作用,长城沿线巳不再有布防驻兵的必要。长城及沿线烽燧渐渐颓毁失修,于是成为历史的陈迹。长城沿线诸烽燧的废弃物,如残坏兵器及衣物用具,过时简牍等,千余年后出土复见,成为人们研究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这在当时则是出乎预料的事。

二、敦煌长城一线烽燧警戒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