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静品禅心:品读生活中放下禅
21165600000022

第22章 去留无心,宠辱不惊:放下焦躁(4)

地主说:“只要交100两银子,你就有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算起,到太阳落下,在这个时间里你用步子圈的地就都是你的了;但是如果在日落的时候回不到起点,你将将得到一寸土地。”

农民心想:“我有一天的时间,快走一些,那得圈多大的土地啊。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当即就和地主签订了和约。

太阳刚一露出地平线,农民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到了中午的时候,他回头看不见出发的地方了才开始拐弯。为了圈下更大的土地,即使再累,他的步子也一刻都不停歇,走啊、走啊……他在心里不断的对自己讲:“坚持、也就忍受这么一天,以后我就可以享受这一天辛苦所带来的更大财富。”

农民又向前走了很远,眼看着太阳越来越低了,他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回去的话就得不到一寸土地,于是他走斜路向起点赶去。他走得越来越快,比来的时候还快,眼看太阳就要落到地平线以下了,他更加飞步疾驰。最后,只差两步就要到达起点了,但是他再也坚持不住了,倒在了那里,倒下的时候他的手刚好触到了起点的那条线。那片地归他了,可是他却永远的离开了人世。生命已经失去,圈下的那些地对他还有什么意义呢?

禅师讲完,闭目不语,弟子顿有所悟。人的欲望越大,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就会有多大。过分强求那些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味填充自己深不见底的欲望黑洞,倒不冷静下来,给自己定一个真正的、可以触及的目标,在奋斗中充分享受实现目标的快乐,又能最终收获成功的果实。

拉尔十一岁的时候一有机会便去湖心岛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爸爸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拉尔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辉下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忽然钓竿的另一头越来越沉。他知道有大家伙上钩了,急忙收线。终于,一条竭力挣扎的鱼被拉出水面,啪嗒啪嗒的不停的拍打着水面。“好大的鱼啊!它是一条鲈鱼。”拉尔兴奋的喊道。月光下,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硕大的身躯甚是喜人。

爸爸打开小电筒看看表,晚上十点——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你得把它放回去,现在还没到钓鲈鱼的时间。”父亲说。

“爸爸!这么大的鲈鱼啊.”孩子急的快哭了。

“还会有别的鲈鱼的。”母亲安慰他。

“再也没有这么大的鱼了。”孩子伤感不已。

拉尔环视了四周,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的人,他不断的哀求这父亲,但是,从父亲坚决的脸容上他知道无可更改。暗夜中,那条硕大的鲈鱼抖动着笨重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

多年以后,拉尔成了纽约市著名的建筑师。他后来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鲈鱼,虽然留有遗憾,但是他却从中懂得,并学到了父亲传达的诚实、勤奋、守法,也正是依托于此,使他猎取到了生活中的更大的鱼——成绩斐然的事业。

静品禅心:人类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理性动物,就是因为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我们能够用理性分析得与失,成与败,分析什么时候、什么情形做什么事最好。但是,一旦人放弃节制,让本能的欲望无尽延续,那最终受到伤害的就将是他自己。

10.自然是最美的,真实是有福的

修行学佛不在于“境界”,而在于自然,每个来到世间的人都带有一分美好的自然之美,但不少人在后天生活中会受到社会坏习气的一次次薰习,习惯变坏了。人若能顺於自然就能达到美的境界,这就是天性,若不能顺应自然,那么所追求的理想与环境就会经常违背。

学佛之人经常会听到“反观自性”这句话。它的意思是指:“平常人常使心念随着外面的境界而奔驰忘返,不知反观自照,回到自己的本性。而修佛就是要探寻——人生从何来?该做何事?”若能彻底了解自性,便是“明心见性”,这也正是修行最主要的目标。

孔子曾经到龙门瀑布游玩,他站在低处看到激流湍水从高处飞流而下,又看那溪水滚动奔流,波涛非常湍急,见瀑布如此壮观,当即赋诗:“水泻二万四千尺,浪花直冲四十里。”

正当孔子沉浸在那雄壮景色之时,忽然发现远处有一个人在瀑布的急流中上下沉浮,便急忙命学生们救人。正当准备之际,那水中沉浮之人却渐渐游将过来,近看却发现:原来他是在游泳。虽然水面起伏不定,他却在水中上悠哉畅游,还时不时的大声吟诗唱赋!

如此惊涛湍流的险境当中,竟然有人能大胆畅游且唱歌吟诗,众人甚是惊叹,皆呼唤其上岸。待游泳爬上岸来,孔子很惊奇地问他:“你竟能在这激流之中游得这麼逍遥自在,到底有什麼特别的力道么?”

泳者笑答:“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力道,只是喜欢水呀!而且我经常在这一带,早已习惯这里的水流,并不觉得瀑布的水很湍急啊,再说,这也正是我喜欢的自然境界呀!”孔子听后大有所悟!

孔子当代的许多学者都曾失望的说:“邦无道则隐”,也就是说在国家政治混乱的时候,他们宁愿隐居起来。但是,当孔子看到这位在激流之中逍遥畅游的泳者,便由衷地感悟到:“在险恶混乱的境况中,只要抱著适应、奋进的心态,就亦然能够怅然、逍遥。”现在的社会时常让人觉得缺乏安详、和谐的气氛,优美的环境常被被混乱的人所破坏;若无扰乱的人,也不会出现混乱的社会。不满现实的人,容易把美好、安静的环境,一下子就变成搅闹的场所,湮灭了自然和谐之美。

有位富人做寿的时候请仙崖禅师为自己写一副祝福的话,祝愿他的家族永远兴旺,并希望能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世代相传。仙崖禅师答允了,只见禅师展开一张大纸,郑重地写下几个大字:“父死,子死,孙死。”

富人一见顿时大怒,喊道“我请你写些祝愿我家世代幸福的话,禅师却开这样的玩笑,实在是太无理了吧。”

“施主、贫僧没有开玩笑。”仙崖禅师平静地解释道,“如果你的儿子先你之前驾鹤西去,你必将十分悲痛。如果你的孙子又先你儿子提前离世,那你和你的儿子都将悲痛万分。如果你家的世人能够一代一代繁衍不断,并按照我写的次序离世,那就叫做福缘不断,享尽天年。老夫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家族兴旺,世代幸福啊。”

1968年的美国,在内华达州发生了这么一则故事:

一天,刚上幼儿园的3岁小女孩伊迪丝喃喃地告诉妈妈:‘我认识礼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了’。这位母亲非常吃惊,就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骄傲的回答:“是幼儿园的薇拉老师教的。”

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的聪明,之后,一纸诉状就把那位薇拉老师所在的幼儿园告上法庭。那位母亲说:‘我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太阳、苹果、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她得幼儿园老师教她识读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想像的能力。幼儿园要对我的女儿“想像力流失”负责,赔偿我们的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这件事在内华达州引起了轩然大波。小伊迪丝所在的那家幼儿园认为这位母亲一定是疯了,许多家长也都认为她是小题大做,甚至连她所聘请的律师也不赞成打这样的官司,认为打这样的官司简直就是浪费精力。然而,这位母亲却坚持要打,而且不惜倾家荡产。

这位母亲说:“我曾在某个东方国家旅行的时候,在一家公司见过两只天鹅。其中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另一只翅膀完好无损。被剪去翅膀的天鹅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而翅膀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

当时我非常的不解,就请教他们的管理人员,他们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它们逃跑。剪去左边翅膀的天鹅,无法保持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而在小水塘的天鹅,尽管有完好的双翅,但起飞时因为没有足够长的滑翔水域也无法飞走。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但同时,我也感到非常悲哀。今天我只所以为女儿的事打这场官司,就是因为痛心伊迪丝的幼儿园的剪去了她的一只翅膀,一只宝贵幻想的翅膀,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小水塘,这是在残害她。

静品禅心:自然是和谐、美丽的,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应该懂得享受这份美丽,顺应自然。懂得了自然之美,你也就会领悟到仙崖禅师的“父死,子死、孙死”的真正的祝福,你也就能明白伊迪丝母亲为女儿的“想象力流失”的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