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走近2012:解读末日灾难之谜
21162100000005

第5章 玛雅文明与2012世界末日预言(4)

梅德赫斯特指出周武王伐商纣王时,可能发生殷人渡海逃亡,他们在渡海的途中遇到暴风,被吹美洲。美国学者迈克尔·芤,在1968年出版的《美洲的第一个文明》中提出,奥尔梅克文明有很强烈的殷商文化影子,可能就是来自殷商。在中国,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等人,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的可能性,后来还有郭沫若等人。近年来,美国的大学教授许辉的《奥尔梅克文明的起源》,中国学者王大有等人的《图说美洲图腾》,他们都进一步阐明了殷人东渡美洲论的根据。例如:殷商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奥尔梅克文明也出土青铜人头像,而且相貌也和中国人十分相似。奥尔梅克人跟中国人一样喜爱玉器,他们玉器上的虎头图案和商朝玉器上的虎头图案惊人地相像。奥尔梅克的玉圭刻着和中国甲骨文类似的图形,王大有、许辉还根据甲骨文将一些奥尔梅克图形解读。

殷人东渡美洲论缘起于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的说法。有意思的是,提出这个说法的人,同样也不是我们中国人,而是200多年前的一位法国的汉学家,名字是德·歧尼。在中国,最早涉及这一问题的人,应该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章太炎先生于1880年撰文提出,最先到达美洲的中国人是东晋时期高僧法显。章先生认为《佛国记》(又称《高僧法显传》)所载东晋高僧法显去西域取经,由海路归国时曾经遭遇过飓风,船舶漂航所至的耶婆提国,即是南美洲的范围之内。这个200多年前,由西方学者提出并一直争执不已的话题,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中国学者的加入,引起了知识界的广泛注意和极大兴趣。“殷人东渡美洲”之说,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中被提出的。

1910年,当时的清朝政府派外交官欧阳庚去墨西哥办理一起311名华侨被杀案件。在欧阳庚赴墨西哥之前,王国维和他的老师罗振玉等人就委托他到中美洲后,要设法调查当地华侨中有无殷人东迁的痕迹。此后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董作宾等人也相信殷人东渡。偏巧他们都是在研究殷商文化上有建树的人,也许正是基于他们研究殷商文化的甲骨文,对殷商史料了解较多的缘故。

那么,殷人为什么要东迁美洲呢?事情还要从商纣王帝辛说起。据考证,殷商末年,商纣王致力开辟东夷等地,没有注意对西方部族的防范。大约在公元前1045年,西方部落联盟首领周武王,率大军东征殷商。这时,商纣王的精锐部队还远在东夷,殷商都城朝歌(现在的河南安阳)就因此被周武王攻破,商纣王也自焚了。商殷灭国之后,留在东夷的十多万精兵,却从此杳然无踪,成为千古之谜。也恰在这时,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突然兴起了,带有强烈商殷文化色彩的奥尔梅克文明,于是学者们自然联想到,殷人是否会东迁到美洲呢?然而这事却因为历史年代久远,又史无所载,考证难度很大,几乎是无从查起。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办法,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总能看出一些眉头来。

首先,战败的殷人,有没有必须东渡的理由呢?当时的殷商还处于奴隶制时代,战败的俘虏、亡国的臣民,都要被战胜国当做任人宰割的奴隶。留在东夷的殷商军民,如果不愿做亡国奴的话,当然,相信没有人会愿意做这样的亡国奴,因此,他们要么是反抗,要么就是逃走。反抗须要实力来保障,十多万兵马显然还不够资本,既然惹不起,那只好躲开了。西边已是周人的天下,殷人只好选择东渡茫茫大海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根据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考证,殷族部落起源于易水流域(今河北易县一带),查考追溯殷商氏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殷人在祖先“季”的时代,亦即传说中的“夏朝少康”的时代,殷人部落就有人向东南渤海湾一带迁徙。其一部移迁至河南、山东一带,另一部则向北进入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因此,殷人东渡还是很合理的。在被周人击溃于黄河流域后,一部分殷人为避免灭国为奴的命运,从山东半岛东渡回到辽东、朝鲜的殷人老家。

其次,殷人东渡有可能远到美洲吗?答案也是肯定的。首先,殷人早已掌握一定的航海技术。其次,十多万人放舟入海,舟船的数量一定不少,所谓“天有不测风云”,海上的气候变化更是频繁,他们遇到暴风雨,并被风暴卷入海流,或迷失方向都是非常有可能的。而那些随波逐流的舟船,肯定也不在少数。不要说这不可能,这完全是有可能的,13世纪时,元朝皇帝忽必烈要征伐日本。不料,元朝水师在海上被台风所袭,一些船舰就随海流漂到了北美洲。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高凯,也详细分析了此事的可能性。高凯说:北太平洋及附近海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呈顺时针流动的大环流。该洋流自太平洋北赤道附近产生,经吕宋岛北部、台湾东部进入台湾海峡,在舟山群岛交汇。到对马海峡,在日本九州南部,有一支分流北上,形成对马海流。该海流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又经津轻海峡回到太平洋上,这个北上的大暖流也被称为“黑潮”。北太平洋环流系统规模巨大,平均宽度150公里,海水流速在每小时3~10公里之间,这对于顺流航行的船舶十分有利。这股暖流,冬天20℃,夏天27℃,比流过的其他流域的水温高6℃~7℃,冷暖流交汇,能带来丰富的渔业资源,这能为远航提供食物保障。因此,殷商人的船只沿洋流到达北纬35°~42°之间时,进入西风带,即便不撑帆,也能顺势快速到达北美大陆西海岸。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大致窥见商殷文化与奥尔梅克文明,二者之间的某种联系。再用几个实例,将美洲古文明与商殷文化作一比较。墨西哥的“金字塔”是很有名的,不过,它与埃及的金字塔明显不同,却与中国覆斗状的陵墓外形完全一致。再如,奥尔梅克的祭祀中心曾经出土了十六尊翡翠雕像。这些雕像的面孔形似中国人,而且都是高长头,这种高长头正是商殷所崇尚的习俗。在其中一座红色的玉雕像后,立着六块玉圭板,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据现代学者王大有等人的考证,刻的正是殷人先祖的名号。此外,商殷文化中特有的虎神崇拜、祭天仪式,用于装饰的饕餮纹等等,在美洲印第安文明中都可找到对应的特点。就连商纣王用过的炮烙酷刑,在美洲印第安古印加人中也能找到。

1983年,北京大学邹衡教授赴美洲讲学。他应邀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印第安人节日晚会。会上,一位印第安人中学教员,对邹教授说,他的祖先是殷人。邹教授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说是汉人或唐人?他回答:“我们是世代相传的。”而1910年,清政府的外交官欧阳庚在墨西哥时,印第安人殷福布酋长对欧阳庚说:“……这些印第安人是中国血统,殷人的后裔,叫殷福布族,是三千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到这里的……”有人认为,所谓“天国”,是因为印第安文化中与商殷文化中都共有的祭天信仰。至于“天之浮桥岛”,是具体指明了殷人东渡美洲的航路,因为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北太平洋上,从亚洲到美洲分布着众多的岛屿,其岛与岛的相距,大都不过十几二十海里,恰似一条海上浮桥。而这座“浮桥”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黑潮暖流和北太平洋环流。

当然,如同其他学术研究一样,殷人东渡美洲论也有学者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人种的基因分析并不是非常可靠,如果美洲土著来自中原,是殷商的后裔,为什么二者的外貌上,为什么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呢?有学者回应说,这是因为人种的适应性,假定印第安人真的来自中原,那他他的相貌特征会随着地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著名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古代美洲文明是土生土长的文明,虽然可以找到与亚洲文明有某些相似和巧合的东西,但有更多是不同的东西,而且这些不同带有本质性,是旧大陆文明所根本没有的。例如,那6块玉圭的文字,王大有认为是殷商文字,并破译解读出了殷人祖先的名字:蚩尤、少昊、帝喾、简狄等。罗荣渠却认为,如果玉圭的主人真的是殷人,疑问就多多了。首先,为何玉圭上的文字与殷墟甲骨文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同样明显呢?它们除了一些笔画简单的字,大都无法与甲骨文直接对应,有些甚至连像都不像,相比之下甲骨文反而要成熟得多。既然玉圭是祖宗牌位,那就绝对不会乱写乱画,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殷人的文字,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后,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甚至是倒退呢?其次,在盘庚迁殷后的200多年中,从中国现存的殷墟卜辞看,并无祭祀炎帝、蚩尤、少昊等的记载,何以到了美洲后却想起要祭祀这些祖先呢?

但是,罗荣渠的说法也不可靠,南北美洲到现在也没有发现远古人类的化石,依此可以断定,印第安人历史的第一幕不是从美洲大陆开始的,他们的祖先一定是外来的移民。说印第安人是3000多年前中国人的后裔也不大可靠,因为美洲大陆已经发现了,距今约11000多年的古人类文化遗物。如果说殷人东渡美洲,丰富了人类在美洲发展的历史,这倒是很有可能的。总之,有关殷人东渡美洲论相关的争论有很多,比较有意思的还有关于印第安人名称来历的说法。传统说法认为,哥伦布误以为到达了印度,所以把当地人叫印第安人。但王大有等学者认为,“印第安”即“殷地安”。按他最初的说法,东渡美洲的殷人思念“殷地安阳”,故每日必说“殷地安”,也就是家乡好意思。但是安阳之名在商代还没有出现,而是出现于此后的800多年,即公元前257年。后来,王先生又说,“殷地安人”是他们的自称,意思是中国殷商人。又有学者反对说,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殷商人自称为“殷”。

前面说到了少昊,还要再插几句话。相传少昊是黄帝之子,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我国古籍《山海经》对“少昊之国”有比较精确的记载。美洲许多印第安民族的文化都说来自一个相似的最高神,即玛雅人的羽蛇神,也就是少昊。他是大多数印第安民族公认的始祖,这与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一样。玛雅人的羽蛇神既是凤,又是风神,又是金星,完全与中国古籍中的少昊金天氏相同。在中国本土,少昊是一方诸侯,但在美洲,被尊为最高神。

其实,还有怀疑印第安人是其他民族的后裔,有亚洲的其他民族,也有非洲人、大洋洲人,甚至是欧洲人,而且都或多或少的能找出一些证据来。随着对美洲文明研究的深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

3.《易经》中的“末日预言”

看完电影《2012》之后,很多人都在讨论2012世界末日,通过各种报道或者媒体我们很多人也都了解到,这场末日预言主要来自于古代玛雅人的历法。世界各国的许多古典著作也都对2012有所描述,其中就包括我国的《易经》。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也最神秘的经典,它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因此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当时的巫史逐年总结“卜筮”活动的大量记录,经过筛选整理,写成《易经》,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明代末年,《易经》被西方来华的传教士翻译,并因此传播到了西方。前面说过,电影《2012》中说《易经》与玛雅预言一样,也隐藏着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秘密。最先发现这个秘密的不是我们中国人,而是美国一位名叫特雷伦斯·麦坚拿的学者。麦坚拿(TerenceMcKenna)根据《易经》的卦象和数理,提出了以月球周期为基点的“时间周期学说”。

先简单的解释一下《易经》的卦和理。《易经》将宇宙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和人类社会的行为活动合而为一,将天理与人道浑然融为一体,是解释宇宙人生万有的无穷变化之奇妙哲理。《易经》从太极开始,衍生出阴阳两仪,这是万物产生的伊始。两仪又衍生四象,四象继而产生八卦。八种卦象代表八种变化的模式,它们的循环往复,又生出64种卦象,代表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产生、形成、衰败和解体的过程,有生生不息,变化无穷之意。

麦坚拿认为,这64个卦象的背后,隐藏着一套严密的系统,控制着宇宙中万事万物,生、克、制、化的密码,它就是遗传密码DNA的构造图式。DNA,也叫做脱氧核糖核酸,它是由两种糖和四种碱基所构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的基本蓝图。DNA的构造图式是双螺旋圈结构,代表着两种糖,而每一隔都由一对碱基所构成。按照这种结构,无论它怎样的排法,只能有64种结构。DNA的结构程式,如果要用密码符号的形式来表达,最贴切的就是《易经》的64种卦的形式。

上个世纪的70年代,电脑的时代才刚开始,麦坚拿就将《易经》的64卦,编成了一个电脑程式。他将64卦重复64次,构成4096年的连续数值,像是波浪形曲线,称为时间波浪零,或者简称时间波浪。这条曲线和人类文明的变迁相配合,也就是说,这条曲线不仅显示了过去的人类文明重要变迁时刻,而未来所要发生的一切都像是安排好了似的,都受着时间波浪的制约。

这条《易经》曲线的创立之初是我国的商朝,也是世界其他文明的萌芽之初,从波峰与波谷看,它准确地预言了罗马帝国的没落,新大陆的发现,以及20世纪的世界大战等等。然而,麦坚拿在2000年时,就因脑癌病逝了,他生前一直没有将电脑程式的细节公开,也没有在任何权威刊物发表他的论断。现在有人怀疑是麦坚拿用已知历史,配合《易经》写成电脑程式,再做出的时间曲线。

据说这个电脑程式显示的“时代转变”很准确。以2008年为例,时间曲线上显示2008年11月,会有重大事件发生,而2008年11月,正是全球股票跌得最急的时候。2009年10月,也是麦坚拿时间曲线的低点,预示这些天会有对人类文明重要影响的事情发生。结果,人类在那时受到了“猪流感”的巨大冲击。然而,也不是事事都很准确,2008年我国512大地震,在曲线上就没有反映。

时间曲线的终点,是2012年12月21日,这和玛雅预言所说的世界末日重合。这就是所谓《易经》与玛雅预言的巧合。

4.乾坤再造在角亢——推背图与末日预言

其实,不只是《易经》,相传我国另一本神秘的古籍《推背图》,也有同样的末日传说。理由是《推背图》里有一句:“乾坤再造在角亢”的话。“角亢”是用传统上的东方青龙七宿来寓指龙年,而根据我国的属相文化,2012年恰恰是龙年。那么事实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