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走近2012:解读末日灾难之谜
21162100000029

第29章 生态理论上的灾难预测(3)

2.土地荒漠化扩大。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提供的数据资料,过去50年间仅在非洲就有36个国家面临荒漠化,全球有10亿多人口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资源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影响。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干旱和荒漠化十分严重,累计已有上百万人口流落他乡。索马里是一个农牧国家,连年旱灾、过度放牧和严重的荒漠化使国家经济陷入崩溃,争夺资源和不断的武装冲突使索马里已成为非洲最为动乱、难民人口外流最为严重的国家。在尼日利亚,每年有3500平方千米的土地变成沙漠,农民和牧民被压缩到狭小的地域,有的被迫放弃传统的耕种和放牧,迁移到可居住的地方或进入城市谋生。

3.严重的干旱和水资源缺乏。根据联合国难民署2010年发布的报告,非洲大陆的难民约占全球难民人口的25%,流离失所者占41.4%,其中相当一部分与气候干旱和自然生态恶化产生的资源争夺冲突有关。乍得是难民和流离失所现象比较严重的国度,由于气候持续干旱,降雨少、蒸发量高,乍得湖在过去40年里失去了90%的面积,锐减到2500平方千米,不少居民被迫背井离乡,干旱引起的生态恶化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4.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地震、洪水和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也会促生大量的生态难民。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北美墨西哥湾,美国新奥尔良市遭遇特大洪水袭击,飓风过后人口锐减至9.3万,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经过人口调查认为至少有25万人已打算在别处安家,成为美国内首批大规模的“气候难民”。2010年1月,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海地发生7.3级大地震。据震后统计,有23万人遇难,多达150多万海地人无家可归,大多数居住在太子港1342个难民营中。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过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为灾难,不仅造成周边环境严重核污染,方圆30千米内也变成无法进入的“无人区”,造成33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定居他乡。

尽管世界范围内因自然生态环境出现了大量的迁徙者,但目前国际上对“生态难民”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生态难民概念的使用也缺乏国际法的依据。这是因为1951年联合国通过《难民公约》之后,难民一词在法律上已有了明确的定义和范围,相关法律界定的难民定义并不包含环境、气候等因素而被迫背井离乡的迁徙者。

因生态环境恶化而被迫迁徙他乡的人口,有很大一部分在境遇上与政治难民十分相似。他们同样失去了家园土地,流离失所,同样需要慈善和国际救援组织的救助,这也是许多学者将陷入绝境的生态迁徙者归类为“难民”的重要原因。

从国际社会对难民保护的实践过程观察,除了产生的原因有所不同外,生态难民和政治难民二者之间本质上并无明显的区别。依人类生存的条件划分,产生难民的宏观原因可以归为社会政治和自然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即:“人祸”促生政治难民,“天灾”引发生态难民,二者均是以人为载体,而且自然和政治因素交叉引发的难民时有发生。在一定的条件下,生态难民也会演化成政治难民。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水、土地等资源等成为随之成为争夺的目标,出现生态难民和政治难民的危险性都明显扩大了。非洲苏丹出现的人道主义危机,起因就是长期干旱引起迁移牧民争夺水源和游牧草场,继而发生武装冲突,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自身生存竞争的本性共同酿成上百万人的难民。

目前,全球生态系统存在进一步加剧恶化的趋势。有数据表明,全球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近40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而且还在以每年5万~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不同程度的影响。2006年在突尼斯召开的联合国荒漠化会议认为:到2020年,仅撒哈拉以南地区就会有600万人迁徙到北非和欧洲。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的人口的增长,淡水资源危机正在日益显现,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淡水量的3%。同时大气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温室效应继续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还在悄然缓慢上升,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强烈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趋势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2012年,生态难民增加的趋势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展,全球出现大范围生态难民的情景并不是危言耸听。

3.低碳生活方式——回归生态文明的捷径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让人难以忍受;干旱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趋势日益加剧,还有越来越多捉摸不定的自然灾害,正在惩罚着人类对于地球肆意破坏的行径……

全球气候变暖,让生存在地球的人们不得不正视这么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通过合理的节能意识,履行绿色社会责任;如何通过科学的减排措施,去优化企业能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城市”、“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再生发展。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正式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及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是低碳经济的最好注解。低碳经济的内容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等,了解最具体的蓄电池信息。低碳技术则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对于企业而言,气候变化问题如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迅速兴起、人口老龄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等一样,有可能成为重新塑造全球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并且会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1、全球变暖本身将会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全球温度的升高、降水的变化、海平面的升高,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对水资源、农业、自然生态、基础设施以及企业人力资本等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极端性的气候事件所带来的冲击性和持续性的破坏,都将会改变企业所面临的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并且影响到企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在内的运营状况,影响到企业的资产价格以及信贷和保险等金融运作,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市场、业绩及其可持续发展。

2、随着中国逐渐承担控排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减少能耗和碳排放,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将逐渐成为企业面临的约束性条件,而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高的企业和行业将会面临显著的合规风险。中国将会在市场、技术、标准、投融资方面不断推出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会通过行政、法律、经济和社会等手段实现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中国最终将会建立起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建立起能够真实反映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稀缺性的价格体系,建立起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与税收体系,建立起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的社会经济生产与消费体系,这都会对中国企业的营商环境带来巨大变革。

3、气候变化问题还将使得企业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绩效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竞争力变化所带来的市场的转变,以及消费者逐渐提高对于气候友好型产品和服务的支付意愿,都将会通过消费者选择的变化而体现出来。而消费者对于企业声誉的关注,特别是关注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否发挥领导力量,也迫切要求企业采取切实措施承担社会责任。

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其实很多企业已经在身体力行中被实践和发扬:员工中午休息时随手关闭了电脑,了解最具体的卷板机信息;将办公室的打印纸正反面充分利用;冬夏办公室空调适度调节;坚持少开车多乘坐公交地铁……

尽管如此,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一些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还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特征,了解最具体的折弯机信息,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消耗,碳排放居高不下。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大国的中国,有可能就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排放量第一庞大的人口、迅速的工业化进程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成为我们不能承受之重,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国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压力。所以,低碳经济肯定成为中国企业历史大潮发展的必然。低碳经济的理念从经济形态的高度为节能减排的推行提供了新的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等,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任务,其中更是现阶段发展低碳经济最可行,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直面2012,幸运地是,中国的各行各业正在积极通过科技创新的方式加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列中来,比如有的企业通过降低能耗实现低碳目标;有的通过无线解决方案促进城市更有效地管理;有的则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促进其它行业部门实施减排项目……某种角度而言,它们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成果或许会带给成为后来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