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大全集
21160200000008

第8章 恩威并用 诱压兼施(4)

从表面上看来,武则天依然是那么怡然自得,似乎对一切都视若等闲,但是她的内心深处却极不平静。她从未停止过对政治的精心布局,每天都在思索要怎样才能给她的敌人以重重一击,从而可以清除所有潜在的威胁和危机。她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喝着庆功酒,心中却早已有了计策。

于是,就在庆功宴之后的第三日,她在洛阳宫乾元殿召集群臣前来议事。这次与往日的任何一次聚会都有所不同,既没有歌舞和丰盛的宴席,也没有笑声和随意的谈吐,大殿上的气氛简直令人窒息。

太后武则天威严地端坐于御座之上。以一种迫人的目光扫视了一遍肃立在两旁的大臣们,语气尖刻地问道:“朕自当政以来,自认为无负于众位卿家,也无负于天下苍生,众卿明白吗?”

群臣齐声答道:“陛下功高德厚,天下皆知。”

武则天继续说道:“朕侍奉了先帝二十多年,尽心竭力,心系天下。诸位卿家的富贵,都是朕赐予的;天下人的安乐,也是朕庇护的结果。先帝去世以后,将天下托付于朕,朕夙夜兴叹,惟恐不能上承天意,下遂民愿,甚至无暇颐惜自己,而尽心爱护百姓,对各位大臣们更是爱之如子,十分恩宠,让你们出将入相。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辜负了我!”

说到这里,武则天稍稍作了一下停顿,以使她激动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

满朝文武一个个面面相觑,低头屏息,大家都不敢出声,也不敢乱动。

他们很清楚,太后大怒,定是事出有因。不久前,她才刚刚将裴炎和程务挺两位功高权重的大臣杀掉,显然是想杀鸡给猴看,以裴、程二人为例来警示大家。

群臣猜得很对,武则天很快便道出了正题。

她特别严厉地说道:“众位爱卿,你们其中有的是先朝元老,可是有谁比裴炎更为倔强并且难以制服吗?你们中间也有很多是将门之后,但若是论起纠合亡命之徒,有谁能比得上徐敬业呢?你们之中还有不少手握重兵的宿将,而说起带兵攻战又有谁能超过程务挺吗?这三个人,都是有很高威望的,但是他们对朕不利,跟朕作对,所以朕要把他们全都杀掉。你们中间有谁比这三个人更加厉害的,倘若另有企图的话,请你提早下手,不然,最好老老实实,免得落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又被天下人耻笑!”

这番话字字千钧,铿锵有力,就像重锤一样敲击在各位大臣的心上。他们个个被吓得浑身发抖,冷汗淋漓.赶忙跪地叩首道:“陛下天威,臣等愿效犬马之劳!”

武则天冷笑一声道:“朕并非想强压于人。你们本就应该识时务,明辨是非,趋利避害,倘若利欲熏心,一意孤行的话,到时候悔之晚矣!”集会散后,武则天命众臣排着队去朝堂。在那里,正悬挂着徐敬业、裴炎、程务挺三个人的首级。虽然人头的血早已经流光了,但是留下的殷红血迹还是那么触目惊心。

这血光既是刻骨铭心的教训,又是令人胆战心惊的警告:所有的人,不论有多么高的地位和声望,凡是敢同她作对,都必将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以史为鉴

所谓“杀鸡儆猴”,即是“杀一儆百”,有威胁恫吓之意,这是权术,是驭众手段。在意见纷纭、工作受到许多阻挠的时候,为使步骤划一,法令贯彻执行,非以严厉手段对付不可,此之所谓“不以霹雳手段,怎显菩萨心肠”的解释。

汉武帝推恩散势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鉴于秦朝濒临灭亡时,皇室孤立无援的教训,在严厉打击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大肆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把他们派到全国各地建立诸侯国,希望这些诸侯王在紧急关头能够发挥拱卫皇室的作用。但事与愿违的是,随着这些同姓诸侯王势力的逐渐增强,其觊觎皇位的野心也与日俱增,最终在汉景帝时爆发了“七国之乱”。朝廷举倾国之力,虽然勉强平息了诸侯国的反叛,对诸侯国势力给予沉重打击,但在汉武帝继位之初,一些诸侯国仍然拥有不容小觑的实力,对朝廷构成极大的威胁。

元朔二年(公元前1 27年),谋臣主父偃向汉武帝献计说:“古时诸侯拥有的封地大多方圆不过百里,力量单薄,朝廷当然容易控制。如今有的诸侯王竟然拥有数十座城池,土地纵横上千里,实力非常强大。朝廷宽待他们,他们却骄奢淫逸,伺机图谋不轨;朝廷限制他们,他们就马上起兵叛乱,兵连祸结。为确保江山社稷永固,陛下应该及早推行削藩之策啊!”汉武帝惆怅地说:“诸侯王尾大不掉,藐视朝廷权威,朕岂不知。可朝廷如果强行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则势必激起他们的反抗。先皇在位时,采纳晁错的计策强行削藩,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借口‘清君侧’,立刻联合发动了叛乱,朝廷费尽心力,好不容易才将叛乱平息下去。为避免引发大的社会动荡,如何削藩,朕不得不慎之又慎啊。”主父偃胸有成竹地说:“臣有一‘推恩散势’的削藩计策,可削分诸侯王之势于无形,今特意将其献于陛下。”汉武帝高兴地说:“爱卿有何良策,请速速道来,朕必择善而从之。”主父偃从容答道:“如今天下承平,诸侯王广纳妻妾,子弟众多。按照目前的嫡长子继承制,诸侯王的王位和封地只有其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其余子弟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但却没有资格承袭其父兄的封国,许多诸侯王子弟对此颇有怨言。陛下何不下旨准许诸侯王推广恩德,将其封地分别分封给他的众多子弟呢。此举一方面,显示了陛下的仁爱孝亲之道,得到分封的诸侯王子弟必然对陛下感恩戴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此举使诸侯王的封地化整为零,可以大大分散削弱他们的势力,使其再也没有实力与朝廷相抗衡。”汉武帝闻之不由击节称赞道:“爱卿所献果然是老成谋国之策,朕即刻下旨颁行天下。”

根据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行“私恩”,把王国封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并报请皇帝赐予这些侯国名号。诸侯王当然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削弱自己的实力,可迫于众多子弟要求得到封地的压力又不得不这样做。“推恩令”的执行,使大诸侯王国被分割成众多由郡来管辖的小侯国:梁国被一分为五、长沙国被一分为十六、甾川国被一分为十七,诸侯国被肢解后,诸侯们的势力随之大减。

在推行“推恩令”大见成效后,汉武帝又采用强制手段对诸侯王实行削爵、夺地和除国,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镇压了企图谋反的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淮南国和衡山国被废除,改为由朝廷直接管辖的郡。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国所献祭祀祖先的“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一次就削夺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还颁布《左官律》和《附益法》,前者规定诸侯国官员为“左官”,地位低于朝廷官员,以示歧视;后者限制士人与诸侯交往。从此以后,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能参与政事,与一般富室无异了。至此,困扰朝廷数十年、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的诸侯国坐大问题终于得以顺利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诸侯尾大不掉、与朝廷分庭抗礼,是困扰中国历史数千年的老大难问题。汉景帝采取硬碰硬的手段削藩,强行削夺诸侯王的封地,结果激起“七国之乱”,连自己的皇位都差点没能保住。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散势’的计策,采取以柔对刚、柔中带刚的手段削藩,将以往朝廷从外部要求削藩,变为诸侯王自己的子弟从内部要求分疆裂土,此举化诸侯王势力于无形之中,使少数大诸侯变成众多小诸侯。国小了,诸侯们享乐有余但用兵不足,朝廷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以史为鉴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是否对统治者心怀异心,与同姓异姓、性善性恶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下属势力强大,就会对上司产生彼可取而代之的觊觎之心。下属势力弱小,对上司自然是俯首帖耳、惟命是从。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对下属分而制之,对下属要尽量分散其权力,使其相互制约。

威逼利诱的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原是统帅后周禁军的殿前都检点,他趁周世宗驾崩、继位的周恭帝年幼无知的有利时机,依靠军队的支持“黄袍加身”夺取皇位,建立了北宋王朝。由于宋太祖自己是利用军队通过政变而上台的,因此他对手握重兵的将领很不放心,整天都在考虑如何避免重蹈前代帝王的覆辙。一天,宋太祖询问宰相赵普道:“自唐末以来,短短五十余年的时间,中原就改朝换代五次,走马灯似的前后出了8姓13位皇帝。战火连绵不断,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赵普回答说:“原因其实显而易见,国家混乱,毛病就出在君弱臣强,藩镇手握重兵,权力太大,朝廷难以驾驭。如果能把掌握在藩镇手里的兵权收归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朱太祖连连点头,赞赏赵普说得好。赵普紧接着又建议道:“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过重,难以节制,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宋太祖说:“爱卿过虑了,这两人都是朕的心腹之臣啊。朕与他们有八拜之交,多年来大家一同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禁军也只有交由他们统带,朕才能高枕无忧啊。”赵普解释道:“微臣并不担心他们对陛下的耿耿忠心。但据微臣了解,达两人并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倘若有朝一日下面的人想立拥戴的不世之功,硬要把他们推上皇位,到时只怕他们也是身不由己呀!”宋太祖恍然大悟:“爱卿言之有理,此事容朕三思。”

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宴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心腹将领。酒过三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左右随从退下,然后长叹一声说道:“当初要不是有你们的鼎力相助,朕也坐不上这个皇位。可是你们哪里知道,朕登基坐殿后才发现,原来当皇帝也有许多让人烦心的事,远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你们说,很长时间以来,朕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诧异,连忙询问缘由。宋太祖幽幽地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宝座,谁见了不眼红呀?”石守信等人听出话音来,大家着了慌,赶紧跪在地上说:“陛下何出此言?我朝定鼎,四海归心,君臣名分已定,谁还敢对陛下有不臣之心?”宋太祖摇摇头说:“诸位都是朕的结拜兄弟,大家休戚与共,对你们朕岂能信不过?怕只怕你们的部下当中,有人贪图富贵,倘若有朝一日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威逼你们就范。到时你们骑虎难下,想不干,能行吗?”石守信等人见皇帝对自己起了疑心,吓得冷汗直流,磕头如捣蒜,泪流满面地哀求道:“末将是粗人,没想到还有这种危险,求陛下指引一条生路吧。”宋太祖见时机已经成熟,这才打开窗户说亮话:“人生在世犹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所谓富贵,无非是多积财物纵情享乐而已。朕为你们着想,你们不如交出兵权,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广置良田美宅,给子孙后代留点家业,再多买歌童舞女,畅饮欢欣,安度晚年。朕与你们结为儿女亲家,君臣之间再无猜疑,上下相安,岂不是好?”众人听罢,赶紧叩头称谢道:“陛下为臣等考虑得太周全了,臣等岂有不从之理。”第二天上朝,石守信等人纷纷递上奏章,推说自己年老多病、力不能支,请求朝廷解除自己的兵权。宋太祖马上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外地去当闲散的地方官了。

过了一段时间,宋太祖又故伎重施,在后苑大宴前来京城朝见的各藩镇节度使,酒酣之际,宋太祖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朝廷的元老重臣,早年为国家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如今还要让你们继续料理藩镇的繁杂事务,朕真是于心不忍啊!”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听出了宋太祖的弦外之音,赶紧接口道:“末将年迈体衰,执掌军务早以觉得力不从心,希望陛下准许末将告老回乡以颐养天年。”武行德等几个节度使不知趣,在宴席上唠唠叨叨地把自己以前的战功夸耀了一番,听得宋太祖直皱眉头,对这些人愤然斥责道:“好汉不提当年勇。这都是些陈年老账了,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第二天,宋太祖直接下旨把这些“不识好歹”的节度使兵权全部予以解除。

以史为鉴

自古以来,如何对待在打天下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一直是令皇帝头痛不已的老大难问题。开国功臣战功显赫,在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建国后再让这些人长期执掌军权,势必对皇权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保家天下长治久安,大肆杀戮功臣因而成为许多开国帝王的必然手段。宋太祖通过威逼利诱的方法解除开国功臣的兵权,出钱向他们买官,去除其权力而给予其丰厚的待遇,对待功臣算得上是非常仁慈的了。俗话说,距离才能产生美,当年同领导者一道创业的同僚,由于长期在一起摸爬滚打,难以对后来青云直上的领导者产生敬畏之情。其在创业过程中掌握了相当的权力而又对领导者没有敬畏之情,必然构成对领导者地位的莫大威胁。领导者为巩固自己新获得的权威,必须有意疏远原来一起创业的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