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史上99个生活的经验大全集
21159600000033

第33章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1)

汉高祖刘邦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说的运筹就是指古代作战时,军师们在帐篷里,用一种算筹来计算作战双方的人员,兵器,粮食,草料等各类军用物资所表现出来的军事实力,进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分析,比较双方实力的强弱,从而预测胜败情况。

擒贼先擒王

“擒贼先贼王”作为一种战略战术,今天仍有重大的借鉴作用。群龙无首的局面是最没有战斗力的。所以应该建立全面而灵活的防备机构,这才是上上策。哪怕失去了统帅,也无损亍组织的战斗力,不至于瞬间陷入混乱失去反抗力。

张巡英勇善战,在与安禄山大军周旋作战时屡建奇功。张巡继雍丘之战取胜后,又奉命带军进驻睢阳城,援助危在旦夕的睢阳。睢阳城已被安禄山的大将尹子奇率10万大军围困。睢阳城内粮草不多,兵士只有万余人,情况万分危急。

睢阳太守许远和张巡召集众将研究对策,他们分析了情况,认为必须用智谋,才能取胜。张巡说:“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我们必须想办法杀死主将尹子奇,使叛军群龙无首,不战自乱。”

神箭手南齐云说:‘凭着我百发百中的神箭,只要认准尹子奇,准让他当活靶子。”可是谁又能在阵前千军万马中认出尹子奇呢?张巡考虑了一会儿说:“我有一计,这么办……”

这天夜里,睢阳城突然战鼓咚咚,城外叛军以为张巡要出城战斗,急忙集合军队,列阵迎敌。但出营一看,没有了动静,于是又回营地睡觉。

这时张巡指挥军队偷袭进尹子奇军营内,他们个个英勇无比,杀死了许多叛军。这时尹子奇急忙亲自带领军士出来迎敌。天已大亮,张巡指挥兵士退到营外,见尹子奇等人出营后,张巡指挥弓箭手放箭。霎时间,箭如飞蝗般射来,落到尹子奇等人的身上,又掉了下来。军士们拾起箭来一看,原来是些青蒿杆削尖制成的“箭”。军士们立即拿着这些“箭”向尹子奇禀报,尹子奇接过“箭”来哈哈大笑说:“看来睢阳城里已经无粮无箭了。”话音未落,一支利箭飞来,正中尹子奇眼睛,他顿时血流满面,摔下马来。

原来南齐云早已搭弓备箭,见军士拿着青蒿箭向一将军禀报,他判断此人就是尹子奇。一箭射去,正中尹的左眼。尹子奇昏死过去,军心大乱,张巡指挥大军一齐追杀,直杀得尹子奇的军队落花流水,惨败而逃。

张巡通过设计辨认对方的首领,再将其射杀,就是要让对方在短时间内陷入慌乱,趁机全面反击,取得胜利。

经验要诀

王,是国家、社团、机构、部门、宗派或帮会等社会组织的首领或核心人物,是组织展开集体行动的指挥调度中心,是组织发挥整体力量的枢纽或关键,如领头人的作用。

人们常说枪打出头鸟,世间大多数人怕当出头鸟,习惯随大流。因此一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少数关键人物。一旦关键人物不存在,便树倒猢狲散。所以,要消灭和瓦解一个组织,攻击的重心是它的首领和核心人物,一旦把他们击倒,组织就会群龙无首。要想摆平对手,首先在知道别人最需要什么,什么是他最关心,也是我们常常所说的“软肋”,只有抓住了别人的“软肋”,你才知道从何下“刀”,否则你的刀就伤不到别人的要害,达不到你需要的效果。用古人话说即“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擒贼擒王”演绎到现在,还有另层意思,就是办事要抓住关键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管理者无论办什么事,都要首先抓住本质的核心问题,才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条理清楚。

这个故事告诫企业管理者们,平时注重培养员工或手下的自主精神及主人翁意识是何等的重要。即使遇到措手不及的事情,管理者不在场,下属也能很好地自行解决,而不至于像尹子奇军队一样,一旦“领帅”出事,便军心涣散,了无对策。

诸葛亮智收姜伯约

公元28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曹魏,不久。蜀军顺利地进入祁山,夺得南安和安定两城,俘虏了魏军都督夏侯楙。在蜀军攻取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谷某县东)的时候,遇上了非同寻常的人物——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天水参军姜维。

“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此人真将才也”。孔明爱才,决心收服姜维。孔明“思之良久”,后来听说他的母亲居住在冀县,而他对母亲又非常孝顺,便派魏廷率军诈攻此城,迫使姜维恐母亲有失而领兵驰援冀县,于是,孔明乘机将他围困在城中,然后施展了一系列的计谋。

首先,孔明料定夏侯楙不会劝降姜维,却故意给他衣服、鞍马,而不让人跟随,放他去“招安姜维”。在夏侯楙临行前,孔明说:“现在天水的姜维守着冀城,他派人带着书信来说:“只要驸马(指夏侯楙)在,我愿归降。”孔明使用这个假情报,其目的不在于争取夏侯楙而是为了蒙骗他,在他的心里先投下一个姜维已有投降西蜀之意的阴影。夏侯楙刚出蜀营,忽然有几人奔走,他们自称是:“冀县的百姓,现在被姜维献了城池,归顺诸葛亮,蜀将魏延到处放火,抢劫财物,我等只得弃家逃走,投上邽(县名,今甘肃省天水市)去。”在奔赴天水的路上,夏侯楙又碰到不少百姓携儿抱女而过,说的都同先前那几个人一样,他经不住这一连串情况的刺激,终于相信了姜维已经降顺蜀军的谣传。这时,天水的一些将领还没有亲身感受,都不相信真有此事,恰恰就在他们猜疑不定之际,蜀兵又来攻城,并且在火光中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楙与太守马遵等都到城上,见姜维耀武扬威高声叫喊:“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为何背弃前言?”夏侯楙说:“你受魏恩,为何降蜀?有什么前言?”姜维回答说:“你写信叫我降蜀,怎么能这样说呢,你要脱身,却把我害了!我现在降蜀,封为上将,哪还有回到魏国的道理?”说完,就驱兵攻城,直到拂晓才退。在这事实面前,天水的将领们不得不相信姜维降蜀。其实,这又是孔明之计,他让部卒中像貌相似的假扮姜维攻城,就在这时,孔明引兵来攻冀县。冀县城中粮食缺乏,孔明又以粮草引诱姜维出城抢粮,而派魏延偷袭冀县。姜维失城后单枪匹马逃奔天水城下时,被太守马遵下令用乱箭射回,当姜维奔上邽城时,城上的将领便大骂:“叛国贼,还敢来劫我的城池!”于是又送给姜维一阵乱箭,姜维有口难辩,不由仰天长叹,他孤掌难鸣,人困马乏,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最后只好向孔明投降。

姜维来降,他不由得向孔明跪了下去,孔明把他扶起来,请他坐下,跟他谈起军国大事,越谈越亲,彼此都觉得遇到了知己。孔明还向后主刘禅推荐,拜姜维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候。这时姜维才二十七岁。和孔明初出茅庐时一般大小。

经验要诀

诸葛亮就是这样巧妙地运用“瞒天过海”之计收下了姜维。他有了本地人姜维相助,占领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所属各县,凉州的边防从此更巩固了。

“瞒天过海”用在“管理老板”上,就是巧妙地利用老板(上司)的风格习惯(心理行为惯性),示假隐真,悄悄进行职场行动,只有确定后才向领导坦白公布,结领导一个意外的惊喜,当你的表现比领导预想中还好时,他一定更加赏识你。

“瞒天过海”用在“管理员工”上,就是领导层做决策时,先不要让员工知道,等到问题得以解决,再宣布真相。“瞒天过海”用在“对手竞争“中,现代竞争如此激烈,很多的时候,都需要我们以“神龙不见首尾”之势,瞒天过海,占领优势地位,等对手意识到境况改变时,已悔之晚矣!

“瞒天过海”用在经营赚钱,其技巧和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动,将你赚钱的企图隐藏在明显的事物中,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一般人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往往不会怀疑,此计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错觉,来掩盖自己的真正意图。这“瞒天过海”之计,是最常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正因为如此,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而使各商家在销售中容易实施,达到其推销产品、推销自己,占领市场的真实目的。

曾国藩以威治军

清末时,曾国藩统兵打仗,他认为将帅的威仪十分重要,因为军中的威信就是靠它而建立的。曾国藩立威信之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威仪,曾国藩十分注重自己统帅的形象,平时衣冠整齐,举止严肃,威严而不刚暴,庄重而又不死板,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正气,又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如此下属无不从内心仰服;二是军令,威仪多用来对待自觉的士兵,而军令则用以约束散漫的兵勇。两者相得益彰,是治军的重要内容。

古时候,以威治军是训练军士勇敢作战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树立军威,曾国藩效仿穰苴,在湘军建军之初,为培植严肃的军纪,曾国藩忍痛杀了违背军令的将领金松龄,在自己人的头上,毅然动了第一刀。此事在湘军中引起极其强烈的震动,也为早期湘军军纪的维护起了重要作用。

后来,曾国藩攻克南京后奉旨来裁军时,各军头领均强烈反对,曾国藩将各种阻挡裁军的因素一一作了分析,认为各军提出的无银子补足欠饷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因素在于各级将官情绪上的抵触,是他们本身不愿意撤。撤了,他们既失去了权柄,也失去了继续发财的机会。曾国藩仔细分析后认为,对于这批头脑简单的武夫,道理讲得再多都是空的,起作用的只能是严肃军令。

他认为不杀个把高级将领,裁军便会推行不下去,他要临机取决,最后他决定杀驻守在庐州府、至今尚未来禀报的正字营统领韦俊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曾国藩的这一绝招果然有用。从那天开始,吉字营、老湘营、果字营、霆字营以及长江水师、淮扬水师、宁国水师、太湖水师的将官们,都不敢公开反对裁军了,各军营开始制定分批裁撤的具体部署。最终顺利实施了整个裁军计划。立威之术确实立竿见影。

经验要诀

俗话说:“有权则威”,做领导的人应怎样才能有威呢?一般来说,严肃产生威风。人一当官,不苟言笑,满脸的肃杀之气,动不动吹胡子瞪眼睛,骂人训斥人,人们就害怕他。这种领导,一上任烧三把火就容易有威。如果这种办法还镇不下来,那就要付诸行动了。这就是“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威风就上来了。

杀人以树威的方法,在古代曾被人们反复使用。像诸葛亮杀马谡,曹操杀杨修,都是为了杀人以树立自己的威风。用这种方法对付那些听不进劝告的下属,可以从根本上打掉他们的威风,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历代统治阶级及领导人的管理方法中,杀一儆百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它的作用远远胜于其他的统治方法,因而受到许多人的推崇。诸如,杀仆警主、杀鸡儆猴等。

从领导学的角度看,从严治下有时也要从小事抓起,当然不是抓人的小辫子,而是要从抓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上唤起干部的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不论我们是哪一级的领导,都可以用来一试。

戚继光治军刚柔兼备

明朝初年,抗倭名将戚继光,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戚继光从浙江只身被调到蓟门一带任总兵官。他看到达里的军队纪律松弛,士卒的性情又过于倔强,如果骤然用军法约束他们,恐怕会适得其反。但是,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没有严格的纪律,战斗力就不强,也就不能称其为军队,这该怎么办呢?戚继光不愧是一位善于治军的名将,针对这种情况,他马上上书请求从浙江一带派来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用来倡导勇敢和守纪律的精神。

朝廷批推了这一建议,给他派来了三千名“戚家军”老兵。戚继光命令他们在野外列队,正赶上下大雨,雨水打在这些老兵脸上,淋得睁不开眼,浑身上下也都全部湿透,可没有一个人去擦脸上的雨水,也没有一个人动弹一下,仿佛忘掉了外面的一切……老兵们的这一举动使得原来那些纪律不甚严明的士兵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认识到一支攻无不克的军队首先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于是在后来的表现中,这些士兵各个严格要求自己,极大地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得这些倭寇一听到戚家军的名字就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汉武帝的妹妹老年得子,封为昭平君。自然对儿子是非常疼爱,骄生惯养,任其所为。后来她病重的时候,惟恐自己死后昭平君闯祸,所以用金千斤、钱千万替昭平君预赎死罪,就是以后昭平君犯了死罪可以豁免。汉武帝当时答应了她。不久隆虑公主病故了。昭平君知道母亲已经为自己预赎了死罪,更加骄纵,无法无天。一次酒后,竟杀死了无辜的大臣。昭平君罪大恶极,按罪当斩。武帝左右的人都替昭平君求情。武帝说:“我妹妹老年才有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临终还托付给我,我也不忍心杀他。但是先帝制订了法令就是要惩恶扬善,我若不杀他,则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百姓啊。”最终判处了昭平君死刑。

执法必严,严必有度。适度的严才能达到严的效果;过犹不及,严就失去了意义。

三国时魏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刑法非常重。当时魏国的官吏宋金等人从合肥叛逃吴国,按照魏国法制就应假期治罪斩首。曹操还嫌处罚太轻,要加重刑罚,于是主审官就奏请将其母亲、妻子和两个做官的弟弟全部斩首。这时尚书郎高柔上书说:“土卒逃亡,确实可恨;但我也听说其中颇有后悔之人。我认为现在应宽待逃亡者的妻子,这样,一可以使敌人对逃亡者不信任,二可以诱其还心。像以前那样处理,本来就觉得太严了,若再加重刑罚,使现在军中士卒看到,一人逃亡,诛及全家的后果,今后怕都要逃走了。刑罚过重非但不能制止逃亡,反而会促使更多的人逃亡。”曹操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就照着他的话去办,结果从那以后逃亡的人数大大减少,而且还真有一些叛逃者又偷偷地跑了回来,重新加入曹军。

罚不失爱,严中有情,这是管理者惩戒部下时一条很好的处理原则,虽然表现上看来严肃的法规被破坏了,但是从长久来看,罚不失爱,抓住了下属的心,这样更能有效地维护法律规章的严肃性,被管理者们也会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

宋朝大将曹彬在驻守徐州时,手下有个官吏违反了纪律,按军法应打军棍。但曹彬却没有马上执行处罚,过了年后才旧事重提,如数打了他。有人间曹彬为什么这样做,曹彬说:“我当时听说他刚娶了媳妇,如果在那时打他,媳妇的公婆可能会认为儿子被打是由于媳妇带来的不吉利,因而整天打骂她,使她难以生活下去,这样也会影响这个官吏的情绪。所以,我才推迟执行。这样军法也没有因此受到损害。”在场的人听了无不心服。后来这件事传到那个官吏那里,他也深受感动,不但不对受罚一事耿耿于怀,而且以后工作更加卖力,再也没有犯过军纪。一股巨大的凝聚力,激发员工们积极进取的力量。

经验要诀

宽和严、德和刑之间是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赖;相互对立,又相互包含。从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出发,在处理两难问题时,就可以找到一条合适的度——做到严中有情,宽中有猛;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兼顾二者,既维持原则,又不失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