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非常道
21156500000019

第19章 职场的方圆之道(1)

职场做人做事要懂得方圆之道,方是做事的原则,圆是做人的智慧,这是每一位职场人士都应该懂得的职场生存哲学。要想在职场一帆风顺,就一定要懂得方圆之道;要想做人左右逢源,就一定得学习方圆之道。方圆之道,可以说是职场人士不可不知、不可不学的一门学问。

身在职场,不妨“糊涂”一点

在职场,做事做人,不妨学的“糊涂”一点,吃点亏没关系,要从长远的考虑问题,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耍小聪明,处处算计别人。很多人为了逞一时之聪明,影响了长远的利益,赢得了一场战斗,却输掉了整个战役,得不偿失。偶尔糊涂一点,更利于自己的发展,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职场也好,生活中也好,做人不能太精明,不从长远利益考量,只贪恋眼前的利益或只图一时快活,而致“聪明反被聪明误”,过于自信自己的精明,把别人都当成愚笨的人,因此得意忘形,迷失了方向,吃亏上当的不在少数,甚至搭上了性命。

曹雪芹的《红楼梦》王熙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红楼梦》对王熙凤的判词说得好: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精明人为何还能做出糊涂事?因为聪明使之过于自信,而出现认识、判断错误。《三国演义》里的杨修就是最典型的一个。

一次,曹操命人建造一座花园,建好后,亲自来验收。他看了未说任何话,只在门上写一个“活”字便走了。

众人不明白这个“活”的含义,站在那里议论。杨修看了后,说:在门上写“活”,就是“阔”字,丞相是嫌门太宽了。然后,命人把门改窄。曹操知道后,嘴里虽称赞着,可心里却十分忌恶杨修这种自命不凡的小聪明。

还有一次北国进贡来的礼品中有一盒酥,曹操便在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见了,便擅自将盒打开拿出一块吃了起来,还把盒内的酥分给众人。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道:“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岂敢违反?”曹操听后,脸上虽存着笑,心却厌恶之极。

曹操疑心重,总担心别人暗害他,于是告诫身边的人员,说自己梦中好杀人,你们不要靠近我。一天他睡午觉,被子掉在地上,一位侍勤进房把被子捡起来盖上。曹操突然从床上跳将起,一剑把他杀掉,又上床再睡。睡了半天后起床,见地上的死尸,故意惊问道:“谁杀了我的近侍?”大家告诉他经过,曹操放声大哭,给死者以厚葬。

大家都认定,曹操确有梦中杀人的病症,只有杨修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在送葬时,杨修对着死者的灵柩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杨修因此惹恼曹操,后来被曹操借故杀了头。

杨修终于为自己的精明付出了代价。

杨修的死和那个灭了火种而热了凉水的人,都跌倒在自以为是上,他们把自己的聪明用错了地方,其教训不可不汲取。聪明伶俐自然是好事,但凡事要有度,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杨修若是“傻”一点,也不至于连命都丢了。所以说该糊涂的地方就要糊涂,尤其对上司。不过,有些人糊涂,只是为一己私利,对领导的错误,不仅糊涂,还大肆赞赏,甚至追风而上,这就不好了。

【职场攻略】

职场如战场。眼前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需要退一步,糊涂一点,放弃眼前的利益,从而获得长远的利益。赢了一场战斗,却输了整个战役,是得不偿失的。职场更是这样,偶尔糊涂一点,更利于自己的发展,退一步海阔天空。

办事果断,先下手为强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说:“命运不是运气而是抉择;命运不是思想,更重要的是去做;命运不是放弃而是掌握。”在职场也是一样,只有果断行动,才能做出成绩,而不是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

在每个人的人生的道路上都有很多好机会,但是很多人因为犹豫不决与机会失之交臂。在职场做事,一定要好果断决策,把握住时机,莫要错失。

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在大四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但男孩太内向了,一点也不主动,尽管自己非常着急,但是始终拿不出来表白的勇气。尽管这个男孩子非常优秀,但对于爱情他没有勇气表白。

有一次,他跟女孩约好上午8点去宿舍楼下等女孩去逛街。但是,女孩有个要求,到了楼下不许打电话,不许找人去叫自己,让男孩在楼下大声喊自己的名字,男孩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但那天正好是周末,早上8点楼下来往不断的女同学,多把目光扫向他。男孩在原地犹豫了半天终究还是没有喊出来,打女孩的电话女孩不接。过了一会儿另一个男孩来了。当他决定喊的时候,那个男孩已经大声地喊出了女孩的名字,女孩从阳台上招招手,然后很快下来了。挽着那个男孩的胳膊走了。男孩呆呆地站在原地,终于明白,自己由于难以决断,失去了绝好的机会,让自己心爱的女孩跟别的男孩走了。

后来才证实,女孩本想给男孩一个机会,同时也想让那个一直追女孩的男孩死心,但是,这个内向的男孩最终因为自己犹豫错过了唯一的机会。

做事不果断,只能让自己后悔。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只有用最快的速度,大步向前,才能抓住机会。而那些前顾后看、患得患失的人只会使自己与成功和幸福擦身而过。职场做事,更需要果断决策,该出手时就出手,先下手为强。

罗伦斯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广播公司驻香港记者,他做的很多重大新闻被世界各大报转发,他在谈到自己决策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插曲。

一天,他在海滨的家接到一个电话,是伦敦总部打的,询问他“伊丽莎白皇后”号是否有新的进展。他回答,那是世界上最大的邮船,1930年在克莱德河上建成……

对方的意思他没有听明白,对方解释说问的是目前的情况。

他依然没有想到问题的实质,还说:它就停在香港岸边,有人计划把它改成海上大学。

但是,对方说,那玩意儿现在正在燃烧。

他快步走到窗前,拉开窗帘。在他面前的港口上,那艘雄伟的邮船从头到尾都在熊熊燃烧,烟云蔽空。

他明白这是一条重大的新闻的时候,已经慢了半拍,已经有报纸报道了。

即使是最优秀的记者,面对重大新闻,也会有决策慢的时候,以致错过抢独家新闻的机会。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我们考虑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从本质的情况着眼,以致错过了最佳的决策时机,失去了好的机会。

职场人士有太多的障碍,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纠纷,这都可导致决策无法果断。当机会向我们招手的时候,别忘了,只有果断决策,不能在犹豫不决中错失机会,这是“拯救”自己的最好的方法。

【职场攻略】

机会来临时,如犹豫不决,机会走了,虽可能弥补,但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很难做好完美。所以,在职场做事,该出手时就出手,先下手为强,办事果断才能把握更多的机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准备抓住每一个让我们成功的机会,一切因为我们的果断而完美。

不要轻信他人之言

在职场,做人要真诚,才能得到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可以相信别人,但是,不能轻信别人,特别是在职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复杂交错,就更不能轻易相信别人了。

虽然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很多时候,就是自己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更何况是道听途说的呢?在职场也好,在生活中也好,千万不要轻信他人之言,这是保护自己的前程。

先看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很穷,房无一间,地无一垄,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很艰难。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件粗制的短衣,于是穿在身上到处找活干。

有一个人见了,便对他说:“我看你相貌堂堂,出身高贵,该是一个贵族的子孙,为何穿着这样粗制破旧的衣服呢?”

潦倒的穷人听到这些话,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问:“你说我该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衣服呢?”

那个人亲热地拍一拍他的肩膀说:“老弟,我可以教你一个方法,会使你得到上等衣服,你按我说的做,请放心,我绝不会骗你的。”

穷人听了十分高兴,表示按他说的做。

那人便燃起一堆火,对穷人说:“现在你脱下你的粗制衣服扔到火里。在这烧掉的衣服处,会使你得到最好的钦服。”

穷人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扔到火里,等火一灭掉,他满怀希望地在灰烬里,寻找钦服。当然,不可能找到衣物。

为了得到虚无缥缈的皇家衣物,把自己唯一的衣物都搭了进去,最终落得个一无所得。

职场也是一样,很多人为了虚无缥缈的一句谎言,不惜冲锋陷阵,结果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他人利益的跳板,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还是中国那句古话,叫“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的世界,虽然不像动植物那样种类繁多,但人的素质与个性却是光怪陆离。看似凶恶的人,却可能心如暖阳;而看似老实的人,却可能有着蛇蝎心肠。不管和你交往的人长得是凶神恶煞,还是慈眉善目,他的话都要掂量掂量是否可信。

清朝名臣曾国藩就曾有过因为没有防人之心而受到欺骗的事。

曾国藩任官之时,向来都是礼贤下士,他也因此很得人们的敬重。有一天,一个陌生人来拜访他。此人穿着得体,谈吐不俗,曾国藩非常欣赏,待之上宾。

后来,两人兴致勃勃地谈论起了当代人物,客人分析说:“现在朝中有三人都不会受骗。胡林翼公办事精明,别人无法欺骗他;左宗棠公执法如山,别人不敢欺骗他;而曾公您则是以诚待人、虚怀若谷、以德感人、爱才如命,因此,别人不忍欺骗您。这可是胡、左两人无法与您相比的呀。”

曾国藩听后十分高兴,强邀他留下,并从此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不久,曾国藩交付他一笔巨款,托其代购军火。这次,令曾国藩没有想到的是这人竟拿了钱一去不返。曾国藩跺脚叹息道:“好一个令人不忍欺!好一个令人不忍欺!”

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曾国藩类似的故事。有句话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难道真的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吗?当然不是,但跟陌生人交谈时一定要多加小心。还是那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

【职场攻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职场更是这样。不管是刚入职场也好,久在职场也好,防人之心不可无!任何一张笑脸后面都可能包藏祸心,任何一句赞美的背后都可能是赤裸裸的利益。身在职场,我们不去害人,但不能不防人。不要轻信他人之言,一切让事实来说话,这也是对自己的保护,避免别人拿自己当枪使,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害。总之,一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职场不可不分是非

在职场为人处世,最忌讳的莫过于不辨是非。是非很难分清,特别是在职场,明处暗处,里面外面,种种的利益交错,蒙蔽了一些人的双眼,于是,是非不分,误解别人,甚至打击别人,这无疑是错误的。

明辨是非是职场人士方圆处世的必需能力。不能明辨是非,就可能误解别人,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困扰,把事情办糟。

楚汉战争期间,项羽的军队把刘邦围困在荥阳城。刘邦的大军大部分都韩信带出去打仗了,刘邦快到了绝境。

项羽觉得刘邦肯定是跑不了了,他带领着楚军驻扎在荥阳城外,牢牢地把刘邦围在城内,就算有援军来救刘邦,也冲不破项羽的大军。项羽就等着荥阳城内粮食吃光,看着刘邦束手就擒了。

突然有一天,项羽在大营里听到有人议论,说亚父范增想自立为王,暗地里跟刘邦勾结在一起,正准备策动谋反。项羽听了这话,非常生气。他想:范增一直跟着自己打天下,经常给自己出谋划策,自己对他又敬又畏,尊他为“亚父”,也就是干爹的意思。在楚军大营里,范增应该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了,想不到连这样一个人都要背叛自己,和敌人一起来对付自己,真是人心难测啊。尽管很生气,毕竟范增谋反的事还没有证据,项羽也不好找范增当面对质,就把这件事藏在心里。从这儿以后,项羽对范增提防起来,看到范增时总觉得他有事瞒着自己,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范增了。

项羽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他之所以能够聚集起那么大的力量,除了自己过人的神勇之外,更因为他身边有范增这个足智多谋的人时时提点,给他出谋划策。很多次危急关头,都是范增出面化险为夷。可以说,没有范增,项羽绝成不了大气候。这样一个人,跟项羽合作了那么多年,项羽对他的为人应该很了解才是,怎么相信他要谋反呢?而且,范增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头子了,离死也不远了,要创业早该选在盛年时,老成那样还瞎折腾究竟图什么?这些都是项羽应该考虑的问题。可是项羽没分析透彻,就相信别人的议论。

过了一段时间,项羽派一个使者到刘邦那里去办事。刘邦手下的智囊陈平热情地接待了使者,把使者迎到了贵宾室,命令人上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陈平陪着使者吃饭,多次向使者询问范增的近况,不停地夸赞范增。酒过三巡,陈平突然凑到使者耳边说:“范亚父有什么吩咐?”使者莫明其妙,就说:“我是项王派来的人,不是亚父派的。”陈平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派来的呢。”接着就让人撤掉美食,把使者引到一个简陋的房间去吃粗茶淡饭。陈平也不作陪了,一摔袖子很生气地走了。

使者觉得备受羞辱,回去就把事情的经过都跟项羽讲了。项羽认为范增果然是勾结刘邦,要背叛自己,就大发脾气。一怒之下,赶走了范增。范增根本就没有辩解的机会,看到项羽那绝情的样子,知道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再相信自己,只好坐着马车踏上回老家的路途。一路上,范增怎么想怎么心痛、委屈、生气,就生了病。再加上一路颠簸,他那老迈的身体哪里受得了,就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其实这一切都是陈平设的计,为的就是除掉范增这个大障碍。从花重金买通楚人散布谣言,到那场精彩的大戏,都是陈平精心策划的。

项羽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明辨是非,活活冤死了范增。失去了范增以后,刘邦又用陈平计谋逃出荥阳城,项羽的事业渐渐走了上坡路。

项羽不能分清是非,对合作多年的义父也怀疑,最后竟然和范增决裂,这正中了敌人的奸计。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成就大业呢?看来,项羽自刎乌江不是天意,而是他自己不能明辨是非所致。

【职场攻略】

明辨是非是职场生存的一种必备的能力,只有明辨是非,才能地聚集人缘,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职场生涯修桥铺路。

不必事事较真

职场中,有些人工作能力很强,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事事较真。而这样的人,难没有升职加薪的机会,不是上司不愿意提拔他,而是同事以及下属拆台。事事较真,往往会出问题。小事不计较,可以趋利避害,为自己留出退路,多一条出路。

人与人交往是为了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而不是为较真,较真不仅会让双方心情不佳,也会影响自己的职场生涯。而那些做事懂得方圆,不事事较真的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