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常老太太七十八,省吃俭用会持家,身体健康千般苦,耳朵不聋眼不花。
今年夏天,常老太太感觉胃口不好,不想吃饭,身体也有点疲乏,孩子们劝她去找中医看一看,可是她却舍不得花钱,打算先顶一顶,于是就弄了点儿子吃剩下的健脾和胃的小中药吃了吃。可是,一周过去了非但丝毫不见疗效,反而感觉病情有点儿加重,肚子也有些胀,大便有些稀。儿子埋怨老太太不听话,不早点儿看病以至于病情加重,就硬拖着老太太来到隔壁的中医门诊看病。那时,一个带着小眼镜的小老头正忙乎着给病人看病,看见老太太过来,先打了一个招呼,又叫徒弟给老太太搬了个座儿。小老头看完手头的病人后,才认真地给老太太把了脉,又问了几句最近的情况,说:“您的病是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所以疲乏没劲、食欲不振。加上近来雨水较多,造成脾虚湿困,气机不调,就会感到肚子发胀,大便微溏(稀)。治疗上需要健脾和胃,建中除湿”。“我给您开三付药,吃完后再来调一下处方”。只见小老头提笔写道:白茯苓15克、炒白术1f)克、白扁豆10克、白豆蔻12克、青陈皮6克、干生姜6克、炙甘草3克。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叮嘱老太太赶紧吃药,并注意少吃辛辣饮食。
三天后,老太太叉随儿子来到门诊,告诉小老头,说:“我回家后按照您说的连续吃了三天药,可好像不管事儿,您再给我调调方子吧”,小老头又摸了摸脉,说:“原方照抄三付,继续吃。但是这一次您回家后接半盆雨水,然后用雨水煎药。”老太太一听有点儿急,说:“您看能不能给我调调方子,我吃这个药不管用,继续吃不是白费钱吗?”小老头说:“您别急,听我的没错。因为您的病属于虚症,三付药是不会立刻治愈的,您再耐心吃三付看看吧。”老太太无奈,跟儿子说:“这个大夫真是的,换汤不换药,既然说了,那就再吃吃看吧。”于是,回家后赶紧趁着下大雨,接了一大盆雨水。煎药服下第一剂后,神了,感觉腹胀大有好转,第二剂服过后,饮食也有好转,第三剂服完后感觉疲乏、便溏的症状消失了。随后,不再吃药,饮食调理而愈。
(成语出处)
马南邨《燕山夜话·文章长短不拘》:“把一大篇改成几小篇,表面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在实际上不过是为短而短,内容仍旧换汤不换药。”
(成语释义)
换汤不换药,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
(养生道理)
中药有:汤剂、煎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等不同的剂型。传统中药制备中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汤剂了,所以常有“开两付汤药”、“吃点儿汤药”等说法。“换汤不换药”这个成语是说煎药时只更换煎药的汤水,而不更换药锅中所煎煮的中药。因此,本成语多用来形容只做形式上的改变,而不进行实质上的调整。实际上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传统中药多以煎剂为主,医生开完方,抓完药后,一般会叮嘱你注意中药的煎煮方法,因为煎煮方法会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除了煎煮时间长短有别外,还要注意药物的先煎、后下、包煎等。其中有许多学问,如煎药容器的选择、煎药时间的长短、加水量的多少、药物先下后下、小火大火、还有对煎煮中药器具的要求等等。除此以外,煎煮用水(溶媒)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煎出的效果,并会影响有效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和分布。
煎煮中药所用的溶媒经过和药物煎煮后,与融入溶媒中的药物的有效成分共同形成了中药的“汤”。中医很讲究煎药用的“汤”,为了使药物获得最佳疗效,汉代医家张仲景曾经将煎药用水(溶媒)分为雨水、千扬水(将水用勺子舀起来,扬多次。)等多种。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就对药物的煎煮方法和煎煮药物的溶剂十分重视。例如,他在治疗冠心病心动悸(心慌、心跳不止的意思)、脉结代的炙甘草汤中,注明本方煎煮时要加点酒来增强中药的通心阳、推动血液循环作用;而在治疗痰湿、痰热停留胸中的陷胸丸中,就要选择加蜜进行煎煮,取其缓和药物峻猛的作用;而在治疗高热病症的白虎汤中加入白米的目的在于补养脾胃、顾护脾肺之阴的同时,缓其方中其他药物之寒降性能,使药性在中上焦持久地发挥治疗效用。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煎药用水(溶媒),常会极大地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
现代煎煮中药也常选择不同的溶媒,比如常见的有:自来水、蒸馏水、还有酸汤等等。研究表明:煎药时,即使同样的药物,只要换换煎药的“汤水”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改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及其作用效果,这实质上就是换汤不换药的意思。究竟“换汤不换药”有什么讲究?平时煎药使用什么汤好呢?一般来说,选择理想的煎药溶媒的原则是:能够使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较好地溶出、价廉物美、安全易得等。煎药常用的溶媒主要是水,也可以根据需要加一点儿酒或醋。古方中有一些特殊的溶媒如童便和人乳,现在一般不被选用。这些不同的溶媒在煎药时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就拿常用的水来说吧,它能够溶解中药中的许多有效成分。根据水的来源或成分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普通水、泉水、甘澜水、浆水、雨水、潦水(连阴雨)、露水等。其中的普通水不用多说;如果想要利尿,使体内的热从小便排出,就选泉水:为了使水变得更为纯净,就用甘澜水(将普通水放入盆内,用勺扬水产生许多泡沫,称为甘澜水,这一操作方法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来氧化水中有机物);如果想要清热解毒,就用腌酸菜的浆汁煎药;如果打算煎发散外邪或补中益气的中药就选用雨水;
如果煎煮去脾胃湿邪的药物,就选潦水;如果煎煮润肺的药物,就选用露水。除了这些水以外,酒也是常用的煎煮中药的“汤”之一,因为酒本身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所以在煎煮治疗风湿类疼痛等偏寒性疾病的药时,可以加入一点酒,以促进中药药性的发挥。而醋,也是一种煎药好“汤”,因为醋有收敛、清热、止痛、促使动物药的钙磷成分溶解的作用,并能增加人的食欲,所以在煎煮药物时适当加入一些醋,就能够提高上述治疗的临床效果。
由此可见,尽管换汤不换药看似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就是只需更换这些不显眼的“汤”,就能使你煎煮的中药效果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