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我国儒家的养生方法之一就是讲究‘存心养性’”。
连教授的话音未落,一个学生问道:“连教授,存心养性是什么意恩啊?”连教授说:“从字面意思上说,存心,存:存起、收存;心:心思、思想、精神活动。因此,存心就是指存起心思,说简单一点就是把心思或思想收藏起来,再说通俗点儿就是别有太多的欲望、野心,不要思虑太过、贪得无厌,要像小孩子一样,有一颗童心,无忧无虑,保持一种单纯的心态。小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心理纯真、单一,思想不复杂,没有太多的欲望,不会勾心斗角,不会陷害他人,不易受情绪的影响,因此生活得很快乐。”说到这里,连教授喝了口水,又说:“有些成年人,失去童心后心理变得复杂起来,可能会变得‘心术不正’,也可能对某些事情或人‘心存不良’或‘心存芥蒂’,还可能‘包藏祸心’,造成心理方面的问题,影响身心健康。成人容易受思想、情绪或情志等因素的左右,心理容易受到伤害,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这在古今中外有很多例子”。
连教授又说:“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故事,黛玉因为情志因素的忧思而死;也可能看过《三国演义》中周瑜中箭后因为愤怒至极,导致箭伤伤口崩裂,吐血而亡;听过评书《岳飞传》的同学也许还对大将牛皋笑死的故事记忆犹新。这些故事都从负面讲述了情志太过会对人的身心造成的严重危害,从反面证实了存心养性的重要意义,因此说,要想健康养生,就得存心养性”。
(成语出处)
《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成语释义)
存心养性,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养生道理)
古人谈养生强调修身养性。修身和养性是保养人身心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强调身体上的保养,即物质层面的养生;后者则强调精神层面的修养,两者共养是身和心、形与神的统一,身心健全、形神合一才是健康的根本。
本成语中无论存心还是养性都是讲精神方面的调养,尤其强调精神调养的重要价值。存心,是保持一种心态、一种心情。具体在此是指保持一颗童心,一种纯洁平和的心态,一种天然淳朴善良的心态,尤其是在商业气息日渐加重、人心不古的今天显得弥加珍贵。童心是善良的、单纯的、乐观的、原生态的、无忧无虑的、没有不良欲望和恶劣含义的心理状态。保持一颗童心对于保障身体的自然、健康、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失去童心、失去心理上的自然平衡常常会导致精神方面的不健康状态,甚至产生病态行为而影响身体的健康。现实中,经常见到由于少年时期的精神刺激或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形成病态的心理,在其长大成人后往往对其自身和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如犯罪等)。养生讲究存心,保持平和的心态,像孩子一样童心未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而不像成人那样有太多的欲望和情绪的变化。无欲则刚、则健康,存心养性的理念和中医注重情志方面“恬淡虚无”的养生道理一致,只有保持童心,才不会思虑太过,才能避免五志化火、七情六欲的鼓动、浮躁情绪的骚扰,使气机内敛不会浮越于外,则气机归位,运行通畅;血随气行,气顺则血顺,血行顺畅,不易产生疾病。所以中医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互协调,和谐为用,才能保持好的心态,疾病不生。
调摄情志古称之为“养性”。“养生莫若养性”,说明了养生和养性两者的关系,因此说古人更加注重心智和精神上的修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一定情况下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创造难于置信的奇迹。这是古人注重精神修养的原因。一般而言,性情开朗,心理健康者不易患病,即使患了病也比较容易康复;而性情抑郁,心理不健康者则比较容易患病,患了病也相对不容易康复。《黄帝内经))中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就是说远古懂得养生之道的圣人,不仅注意身体的调养,而且注重精神的调养,做到“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形与神俱,形神合一,就能够“寿敝天地”,健康长寿了。